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过去了,纪氏生下一个男孩。对这样的喜事,纪氏却忧愁万分,她知道儿子一定逃脱不了万贵妃的魔掌,假如不设法弄死,只怕自己的性命也难保。纪氏咬了咬牙,把孩子包好,命令门监张敏把皇子带出官去溺死。
张敏接过皇子,好生不忍,他想皇上年纪越来越大了,几个儿子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急病夭亡,至今没有子嗣,我怎能做这种对不起社稷,对不起皇家的事来呢?张敏冒着杀头的危险,把皇子偷偷藏人密室,取些蜜糖、粉饵之类的食物喂养。由于张敏行事小心,一次次躲过了万贵妃的耳目。不久,废皇后吴氏知道了这件事,便把皇子接到自己居住的西内,悉心予以照料,皇子才安然活了下来。
因此,当明宪宗朱见深从太监张敏那里获知儿子朱祐樘的消息之后,非常高兴。几个月之后,就立为太子。但是,万贵妃却深怀怨恨。据说万贵妃在明宪宗朱见深认子之后,日夜哭泣说:“奴才们竟敢欺骗我!”这一年的六月,好端端的纪妃竟暴病而亡。是被毒死的,还是被勒死的,谁也不敢过问,但谁都心中有数。明宪宗朱见深也不追究,只是下令予以厚葬,并谥纪妃为“恭恪庄禧淑妃”。张敏见纪妃被万贵妃害死,料想自己也难逃毒手,便吞金自杀了。这件事,自然对万贵妃深有影响。废储的事,也许从此就埋下了伏笔。
纪氏之子被立为皇太子后,明宪宗的生母孙太后亲自养育这个孙子。老奶奶把孩子天天关在自己富里,怕遭万贵妃毒手。一次,万贵妃召太子到自己官里“玩”,奶奶嘱咐孙子说:“到那里去,什么东西也不要吃!”孩子很聪明,蹦蹦跳跳入万贵妃宫,老娘们立即端出一大堆吃食儿。孩子摇头,说自己不饿。其实,万贵妃是想巴结这位“准皇帝”,此时她已经不敢明里下毒。
明宪宗朱见深发现内库里的金银都花光了,就对当时的大太监梁芳、韦兴说:
“靡费帑藏,实由汝二人!”接着,皇帝又说:“我不追究你们,后人会责怪你们的。”
两个人听后非常担心,就撺掇万贵妃把她也不满意的朱祐樘废了,改立邵妃的儿子。
这一年的三月,明宪宗朱见深听了万贵妃的谗言,要将皇太子朱祐樘废了。太监怀恩苦谏,却被贬到凤阳去守陵了。当时,泰山连续地震。钦天监的人说应在东宫太子身上。明宪宗朱见深认为,朱祐樘是天命的合法继承人,才打消了废储的想法。
贵妃费尽心机也无法动摇太子的地位,不免肝火攻心,不久便得了肝病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死去。万妃一死,宪宗好似失了主心骨,凄然说道:“贵妃一去。朕亦不久于人世了!”他主持贵妃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并辍朝七日,谥万氏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这年八月,郁郁寡欢的宪宗果然也得了重病,追随万贵妃而去。
万贞儿以一个卑微的宫女,半老徐娘之身,竟一举夺宠,宠冠后官,做了20多年无名有实的皇后。个中原由,无人能晓。至于宪宗的两个皇后吴氏和王氏,一个是新婚伊始便守活寡,一个是当了一辈子的傀儡。
历史上对万贵妃多少有些贬低之词,这自然是因为她的嫉妒之心和占有之心!
但是万贵妃并非一个妖媚惑君的女子,朱见深之所以过于宠幸这个比她大17岁的女子。在他幼年那孤独无助的岁月里,只有万贞儿守护在身边,陪伴着他,走过无数的风雨,始终如一,不离不弃。使得本来性格柔弱的朱见深对万贞儿有着极强的依赖心理和爱恋。这是那些著史的官员们所不能理解的感情!
张皇后:明孝宗朱祐樘终老之妻
明孝宗朱祐樘的后官生活与他父亲明宪宗朱见深截然不同。明孝宗朱祐樘不仅没有宠妃,甚至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是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明孝宗朱桔樘只同张皇后有性关系,有传言说正德帝朱厚照的生母并不是张皇后,而很可能是宫女郑金莲。明孝宗朱祐樘的这些做法显然向人们证明:他是一位严守道德规范的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自幼经历坎坷,九死一生。所以,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廉洁而贤明,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终其一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人,再无一个嫔妃。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明孝宗朱祐樘的一生中只有一个皇后,而且没有其他的嫔妃。
皇后张氏,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人。按照明代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张氏的父亲张峦,原只是一个秀才,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也就是说从地方学校保送进了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张氏出身于这样的读书人家庭,家教自然还可以。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初六,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明孝宗朱祐樘成婚。同年的九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张皇后在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的九月二十四日生下了皇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明武朱厚照一生下来,面貌非常清秀,“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举止非常。因此,明孝宗朱祐樘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对于张皇后自然更是宠爱。晚明学者黄景昉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皇帝、皇后像民间的夫妇一样,每天一同起居,这在封建皇帝的私人生活中真是少见。
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明孝宗朱祐樘这样的情形的确让人费解。原因可能明孝宗朱祐樘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明孝宗朱祐樘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明孝宗朱祐樘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官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明孝宗朱祐樘不愿有过多嫔妃的另一个原因。
张后“骄妒”
张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明孝宗朱祐樘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
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明孝宗朱祐樘服除后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官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的。但是,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明孝宗朱祐樘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明宪宗朱见深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后来主编《孝宗实录》的焦芳借此非议谢迁,认为谢迁这样的举动是为了讨好当时的中宫张皇后。但是,也有人为谢迁辩解说,谢迁谏选淑女,不是禁止明孝宗朱祐樘这么做,而是请皇帝缓一缓再做,其实也合情合理。但无论如何,因为谢迁这么一来,后来选妃的事虽屡经提起,却都没有得到明孝宗朱祐樘的同意。因此,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始成为太子妃的张氏,非但在同年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正式成为皇后,而且集专宠于一身,直到孝宗去世。
明孝宗朱祐樘夫妇的伉俪情深,虽然令人羡慕,却对弘治朝以及后来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些影响。从明孝宗朱祐樘本人的意愿看来,这些影响应当都不是他所想看到的。
明孝宗朱祐樘夫妇感情之专一,造成了皇帝的子嗣相对地较少。张皇后一生中为明孝宗朱祐樘生了两子三女。但是,皇二子朱厚炜与皇长女太康公主,先后夭折。因此,明孝宗朱祐樘只有明武宗朱厚照一个传人。后来,明武宗朱厚照又没有儿子,所以孝宗的血脉便绝了。这在16世纪初期的一些大臣们看来,一个如此贤明的皇帝竟然无后,实在是令人痛心。后来,一帮大臣非要继明武宗朱厚照之位的明世宗称明孝宗朱祐樘为“皇考”,不无有这种为明孝宗朱祐樘立后的心态在。明孝宗朱祐樘单传。明武宗无子,明世宗以藩王身份入继,这种情况引发了明代中期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大礼议,对明中后期的历史影响深远。
明孝宗朱祐樘朝另一大弊病就是外戚势力的膨胀,明孝宗朱祐樘不但非常喜欢自己的皇后张氏,而且对张氏一家都非常好,但是张氏偏偏是那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人。张氏先是强迫明孝宗朱祐樘封自己的父亲为伯爵,不久又进封为侯爵。
张氏的两个弟弟也被受爵。而且,张氏的这两个弟弟比姐姐更加贪婪,他们仗着自己外戚的地位,到处为非作歹,兼并了大量的土地,使得许多农民都流离失所,为后来农民的起义埋下了祸根。他们还倒卖官盐,当时的盐是国家垄断产品,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张氏兄弟以此牟利,极大地影响了国库的收入,明孝宗朱祐樘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也只好听之任之。
也许,在明孝宗朱祐樘看来,张氏兄弟虽然有过错,但毕竟是皇后的弟弟,所以一般的小过错能宽免就宽免了。当然,明孝宗朱祐樘也知道放任张氏兄弟的后果,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诲来使二人收敛。有一次,明孝宗朱祐樘游幸南宫,皇后、太子、皇后的母亲金夫人以及张氏兄弟陪同。席间,皇后、太子及金夫人离席。明孝宗朱祐樘便将皇后的弟弟张鹤龄单独叫来。人们远远地看到张鹤龄摘下乌纱帽向皇帝叩头。从此以后,张氏兄弟的行迹较为收敛。张氏兄弟,后来在正德朝和嘉靖朝之交接期间,因为拥护明世宗登位,曾经非常受明世宗的宠幸。但是,二人最后的命运让人嗟叹:张鹤龄被关在狱中死去,张延龄被杀于西市。这固然有明世宗忘恩负义的因素,但二人的骄横无法,无疑是授人以柄。
张氏的晚景凄凉,不堪言说:先是失去了丈夫明孝宗朱祐樘,而后失去儿子武宗,再遭侄子明世宗之逼迫,不得不哀求明世宗放过自己的两位弟弟。但是,在张氏生前,张鹤龄死于狱中。张氏死后的第五年,张延龄被杀于西市。皇权的尊贵与无常,张氏都有切肤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