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1538600000005

第5章 秩序敏感期(0—4岁)(1)

所谓秩序敏感期,就是指孩子对于环境中的物体的定向位置以及活动的安排次序等非常敏感,一旦这种秩序遭到破坏,他就会极度不安,就会焦虑,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对孩子来说,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他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恐惧、哭泣,甚至会大发脾气。父母如果仔细观察,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都能发现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喜欢给物品找“主人”,会把他认为的不在正确位置上东西“归位”,也会因为不符合他的心意或顺序而要求“重来”,还会重复做他喜欢的事情,更会与父母“作对”……蒙台梭利认为,如果父母或老师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孩子就没有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会因此而逐步建构。

1.找“主人”:孩子非常喜欢给物品找“主人”,不允许别人用不是他的东西(0—4岁)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来了,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保护孩子的秩序

两三岁的孩子非常喜欢给物品找“主人”,比如,妈妈经常穿的拖鞋会被孩子称为“妈妈的拖鞋”,爸爸经常用的电脑会被孩子称为“爸爸的电脑”,爷爷经常坐的椅子会被孩子称为“爷爷的椅子”……孩子会不允许别人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妈妈不能用“爸爸的电脑”,爸爸不能坐“爷爷的椅子”……其实,这是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正常表现,父母千万不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要注意保护,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天,爸爸带着两岁半的儿子去看望爷爷。正当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着可口的饭菜时,突然,儿子生气地冲着爷爷大声喊起来,一只小手还指着爷爷的脚,一副非常伤心的样子。

爸爸赶紧问儿子:“怎么了?怎么回事?”儿子伤心地说:“爷爷穿了爸爸的蓝拖鞋!”而且儿子非要让爷爷把拖鞋换下来,让爸爸穿,否则就不肯吃饭。

原来,爸爸昨天进爷爷家门后换的拖鞋就是那双蓝拖鞋,儿子以为爸爸第一天穿的是那双拖鞋就是爸爸的,别人就不能乱穿了。于是,爷爷脱下了蓝拖鞋,给了爸爸,爸爸脱下拖鞋给了叔叔……全家人又重新换了一遍拖鞋。换完后,儿子才非常满意地吃起了饭。

在以后的几天,只要儿子看到别人穿了那双“爸爸的蓝拖鞋”,他就会大喊大叫,直到那个人脱下来他才停止喊叫。

故事2:

一个周末的午后,3岁的华华睡觉醒来,洗完手后就来到客厅,他坐到沙发上,眼睛向四周瞅了瞅。突然,他发现沙发旁边的“妈妈的凳子”不见了,他一脸的茫然,似乎在说:“妈妈的凳子哪里去了呀?”

接着,他站起来看看沙发后面,看了好半天,才确定沙发后面没有“妈妈的凳子”。这时,他再次露出了十分茫然的表情。他又来到餐桌旁边,发现了“妈妈的凳子”,然后他兴奋地说:“妈妈的凳子!”说完,他就去喊妈妈了:“妈妈,妈妈的凳子,你快去坐!”

故事3:

3岁多的旺旺把自己的鞋子给弄湿了,于是妈妈就把刚买的那双新鞋子拿出来,想给旺旺换上。可是,旺旺却大声说:“不穿!不穿!”

妈妈很纳闷,问道:“为什么呀?”

旺旺非常认真地说:“这不是我的鞋子!我不穿别人的鞋!”

妈妈说:“这是妈妈给你买的鞋,穿上吧!”

旺旺还是坚持说:“不,我的鞋不是这样的!”他就是不肯穿。

这时,妈妈想起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她想,这种内在的秩序已经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于是,她就没再坚持,而是赶紧把旺旺弄湿的那双鞋子拿来烘干。

敏感期分析

上面的这3个故事都是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特殊表现,是非常自然,非常正常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喜欢给物品找“主人”,不让别人用不是自己的东西,而且他自己也不用别人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在孩子的内心已经形成了秩序。所以一旦秩序被打乱,他就会努力去恢复这种秩序。对成人来说,秩序混乱可能很正常,但对孩子来说,那就是很大的事情,他是不允许的。所以,在这个敏感期内发生给物品找“主人”的现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引导小妙招

1.要满足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看到父母或家人穿的鞋子、坐的座位“不对”而要求更换时,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应该认为孩子是在任性,是没事找事。孩子有这种行为发生,表明孩子很正常,到了秩序敏感期。像故事1中的做法就比较可取,这不是惯着孩子,不是加剧孩子的“任性”,这一点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懂,要学会配合孩子。

2.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像故事2中,孩子认为妈妈那双新买的鞋子不是他的而不穿时,父母也不要拗着孩子来,硬要给孩子穿上也是不妥的,那会破坏孩子内在的秩序感。当然,父母还可以结着孩子的这个敏感期,培养他的好习惯,比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不能用,虽然孩子也能这样做,但有时候也会有例外。

一位幼儿园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星期一是幼儿园孩子的分享日,当老师把分享物收集到一起,正等孩子们醒来后分享时,一个提前醒来的小朋友——3岁的小亮来到分享物跟前伸手就要拿一个棒棒糖。老师走过去,轻轻地对小亮说:“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的!”听完老师的话,小亮赶紧把小手收了回来。这时,老师看到分享物的旁边有一本《格林童话选》,于是就顺手拿了起来,想翻看一下。可在一旁的小亮马上提醒老师:“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的!”老师立刻把书放了回去,并非常真诚地对小亮说:“是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其实,作为父母也应该向孩子传达并强化这样的观念,使之成为孩子的正确认知,从而促使孩子养成“不是自己的不能拿、不能用”的好习惯。

3.保护孩子的秩序

在孩子的眼里,餐具、洁具也是专人专用的,其实这样既卫生,又文明,当然孩子可能没有想这么多,只是他觉得应该这样。父母要知道,这不是孩子固执,也不是孩子计较,而是秩序敏感期的正常表现。所以父母一定要保护孩子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各种秩序,这也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应该知道的重要内容。

2.“归位”:乐于将所有的东西“归位”,否则孩子就会焦虑不安、哭闹等(0—4岁)

——孩子需要并保护有秩序的环境,利用秩序教孩子学会自理,培养规则意识

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归位”,他乐于将所有的东西都“归位”,比如,他看到妈妈的衣服随手扔到沙发上,他就会哭闹着让妈妈把衣服挂到平时挂的位置上;看到鞋架上的鞋子歪歪斜斜时,他就会把它们摆正,甚至半夜醒来都去看看鞋架子上鞋是否很正……如果他不把东西“归位”,内心就会非常焦虑,甚至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让父母去把它们都“归位”。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位父亲骑自行车带3岁的儿子去新华书店,结果儿子一下就记住了从家到新华书店的路。当第二次再去新华书店时,儿子就让爸爸必须走上次的路,而且就连自行车也放在同一个停车场的同一个位置,就连车把朝左还是朝右都得一样,不能有任何改变,否则他就会哭闹。

有时候,他带儿子去外面吃饭或办事,停车时也要像旁边的自行车那样,要是不一样,儿子就会说:“爸爸,把车把转过来,就像那个自行车一样!”他一边说还一边指着旁边的一辆自行车。这位父亲心想,简直比看自行车的还严格呢!

过马路时,坚决不能闯红灯,儿子看到红灯亮了,就让父亲停下来,直到绿灯亮了才让父亲骑车过马路。

故事2:

有一天,7个月大的女儿不停地哭闹,妈妈赶忙安慰她:“怎么了,宝宝?”然后就检查女儿的尿布是不是湿了,但发现尿布干干的,没事儿。于是,妈妈又想,宝宝刚吃了奶,应该也不是饿了。看宝宝躺着的姿势,应该也是很舒服的……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女儿是哪里不舒服呢?这位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她就注意观察女儿,结果发现女儿一边哭,眼睛一边瞅着某个地方。这位妈妈顺着女儿的眼睛望去,她发现了一把撑开的雨伞。原来,妈妈想到楼下买点东西,天正下雨,于是就顺手把雨伞放在了女儿一眼就能看到的最明显的位置。

这位妈妈想,难道女儿不喜欢这把雨伞?于是,她就把雨伞拿出了女儿的房间。结果,当妈妈再走近女儿的房间时,女儿真的不哭了。

故事3:

小宇4岁了,他的秩序感非常好,而且还保持着对外在秩序的敏感。他每次进家门后,总是把自己的鞋子脱下了,然后穿上自己的小拖鞋,再把刚脱下来的鞋整整齐齐地摆在鞋架子上。他做得非常自然,根本就不用妈妈提醒。

有一次,妈妈给他擦脸,小宇竟然推开了妈妈的手,他说:“妈妈,我要用自己的毛巾!”听小宇这么一说,妈妈才意识到自己因为太忙乱,手里拿的毛巾真的不是小宇的,而是他爸爸的。

每次吃饭时,小宇总会把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当他发现爸爸妈妈的餐具没有摆正时,就主动帮助去摆正;当他吃完饭后,总会把自己的椅子归位,如果发现爸爸或妈妈的椅子没有推到餐桌下面,他就会帮忙推过去……

故事4:

在幼儿园,3岁的松松拿着出了点毛病的拼图来找老师:“老师,这个拼图坏了!”

老师说:“哦,是坏了,给我吧!”

松松把拼图递给了老师,老师就随手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过了一会儿,松松说:“老师,我把这个拼图归位吧!”

老师说:“不用了,先放在这里吧,我一会儿拿去修一下。”

松松点点头,就离开了。

又过了一会儿,松松又来到老师的面前。这回,老师一下明白了松松的意思,于是笑着把拼图递给松松,让他去归位。

归位后,松松一副轻松而又心满意足的样子,还看了老师一眼,冲老师笑了一下呢!

敏感期分析

关于秩序敏感期,最早在孩子三四个月大时就出现了,但是因为孩子不会表达,而父母又对此不太了解,所以很多情况下,父母常常会误解孩子的意思。就像故事2中,那个7个月大的孩子虽然不会用语言表达他对秩序的敏感,但他已经感到焦虑,已经会用哭闹的方式提醒父母了。

对于处于这个敏感期的孩子来说,秩序真的很神奇,他会把所有不“到位”的东西都“归到位”,因为在他看来,周围的环境就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整体,已经在他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秩序。只有在有秩序的环境中,他才会感到安全。所以,当他看到那些没有“到位”的东西时,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这种感觉就会促使孩子去“归位”。

而且,在那种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孩子很难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认知,所以他们哭闹也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对此也应该理解。

引导小妙招

1.理解孩子的“归位”行为

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有一种把物品“归位”的冲动,如果不归位,他就会感到很焦虑。就像上面的故事4,那个孩子虽然暂时离开两次,但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内心非常焦虑,渴望把拼图归位。当老师看明白孩子的心思时,就主动让孩子去把拼图归位,这时,孩子才真正松一口气。所以,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归位”的行为,并允许孩子“归位”,甚至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归位”。

2.认同孩子的“固执”

很多父母都认为,当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后,就会变得非常固执,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固执”。父母应该认同孩子的这种“固执”,并要认真审视孩子的这种“固执”。比如,孩子会把全家人的鞋子都按顺序排好,孩子会把自己的餐具摆正,吃晚饭后会把自己的椅子归位……其实,孩子在无形中做了很多事,如果孩子不做,父母就得去做,就得去收拾一些烂摊子。所以,父母要利用孩子“归位”的敏感期,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当孩子这么做时,要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这样,一段时间过后,当孩子对秩序,对“归位”不再敏感时,他已经养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对秩序的敏感就变成了一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可见,秩序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品质,并体现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就会成为素质。也可以说,秩序会成为习惯,习惯会成自然,自然会成就人格,而这一切就来自童年。所以说,是童年成就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与品格。既然如此,那父母又何乐而不为呢?

3.尝试与孩子做一些“归位”游戏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内,父母也要利用一切方法增强孩子的秩序感,因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比如,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做一些小游戏。

这里与父母们分享一个小游戏:父母将一张白纸作为地图贴在墙上,在纸上画出一大块地方来,告诉孩子,这块地方就是“飞机场”,并在“飞机场”上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如爸爸、妈妈、宝宝等。然后,再用一些小纸做成“飞机”,在上面也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这时,父母可以先让孩子观察一下地图上的“地形”,再让他把“飞机”降落在“飞机场”相应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游戏,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家庭成员的名字,可谓是一举两得。当然,这个游戏只是一个导引,父母还可以做其他各种有意义的游戏来帮增强孩子的秩序感。

3.“重来”:不符合孩子心意的事情、顺序不对的事情就得“重来”(2—4岁)

——不是孩子任性,也不是孩子固执,不要强行打破孩子内心的这种秩序

孩子在秩序敏感期,会对顺序比较敏感,如果顺序不对,就要重来。比如,当全家人进门的顺序不对时,大家就得乖乖地听孩子的指挥,重新进门;平时都是孩子用遥控器关电视,但有一天爸爸直接用遥控器把电视关了,孩子就会不干,就会要求爸爸重新把电视打开,然后再由他用遥控器关上;当妈妈为家人盛饭的顺序不对时,也要全部倒掉重新再盛……其实,这也是孩子在秩序敏感期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行为,父母一定要读懂。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毛毛家住在4楼,每天回家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序:就是3岁的毛毛每上一层楼,他都会按亮一盏灯。当爸爸或妈妈打开家里的门时,毛毛再按亮家里的灯。有时候,如果忘了这个程序,毛毛就会大哭,然后一定要让爸爸妈妈把灯关了,然后再他重新按亮。

故事2:

3岁的轩轩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喝一杯酸奶,这是雷打不动的。而且,他喝酸奶都有自己一套严格的步骤,一点都不能错:

先爬到小床上,然后脱下衣服来,钻进被窝,不躺下是坐着的,然后拿过瓶装的牛奶,把外包装撕去,然后再用瓶盖扎一个小眼,再用手把那个小眼抠成一个小洞,把吸管插进去,就开始喝了。

轩轩这套喝牛奶的程序一点都不能变,如果她自己不小心漏掉了一步,她也会哭喊,而且还会要求爸爸妈妈给他拿瓶新的,他要重新开始……

故事3:

一位父亲最近特别苦恼,他说:“我的儿子最近真是邪乎,凡是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还有顺序不对的事情,他都一律要求重来。你不重来,他就不停地哭喊,你打他也不管用,最后我和他妈妈只得乖乖地向他妥协!”

到底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