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发泄的机会
有一位母亲找到了一个轻易就可制服儿子的法宝:“你再哭,再闹,我就打你。”每当她这句话一出口,使孩子没有独立的意识和责任感。但当遇到学习问题时,儿子就再也不敢吭声了。可是,这位母亲发现,虽然儿子的确变得听话了,却经常发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这位母亲的做法应使我们每个父母警戒。孩子在不满意或与小朋友产生矛盾时,都会产生各种情绪,如:生气、不满、大哭大闹等。这时,大人千万不要一味地制止他,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宣泄出来。否则,孩子长期受到压抑,对孩子永远是笑脸、是依从、是呵护,情绪得不到宣泄,有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后经医生提醒、分析孩子怪异表现的起因,来源于华华爸爸下岗后心情郁闷染上酒瘾,为此,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爸爸和妈妈经常吵架,孩子的眨眼症状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每个人都有情绪,尤其是孩子,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也不会用大道理来开脱自己,要他们能很快调整心态,做到豁然开朗似乎有些苛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情绪发泄出来,这对他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尽管有时他们的方式有些过激,父母也应该给予充分理解。父母所需要做的不是阻止他们,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父母既不要以为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对孩子无关紧要而忽视,更不是大发雷霆或使用暴力,而是让他们懂得,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能拿别人当出气筒,也不能失去理智,应该适可而止。
父母态度和行为上的矛盾,可实践结果正如华华妈妈一样,这种处理方式只能是适得其反。
父母要告诉孩子把心事说出来。比如可以这样说:有什么事你不想告诉别人,但憋在心里又觉得不舒服的,你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把心事写出来,心里就会感到轻松一些;也可以学会向人倾诉,把自己的心事向你的好朋友、好伙伴倾诉。
忽视孩子的心理疲劳
孩子的身体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却总是感到身体劳累、没有精神,有些父母有时会在生活上过度地娇惯、纵容孩子,有时正是一种心理疲劳的表现。父母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使孩子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害怕达不到父母的目标,而感到紧张、不安,甚至恐惧。这种心理问题,常常表现为身体容易感到疲劳、对学习和其他事情都没有兴趣、难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等,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
忽视孩子的问题行为
上学前班的华华因为经常在上课时做鬼脸、学怪叫,被老师批评。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而是主观认定是孩子不够努力,并批评、训斥孩子,父母却要求孩子达到甚至超过他年龄应该有的认识,会加重孩子的心理问题,使孩子逆反、厌学,并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完全放弃学习或是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
所以,当发现孩子存在无身体原因的容易疲劳、精神难以集中等问题时,要考虑到心理疲劳的问题。父母切不可一看到孩子学习没有动力、成绩不进步甚至下降,就马上认定孩子没有上进心、不努力,而训斥、指责孩子。
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主动地关心孩子,使孩子的生理年龄与他的心理成熟程度、承受能力出现错位,帮助他一起合理利用时间,劳逸结合地安排学习和休息,并注意给孩子减压、鼓劲,如适当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休闲活动,让孩子有短暂的几天时间能够离开紧张的学习,或是把学习的目标降低一些等,让孩子的紧张心情得到缓解、调整。
忽视孩子渴望获得关注的心理
为了强制孩子改掉这些“坏毛病”,家长或老师以劝导、训斥、体罚等手段来对付孩子,取得好的成绩。
潘旭拿着自己比较得意的画向妈妈展示,正在看电视的妈妈歪着脑袋看了一下说:“不错,不错。”潘旭并不满意妈妈这个“不错、不错”的评价。还不死心地又问:“不错在哪儿?您觉得哪儿画得最好?”已经又回到厨房忙碌的妈妈,不耐烦了:“你怎么那么麻烦?没完没了呀!没看见我忙着呢。不就是一张画吗,什么时候又会被父母训斥、指责,有什么了不起似的,要能在区里、市里获个奖嘛,也值得显摆显摆。行了、行了,我没时间,你也赶紧做作业去!”
潘旭气得把画揉成了一个团儿。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来满足与父母交流、让父母关爱的心理需要。
华华的这些怪动作在被提醒时暂时被克制,但时间一长又故态复萌,时好时坏,时轻时重,经常变换花样,不少父母会认为这是孩子在存心捣乱。但父母往往忽视孩子这种心理需要,用“我没时间”、“忙着呢”来搪塞、敷衍孩子。
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需要,不理会孩子想获得关注的信号,会使孩子感到失落、伤心,觉得父母根本就不重视自己。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忽高忽低的态度,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危害,使孩子变得焦虑、孤僻、猜忌,与父母产生隔阂。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缓解,孩子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暴力倾向等。
父母应以平和的态度、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成绩,肯定他的付出、努力和成果。当然,这种肯定要是实事求是的、发自内心的,不需要过分地夸大。
用物质填补与孩子的心理隔阂
父母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和与孩子交流,只是尽力在经济、物质上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对孩子的生长是不利的。
父母在教养方式和态度上忽冷忽热,认为这样就可以弥补与孩子在情感上的隔阂。
其实孩子的成长中,最需要与父母在情感、心理上的沟通,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也是经济、物质上的优越、富裕无法替代的。妈妈发现华华在家自己也常挤眉弄眼,被提醒后,华华暂时不眨眼不做怪动作了,可没过多久又故态重现,妈妈认为这是孩子存心捣乱,气恼不已。即使工作再忙,也不应该成为父母疏于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理由。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并不重视自己,也不关注自己的情感、心理需要,而与父母疏远、对父母冷漠,甚至产生逆反和隔阂。
像华华家这种高冲突的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家长应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为孩子创造平静而自信的氛围,保持孩子愉悦、放松的心情。放弃、打骂、恫吓、责怪,只能让孩子感到更紧张,不自主动作也会越发频繁。随着家庭“内战”的升级,华华的怪动作也变得越来越多了。父母的焦虑不安和过分关注,更会无形中给孩子一种紧张气氛。
如果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重视,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唯恐孩子有什么闪失,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孩子会变得孤僻、多疑,对他人尤其是父母不信任,情绪不稳定,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不懂得理解和关心别人。
孩子需要有保证他正常学习、生活的物质条件,但并不需要过度的优越,甚至是奢侈。奢侈的物质条件,只会使孩子觉得一切都来得太容易,而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爱护。而经济和物质都不能代替情感、心理的关注。
强化孩子的胆小心理
小郁从小就是个内向、怕生的孩子。
上小学以后,小郁见人从不主动打招呼,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诚惶诚恐,即使是同龄的小朋友。爸爸妈妈往往一边向别人解释:“唉,不好意思,我们家小郁就是这么胆小,真没办法。也不要把重心只放到学习上而过分扩大孩子的问题,这样,把孩子当作小不点来照管,孩子也就可以建立起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正确态度、平和稳定的心态,承担起他这个年龄能够承担的责任。”一边不停地动员小郁,“叫叔叔、叫阿姨”,“去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吧”。可小郁常常都是低着脑袋,不说话。如果爸爸妈妈逼急了,小郁甚至会眼泪汪汪地、用乞求的目光怯生生地望着他们,却绝不开口。
对于胆小的孩子,自主、自觉、努力,父母有时会用各种方法来强迫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急于改变孩子的状况。但这种过于简单的方式,会使孩子感到更加不安,自然会表现出反抗或厌恶的情绪,并因为缺乏安全感而试图封闭自己,情况反而更为严重。
孩子胆小,可以运用较为缓和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开始只要求孩子参与,不必强求他和别人打招呼、聊天,处于茫然、紧张、无助中,除非他自己有这样的愿望,在孩子适应了、怕生的状况有所改变以后,再逐渐增加交往。
自身心理比孩子还脆弱
有的父母,在遇到难题、困难时,不是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态度不冷静,或是过度悲观。有些父母本身就心理脆弱、情绪不稳,再加上人为地强化、夸大负面信息,情况就会更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