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1698300000030

第30章 以佛心修清静心——禅茶一味,凡圣一界(6)

世间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时常为世间的繁杂之事烦恼,唯有淡泊名利才能明志,才能树立远大目标,唯有静才能看得真,才能走得踏实。我们不妨时常从繁忙的工作思维中抽离出来,把自己处于一种心无杂念的宁静而宽阔的境界,静心地反观自己的行为。那么,原来许多很模糊的事情会清晰起来,曾经一直困惑的问题也会有了答案,所以,宁静足以致远!

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谓“淡泊”、“宁静”之极。然而,其心忧国家,有澄清天下之志,并为此做了长期的不懈努力,让雄才大略的刘备生出“犹鱼之有水”之感;助刘备联孙权抗曹操,成就帝业;辅刘禅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一生对“致远”的执著。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孔子曾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明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它同欲取之必先予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宁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实则“占先”。有人认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的似乎只是“文化界”和“读书人”的事,其实不然。哲理的境界是最高境界,它所阐述的道理是带有普遍性的。

有人认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离我们太遥远了,缺乏时代感。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悟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中所蕴含的真理。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曾有许多名言,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历经千年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所谓真理,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毛泽东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由此,我们考察古今中外,凡成功者,莫不遵循了这一真理法则;凡失败者,莫不违背了这一真理法则。尽管真理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分,但经过千余年检验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证明了其是真理。所以,它也是没有时限的。

有一个小孩寻找金表的故事,人们可以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故事说的是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块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了。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谁帮忙寻到了,便赏给100美元。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堆积如山,还堆有大量的稻草,要想在其中寻找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未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便一个个地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小孩仍不死心,还在坚持继续寻找。天越来越黑了,他突然发现待一切喧闹平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即停止了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更加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孩之所以能找到金表,关键在于他有一种宁静的心境。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耐得住寂寞。“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埋头苦干。如果没有宁静的心境,就会耐不住寂寞,坐不得冷板凳,不愿付出艰苦的努力,心浮气躁,总想走捷径,甚至投机取巧,这种人是绝对干不成事业的。《心理人生》中对此讲得十分透彻:“唯有埋头,才能出头。一个人如果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烦恼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人只有埋头苦干,才能有所作为,出人头地。”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守得住清贫。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面对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有的人心境宁静,安贫乐道,不为金钱所动。而有的人缺乏宁静的心境,守不住清贫,在花花世界里往往心理失衡,丢失自我,一失足成千古恨。成克杰、胡长清、刘守仁等一些高官之所以走上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无一不是如此。因此,只有保持宁静的心境,才能经得住各种诱惑,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经得住失败。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遭受失败。有的人心境宁静,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坦然面对,毫不气馁,愈挫弥坚,最后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一遇挫折和失败,就悲观失望,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最后一事无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都应该从中受到一些启示。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冷静处事。心平气和能化解一切矛盾。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是心平气和地去化解,还是怒火冲天地去对待,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是否宁静。有的人心境宁静,愠而不怒,冷静处事,往往化干戈为玉帛;而有的人缺乏宁静的心境,往往“怒而兴师”,结果使矛盾激化,导致失败。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面对挫折与苦难时,如果想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需要有一种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一般人非常看重个人利益的得失,因此就很难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只能在情天恨海中随波逐流。而修炼人则能把名利情色看得很淡,也能做到宽容忍让,其胸襟和气度自然远在一般人之上。宁静致远则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它不是通过外界的环境或外力来改变自身的心灵状态,而是用内心的宁静来丰富自身的想象力。在红尘浊世中通过修养自己的心灵使其达到平淡祥和的境界,就如蚌之含砂,在孤独与痛苦中孕育着璀璨的明珠。因此,一个人在最宁静时刻的思维,就是他的灵魂升华后最珍贵的思想结晶。

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淡泊明志”,可使人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潜心修炼,心如静水,胸襟开阔,天人合一,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

有人出了个问题给两位画家,题目是“安静”,要他们各画一张表达同一主题的画。

第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十分平静,好似一面镜子,另外还画了些远山和湖边的花草,让它们倒影在水中。

第二位画家则画了奔流直泻的瀑布,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的一条小枝上安有一个鸟巢,鸟巢里有一只小鸟,小鸟正在恬静地酣睡。

人们自然说第二位画家画得高明,因为它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含义;而第一位画家所画的湖面,静虽静矣,不过是一池死水罢了。

世界是运动的,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有激烈的动才能衬托出真正的静;人生是跟时间永不停息的赛跑,只有通过名利之舟、滚滚红尘,才能看到安静自然、心如止水的高尚境界。

匆忙的一生中,有人醉心于功名利禄,有人迷恋于灯红酒绿,也许最终拥有了高官厚禄,也许最终物欲得到了满足,但心灵的寂寞和空虚是无法用物质来弥补的。失去了那份淡泊与宁静,又怎能绽放出最灿烂舒心的笑容?

宁静可以使人的心灵变得更为广阔,让我们有更大的空间去容纳思想的自由翱翔,为人生的奋斗积累力量。

真正的宁静,属于内心充满力量的人。任何时候,任何恶劣的环境中,他只会彻底地反省自己,不会把别人当成意识形态及个人利害方面的敌人。一个内心充满力量的人,也极少滋生别人打败自己的仇怨。

心灵的宁静,能与宇宙时空中无穷无尽的能量连接在一起,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灵魂升华,会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变得永远充满神秘色彩。为了放淡自己的各种欲望,我习惯在孤灯夜静的书案前,头靠着松软的椅背,轻轻地合上疲惫的眼睛,闭目养神,忘记自己,忘记世上困扰人的一切。在宁静中,我的生命变得犹如满天的轻风细雨那样悠长、清澈、温和,缓缓的逍遥于宇宙时空之中……

一个人要想消除心灵的烦恼,宁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珍爱生命,就必须修心养性。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一种境界。

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心灵当似不动的高山,安贫乐道;不能像水中的杂草,随波逐流。居住在闹市,在嘈杂的环境之中,不必关闭门窗,任它潮起潮落,风来浪涌,我自悠然如局外之人,没有什么能改变心中的宁静。身在红尘中,而心早已出世,在白云之上。

然而,却很少有人宠辱不惊。人生的烦恼来自于非分的欲望,种种诱惑使人心中的明月蒙尘。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两句话包含了极其高深的修心养性之道。修养心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值得用一生去琢磨。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面对各种各样的利欲诱惑,要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确实不那么容易。

实践证明,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利欲熏心,就很难成就大的事业,更不可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我们希望大家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千万不要盲目地“跟着感觉走”。

“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倘若只是一味孤高自诩,却没有植根现实的理想,也不过是消极的逃避现实。倘若只是一味封闭自守,懒于交流,更是愚人的做法。

“淡泊明志”,志在修身,进而济世;“宁静致远”,因达于天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淡泊”与“宁静”并非空洞的华丽辞藻,并非书生的自命不凡,它需要真正高尚而淳朴、丰富而博爱的心灵。

“淡泊”与“宁静”,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理想目标的,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

古人说过的话,是无法更改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八个字,我们今天也不能更改它。但如同当年诸葛亮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注入了新的内涵一样,今天,我们同样可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具有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