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1699700000049

第49章 智慧篇——哲学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的爱(3)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和你意气相投,成为你的知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什么人都可能遇到,什么人都有可能去打交道。所以,你要学会宽容,不要过于苛刻地去要求别人,更不要苛求自己去处理好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有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能搞好与所有人的关系,总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努力。其实,这完全是很主观的想法,不符合人际交往的内在规律,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往往在一开始就能“合得来”的人,即使中间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矛盾或不愉快,但始终还是能合得来。一开始心里就疙里疙瘩的人,不管有意识地付出多大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始终还是合不来。有时候,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一旦相遇或相识,也会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有时候,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会使人觉得有很熟悉、很亲近的感觉。

所以,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要苛求,一随缘分,二凭理性。有缘分时,就走近点,除了工作之外,还可以交流情感,甚至成为生活中很好的朋友;没有缘分时,就离远点,只要保持正常的交往即可,或者维持纯粹的工作关系就行了,不要因为拉不近关系而无谓地伤脑筋,甚至感到苦恼或焦虑。

无数事实证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刻意的追求。也有一种人,很会“追求”关系,很有心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有意识地、有选择地安排自己的交往对象。在不了解内情的外人看来,似乎粘得很紧,感情拉得很近。其实,这只是表象而已,一旦相互间的利用价值不存在了,他们的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疏远。正如庄子说的,“小人之交甘若醴”。

世界著名的英国戏曲家肖伯纳有一句至理的明言:“你是我的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之后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的相互交流思想,那我们每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彼此心灵、思想的交流和相互的启发、帮助。眼下大行其道的吃喝请客之风,除了吃吃喝喝,你来我往之后,彼此之间除了物质交流之外就没有别的收获和收益了。除了“苹果”还是“苹果”。相反,交换思想、沟通心灵的效果则大不相同。比如你的同事在工作经验和技术方面上都比你更胜一筹,如果能够彼此交换一下工作经历、经验教训、心得体会,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携手共同进步,要比所谓的吃吃喝喝的物质交流强多少倍。总之,只有彼此之间思想交流、精神互助,才能真正地得到两种思想丰厚的回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要用诚实去播种,用真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这样人们从中得到的是思想上的升华、心灵上得到净化、精神生活上的充实和富裕。而这一切在酒桌上是得不到的。

十、摆正心态

《传习录》中曾经记载了有关王阳明的这样一个故事:“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王阳明关于“心外无物”的著名论证。无独有偶,外在的世界尽管杂乱纷呈,但只有“我”用心去接纳它,去欣赏它,它才对“我”有意义。欣赏的角度不一样,心态不同,得出的意义也就不同。

人生也是如此,关键在于心态。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要能跳出来看自己,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来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不苛求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好好生活才有希望。

从前,有一个老太太,整天哭哭啼啼。有一位先生看到后问她:“老人家为何整天哭泣啊?”老太太说:“我有两个女儿,都靠做小买卖为生,大女儿卖布鞋,小女儿卖雨伞。因为雨天无人买鞋,晴天无人买伞,这老天非晴即雨,怎不叫我无时不担忧,无日不落泪啊?”那位先生闻之大笑,说:“哈哈,老人家错矣!雨天无人买鞋,有人正好买伞,晴天无人买伞,有人正好买鞋呀,换个角度看,你老人家每天都有一个女儿生意兴隆,何不天天高兴啊?”老太太听后,破涕为笑。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包含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同样的一件事情换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常爱和别人比较,总认为别人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因此终日郁郁寡欢,总不能在人生的天平上摆正心态。其实,生活本就是如同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东西估计根本无法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海伦·凯勒举世闻名,她可以在黑暗中创造奇迹。如今,你拥有她无法拥有的明亮世界,你可以描述或是欣赏她无法看到的绚丽多彩的芬芳天地。你不比她富有吗?若是有人用金钱来交换你欣赏世界的双眼,估计你会舍不得。非同寻常的刻苦和毅力是海伦·凯勒的财富,而你不需任何付出就拥有了欣赏世界的双眼。和海伦·凯勒相比,难道你还觉得上天亏待了自己吗?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在无声世界里感受音符,该有多困难?用金钱来换你的双耳,让你再也听不到,估计你也不肯。用心灵去创作音乐,在无声世界去感受,是贝多芬的财富;而你,只需轻轻旋转按钮,美妙动听的音乐便回荡在你耳边,和贝多芬相比,难道你不感到幸福吗?

所以,你要换个角度看自己,还要跳出自己看世界。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一个农夫家境贫寒,唯一有的东西就是一副碗筷、一张桌子、一张床,生活过得虽然清贫却是非常快乐。一个忧郁的富人来到他的门口,看到这个贫穷的农夫竟然活得很开心,非常不解,就问农夫:“你家里一无所有,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啊?”农夫笑着答道:“一无所有也就意味着一无所失!”

富人顿悟:自己正是因为拥有了太多而整天害怕失去,因此生活过得并不快乐。即便是再富有,心里仍然是一片空虚,心里的空虚迫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搜罗财产。这个富人受到启发以后变卖了家里所有的财产,把大多数钱分给穷人,自己则在乡下买了一块地,过起了“一无所有”的生活,欢乐也从那时起开始充满他的生活。

为政的智慧

“为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早在尧舜禹时代,就已经孕育着为政的智慧,为后世所推崇和效仿。夏商周出现了商汤、周武等仁者,特别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学术局面,其中道家、儒家、法家等都发表了自己的为政思想。时至今日,为政的智慧可以理解为包含政治在内的管理智慧。

一、“无为”中的管理智慧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说得好。”

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要把国家治理好,只要把好的乐官选拔出来就可以了,怎么能去关注“钟声不协调”这样的琐事?对琐事关心得太多,必然对大事糊涂。难怪田子方批评他“审于音而盲于官”。领导也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他有自己的角色和功能,而“审于音而盲于官”则是偏离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国家这一系统怎么能治理好呢?他管得太多了,反而在自己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没有尽到责任。有一位市长,可是下属们经常暗中称他“科长”。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经常管一些鸡毛蒜片的琐事,办公楼前停的车太乱了,机关家属楼的颜色不好看啦,谁和谁不能谈恋爱啦,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倒是勤政爱民,结果反而把一个城市治理得一团糟。

历史总是无情地嘲弄了那些“有为”的管理者。楚汉战争时期,项羽因战起家,异常骁勇,却功败垂成。刘邦上马不能征战,下马不能抚民,却最终取天下。个中原由刘邦最为清楚:“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杰,皆人杰也,能用之,皆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的确是英雄,本事很大,大到不需要别人帮忙,所以手下的谋臣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因为他们在项羽那里没有用武之地,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诸葛亮本事更大,大到几乎可以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全办了,这种表面风光的另一面却是:手下的人越来越不会思考,不能思考,也不愿意思考了。队伍带不起来,最后蜀国人才凋零。

诸葛亮之所以活活累死,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对别人太不放心了。而另一方面,群臣没有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走不出诸葛亮的锋芒和阴影,结果使得才能因为得不到锻炼而退化。诸葛亮临死还要把死后的事情安排好,何等可悲!蜀国的旋即衰弱到最后灭亡,原因固然很多,但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大包大揽,恐怕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现代的管理者何尝不是如此?可以肯定,那些整天忙得团团转的领导绝对不是最好的领导;同样,那些为儿女把心操尽,事事干预的父母肯定也不是最好的父母。都说“虎父无犬子”,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联想或者比拟,而真实的情况是:父亲本事太大了,儿子往往很平庸。李世民本事太大了,儿子们一个不如一个,选了个李治,还让一妇人夺了江山。从这个角度看,李世民的万丈光芒和武则天这个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帝的上位,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石破天惊地提出“道”的概念,并提醒人们:这里所说的“道”,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理!

那个时候,天地之间还很空旷,人在这个世界上显得孤单而寂寞。先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便是茶余饭后的一件大事。这个“道”,像是一个诠释宇宙的密码,让后人揣摩了几千年。以凡人的目光来理解,道应该是指世界的变化和规律。所以老庄的思想精髓就是顺应自然,不强加妄为,即无为。

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治”,又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干,而是要无为而为,即在顺乎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为。老子的无为而治,也被称为圣人之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圣人永远没有自己的主观偏见,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这里我们倒是见到了老子那朴素的民主思想。

根据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提出了他的理想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车舟,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理想世界当然无法实现,后人也多以“消极”之说来曲解无为思想。但是圣人终归是圣人,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寰宇,为历史尘埃所不能阻挡。以史为鉴,多少前朝兴亡事,无不证明了老子思想的宝贵。世道沉浮,王朝更替,也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统治者无为,则百姓有为;统治者有为,则百姓倒霉。

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文治武功似乎彪炳千秋。但我们去关注一下当时的百姓民生,则可以用“人间炼狱”来形容。且不说焚书坑儒用暴力消灭了六国文化,摧残了社会的文明成果,只看那万里长城与三百里阿房宫,就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血泪成河!“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到了秦二世的手里就土崩瓦解了。究竟有为还是无为,百姓心里有数。万里长城虽然威武,但怎能掩盖孟姜女的眼泪!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治理大国应当像煎小鱼一样,不能随意去翻弄它?穴否则小鱼就会被搅碎了。同样,统治百姓,就不能经常去劳民伤财,动不动就抓壮丁去修坟墓、挖运河、垒长城、征北方、打南蛮……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到民不聊生之时,统治者的“帝国”就会土崩瓦解,秦王朝的灭亡就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到了汉朝就不一样了,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功臣们都参加过秦末的农民战争,所以很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汉朝得到发扬光大,汉高祖及他的继任者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少田租,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这使汉朝的生产与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提高,当匈奴屡次侵犯北方边境时,汉武帝凭借强大经济和技术条件,彻底打败了凶蛮强悍的匈奴骑兵。“犯我天威,虽远必诛”——这是大汉时代的豪言壮语。大道无为,无所不为。这种高妙的辩证法则,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三、水至清则无鱼

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王请来一些大臣喝酒吃饭。席间,楚王叫他的两位爱妾许姬和麦姬轮流给大臣敬酒。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蜡烛,漆黑一片。这时,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大王赶快叫人把蜡烛点起来,看谁没有帽带,我就知道是谁了。”楚王听了却命令手下人先不要点蜡烛,对各位大臣说:“我今晚一定要和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把帽子脱了,痛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将军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过关斩将,直逼郑国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调戏许姬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效忠楚王。

如果楚王“明察秋毫”,当时非要把那个事情弄个水落石出,结果又会怎样呢?很明显,这位调戏楚王爱姬的将军必然会受到惩罚。但除此之外又会有何益处呢?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奖善惩恶也无法改变现实。楚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受到是非观念的束缚,而是从长远考虑,才赢得了一员大将对自己至死不渝的忠心。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难得糊涂”不过是一颗包容的心,是一份让往事随风而去的洒脱。

做人如此,为政更是如此。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经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来委婉地劝说汉武帝要把胸怀放宽,“举大德、赦小过”,不可求全责备。(《汉书·东方朔》)“察”,就是苛察。“徒”,即同类或伙伴的意思,现在就是指“朋友”。鱼的环境是水不要过分清澈,以至无处藏身;人的环境是关系不要过分紧张,以至无法相处。过分清澈与过分紧张,都含有危及生存的因素,一旦危及到生存,就必须对所存身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鱼要求有水草、岩隙和树枝等赖以藏身的空间,人也要求有一个“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环境和心态。要不然,就都会引致对生命不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