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克芹散文随笔
1672800000038

第38章 纪实散文 大有可写

振兴散文之道,在于强化与生活的联系,艺术地向人们传递更多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信息,使散文这一门古老的文学体裁和生活本身一样永葆青春的活力。

在这一共识之下,“纪实散文”在近来的报纸副刊上悄然出现,且大有勃兴之势,已经引起广大读者和作家的关注。四川日报副刊《原上草》的征文活动,半年来特设专栏期期向读者推出一至二篇,其本意便在于推动纪实散文的繁荣和发展。据说,到五月底截稿为止共收到各地应征稿件一千余篇,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数字,它说明在群众里面蕴藏着巨大的业余创作的力量。作者们大多生活在基层,战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有工人农民和战士,有宣传文化工作者,有科技人员、教师,还有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具有比较丰富的生活阅历,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加上勤于观察思考,勇于探索创新。他们的最大的共同之点便是热爱生活,以赤诚之心拥抱这个美好的时代。所以,这些作品,无论写人,抑或叙事,均能真实而适度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使读者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不仅获得艺术的享受,还帮助我们了解各个领域的生活状态,认识那些只有在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才可能出现的新的人物、新的事件、新的人际关系,从而感到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对于读多了那种堆砌华丽辞藻的矫揉造作的甚或搔首弄姿、无病呻吟、无休止地诉说一己悲欢的散文的读者,读一读好的纪实散文,无异于一股清风拂面,神情为之一振。

《草帽》是一篇千字文,短短的篇什却包容着很丰富的思想内涵。作者缅怀往事,记述自己的父亲——一位矿山机械工的足迹:二十余年间戴着一顶草帽从重庆走到大冶,从大冶走到攀枝花的兰尖山,在草帽底下“父亲那乌黑发亮的美发悄悄发白脱落;父亲那方正清俊的脸也变得苍老、松弛,布满又粗又深的皱纹”。而由于父亲和他的同伴的辛勤劳动,攀枝花建设已初具规模。我们说,这篇作品歌颂了攀枝花人伟大的创业精神。但仅仅这样说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知道歌颂钢城建设者创业精神的作品已经很多,其中有的是名家捉笔的长篇报告文学,而一篇短小的纪实散文显然不能那样“正面、全景”式地去表现主题。所以说,写纪实散文除了根据真实的材料,确定要表现的主题以外,还有一个“怎样表现”的问题。《草帽》的作者懂得其中奥妙,选择了一个很典型的细节“草帽”融贯始终。作品表现的时间跨度二十余年,二十余年间该有多少值得一记的事情呵!作者没有被纷繁众多的事件套住手脚,而是采用倒叙的方式,以童年的视角去描写那顶草帽,“每当父亲将它轻轻拿起,扣在头上……我就恨得鼻子发酸,一汪清冽的泪水立刻铺满眼底。”“每次父亲一扣上草帽,就必定要走,我只好眼睁睁地望着那顶草帽匆匆远去。”“我们这个家也只好随着父亲,不,随着那草帽辗转迁移。太多太多的幼年朋友被太多太多的漂泊扯得七零八落。太多太多的儿童玩具被太多太多的迁移抛得无影无踪。”孩子无法理解奔波于开拓与创业道路上的父亲,而恰好是这些温情脉脉的孩子式的怨尤,向读者推出了一个伟大劳动者的形象。二十年后才终于理解父亲早年说的话:“草帽下就是家”,散文结尾处,作者写道:“父亲的草帽,它为我遮出了一片永恒的阴凉……”文字朴实无华,简约温婉。被评委们一致推举为一等奖,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还有好些篇目,也是相当不错。可是一等奖只有一个,便也只好屈居二等三等了。《淮北川西女》为读者推出了新人形象,一个普普通通的川西女子,“不是被拐卖”,“是为逃婚”而到了淮北安家落户,眼见淮北农家婆娘们懒散的旧习,便决心把家乡的养猪经验传授给她们。她的科学养猪试验,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却终于得到当地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这是一篇新闻性较强的纪实散文,作者没有如写新闻稿那样对事件作突出的报道,而是着力写人物,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一种时代精神。只有这个时代才会有的人和事,这便是人们通常称之为“时代特色”的意思,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则应更深入一层,“时代精神”应是指能够概括一个时代并代表着时代前进方向的观念。

时代特色显著和题材的多样化是获奖作品的两个共同特色。《编了一本书》那位业余编辑的苦衷,只能发生在当今的中国出版界,《马娜小姐》,其人其事,那种盲目冲动之后暂时的失落感,也只会发生在“闯海南”的热潮之后。《冬天,未完的故事》,把读者带回那过往的岁月,给我们留下温馨而又沉重的思索。《川味田坎》记述了四川农业丰收中科技工作者的辛劳。《寂寞我一个》展示了一位可敬可爱的山区电视差转台工作人员的崇高精神风貌。《试一试》则推出了又一个新人形象,为加强和改善共青团工作,这位上任不久的团干部做出了多么值得称道的事迹!此外,《称猪》写的是特殊年代、特殊地区的一个生活细节,娓娓道来,像是荒唐而又真实,叫人想发笑而又笑不出来……

本文不能对所有篇目作详细分析。之所以作如此简单的介绍,是为了引出专家们来关心纪实散文的创作状况;当然,也是为了祝贺,祝贺这一次纪实散文创作的初步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