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健康是想出来的
1529400000010

第10章 不良心境与心身疾病(1)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

根据科学的推测,人类自然寿命应比现在实际的寿命更长。但由于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人们未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

过去,造成人类死亡的多发病为结核、天花、鼠疫、血吸虫病、霍乱、伤寒、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现在这些病很多已经基本被消灭,有的发病率、死亡率已明显下降。而当前的多发病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哮喘、溃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统计,现在67.59%的死因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这些疾病均都属于心身疾病。可见,心身疾病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既然心身疾病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那么什么是心身疾病呢?所谓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

有人将心身疾病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而广义的心身疾病还包括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表现为躯体症状的心理疾病。根据这样的定义,我们在考察一个疾病是不是心身疾病的时候就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1.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中一定要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刺激,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心理因素。

2.通过检查,能够发现躯体症状、阳性体征和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发现,能够找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3.所说的心身疾病不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4.在患者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有下述部分或全部特点:

(1)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素质、性格特点或心理缺陷。换句话说,就是这类患者因为自身的特点,造成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2)存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因素。这一点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要么在时间上比较长久,要么在强度上比较剧烈,或者两者兼备,它们长期作用,导致患者的心境长期不稳定,最终导致心身疾病。

(3)心理社会紧张刺激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时间关系。一般来说,应该是先有不良刺激,然后才有心身疾病的发生,不良刺激和发病之间不可能颠倒过来,那样的话,这个疾病也就不是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了,当然不是心身疾病。此外,也不会是刺激结束若干年才发病。因为此时,刺激造成的影响早已消失,如果此时发生了一种躯体疾病,要将它和早年的刺激联系起来,显然也会很牵强。

(4)心身疾病的演变过程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呈现出一种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刺激因素越强烈,持续的时间越久,那么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越重;反之,如果刺激因素变弱了,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相应减轻。

(5)如果单纯进行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而不从心理上进行调适,治疗效果较差。

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分离观念和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开始用整体的医学观点去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心身疾病与心身医学备受关注。然而,此时,也存在着另外一个概念,也就是身心疾病。

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两个概念,乍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是这样认为的。其实不然,这两个概念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的,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的过程不一样。

从发病过程上看,心身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心境恶化,并进一步影响到身体的生理变化,从而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心身医学认为,心理、环境、社会因素以及生活事件中个体不能耐受的严重客观事件,是患病的外部条件,而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等,则是引发心身疾病的内因与基础。心身疾病具有内因与外因交错影响及联合作用的特点。

与之相反,身心疾病是因为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改变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如老年性痴呆、经前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这些生理变化所导致的心理、行为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身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对自身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当然,心身疾病也会出现与神经系统或其他生理系统损伤相似的生理痛苦,身心疾病也会出现精神问题。但稍加留意,二者之间的差别并不难分辨。

心身疾病目前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包括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心身疾病目前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包括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世界各国对心身疾病分类方法不同,包括的疾病种类很不一致。我们在这里按照各系统顺序列出在分类上比较认同的心身疾病。

循环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功能性早搏、雷诺病、原发性循环动力过度症等。

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心因性呼吸困难、喉头痉挛等。

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慢性胃炎、过敏性结肠炎、食管痉挛、贲门或幽门痉挛、反胃症、反酸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心因性多食症、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腹部饱胀感等。

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有:肥胖症、糖尿病、神经性低血糖、心因性尿崩症、心因性烦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泌尿生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夜尿症、过敏性膀胱炎、原发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等)、尿道综合征等。

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偏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因性知觉障碍、心因性运动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面肌痉挛等。

妇产科的心身疾病有:痛经、原发性闭经、假孕、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心因性不孕症、原发性外阴瘙痒症、泌乳障碍等。

骨骼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肌痛症、脊柱过敏症、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等。

儿科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哮喘、心因性拒食、神经性腹痛、遗粪症、遗尿症、神经性尿频、心因性发热、夜惊症、口吃、睡眠障碍、心因性咳嗽等。

皮肤科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原发性皮肤瘙痒症、斑秃、多汗症、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五官科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眩晕综合征、嗅觉异常、过敏性鼻炎、咽喉异感症、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晕动症;原发性青光眼、飞蚊症、心因性溢泪、眼肌疲劳、眼睑痉挛、眼睑下垂;特发性舌痛症、口臭、口腔粘膜溃疡、部分口腔炎、心因性牙痛、口腔异物感等。

老年病科常见的心身疾病有:老年冠心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老年心律失常、老年脑血管病、老年性甲亢、部分老年癌症、老年尿失禁、老年神经症等。

二、西医对心身疾病的认识

真正的医学应该趋于心身兼顾。

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心理现象还不理解,所以普遍相信鬼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身心二元论者,他认为灵魂可以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精神可以与物质分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人则与此相对立,他们是身心一元论者,认为精神与肉体不可分离。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名医,也是古希腊医学的创始人,被誉为“医学之父”,他的著名“体液说”认为,人体含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体液,如果比例正常就属健康,否则就是病态。心理在希波克拉底看来属于“灵魂”范畴。“灵魂”源自大脑,体液正常与否,对“灵魂”是否正常起决定作用。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对当今心理学的性格分类仍有一定影响。古希腊医学认为身心是密不可分的。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师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是患病的人。所以,诊治疾病不应该忽视患者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社会生活对患者疾病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身心是不可分离的。而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儿认为躯体与精神截然有别:躯体具有广延性,思维则没有广延性,思维寄居于躯体。但该理论面临一个问题:完全没有广延性的精神如何寄居于具有广延性的躯体?哲学界围绕该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8世纪,随着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发展,该问题从哲学层面获得了较好的解决。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心理或精神属性,只是某种特殊结构的物质,如大脑和神经系统,才具有心理活动。

例如,哈特莱(英国唯物主义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创立的理想主义心理生理学以震动解释神经活动与心理过程。卡巴尼斯(法国哲学家和生理学家)则认为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而拉美特利(法国哲学家、医学博士)则认为,借助医生的手术刀可以从人体“把心灵解剖出来”。这些思想,尤其是具体研究成果,为其后心身医学的真正创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受机械论自然观(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的影响,这个时期总在寻找精神、灵魂或思维所属具体物质的形态结构,实际上,这对于心身医学科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局限的。

19世纪,心身相关认识的主流是心身同一论。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心身医学的发展,心身医学不再是凭借主观臆测,而是建立在了科学研究及实证知识的基础上。此后,心身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

加拿大心身医学的先驱者之一,维特哥夫是广义论的代表。广义论学者认为,并不存在没有心理异常及其反应的疾病。实际上“心身疾病”几乎占人类疾病总数的50%~80%。他们预言,“真正的医学应该趋于心身兼顾”。该学派建议,在国际疾病分类中不必再用“心身”和少用“心因”这两个词汇。

在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治手册》第1版中有心身疾病分类,而在第2版,则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功能障碍”。按累及的器官分类,该组障碍以情绪因素引起躯体症状为特征。通常只累及受植物神经支配的一个器官。正常时,某种情绪可激发有关生理变化;在疾病状态,异常情绪激发的不良反应较强烈而持久,且患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情绪激发疾病。该手册在其后的版本中,狭义“心身疾病”分类不复存在,而将心理因素的影响扩展至更大范围疾病。这主要是认识到,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不再特别强调心理病因在躯体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以海立坦为代表的学者倡导狭义论,主张心身疾病是一类独立的疾病,应实施专科诊治。他注重内科疾病,并将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特称为心身疾病。并提出心身疾病可以用下列特征界定:情绪障碍为发病因素之一;通常具有特殊的性格类型;发病率有明显性别差异;同一病人可罹患数种类似性质的疾患;常有同一疾病或类似疾病的家族史;常有缓解——复发倾向。

三、中医对心身疾病的认识

形神统一为健康状态,而形神失调则是疾病状态。

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大约创立于春秋战国与汉代。《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王叔和的《脉经》、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以及《神农本草经》等都是该时代著名的经典医学著作。中医理论的核心是阴阳气血以及脏腑经络,理法方药则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途径。中医以朴素的唯物论作为指导思想,医学模式属于自然哲学范畴。

古代中医学家很早就发现,人具有“身”和“心”两个方面。《黄帝内经》对心身医学现象进行了传神的描述。躯体称为“形”,心理称为“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功能的表现。从起源看,“形”具而“神”生;而从功能作用而言,“神”又是“形”的主宰,是生命现象的标志,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与“形”相互依存。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则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在病理上,“形衰则神无所主,神乱则形有所伤”。形神统一是健康状态,而形神失调则是疾病状态。

中医将“神”归属于具体器官的活动。“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在其主管的体制下,又细分为神、魄、魂、意、志。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可以导致心理甚至心身疾病,并分别对应相关脏器: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虽然这种心身理论的抽象思辨成分比较多,但在古代即如此注重研究心身生理与病理关系,并进行了理论思考,已经相当难能可贵。

在中医文献中也记载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心身疾病案例。其中介绍了一些有效治疗心身疾病的中医方药。还提出,可应用五行生克、情志相胜的理论做心理治疗,即“悲胜思,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其中某些记载和论述,对今天发展心身医学仍有不小的指导意义或参考价值。

四、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径。

中医学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具体到心身疾病中,内因是正气不足,外因是七情过激,情志内伤。西医认为心身疾病的发生也分为内外两个原因。内因,指的是易感体质或者具有某些易患素质(性格缺陷),具体是个人对外来刺激的敏感程度以及耐受能力,与个性、性格、人生经历等因素相关;外因,指的是外界中存在对个体产生心理刺激的客观事件。由此看来,在总体思路上,中西医学对心身疾病致病因素的认识是一致的。

中医非常重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学认为,气机升降失调是心身疾病产生的主要发病机制,由于气机升降失调进而影响脏腑功能,若脏腑功能失调,则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的躯体症状。

虽然中西医学对致病因素的认识轮廓基本一致,但在心身疾病发病机制这一问题上,西医学显然比中医学阐述得更为全面,研究得更为深入、具体。西医认为,心理社会刺激通过中介机制导致心身疾病。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

因为不同的人对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反应,以及不同生物反应过程涉及不同的器官组织。所以,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径。

现代医学对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到底是怎样阐述的呢?

现代医学对心身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趋势是应用系统理论和控制论的原理,吸收各派有用的观点,以形成新的理论。那么,现代医学对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到底是怎样阐述的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因素之所以能够影响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一般认为是通过情绪活动作为中介手段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