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在世时,纪晓岚因受到乾隆帝的限制,从来没做过大学士。和珅倒台后,纪晓岚仍然保住原有的官职。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嘉庆帝派员祝贺,并恩赐礼物祝贺。嘉庆十年正月,纪晓岚终于得到了他早就该得到的荣誉,成为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荣誉头衔。然而上苍妒贤,仅仅一个月后纪晓岚就去世了,但无论如何,他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官职和荣誉,应该没有遗憾了。
纪晓岚死后,嘉庆帝特派官员到其墓前临穴致祭,嘉庆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内有“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这是对他最大的褒奖,所以他的谥号为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翰林自有翰林节
和珅掌管翰林院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让翰林给他行跪拜大礼。刘定逌坚持只行拱手礼,和珅竟然将他除名。刘定逌“载书五车”归乡里,时年37岁,正是精力旺盛时期,他愤恨地写道:“千年成此恨,耿耿不能磨”。和珅权势之大,无法想象。
敢对和珅不敬的人,都非同寻常。刘定逌是壮族人,字叙臣,又字叔达,号灵溪,因为对抗和珅,成了广西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刘定逌康熙五十九年(1720)出生在广西武缘(今武鸣县)太平乡葛阳村一个书香人家。他小时候就是个“神童”,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清雍正二十年(1734年)应县试,考取案首(第一名),进入学宫,继续攻读。 乾隆六年(1741年)考选贡生。乾隆九年,参加广西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乾隆十三年上京参加殿试,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得罪和珅而回乡。回乡后,他先在隆安县驮厚村办私塾,后在家乡葛阳社学授徒糊口,不久被思恩府聘为阳明书院长。嘉庆六年(1801年)主讲宾州(今宾阳)书院。从事教学数十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嘉庆九年,广西举行乡试后,特别邀请84岁高龄的刘定逌重赴鹿鸣宴。由于他以乾隆九年乡试第一名举人的身份参加这个宴会,时人对他极为尊重。时任广西巡抚张百龄,“手书‘玉清尊宿’四字表其门”。广西学政帅承瀛也即席赋诗二首表彰他“育才养士”的功绩。
刘定逌主张以四书五经,三纲五常为做人之本。他尊孔崇儒,极力传播封建文化,对于壮族文化的进步和思想意识的开化,是有一定的历史影响的。他鄙视权贵,刚直不阿,同情平民百姓,至今有关他这一思想的民间故事仍广为流传。著有《论语讲义》、《四书讲义》、《三难通解训言》、《读书六字诀》、《刘氏族谱》、《刘灵溪诗稿》等,在当时影响颇大。其《论语讲义》,“学者莫不诵习”、读后“神怡意畅”,其指点口诀,“最足开悟”,被称为“粤西第一流人物”,“以盖世之才,崛起尘寰,利甲文章,伟然当世”。他还著有《重修灵水庙碑记》、《移建葛圩隘碑记》、《重修武缘县忠义祠碑记》、《罗衣古寺碑记》等几篇短 文及数十首诗歌。嘉庆十一年(1806年)刘定逌病逝,终年86岁。大学士蒋攸铦在《刘定逌墓志铭》中,称赞他的德行如“漓江之水,清且涟兮”,学问如“独秀之峰,高不蹇兮”,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才华出众的诗人。
少年时期的刘定逌参加县试,考取第一名,进入当地学官。徐学官怀疑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曾经出上联考他:“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让他对下联,他马上对:“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徐学官惊奇万分。
乾隆十三年的时候,意气风发的刘定逌离家远赴京城,准备参加乾隆帝主持的殿试。刘定逌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路过山东,恰好遇到一群山东的举子,也要上京赶考。山东是圣人孔夫子的家乡,自古人才辈出。这几个山东学子觉得自己出自圣人故乡,不把这个千里之外的广西举人放在眼里。
有一个年轻人自恃才高,想捉弄一下来自广西蛮荒之地的刘定逌,于是出了一个上联讥讽道:
小马无知嫌路窄,
刘定逌立即不亢不卑地对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那位山东学子见刘定逌不可小觑,就略一思索,又拟了一个难度高一些的上联:
西鸟东飞,遍地凤凰难下足,
这明显是把山东举子比作遍地的凤凰,把西来的刘定逌比作普通的鸟,暗喻这只鸟在一群“凤凰”面前没有立足之地。
见孔圣人故乡的人也不过如此,刘定逌淡然一笑,想也不想,就随声应对:
南麟北走,群山虎豹尽低头。
刘定逌在下联中把山东举人比作虎豹,把自己比作麒麟,寓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妄自尊大。山东学子一听,觉得碰到了高手,对刘定逌刮目相看,心生敬意,连忙行礼。刘定逌连忙回礼,二人互通了姓名,讨论学问。
刘定逌果然一举成功,当年就考上了进士。殿试后,乾隆帝随口问道:天下第一味是什么?刘定逌回答说:“盐”,立刻博得满堂彩,乾隆帝也非常高兴国家出了栋梁之才。从此,刘定逌的大名也在群臣中传播开来。
过了几天,乾隆帝带着新科进士外出郊游,想考考他们的学问。乾隆见一水塘下干涸的水沟中有块石碑,便令人往水塘放水,令随行的进士记碑文,看谁记得最快最多。因为水涨的速度极快,许多进士仅能背出碑文的上半部分。轮到刘定逌时,他顺利背出了所有内容,一字不差。乾隆帝非常惊讶,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刘定逌说,水从下往上涨,石碑下部首先被淹没,于是他便从下往上记碑文,待水漫过石碑时,他已把碑文全记住了。众人十分佩服他的机智。
随后,乾隆赐刘定逌人翰林院进修了三年,又命他担任翰林院编修。刘定逌学问深厚,性格直爽,为人也随和,所以在翰林院过得倒也很顺利。
谁料,没过几年,和珅的地位日益高升,很快控制了翰林院。和珅处处透着强势,后来终于与刘定逌发生了矛盾。
和珅没有掌控翰林院时,翰林见到掌院学士,只行弟子(学生)礼。学生见先生,行个拱手礼就可以了。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表示尊敬即可。到了和珅兼掌翰林院,为了抖威风,他竟然要求翰林给他行跪拜大礼。
翰林中那些希望巴结和珅的,每次见了都行跪拜大礼,甚至那些有求于和珅的主动上前跪拜;有些虽然不情愿,但碍于和珅的地位,不得不行礼。刘定逌算是翰林院的“老人”了,对和珅的贪污行径也早有耳闻,对和珅的为人非常不屑。
自从和珅入主翰林院,别的翰林见了和珅,都要跪拜;刘定逌依然坚持只行拱手礼,真可谓特立独行。和珅虽然掌管翰林院,却连乡试都没中,是没有功名的,有大学问的刘定逌对此更加鄙视。刘定逌的种种行为终于得罪了权大势重的和珅,被和珅视为眼中钉。
和珅家中有很多藏书,时不时就要搬出一部分进行晾晒,免得发霉,另外也有向世人说明他是个饱读诗书之人的意思。刘定逌觉得和珅这是在故作姿态,十分滑稽。有一天,刘定逌故意躺在一条板凳上,露出肚子来。和珅见了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刘定逌不紧不慢地回答:“我要把肚子里的书晾一晾,免得发霉。”和珅立刻明白这是在讽刺自己,甩袖走了。
这种违逆和珅的事情多了,和珅终于恼羞成怒,随便找了个“大考论事不如式”的理由,参奏了刘定逌一本,略施手段,就把刘定逌逐出了翰林院。
和珅把刘定逌赶出翰林院后,刘定逌空有翰林的名头,一时之间却生活无着落,于是到京城里的同僚好友罗源汉家中暂时居住。罗源汉是翰林院的编修,湖南长沙人,也算是京城名宦,佩服刘定逌的才学,对刘定逌很客气。
刘定逌虽然被罢了官,却不太在意,生活依然悠然自得。京城有一家当铺养了一条恶狗,不加管束,经常追咬路人,百姓告官多次,却因他后台硬而难以成功。刘定逌决定为百姓出一口气。
这一天,刘定逌带着仆人来到当铺转悠,无意间翻看了桌上的账本,东家看他是文人,不是做生意的,也不在意。突然,刘定逌将账本撕得粉碎,扔到火堆里了。东家大惊,急忙灭火取书,可惜早已化为灰烬。
东家气的要前来打他,刘定逌的仆人对当铺东家说:“东家不必担心,我家主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是来开个玩笑。你所有的账目,主人看了一遍就能记在心上。我家主人喜欢吃狗肉,只要你杀狗请他吃一顿,自然会把账本写出来给你。”老板见没了账本,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杀了恶狗,请刘定逌大吃一顿。刘定逌果然把把账本写好了,账目数字分毫不差,一时间传为佳话。
有一天,和珅有事到了罗源汉家。和珅办完事后,顺便给罗源汉做了个人情,对他说:“听说刘定逌在你这里,你们是朋友吧?他也没犯什么大错,你让他出来见我吧。”
罗源汉也想趁机让二人和解,连忙说:“和大人有大量,我这就去叫他,有什么得罪之处,让他给你认个错也就是了。”
罗源汉知道,虽然和珅除了他的名,但还是翰林院的“编制”,只要刘定逌能跟和珅和好,很快就会回翰林院上班。
不料刘定逌听说是和珅来了,竟然拒不相见。和珅很没面子,心里十分恼火,恨恨地出了罗源汉家。罗源汉好人没做成,十分尴尬。他对刘定逌说:“刘兄何必如此固执?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和珅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你何必跟他过不去呢?”
刘定逌淡淡一笑,道:“我是当今皇上钦点的进士,御赐的翰林,他能把我怎么样?京城里哪个不知道和珅那点儿墨水,居然掌管翰林院,这是对读书人的侮辱,我偏偏不买他这个账,让他知道知道,我大清读书士人的骨气。”
罗源汉连忙劝他道:“如今和珅权倾朝野,人人都怕他三分,就连皇上有时候都听他的,何况你我这些小小的翰林?如今皇上对翰林院并不了解,日常事务都是和珅一手把持。你不要太过执拗,要不和珅不会放过你的。”
刘定逌不以为然:“随他去吧。我早已看淡了官场风云,在和珅这样的人手下做官,我不做也罢。”
果然不出所料。几天后,和珅就到翰林院,找个借口直接把刘定逌的名字从翰林名单中抹去了。刘定逌知道和珅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于是索性离开了生活多年的京城,返回广西老家,结束了仕宦生涯。临行前,刘定逌写下“千年成此恨,耿耿不能磨”的诗句,并预言:和珅如此妄为,终究有覆灭的一天。
回到广西后,刘定逌潜心教学事业。由于他学问渊博,所以他的影响在当地非常大,经常到各地的学院讲学。他还为桂林秀峰书院撰了一联:
于三纲五常内力尽一分,就算一分真事业;
向六经四书中尚论千古,才识千古大文章。
这副对联融合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终生理解,一直流传下来。
他还制定了《秀峰书院学规》,写《“三难”通解训言》悬于书院讲堂,作为学生行为准则,此后长达百年之久,无人敢改动一字。直到道光年间,著名学者吕璜主持桂林秀峰书院,依然对前辈刘定逌的《三难通解训言》推崇备至,说它“其言应不朽,于道亦玄尊”。
刘定逌治学十分严谨,著有《灵溪时文》等书稿,还有不少诗作。一直到了嘉庆六年(1801),年过八旬的刘定逌还受邀主讲宾州书院(在今宾阳县),任书院山长。
几十年来,刘定逌在广西教书育人,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刘定逌的一整套教学育人理论,让当时的广西士子无不折服,在此影响下,当地学风为之一变。刘定逌被公认为广西第一流人物,他的思想对广西学界的影响相当深远,他的学生韦丰华在《今是山房吟余琐记》中说:“欲知先生之全量,当于理学中求之乃可。”
时任两广巡抚张百龄感慨于此,为表彰刘定迪对广西教书育人作出的贡献,亲书“玉清尊宿”四个字,制成牌匾赠送给他。
刘定逌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就连他的平反也很有戏剧性。嘉庆九年,广西会考,巡抚张百龄遨请曾经的翰林刘定逌到桂林。巡抚宴请京城来的主考时,特意请刘定逌作陪。当时和珅早已被嘉庆处死,京城来的主考是新上任不久的,也听说过当面顶撞和珅的刘定逌,这才知道他还活在世上。主考觉得奇怪:刘定逌曾经是翰林,为什么京城翰林院的名单中,居然没有刘定逌的名字?
刘定逌于是缓缓讲出了当年得罪和珅,不得不离开京城的缘由。主考回京后,立刻将情况向嘉庆帝禀报。嘉庆下令追查,原来是和珅当年公报私仇,并未禀报皇上知道,就私自抹去了刘定逌的名字。嘉庆立即诏令,恢复刘定逌的翰林名誉,表彰他当年不畏权贵的气节,任命他为都察院道御史,代天子巡狩,可以监察任何地方、任何级别的官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以正风俗、振纲纪。
刘定逌接到圣旨,对自己能够平反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对做官却非常清醒,他回禀皇帝说:“感谢皇上的圣德。我现在八十多岁了,很想为国出力,可惜力不从心,还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嘉庆帝对他忠心和清醒的头脑感慨不已。这一年,嘉庆帝设鹿鸣宴,特别下旨,请刘定逌以乾隆九年乡试第一名的身份参加宴会。
鹿鸣宴,一般是科举时代乡试放榜的第二天,由州县长官邀请考官、学正和中举的人参加的宴会。宴会上,要唱诗经中的《小雅·鹿鸣》篇,故称鹿鸣宴。除此之外,就是殿试文武状元设宴,邀同年团拜,也叫鹿鸣宴。
刘定逌少年时曾中乡试第一,如今六十年过去了,重赴鹿鸣宴,而且由皇帝亲自主持宴会,待遇可谓非同一般,也是其他人不敢奢求的荣耀,一时传为佳话。嘉庆帝尊他为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
两广和两江总督蒋攸锸来广西巡察,与刘定逌交谈,对刘定逌的才学深为佩服,与他结为忘年交,从此书信不断。蒋攸锸还许诺:待刘定逌终老后,他要亲自为他写墓志。
1806年,刘定逌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六岁。刘定逌的孙子不远千里徒步走到云南,找到调任云南布政司的蒋攸锸。蒋攸锸果真不食言,为刘定逌撰写了长达一千多字的墓志。同时,省内外还有许多知名文人撰文悼念他,被引为佳话。
刘定逌死后,当地的乡亲父老十分怀念他。清光绪年间(1874年),武缘县(今武鸣)官府因刘定逌为壮族的教育、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事迹在百姓中流传不衰,报请朝廷将刘定逌封为乡贤,在县城的孔子庙乡贤祠里设了牌位,祭祀不断。
刘定逌虽然因为和珅的故意刁难而结束了自己的官宦生涯,却在教育事业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也算令人欣慰。
冷静周旋化危机
和珅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足见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珅非常狡猾,就算有大祸降临时,他也会迅速做出反应,在对手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它已经采取行动,安然度过难关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多年在乾隆帝身边,使和珅练就了一身“随机应变”的本领,屡屡使他化险为夷。
有一次,和家总管呼什图在众兵护送下返回京城。他望着京城四处飘扬着的旗帜,满墙挂着的大红灯笼,心里不觉惊讶:“有什么天大的喜事?这京城今儿个怎么跟往日不一样啊?”。
其实这不能怪他,呼什图是在乾隆六十年夏天接受其主子和珅的旨意离开京城,前往云南、贵州的,转眼之间,已经过了半年多了。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京城发生了重大变故,太上皇乾隆训政,嗣皇嘉庆登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难得一见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