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1555800000022

第22章 行为科学类名著(11)

分析方法中必须确定衡量效率的尺度,即建立一套标准来衡量生产行动中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效率。这些方面的衡量尺度可以包含利润、贡献、总成本、增量成本、机器停工时间、机器利用率、劳动成本、劳动力利用率、产品单位数量和流程时间等。还必须建立一个模型。在其中,E(效率)能够表现为那些限定该系统的变数的函数,其公式一般为以下形式:E=f(xi,yi)。其中E为效率,f代表函数关系,xi代表可控变数,yi代表非可控变数。

在分析的基础上产生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并通过制订模型,用E作为衡量效率的尺度,来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作出评价。在衡量和决定究竟选用哪个方案时,要以数量分析同所处环境中不能用数量表示的诸因素进行全面权衡作为依据。

分析方法所用的各种模型有以下一些:成本分析、线性规划、等待线或排队模型、模拟模型、统计分析、网络计划模型、启发式模型、计算机探索求解方法、图解和图像分析等。

4.生产设计和生产过程

生产一个部件或产品的可能的最小成本,最初是由设计者确定下来的。最灵巧的生产工程师也不能改变这种状况,他只能在设计的限度内使生产成本最小化。所以,当他们还在设计阶段的时候,显然就应该开始考虑部件或产品生产的基本模型。这种为降低制造成本而设计的有意识的努力叫做生产设计,以区别于功能设计。的确,设计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创造出功能上适合要求的某种东西。但当这点达到以后,通常存在全都能满足功能要求的几种可选择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中哪一个会使生产成本最小呢?如果从功能和成本这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构想良好的设计,已经把各种可行方案的选择范围缩小了,并且已规定了其内容。

有了设计以后,就必须进行制造的过程规划,仔细地从细节上说明各个过程及其顺序。生产设计首先通过对材料、公差、基本结构、各个部件的联结方法等的规定,达到的确可能做到的最小成本,然后,最后的过程规划通过规定能满足设计的确切要求的过程及其顺序来达到这一最小成本。这里,在小批量制造的情况下,过程规划师可能要在现有设备的限度内进行工作。可是,如果产量大或设计稳定,或产量既大设计又稳定,他就可以考虑采用专用设备或专用的平面布置。过程规划师在执行其职能时,制定生产系统的基本设计。

所以,产品设计师限制了生产系统设计师的工作范围。关于生产过程的广博知识和他们的工作能力,提供了合理考虑各种基本选择方案的基础。这些生产过程包含变化的所有类型,如物理的、化学的、地点的、信息内容的变化等。生产过程还包含整个系列的执行方式,从纯手工的到全自动化的。

5.过程规划

生产设计在哪里结束而过程规划又从哪里开始呢?在决定选择材料和初次加工形式(如铸造、锻制、压铸)的产品设计阶段时,基本过程规划就必须开始。公认的生产设计的终点是以图纸的完成来表明的。图纸概括了要做些什么的确切说明。过程规划就从这点开始接受下来,并制定部件或产品制造的概括规划。在这里是从组织意义上使用过程规划这一术语的。从机能意义上说,它还包括在设计阶段上必需的过程的基本选择。

另一个必须划分的重要区别是过程规划同设计平面和设备规划之间的关系。过程规划必须同物资设备的平面布置结合起来。某些过程规划发生在生产系统设计的平面布置阶段。为了适应物质上和顺序上的限制,利用可用的空间,改进方法或顺序,可对原来的过程规划作出修改。过程规划同平面布置之间的区分表现在路线卡和作业卡这些文件中。这些文件概述了所要求的优先选用的工序,优先选用的工序顺序,所要求的辅助工具,估计的作业时间等。我们可以把过程规划看做制定平面布置的输入。

过程规划把图纸或表明要制造什么的说明书及表明要制造多少的预测、订货单或合同当做它的输入。然后对图纸进行分析,以确定计划的整个范围。如果它是一个复杂的需要装配的产品,可能用相当的力量来把这产品“分解”为部件或局部装配等各个组成部分。这个总规划可以采取特别图纸的形式来显示部件之间的关系、剖面模型和装配图解。可以在这时初步决定哪些部件自制、哪些部件外购,以及决定刀具加工费用的一般水平的局部安装分组。然后,为每一部件制定一个详细的程序安排。在此,要有关于过程、机械和生产能力的技术知识。但几乎同样重要的是要有生产经济学的知识。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范围一般是广泛的。其选择受到总产量和设计的预期稳定性的强烈影响。各种基本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损益平衡点产量的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

6.建厂地区规划

一个生产系统的设计取决于它的建厂地区,因为建厂地区所形成的物质因素影响工厂的平面布置。还因为建厂地区部分地决定着运行成本和资本成本。就工厂设计的纯物质因素而论,建厂地区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买进动力,决定供热和通风要求的大小,决定制造部件所必需的生产能力(这取决于当地转包人可被利用的程度),决定原料仓库面积的大小(这取决于供应的可靠性),决定运出和运进货物的运输工具的类型等。从运行成本和资本成本的观点来看,装运原料和成品的方便,劳动成本、税款、土地及燃料——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的因素,处在一个复杂的相互关系之中——都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全面的竞争地位。

对于多厂情况的建厂地区的分析,由于其动态性质,特别使人感兴趣。增加一个新厂,并不是一种独立于现存工厂之外的、单独决定建厂地区的问题。每一个考虑中的建厂地区,包含一个对市场区域供应能力重新安排的问题。所以,一个从经济观点来看的解决办法是,使工厂网络的联合生产和分配成本最小化,而不只是使新增加的工厂一家的成本最小化。还有,在多厂的情况下,地区因素继续影响着每一个工厂用来满足需求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并在需求下降时帮助人们决定哪个工厂继续开业和哪个工厂关闭。

在建厂区位上有一种分散化的倾向。这种分散化的倾向在全国范围内及在工业地区中都存在。一般来讲,相当数量的好的建厂地区是存在的。在建厂地区规划中,个人因素占重要成分。企业主往往由于愿意住在某一地区而选中或保持它作为建厂的地区。

7.物资设备布置

工厂平面布置是一个生产体系设计的综合阶段。平面布置的基本目的是制定一种生产体系,使它能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生产能力和质量上的要求。在这里,关于做什么(图纸和说明书)、怎样做(路线卡和作业卡),以及做多少(预测、订货或合同)的详细说明,就是制定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的基础。这个完整的生产系统必须提供足够数量的机器、工作场地和储备,以便为各种部件和产品制定可行的生产进度表,在这个系统中运送部件和产品的运输系统,以及生产辅助设施(如工具房和修理车间)和生活服务设施(如医疗设施和饮食部)。

由于经济的动态性质,这个完整的生产机构必须保有适当的灵活性,以便适应将来在生产设计、产品数量上的变化和生产工艺上的进展。在生产场地和建筑物两方面都应使得生产的扩展能同现有的生产衔接得上。设备布置问题上必然会存在一些财政上和物质上的限制。

并不存在一种一般原理,可以把为数众多的互相影响的因素在一种综合的最优设计中联结起来。可以说,制定一个好的工厂布置是一系列关于建厂地区规划、生产能力设计和总制造方式等问题的重大决策的结果。

8.生产和业务管理小结

时代在改变。这一点在生产和业务管理领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生产这个术语本身现在的含义比过去更为广泛。生产涉及任何企业的业务方面。我们在事务所、商店、医院及工厂都能找到生产系统。在所有这些系统中,都有输入、某种形式的处理及输出。生产和业务管理涉及这个系统中的决策过程。近来的概念变化之一是,系统中的废弃物及其可能的污染后果被看成是系统的一部分。

(1)分配系统

分配型组织所碰到的主要的生产和业务管理问题有:确定需求分布的性质;预测需求;确定一次的订货量是多少;确定什么时候重新订货;确定服务水平和保险库存量的大小;设计数据处理系统。

(2)大量生产——分配系统

生产和分配大量标准化产品的企业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预测需求和多阶段库存系统做出的反应;物资设备的长期总体计划;生产设施计划;设备和人力的总体计划和进度安排;原料的采购;当需求已定时的日常进度安排和生产水平的调整;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

(3)间断性生产系统

它所碰到的主要问题有:设计和布置一种系统,使其总的搬运费用为最小;预测需求;订出设备利用的总体计划;按照预定的交货日期来安排订货的生产进度;安排劳动力和装备,使机器装置和机器闲置时间、劳动力加班时间和闲空时间,以及在制品存货的成本总额为最小;安排设备来利用最有效率的工序;按最经济的数量采购材料以配合生产进度;制定标价政策和程序来使接受的订货单具有能使劳动力和设备的利用同追求利润的要求之间取得平衡的利润率水平。

(4)大型工程项目

它的主要问题是:制定一个作业网络来达到所需求的最终结果;制定作业网络的各种进度表,使网络中的关键路线进度表能符合预约的交货日期;安排有限的设备及劳动力的使用,使其不至于干扰关键路线的进度;按进度表采购材料,既使库存费用总额为最小,又能满足关键路线进度的需要;制定标价政策和程序,使获得的合同能按照这样的利润率水平来签订,它可使储备的关键资源(工程师、科学家、技术工人、关键设备等)的使用和维持同利润的要求之间取得平衡。

趣味延展

在伯法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赖于管理者的主观分析和经验判断的定性管理,不再能满足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而更加标准化的定量管理技术,越来越被管理学界所重视。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为定量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如何通过量化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减少管理者由于自身局限性而难以避免的失误,提高管理者在计划、控制、决策方面的效率,成为管理学亟待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顺应这种趋势,伯法在1961年出版了《现代生产管理》。这本书出版了八版,受到社会上的高度评价,影响了此后管理学在生产和作业领域的研究方向,并有大量教科书引用了该书的核心内容。1963年,他又出版了《操作管理:问题与模型》。该书出版了三版,强调研究领域的分析技巧。1975年,伯法出版了《生产管理基础》,全面论述了管理科学的核心思想,主张用数学控制、程序化系统方法来解决管理学科的主观性,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哈佛商业评论》曾把这部书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伯法的这些著作,都采用了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化转向定量化。由此,开拓了管理学的又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因此成为管理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