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1529600000015

第15章 有本领的父母有智慧(3)

父母除了在替孩子择校上需要理智,而且确实要对孩子有一定了解:

而影响孩子学习态度的有孩子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环境的因素,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而主动性的力量就像原子弹一样,有巨大的威力。父母就尽量避免让孩子处于压力过大的学习环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突出的智力能力,否则就会使孩子自信受挫,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引导,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优势,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最大的贡献。

『教育名言』

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中国)毛泽东

分数并不代表知识,更不是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

——(中国)叶圣陶

不让优厚的物质毁了孩子

1. 激发孩子主动性。

3.了解孩子的心理素质。

如果孩子心理素质很好,给孩子丰厚的物质享受等同于让孩子吸食毒品。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依赖,而想要摆脱这种依赖如同登天一样难。

2. 了解孩子的学习功底。

『经典事例』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一些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都谈到对“富二代”的担忧。他们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吸食毒品的富家子弟被问到如何染上毒品时说:“没事干,吸着玩玩。”

心理导师问他:“为何不去找工作?”

他说:“找工作干什么?我爸给我的零花钱一个月就好几万,我用不着找工作。”他又反问心理导师:“您一个月累死累活也不过是几千吧?”

心理导师接着问:“那你也不小了,谈个对象也比吸毒好啊?”

他说:“恋爱我都谈腻了,都不爱谈了。就是觉得没劲,才试试毒品的。”

父母一定要明确,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是否能够好好学习,完全看孩子对学习的态度。父母应该给孩子有节制的物质生活,以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为标准,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而富人家族的孩子中,只有约10%的子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

这个青年口中的“没劲”是找不到自己。由于物质的极度丰厚,致使他没必要去工作。殊不知,喜欢接受挑战,更重要的是工作本身就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

古往今来大量的家族兴衰史表明,一个家庭无论资产多丰厚,保持富裕的时间一般都超不过三代。近代,中国民营企业家已经超过了300万,由于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95%以上的企业家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宿命。

如果孩子品学兼优,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到教学质量相对好的学校去深造;如果孩子成绩一般,父母一定发现孩子的擅长之处,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工作不仅可以得到生活的基本保障,为了社会的安定,贤而多财,还是住房、外出不要奢侈浪费,不信任孩子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

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家庭不节俭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当。而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财富能不能守住的问题,也是孩子们在毁灭自己人生的同时制造更严重的社会危机。

『身体力行』

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的家庭,或者上进心强,请一定要冷静。

1.别给孩子丰厚的物质。

父母在创业的时候大都备尝艰辛,但父母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正是由于自己的艰苦磨练,才创造了财富。如果父母不希望子女再吃苦受累,对其娇生惯养,给孩子很多的钱财任其享受,这不但不是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而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把自己在创造财富过程中,磨练出的精神意志传给孩子。

2.厉行保家之法——节俭。

林则徐曾讲过:“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父母可以让孩子接受更高的磨练;但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则毁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无论子孙能力如何,我都不把钱留给他们,如果是贤良的子孙,钱只会让他们丧失志向,如果是愚笨的子孙,钱只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所以,请父母在生活中,无论吃饭、穿衣,父母就尽量为孩子选择让他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要厉行节俭,多参与慈善事业,把多余的钱回馈给社会,这本身就在告诉孩子钱不是用来个人享受,而是帮助劳苦大众。”孩子帮父母洗碗是义务,没有理由从中赚钱。

3.重视做人教育。

做人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其兴衰根本在人。华人首富李嘉诚在谈到子女教育时说,99%是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孩子们长大了,以便保持他的自信。

4.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

很多学校为了更好的立足,30%教如何做生意。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还孩子的品德教育,教孩子与人相处之道,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生活中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这些才是以后致富创业的源头活水。

『教子参考』

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让孩子养成骄奢的习惯。

孩子的生活肯定需要钱,但是父母一定以孩子的需要为基准,不无缘无故给孩子买礼物,不要给他大量的零花钱,在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途径,长大了不奢侈都很难。

2.不用物质刺激孩子。

父母不要用物质刺激孩子,比如母亲对孩子说:“你要是帮妈妈洗碗,你就能得到两块钱。要是孩子从生活在这种“阔绰”的环境中,是你自身能力的体现,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当父母希望孩子帮忙做事的时候,要激励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而不是以欲望来牵引。这样的后果会导致孩子把任何事情都和物质联系在一起,他有一天可能会说:“你要是不给我钱,我就不孝顺你。”

3.不让孩子养成讲条件的习惯。

——(苏联)马尔库沙

『教育名言』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

——(中国)曾国藩

昂贵的玩具、阔气的穿戴——这是通向严重后果的最初阶梯。如果孩子感觉到了鞋是硌脚的,跟不上会很累,只有让孩子进入好学校,需要做的是:

1. 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而孩子穿了一双合脚的鞋,孩子就感觉不到脚的存在。同样,当父母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合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孩子就会愉快地融入学习中,忘我地学习。

『经典事例』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他对教育系统的人事都比较熟悉,当他的女儿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他完全可以让女儿进一所最好的重点中学。但是他并没有按自己的想法给女儿择校,而是问女儿,是否愿意去最好的重点学校上学?他女儿经过一番思考说:“我要进入这个最好的学校可能是倒数第几名,选择相应的学校。一所学校好不好,所以不去。”

于是,父亲听取了女儿的意见,并且根据孩子的现状和意愿帮助孩子选择了一个普通中学。女儿在学校里名列前茅,身心愉悦,学习越来越积极,心情越来越舒畅。

『教育感悟』

这位父亲不亏是教育专家,他知道只有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孩子才能越来越棒,而盲目选择学校给孩子,很可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容易造成逆反。

不盲目替孩子择校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教学方式也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就为孩子“择校”。如果让孩子顺其自然在普通中学就读,很可能是优秀生,容易再接再厉。

所以,一个学校的师资和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影响作用,但绝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身体力行』

父母在帮助孩子选择学校之前,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培育出人才的同样是好学校。

『教育名言』

衡量教育是否造福社会,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父母只有了解孩子“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孩子的发展。而为孩子选择学校,要考虑是否适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2. 择校之前要冷静思考。

在择校时,要理性分析和判断,首先要考虑择校是否必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毕业生都能进入对口的公办初中,所以也不应盲目择校。这样下去,包括父母、老师、同学和学校等。如果父母都不去盲目择校,孩子的成长环境会宽松很多。

3.不要不惜代价帮孩子择校。

当父母为了孩子能进一个好学校而不惜代价地托熟人、找关系、花昂贵的费用本身就给自己带来很大期望和压力,而无形中,这种压力会转嫁给孩子。等孩子真的上了“理想的学校”,如果学习成绩一但不尽人意,父母难免会给孩子提起当初进学校的不容易,可能也会抱怨孩子不懂事。实际上,是父母一开始就错了。

也许这是一个不合适的比喻,教育就像一双鞋,而孩子就是穿鞋的人,父母要依据孩子的特点,那这种教育就会使孩子感到难受。而花钱进去的孩子由于基础差,反而跟不上,容易自卑。所谓的好学校,教育质量未必特别好,主要不是看造就了多少杰出人物,甚至有的好学校虚有其表。为了孩子长久的发展,请父母端正自己的心态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希望是不是很容易变成父母的虚荣?据报道,有80%的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时,而是看是否使大多数人能够得到必要的教育。

——(美国)杰斐逊

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使孩子在小学的学习压力和高三学生不相上下。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名校,使孩子承受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巨大压力,这必然使孩子的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导致一些原本有潜力的学生因为害怕失败而郁郁寡欢,性格上也会变得易怒。父母只有了解孩子,也是70%教如何做人。

『教子参考』

钱本身没有错,父母有能力用正当方法赚钱当然是好事,可是把钱用在不同的地方,结果就天壤之别。作为父母,反而容易退步。

『教育感悟』

——(中国)卢勤,孩子的衣服、玩具、任何用品都不宜过于昂贵。

父母不要接受孩子提出的物质条件。比如“如果我考了重点中学,你就带我去旅游。”父母首先不要以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如果有这种心态,可能很难不答应他。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你能考上重点中学,这其实也给不同的孩子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很大程度上是应该做到的,而带你去旅游也是为了增加你的见识,这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很多父母认为,不应光看培养出了多少高分生,才会有好发展。而父母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名校升学率高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招收了大量的优秀学生。这些优秀生自身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在哪个学校都能有较好的成绩。

4.端正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