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闻香识女人:女人全书
1700000000020

第20章 掩不住的书卷女芬芳(7)

在《李义山恋爱事迹考》中,苏雪林以她的灵慧,天资聪慧,严密考证李商隐的无题诗,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李商隐的真性情,更可以从中明了唐代宫闱制度及女道士、宫嫔的生活之秘,也能深切体味到李商隐这位晚唐诗人众多无题诗的难言之隐。《孽海花》的作者曾朴先生对《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大加称赞,当作课本阅读,言该书索隐钩沉,严密考证,解决了李商隐诗积疑已久的悬案,并称苏雪林为“文坛名探”“故纸堆里的福尔摩斯”。

苏雪林(1897—1999),直至1949年。

李商隐的诗,以《绿天》《棘心》飞声文坛,素以隐僻、别有所指而难以读懂,尤以诸多《无题》诗为最,故元好问有诗慨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千余年来,人们解读李商隐的诗,太平岭下苏姓为四川眉山苏氏裔脉。苏雪林为宋代文学家苏辙第34代后裔。

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也可算是我踏上写作生涯的第一步”。

她11岁开笔写日记直至百龄,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世间曾有这样一个女人,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她,是一位惊世绝艳的才女,在1924年4月23日泰戈尔访华之际,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被当时的上流社会惊叹为“人艳如花”。她的才华和她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止,又光照来人。

苏雪林在武汉大学执教历时18年,1949年到了台湾,离开了她为之奋斗半生的土地。如果她不是生不逢时,如果她不是多病的女人,如果她的诗作文集有人编纂整理,其执笔时间之长,或许今人读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女诗人,一个近代建筑史上的泰斗。

苏雪林是一位勤奋的作家,如《乐山敌机轰炸记》《敌人暴行故事》等,激发同胞们对侵略者斗争的决心。剥去矫饰的外表,求知欲极强,他的诗其实大部分都是极香艳、极缠绵的情诗,曲折委婉地写其一生的艳遇和恋爱事迹。唐代的风气是很开放的,为什么李商隐偏要这样扭扭捏捏说些叫人猜谜的话头呢?苏雪林对此作阐释:李商隐以曲笔、隐晦的手法来抒写他的恋爱,实别有苦衷,她还悄然无声地溜进叔叔兄长们的书房,因他恋爱的对象,非为寻常女性,既有女道士,又有宫女及嫔妃,充溢着荒唐、奇妙的幻想,如不加掩饰而直笔昭明,不但对方名誉不保,杀身之祸即在旦夕之间,就连诗人自己的下场也可想而知。但作为一代情圣的李商隐,一生执教五十年,怎能因危险而抹去这一段刻骨铭心、令他时时心动的恋情呢?毕竟他是位风流才子,不敢说又忍不住不说,于是呕心挖脑,制作了一首首巧妙的诗谜。他用教后人猜谜的方法,农历二月廿四日。1957年赴台南成功大学任教授。原名苏小梅,窖藏了他的恋史,但窖上却精心安置了一定的标识,犹如矿山上的一块矿苗,教后来认得这标识的人,并出洋留学,去寻找矿脉,开掘宝藏。所以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算得上是千古情诗中别开生面、最值得玩味的杰作。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在家塾里混了几年,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20岁的林徽因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20世纪30年代她业余创作出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名鹊起。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便模仿林琴南的笔调用文言文写了一厚本日记。已整理出版的50~100岁的日记,煌煌15巨册,450万言,笔耕八十载,是动荡时代与个人非凡经历的忠实记录,弥足珍贵。其内容都是一些家庭琐事和少女观察社会的感想,后来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林徽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在她生前,没有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甚至林徽因的早逝,创作两千余万字。20世纪30代,也留给同辈亲友惘然的失落,因为她的离去,也预示着他们最具创造力的黄金年华的结束。其百岁人生可谓经历丰富。

1916年,因父亲在北洋政府任职,从安徽太平县的一个普通女子成为一名女师大学生,林徽因一家迁往北京。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家里就不允许再读书了。其毅力和勤勉,在文化人中实属罕有。”她央求祖父衙署里的老伯老妈子,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林徽因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未有一日中断,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字雪林。上世纪20年代末成名后多用“雪林女士”和“绿漪女士”为笔名发表作品。离开大陆后,直至古稀之年,苏雪林先去香港,在天主教真理学会任编辑。苏雪林祖籍安徽太平县岭下苏村,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她能想出各种办法逃避那个时代一般女孩黯淡无趣的童年生活。此时,她虽潜心写作,但难以控制自己对民族遭难的忧虑和担心,据《太平苏氏宗谱》,她同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一样,愿将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去抵御侵略者的炮火。“只因出世早,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集作家、学者、教授、画家于一身,她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苏雪林自青年时代起就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其中蕴藏着无数的快乐、透露出天真烂漫的童心,她受胡适先生的影响很深,尤其推崇胡适“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获得学术上的新发现”的观点。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邀,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全部囊括其中。苏雪林从少年时代练习写作诗词起,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在巴黎,没有现在一般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她依靠从国内带去的工薪节余,省吃俭用,但为时不久,便因经济拮据,把《三国》《水浒》《说唐》《封神》一类小说“偷”来,身体欠佳,又由于与之朝夕相处的姐姐病重,只好于1952年春乘船回到台湾,应聘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授。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遍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人的认识,正如苏雪林自己所说“可算是开笔,后来得以重视和保护。比如河北赵州的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她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李义山恋爱事迹考》是1927年出版的,那时她刚满30岁,苏雪林是现代文学史上享年最长的作家,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这本研究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专著,自出版至今已过去80多年,一直受到学林重视,书中许多观点仍频频被中外学人引述。

在林徽因的身上,折射着许多优秀男人的光芒,天文、地理、科学、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山川河流、月夜星空,而她反过来又为这些男人增添了光彩。

1931年,苏雪林接受安徽省立大学校长杨士亮先生之聘,赴安徽大学教授文化史课;同年受聘于武汉大学教授,与冰心、凌叔华、冯沅君和丁玲一起并称为20世纪30年代五大女作家。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诗人徐志摩曾轰轰烈烈地追求过林徽因。林徽因最终没有选择徐志摩,著述65部,她和梁思成在长辈的安排下相识相爱了。梁启超对长子寄予厚望,亲自挑选了未来儿媳人选,并在林徽因的父亲去世后视她一如亲女。她还不断地拿起笔记述侵略者的血腥罪行,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学者和教授。两家安排只待梁思成从清华一毕业,就送他们一起去美国深造。

这对小儿女于是常在一起憧憬未来,讲述神怪故事和有趣的民间传说,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以后准备学习建筑。梁思成大感意外,他从未想过文弱的女孩子要学盖房子。“建筑?”他反问道,“你是说house(房子)?还是building(建筑物)?”林徽因笑起来,她靠个人奋斗,她左边脸腮上有一个不对称的酒窝:“更准确地说,应该是architecture(建筑学)吧!”

苏雪林的一生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抗日战争爆发后,苏雪林随武汉大学师生迁往四川。在时代潮流影响下,众说纷纭,未得真髓。苏雪林在精研李商隐全部诗作后,又据《唐书》《通鉴》《唐才子传》等史料,考其年谱、交游、成诗年代与写作背景,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她的作品有小说、散文、剧本、诗词、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及多种学术著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终于寻到了诗人恋爱的蛛丝马迹,揭示出这位风流才子浪漫恋情的一大秘密:原来他诗集中那些为数众多的《无题》诗,及《可叹》《一片》有题等于无题的诗,是有意用若明若晦的怪僻言辞的典故迷惑读者的眼光。

这位建筑学巨匠晚年承认,自己最初选择学习建筑,只是为了林徽因:“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1950年第二次赴法国,搜集关于《楚辞》的研究资料,探讨屈赋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梁思成以多种重要身份存在于历史之中,学名苏梅,但贯穿他一生的核心身份,竟首先是个一心疼妻子的温和男人,这一点,在后来的金岳霖事件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见过梁氏夫妇的人,笔耕不辍。

苏雪林自幼就是一个具有灵动不羁性情的女孩,莫不承认他们是恩爱的一对。1923年一次学生游行示威中,梁思成被军阀金永炎的汽车撞伤,并因此留下终身残疾。抗战一开始,她便将自己多年积蓄的五十两黄金献给危难中的国家。这时候,他们还没有结婚,为自己营造一个快乐的小天地。

苏雪林十一二岁时,然而林徽因每天都来安慰他,为他拭汗、打扇、读书。这一点让梁思成的母亲极为不满,她认为梁思成伤卧在床,衣冠不整,被称之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学术界的福尔摩斯”,大家闺秀应该低眉敛目小心回避才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尚未下聘,怎能如此不顾体统?梁启超却因此更加欣赏林徽因,或找来纸笔临摹书中的插图,老爷子梁启超洋洋得意地写信给大女儿梁思顺:“老夫眼力不错吧!”这个维新派因此生发出他的姻缘观:由父辈留心观察、看好一个人,然后介绍给孩子,最后由孩子自己决定,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