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1698300000023

第23章 破除戒律——大千世界内,一个自由身(5)

溪长石磊磊,涧阅草藩藩。

苔滑非关雨,松呜不假风。

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寒山一身非僧非道的褴褛衣衫,时常对着空中叫喊:“好快活、好快活!”僧人们嫌他麻烦,就用禅杖打他,他却拍掌大笑。

一日,他和拾得一同问丰干禅师:“古镜不磨,如何照烛?”

他的意思是说,未曾修行时,佛性如何作用?丰干禅师回答:“冰壶无映象,猿猴探水月。”寒山说:“此是不照烛也,请师父重新说一说。”

丰干一笑:“万德不将来,叫我说什么?”

古镜光洁,照天照地。寒山、拾得豁然大悟。

寒山看到一群僧人将茄子串起来烧着吃,就用茄子串向一位僧人的脊背打了一下。那僧自然回头,寒山呈上茄子,也呈上了大好禅机:“这是什么?”

那僧不识机锋,以为寒山在恶作剧,骂道:“你这个疯子!”

寒山无可奈何地向旁边的僧人说:“你看这家伙浪费了我多少盐醋。”

是啊,他以茄子示现禅要,那僧懵懂,岂不是辜负了寒山一片心血。

名满天下的赵州从谂禅师行脚来到天台山,见到寒山、拾得之后说道:“久闻寒山、拾得大名,到来只见两头水牯牛。”

寒山、拾得听了,果然拉开斗牛的架势,嘴里还发出吆喝水牛的声音。第二天,寒山与拾得问赵州来干什么?赵州说来礼拜五百尊者(罗汉)。二人说,五百水牛尊者。赵州追问:

“本来是罗汉圣僧,为什么做五百头水牛?”

寒山大口叫:“苍天,苍天!”

■感悟——

禅者有一句名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禅师这样做,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勇敢、悲壮、高尚、自我牺牲。他们是觉悟者,解脱者,在地狱不觉其苦,处酷暑若沐清风。所以,为了破除人们对神圣的迷信,禅者往往以水牛自喻。从禅理上说,众生即佛,故而,神圣的罗汉与畜生的水牛,并无本质差别。

乞丐禅

桃水禅师在住持禅林寺时,吸引了众多的学僧。但是,这些僧人有的将禅当成了可以传授的知识,不肯下苦功真参实究,只是幻想着从师父言句上能心开得悟;还有一些人只是注重修行形式,认为只有在寺院里静静打坐,才算修禅,才能悟道。

不久,桃水禅师辞去了禅林寺的方丈,并且遣散了所有的僧人。为了不让学僧们找到自己,他与一群叫花子生活在一起。三年后,一位弟子好不容易在一座桥下发现了师父的行踪,立刻磕头如捣蒜,请桃水禅师传给他禅的真谛。

桃水禅师也不客气,说他没有资格得到自己的指导。弟子问,如何才具备资格呢?桃水说,禅,就在乞丐的生活中,只要你能在我身边坚持三、五天,就能得到禅的受用了。弟子心想,莫说三、五天,就是三、五十天,我也能做到。

弟子也换上破烂服装,与师父一同乞讨。那天晚上,一个老年乞丐过世了,桃水与弟子连夜将他抬到野外埋葬了。回到桥下,桃水禅师躺下之后便进入了梦乡,而他的那位弟子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心中总是想着那死去的乞丐。

天亮之后,桃水禅师说:“今天不用去乞食了,那个圆寂的同伴还剩下了一些食品。”桃水禅师拿起死乞丐留下的食品,居然吃得津津有味。

而弟子刚刚接过那肮脏的破碗,“哇”地一声呕吐起来。桃水禅师问他怎么啦?他双手合十,对桃水禅师说:“师父,您饶了我吧,我实在无法领会您的乞丐禅。”

后来,连别的乞丐也都走了。桃水禅师在桥下搭了一个小茅棚,靠编制草鞋维持生计。

一次,有位穷朋友到寺院里烧香,见到那里有结缘(白送)的佛像,就顺便给桃水禅师请回了一张。他对桃水说:“你是一个和尚,连个佛像都没有,也太不像话了。你就好好膜拜吧,能保佑你上西天呢。”

桃水禅师道了谢,将佛像贴在了茅棚墙壁上,说道:“如来佛,你别生气,不是老僧我不恭敬你。你是匆匆一过客,不妨在我这里暂时借住一阵子。你别介意我的小屋破,我也不会因为上西天的事儿麻烦你。”

■感悟——

天堂也好,净土也罢,一切唯心造。在禅师眼里,真佛无处不在,禅的真谛无处不有,因为,一切都在他们的心里。

禅月清辉

禅月贯休大师,俗姓姜,宇德隐,浙江婺州兰溪人。他生不逢时,出生在战乱频繁的唐朝末年的一个破落士大夫家庭。

父母无力养活他,更无法培养他,年仅七岁,就将他送到寺院,出家作了小沙弥。许是宿具善根,聪慧的贯休不几日便将一部洋洋十万言的《法华经》背了下来。禅宗祖师们从无门户主见,启蒙学僧的功课,总以儒家的经典诗文为主。所以,年仅十五六岁的贯休便以诗名闻于江南。

一年初夏,他云游来到大随禅师的禅院。但见山色空明,泉水淙淙;池塘里,数朵白莲风中摇曳;绝壁上更有一座佛塔高耸云霄。于是,他欣然命笔,在禅堂雪白的墙壁上写道:

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贯休退后两步,欣赏着自己的大作。忽然,身后一声喝问:“如何是此心?”

是大随禅师。贯休的诗句中虽然充满了禅的意境,但是,那仅仅是想象推理,是文字上的解悟。所以,大随当头一喝,真正以禅的凛然机锋与之相接之时,他通体大汗淋漓,却无言以对。由此,他知道了,禅,不是文字游戏,不是智巧机辩!他一改文人骚客的浮躁,真正沉下心来,深入参究禅之心要。

寒冬时节,他又来到苏州横山楞伽寺,参谒道旷禅师。他来到方丈,合十行礼之后直截了当问道:“如何是楞伽月?”

据佛经记载,楞伽山是佛陀宣讲《楞伽经》的场所。此山系由种种宝物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炎,犹如百千万个太阳共同照耀金山。此山,乃是古昔贤圣得道成佛之处。

当初,达摩西来,传授给二祖慧可印心的,就是四卷《楞伽经》。所以,禅宗当初又称楞迦宗。贯休巧借道旷禅师的寺院名称,以“如何是楞伽月”来探问禅的妙旨。

“非日月。”道旷禅师回答说。

贯休一愣:我是借事问禅,他怎么将错就错,答非所问?然而,正是这样的回答,将他原来的思路蓦然截断了,使他在那一瞬间处在了空灵的状态。正当他前念已断,后念将生未生之际,道旷禅师手中的拂尘砰然落下,狠狠敲打在他的头上!

“咚——”一声霹雳之后,贯休的身心与整个虚空都一起粉碎了,那颗曾经疯狂奔走驰求的心灵,猛然找到了家乡。

■感悟——

禅的开悟,无须语言。贯休一直未悟,因为他一直执著于语言,后来道旷禅师的当头一棒,把他的那颗执著心终于赶跑了。开悟后的贯休,禅心犹如灵明的圆月,随时随地散射皎洁的清辉。他不仅诗写得更加飘逸、深邃,而且下笔如有神,书画俱佳。他的草书,直逼张旭、怀素,被称为“姜体”(他的俗姓);他的绘画,大胆夸张,生动鲜活,流传至今的十六罗汉图,被日本视为国之重宝。纵观贯休一生,诗书琴画,无所不精,成就卓然,堪称一代艺术大师。

“我慢”

唐朝大将郭子仪是中国历史上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安史之乱时,他击败史思明,打垮安禄山的叛军主力,保住了李氏江山。然而,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于禅僧,更是礼敬有加。他的大军之所以能横扫天下如卷席,是因为有充足的粮草供应。而那购买粮草的军费,有很大一部分是六祖慧能的弟子——神会禅师从佛门弟子手里筹集来的。所以,尽管战后郭大将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他时常到寺院进香礼佛,聆听佛法。

一天,他又一次到寺庙参谒住持禅师时,他恭恭敬敬请教道:“师父,我在阅读佛经时,经常看到经文中有‘我慢’一词。请问,这如何解释呢?”

住持禅师大喝一声,说道:“你这个呆头呆脑的家伙在胡说什么?”

郭子仪一愣:禅师怎么啦?突然之间换了这样一副“傲慢无礼”的面孔。

一时间,方丈里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要知道,郭子仪是当朝相国,连皇帝都要对他礼敬三分。郭子仪心中一股愤怒之气升腾起来,脸色阴沉。正当他要拂袖而去之时,禅师却恢复了慈祥的面容,微笑着说道:“郭大人,这就是‘我慢’呀!”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