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1681900000024

第24章 外国篇(中)(5)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

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他还读许多课外书,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除了天资聪明外,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这把列宁也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二天把答案告诉大家。回家后,他先是向哥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非常佩服他。

长大以后,列宁工作非常认真。他有一个惊人的才能,就是能够同时集中注意力于两三件事,每一分钟的时间他都很珍惜。

一次,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正在列宁的主持下举行重要会议。到会的有俄国各省、市的代表。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生产。代表之一彼得罗夫·索罗金同志在发言。

索罗金发言时,不时斜着眼看一看列宁,看列宁是否注意听他讲。突然,他看到列宁从一叠公文中抽出几份文件,放在自己面前,就埋头阅读起来。

索罗金停下来,不讲了。列宁不听他发言使他觉得很难过。

他停了下来,可列宁突然说:“说下去,同志,说下去。你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我省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那么,你省有哪些缺点?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索罗金吃了一惊。列宁竟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他的话。他继续发言,讲了缺点,说了困难。他一面发言,一面又不时看看列宁。

列宁在听。过了一分钟,两分钟,索罗金看见列宁伸手拿了一张白纸,放在面前,开始在纸上迅速地写什么东西。

“现在嘛,”索罗金明白了,“列宁当然不在听我的发言了。他是那么聚精会神地写东西。”

于是他又停了下来,造成了间歇。列宁抬起头,转身对索罗金说:“说下去,说下去。你说:‘最使我们不安的问题是整顿交通工作。邻省的同志刁难我们。’那么他们在哪方面刁难你们?是哪些省?”

这一次索罗金完全惊呆了。他甚至讲不出话来,吃惊地看着主席台,看着列宁。

“说下去。”列宁说。

索罗金继续发言。可他情不自禁地又看了看列宁。他看见秘书走到列宁身边,向他低声说了些什么。列宁回答了。秘书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宁又做回答。

索罗金看得清清楚楚。他想:列宁总不能同时既回答秘书的问题,又听他发言。他又来了一次停顿。

“说下去,说下去,”列宁向他挥着手,“说下去,你说:‘我们对人民委员会有一个请求。’那么,是什么请求?”

索罗金“啊”了一声,整个会议厅几乎都听得见。完全正确,他刚才在讲台上讲的正是这几句话。

索罗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他对列宁的惊人才能赞叹不已。

休息时他在会议厅外走来走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对这个讲,又对那个讲。不过不知为什么大家都以责备的眼光看着索罗金,因为他在发言时竟三次打断了列宁,妨碍了他的工作。

索罗金很难受。他想立刻跑去向列宁道歉。他才走了一步,抬起眼来,看见列宁正从会议厅里走出来。“好样的,讲得好。”列宁对他说。“我看,你是个倔强的人。”

索罗金不好意思,脸红了。他觉得,列宁待人非常的温和体贴。

●拉断牛尾的科学家卢瑟福

卢瑟福,著名科学家,1871年生,新西兰人,长期在英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对原子核物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放射学,提出了原子自然蜕变理论,曾获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是著名教育家。在他的学生中先后有九人获诺贝尔奖。

卢瑟福出生在新西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家里人口多,收入少,生活贫困。他很小的时候就帮助父母干农活。

卢瑟福的童年时代是在风光如画的农村度过的。广袤无边的田野、神奇奥秘的大自然,使他从小就养成克服困难和富于幻想的性格。小卢瑟福经常与哥哥、姐姐一起帮助父母干活,养成了好钻研,好动手的好习惯。有一次,家里的钟坏了,卢瑟福便拆开想修。父亲指责他:“小小年纪不经大人准许就随便拆东西,会闯祸的!”卢瑟福口服心不服,继续背着父亲拆了装,装了拆,经过几天的琢磨,居然把坏了的钟修好了,还走得很准。小卢瑟福还经常搞些小制作、小发明。他用木板做的照相机,效果真不错,惹得许多孩子甚至叔叔、阿姨争着请他摄影留念。

卢瑟福从小养成的坚韧性格、钻研精神和动手能力,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卢瑟福后来回忆说:“如果没有自幼养成的习惯,我就难以熬过实验室中的枯燥乏味的生活。”

有一天,年仅五岁的小卢瑟福拿着一把刀,在他们家牛棚外的小草场上割柴草。突然,他发现前面不远的路上有一根大木头。小卢瑟福心想:“这一根大木头能抵好多柴草啊!如果能把它拿回去,妈妈一定会很高兴。”

可是,要把这一根大木头拿回家谈何容易!小卢瑟福用双手搬了一下大木头,沉得很。

小卢瑟福拍了拍小脑袋,终于想出了一个妙办法:他把一头奶牛从牛棚赶到路旁,用绳子把大木头捆住,然后系在奶牛尾巴上,让奶牛拖着大木头往家里走。

奶牛喘着粗气,费了好大劲儿总算把大木头拖到了小卢瑟福家的院子前。但是门太小,大木头给卡住了。小卢瑟福朝牛身上猛抽了一鞭,奶牛狂吼了一声,再也走不动了。原来是奶牛尾巴给拉断了小半截。

小卢瑟福害怕极了。他悄悄从家中取了一块橡皮膏,贴在被拉断的牛尾巴上,然后把奶牛又牵回到牛棚去。

那断下的小半截奶牛尾巴怎么处理呢?小卢瑟福又犯难了:扔掉吧,又舍不得,留下吧,又怕妈妈发现了。他后来把那小半截尾巴插到地里,指望它再长起来,当然,结果证明那是徒劳的。

●百年一遇的人物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于1874年11月30日生于英格兰牛津郡布伦海姆宫。他的家庭是英国最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日后走上政坛准备了有利的条件。他那一半的美国血统促使他终生致力于加强两大英语民族的团结。

丘吉尔幼年时代并没有从他那热衷功名、忙于社交的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照料,但慈爱的保姆爱维莉丝特太太却让他充分享受到人间的温情。

七岁那年,丘吉尔被父母送到位于阿斯科特的一所贵族学校去读书。这所学校的条件相当好,每班只有十个学生,校园内有豪华的游泳池,宽大的足球场和板球场,甚至还装有在当时很少见因而十分新奇的电灯。但这里的教育方式极其刻板,方法非常严厉。

丘吉尔经常看到,学校每月至少有两三次将全体学生召集在图书馆里,看少数犯了过错的学生被班长拖到隔壁的房间里挨打。他自己由于性格倔强,当然也逃不掉类似的遭遇。但他决不屈服,极力反抗,在挨打时拼命哭叫、踢打。有一次甚至把校长的硬草帽踩得粉碎。他心里非常痛恨这里的一切,十分怀念自己家里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学期结束时,从学校发的成绩单看,他的历史和地理学得较好,其他功课则都较差。学校给他下的评语是“淘气”、“贪吃”。之后丘吉尔就转学到布雷顿学校了。

新学校里的环境要宽松得多,尽管丘吉尔执拗、倔强的性格依旧,仍然是学校里最不守规矩的学生,但他再也不用担心受到体罚了。学校里开设了英文、法文、历史、古典文学以及绘画等一些比较正规的课程,此外还组织学生开展骑马、游泳和跳舞等活动。由于心情愉快,少受拘束,丘吉尔在布雷顿学校里的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

十三岁时,父亲打算将他送到哈罗公学去接受进一步的教育,为他将来进大学深造打基础。

进入哈罗公学之前,丘吉尔必须参加一次入学考试。校方希望通过考试,了解一下他在希腊文、拉丁文、英文、历史、几何和数学等方面的学习程度。但他在临考时似乎过于紧张,所以发挥得不够好。尤其是他不喜欢的拉丁文课程,在考试时需要他把一段拉丁文翻译成英文。当时他却头脑发蒙,仿佛一片空白。在两个小时中他只在考卷上写了一个字,加上括弧,又用墨涂上,再打上一些点。结果交了白卷。此外,他的数学成绩也很差。尽管如此,他还是被学校录取了。

但因为考试成绩差,他被编在成绩最差的一个班中最末的一个组。同时,因为他的姓名字母的位置靠后,他在学生名册中的排名以及点名时排队的位置也靠后,成为引人注目的倒数第三名。

他在哈罗公学期问的学习成绩很差,几乎一直是倒数第几名。虽然经典语言是一门主课,但他固执地不愿学习拉丁文。他一向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不愿花功夫,成绩自然也好不起来。而且他性格孤僻,落落寡合,自制力很差,不能遵守学校制定的行为守则。为此校长曾给予他警告处分,而他竟敢公然表示反抗。校长说:“丘吉尔,我有很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

丘吉尔立即针锋相对地回答说:“而我,先生,也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对您表示不满。”

丘吉尔的这种状况使得他的父母大伤脑筋。老师们对他的行为表现也很不理解。只有他的外祖父对他表现出豁达的乐观。外祖父老杰罗姆说:“让他去吧!男孩子在找到了可以显示才能的场合后,自然会变好的。”的确,认为丘吉尔迟钝、低能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他。对自己爱好的学科,比如历史,他充分地显示出足够的学习才能,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此外,在哈罗时就可以看出,他继承了父亲的非凡记忆力。他非常喜爱著名历史学家麦考利的作品。有一次,他背诵麦考利关于古罗马的一本书,背了1200行竟然毫无差错,令老师和同学们为之惊叹不已。他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台词。当老师在讲课时引述《奥赛罗》或者《哈姆雷特》有了误差时,他总能发现并加以纠正。

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

此外,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做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他在正式使用前四年就提出了。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

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

●“笨嘴拙舌”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著名物理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希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

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十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要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

一天,因为贪玩而忘了吃晚饭的小爱因斯坦,受到父亲的训斥。父亲威严地拿出他那只厚重的金怀表,推到五岁的儿子眼前:“你自己来看已经是什么时候了?”爱因斯坦对于当时是什么时候毫无兴趣,只希望父亲不再训斥他,好能早一点儿尝尝香喷喷的烤鸡。但当他看表时,却对悬挂在钟表上的小罗盘产生了好奇。他问爸爸那是什么东西,爸爸告诉他是小罗盘,是指方向用的。从小就喜欢动脑筋的爱因斯坦连珠炮似地向爸爸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那个针总指向北方,那上面的小字母是什么意思,等等。他还要求过生日时,爸爸给他一个罗盘作为生日礼物。爱因斯坦相信小罗盘磁针背后一定隐藏着深奥的秘密。他决心探究这个秘密。他对科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位工程师。他早就发现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的才能,并主动辅导爱因斯坦学习数学。爱因斯坦十二岁那年,在学校领到一本几何学课本,由于他良好的数学基础,所以对这本几何学课本很感兴趣,以致他不等开始上课就一口气把它自学完了。几何学中的勾股弦定理,把爱因斯坦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在叔叔的帮助下,专心致志地钻研,没过几天就找到了一个证明的方法。叔叔和他都高兴极了。爱因斯坦自此就迷上了“神秘的几何学”。一本小小的儿何学课本,又像七年前那只小罗盘一样,点燃了他的好奇心理。

爱因斯坦小时候只对音乐感兴趣,喜欢站在钢琴边听妈妈弹奏贝多芬、莫扎特的乐曲。

小爱因斯坦从六岁开始,就让妈妈教他拉小提琴。传统的小提琴教授法,如同艰苦的劳动和体罚,一连几个小时进行反复的、机械的弓法练习和指法练习。毅力很强的小爱因斯坦终于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成效。

小提琴后来成了爱因斯坦的终身伴侣和欢乐女神,为这位大科学家驱散了许多忧郁和喧嚣,捕捉到了许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