书城文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28600000037

第37章 节日民俗(1)

节日

元旦

“元”指开始,“旦”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元旦”顾名思义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古代的元旦日,并非如今的阳历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日,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日,曾有多次改变。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那时还不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使用通过“公元纪年法”,定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腊八

腊八是指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在《隋书·礼仪志》中记载“腊者,接也”,“腊”有新旧交替的意思。所以,“腊”指一年里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而且“腊”与“蜡”相似,都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意思。所以,农历十二月进行祭祀活动的这一天,就被成为“腊日”,南北朝开始固定腊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就成了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而且,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也在农历腊月初八。因此,汉族地区的佛教寺院在这一天都要准备香谷及果实,煮以供佛的粥,叫“腊八粥”,后流行于民间。

小年

小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即腊月二十三,又称“祭灶节”。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以监督考察这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神就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所以,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而且,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意味着人们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除夕

除夕就是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除”的本意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的本意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所以“除夕”就指辞旧迎新的夜晚。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至今,人们习惯在除夕夜放鞭炮点烟火,意在除去前一年的尘劳,顺顺利利迎接新的一年。

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从农历的元月初一到十五,今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农历年的开始。春节古称“正旦”、“岁首”、“过年”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公元纪年法”,考虑到农历24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年节,正式改称为“春节”。从此,“春节”列入中国节日法典,俗称“过年”。在春节期间,人们都要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走家传户、恭送祝福。于是,春节便成了我国最热闹的一个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据记载:汉武帝于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而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以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推动了元宵节风俗的形成。汉明帝因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于是,正月十五赏花灯的习俗慢慢在民间流传开来。之后,元宵节又流行吃元宵,闹元宵等风俗。

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又叫“春龙节”。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龙:“龙,鳞虫之长……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农历二月初二,正是惊蛰春分时节,冬眠动物开始复苏,龙也醒来,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二月二是吉祥如意的日子,很多地区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表示在二月二这天剃头的人,能像龙一样出人头地。

寒食节

寒食节也叫“禁烟节”或“冷节”,是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介之推是晋国的贤臣,晋国发生内乱时,他曾跟随晋国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逃亡国外。途中,他割自己腿肉熬汤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介之推就隐居山中。后来,晋文公亲自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多日都不见踪影。晋文公认为,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山中着火,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蔓延数十里,连烧3日,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后,大家进山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以后,人们为缅怀介之推,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来纪念他。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也留下了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

清明节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又叫“扫墓节”或“踏青节”,是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的某一天。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到了隋唐年间,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期接近,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避疫。关于端午的起源有五种说法:一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一说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臣子介之推,流行于山西一带;一说纪念春秋时期军事家伍子胥,流行于吴楚两地;一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流行于浙江会稽一带;一说祭“地腊”,道教弟子的风俗。现在多数地方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得最紧密。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把粽子、雄黄酒等丢进江里,为了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以后,在每年五月初五,民间就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纪念屈原。

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上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有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来源于佛教故事目莲救母。根据《大藏经》记载,目莲在阴间地府见到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就用钵盆装饭菜给母亲吃,饭菜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向佛求救,佛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他《盂兰盆经》。目莲按照指示,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水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于是,佛教徒每年在中元节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一是为了拜祭过世的亲人,也是纪念目莲,以表扬他的孝道。流传到民间,人们多在这一天烧冥钱来祭慰死去的亲人。

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旬,故称“中秋”。唐朝初年,《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明清时,中秋节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此日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而今的中秋节,人们赏月吃月饼,家家团圆。中秋节也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沿袭至今。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风气。而且金秋九月,菊花盛开,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因秋天气候凉爽,所以重阳又有登高的风俗。不仅如此,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为重阳节又多添了一层含意。

藏历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节日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藏族人民因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据说,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麦熟为新年。后来,由于文成公主入藏,将许多中原文化传入西藏。渐渐地,西藏人民不仅过藏历年,也过春节。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相传农历三月三是黄帝(号轩辕)的诞辰,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说,农历三月三也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蟠桃3000年开一次花,3000年结一次果,3000年成熟一次,吃了能延年益寿。所以每逢三月三王母娘娘的诞辰,她都要宴请各路天界神仙来瑶池聚会,品尝蟠桃,庆祝生日。此后,流传到民间,三月初三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鲁班节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一带的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传说,一个名叫旃勒的蒙古族小伙子,他拜鲁班为师,学到了很好的木工技艺,鲁班赐《木经》给他。旃勒回到云南后,不忘老师教诲,每年广收门徒,将技艺传授下去。而鲁班赐《木经》给旃勒和旃勒每年收徒之日,都是农历四月初二。所以,旃勒将这一天定为“鲁班节”。节日当天,所有的徒子徒孙们都要赶回家乡,祭拜祖师爷鲁班神像,并举行各种活动,永记老师的教诲和恩典。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火把节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持续三天。传说,从前彝族有个摔跤英雄叫阿体拉叭,他把天上的派来的摔跤手给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这件事后,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叭便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泼水节

泼水节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一般持续3—7天。相传远古时候,有个魔王作恶多端,人们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他杀死。后来,魔王抢来7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七姑娘从魔王口里打听到用他的头发勒他的脖子,才能将他置于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时,拔下他的头发一勒脖子,魔王的头就滚了下来。可是头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魔王的头,大火也就熄灭了。为了避免大火燃烧,她和六个姐姐轮流抱住魔王的头,一年一换。每年换人时,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泼水,冲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劳,为新的一年能消灾除难而祈祷。从此,傣族人民为了纪念七姐妹的功劳,每年傣历六七月都要举行泼水节。

芦笙节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的传统节日,各地的节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的正月、二月或三月举行,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传说很久以前,舟溪南寨有一位苗族姑娘名叫阿旺,长得非常漂亮,心灵手巧。舟南后山有只野鸡精,想把阿旺占为己有。一天傍晚,它把阿旺抢走了。乡亲们很愤怒,决定打死野鸡精,救出阿旺。这时,从远方来了一位苗族青年猎手,名叫茂沙。他与野鸡精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救出了阿旺,便消失在人群中。于是,阿旺对茂沙生起了爱慕之情,父亲也支持她,为了找到茂沙,他用翠竹做成一支支芦笙,请乡亲们四处传递消息,农历正月十八来舟溪跳芦笙。那天,茂沙也来赴会了。就这样,这一对情人在乡亲们的欢呼声中定了亲。父亲吹笙领舞,人们尽情地吹,尽情地跳。从此,年复一年,舟溪芦笙节便成为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青年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等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消息传来,举国震怒。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呼吁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保卫中国领土和主权。这一运动得到各地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纷纷举行罢工或示威。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并指令巴黎参加会议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成功。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

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教育家们把6月6日定为教师节。1951年,我国废除了6月6日这个旧教师节,规定教师节和“五一劳动节”是同一天。可是,“五一劳动节”并没有教师节的特点,渐渐的人们把教师节给淡忘了。后来,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定为中国教师节。从此,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国庆节

国庆是指国家喜庆的节日。在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要数帝王的登基、诞辰了,所以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在今天,我们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是每年的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也就是国庆节。

礼俗

献哈达

哈达是藏族人民为表达对客人的友情和敬意而献上的白色或彩色绸缎。相传,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西藏时向当地部落首领献“帛”。帛是一种丝织品,古代汉族以帛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藏族部落以为这是从中原兴盛之邦传来的大礼节,就学习下来,沿用至今。还有一种说法: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后,把献帛的礼节带回西藏,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对哈达作了宗教方面的解释,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跪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