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1682000000049

第49章 亲情篇 宠子不孝父母之过,感恩教育严重缺失(1)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亲情是情感世界的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充满亲情的家庭是和谐欢乐的家庭,充满亲情的社会是和谐文明的社会,充满亲情的民族是和谐进步的民族。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爸爸妈妈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们的身上,由于父母过多的呵护,使孩子习惯了来自父母的爱,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为父母付出自己的爱,久而久之,就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因此,家长、老师应利用特有的家庭氛围、课堂氛围,多和孩子谈心、接触,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和情感需求,及时送去温暖的心灵阳光;教育他们珍爱真情、关爱他人、施爱于社会、奉献于大众。

把亲子时间都变成了教育时间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拿出时间来关心自己、了解自己,对孩子、对父母,这都比多做几道习题、多写几个生字、多考几分更重要。但是有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把陪伴孩子的时间全部用来对孩子进行说教,让孩子无休止地完成父母加码的学习任务,使亲子时间变成教育时间、额外学习时间,使其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不仅不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还会使孩子厌倦与父母在一起,甚至把父母的这种陪伴当作负担。

要知道,父母与孩子相处的亲子时间,不是为了教育孩子,而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感受、需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在亲子时间,父母应该暂时放下孩子的学习、功课,放下自己的工作、家务,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

忽视创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根据调查,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间一代孝敬长辈,孩子就会懂得孝敬父母和祖辈。在这样的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这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做家长的都深知这个道理,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美德,因此每个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够有孝心,然而在父母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内容。

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生活、学习。

父母要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真正的孝心要通过实践去培养。平时,孩子应该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让他们负起责任来。遇到为难事情,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如果有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孝心便会在孩子的身上扎根。

从不将自己为生活所付出的辛苦告诉孩子

有的父母一心为了孩子着想,从来不把生活的辛苦告诉孩子,而孩子不听话、为所欲为的时候,又抱怨孩子不能理解自己。

的确,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自己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美国每年有“带孩子上班日”,参加这个活动的企业会安排特别的场地与体验项目,号召员工与子女一起来上班。这个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进亲子关系,更在于给孩子一个机会来了解自己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如果有可能,你也可以尝试一下,相信会有效果的。

不能从小事入手训练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

要想孩子孝敬父母,就要从小培养,但是有些父母却忽视了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

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不能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

做父母的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胡闹。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

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容易出错,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睬等。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放过“第一次”,严格把关。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重母爱,轻父爱

生活中,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的时候,照顾孩子是母亲应该做的事,父亲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觉得也没有必要表达,只要心里有就够了。

其实,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他们勇敢、果断、眼界开阔、事业心强。孩子受了父亲良好的影响,成人后会更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与事业。

获得父爱,并得到父亲经常陪伴的孩子,通常在智能上发育较好。那些长期生活在女性群中的孩子,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较容易出现偏差,例如,易担惊受怕、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或多愁善感。专家们称这种症状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获得父爱,可以使男孩较好地肯定自己的性别并进行“角色认同”。这种认同的结果使男孩儿更乐意模仿同性别的父亲,对其将来的性别心理和个性的健康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缺乏父爱,男孩儿的性格易变得女性化,缺乏应有的男子汉气,甚至于会造成心理异常。

教育孩子,不仅要重视儿童智能因素的开发,还要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自信心、进取心等。事实证明,对这些品德的培养,父亲所起的作用比母亲更为重要。因此父亲要以自己的健康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去影响孩子。

忽略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

一位年轻的父母给她的宝贝儿子买了一支冰棍儿,或许是想让儿子拿着方便,未经儿子允许,先在冰棍儿下部咬了一口。这可惹怒了宝贝儿子,只见他接过冰棍儿便一下摔在了地上。接下来便是一阵哭闹,结果父母顺从了儿子的要求,又买了一支,平息了这场风波。

这种情形的出现,多是孩子在家庭中受几代人的宠爱、保护的结果。家庭中长辈关心孩子,人人服从孩子,于是,孩子便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至高无上的心理。有人称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为“小太阳”、“小皇帝”。

家长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生活在母爱、父爱或其他爱之中,并应该对亲人有所“回报”。每一个孩子都应主动回报爱他的人,孩子在帮助他人时,家长要珍惜孩子这份可贵的情感。有些家长出于好心,不忍心要孩子的心爱之物,或不舍得让孩子做事。久而久之,孩子这份可贵的情感就会被磨灭,到时再说“这孩子真没心,真无情”就已经晚了。

家长及长辈们的让步,是孩子产生利己主义的一个根源。例如:爷爷要睡觉,孩子要看电视,只能爷爷让步;女儿要吃冰淇淋,不管路多远,爸爸也得去买;儿子要妈妈在家,一哭闹,妈妈便不去上班了……

孩子不喜欢的自己全盘接受

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一位妈妈说,3岁的儿子每次晚饭时,都把自己喜欢的菜拿到面前,不许其他家庭成员来夹菜,有时候还会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很大方地孝敬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从来也不会说什么。

是的,家长对孩子可以做出很大牺牲,这是爱的表示,而这种牺牲的后果是什么呢?如果是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使孩子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的痛苦的利己主义思想。这样发展下去是危险的,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很难说他会有爱国之心,他既不会爱自己的亲人,也不会爱朋友,他爱的只有他自己。

要让孩子懂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父母应经常拿出当年给孩子拍的照片,向孩子讲述父母为他付出的努力,使孩子听后受感动,使孝敬父母、关心父母成为他的自觉行动。可以不断地鼓励孩子经常主动学做家务,从倒垃级,到收拾碗筷;从学择莱,到洗小件衣服,只要力所能及,都让他去尝试。尽管有时做得不尽如父母之意,父母也不要批评,而是应当给予鼓励和帮助。

不懂得教育孩子要有爱心

有些父母会教育孩子从小关心家人,爱护自己,但是对于家人的以外的人却很少让孩子去关心。

孩子既然学会关心自己,关心父母,为什么不能学会关心他人呢?父母要教育孩子有爱心和同情心。当别人有困难时,要热情相助。比如,在公共电汽车上,要主动让座;到邻居家中和小妹妹一起玩时,把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具送给她;要积极参加社会上的助残活动,如为盲童收集挂历做盲文书写纸;节省买冰棍儿的钱为残疾人捐款;主动帮助楼内的保洁员搞卫生等。

能够关心和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智慧。因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教孩子把关心他人引向关心集体。

不注意保护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具有天生的同情心,父母应该注意保护、培育,不要轻易扼杀。当孩子做了好事时,父母要多加鼓励,因为父母的信任感、外界的反馈会促进孩子有更多的行动,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孩子在1~3岁之间,已经能分辨出自己和他人,同时也能分辨出自己的痛苦与他人的痛苦。在1岁之前的孩子是分不清自我和他人、分不清自己和世界的。自己的痛苦和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人的痛苦和自己有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是混混沌沌的。所以我们看到,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哭泣时,自己也会跟着哭。

孩子到了3岁左右时,就会对他人的痛苦表示出本能的同情了,如表露出关心的表情,同情的关注,甚至用充满同情的肢体语言接触,抚摸,轻拍,以示安慰。然而,在此阶段,孩子仍然不具备语言的安慰和更为高级的同情、关心行为。

孩子到了5~7岁时,就已经具有了对他人的同情认知的反馈能力。也就是说,已经超越了他人哭而我哭,或者说是他人哭我立即跑过去表示“安慰”的阶段,而是能够根据别人的痛苦的情况,决定安慰的时间和关心的形式:是陪别人哭,还是语言安慰,或者说是去叫大人来处理等。

许多孩子到10岁左右时,已经能够用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弱势或者是劣势的人和事,表现出恰当的同情心和关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同情心已不再局限于家庭或者是认识的人身上了,他们已经把同情心扩散到任何一个弱势或者是劣势的陌生人和事件上了。

从上面这些孩子的年龄段来分析,培养孩子最佳同情心的最佳时机是幼儿时期。此时一方面孩子已经具备了形成同情心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就能增强孩子的同情心。

一个人能否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关心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