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得到一个人的真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伤害一个人只需要一句话。所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必须要掌握得当原则,下面的这些说话误区一定要避免。
随声附和不可取
每个人讲话都有其独特的方式,无论是讲话的语言还是手势,都具有个人色彩。如美国人最擅长以夸大的动作,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极限;欧洲人和东方人则比较含蓄、内敛,不轻易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一五一十地表现于外。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随声附和,只不过有的轻、有的重、有的隐、有的显而已。随声附和虽在多数情况下表达着一种善意的成全。但这种没有独自思想的附和语词,并不能表现出个人的独立人格与个人意见,而且更容易让人觉得虚假。一个喜欢用极端的形容词来强调自己想法或意见的人,是绝对不会以附和的口吻来表示自己的看法的。
许多人在交谈时有“我同意……但是我认为……”的习惯用语。其实在朋友交谈中,朋友想要听的是你个人的看法,而不只是要你附和地回答:“是的。”要让自己成为更独特的人就必须与一般人有所区别,尽量地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因此,不妨多应用些特殊或有个性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即使遇到让你左右为难的问题或场面,用一些模糊言语回答也比随声附和要好。
例如鲁迅的《立论》一文。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啊?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不能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社交中的说话,同站在教室中教课或是站在演讲台上演说有很大不同,教课和演说,只有你一个人在说话,别人不能插嘴。而社交中的说话,彼此在对等的地位,如果在这种谈话中,你一个人一直滔滔如高山瀑布,永不停止地倾泻着,那对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完全是你说人听了。这样你肯定不会受人欢迎,甚至会被别人耻笑。
世界著名记者麦开逊说:“不肯留神去听别人说话,是不受人欢迎的第一表现。”
每一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发表欲的,如几个人聚在一起讲述故事,甲一个一个地讲了好几个了,乙和丙谁不都是嘴痒痒的,也想来讲述一两个。可是,甲只管滔滔不绝地一个一个地讲下去,使乙和丙,想讲而没有机会讲。我们试想一下,乙和丙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说话的机会,专门听某甲的讲话,自然会没有精神听下去,只好站起来不欢而散了。
一个商店的售货员,拼命地称赞他的货物怎样好,而不给顾客说话的机会,就不能做成这位顾客的生意。因为顾客对你巧舌如簧、天花乱坠的说话,顶多只把你看做一个生意经,决不会因此购买。反过来,你只有给顾客有说话的余地,使他对货物有询问或批评的机会,双方形成讨论和商谈才有机会做成你的生意。
一位钢铁大王说:“倾听是我们对任何人的一种至高的恭维。”心理学家杰克·伍德说:“很少人能拒绝接受专心注意、倾听所包含的赞美。”所以说,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而“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赞美和恭维”。
你如果能够给别人有说话的机会,你也就给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在接着交谈中你就更容易乘风远扬。顺利抵达自己说话的目的地。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道理讲得很明白。
有一个卖货的小店,生意比其他店好,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只是爱听客人说话,他们有事愿到我这儿来。”
说话的语言不要太专业化
专业术语一般不宜多用,偶尔让对方迷糊一下也很有趣。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偶尔在公车上或水果店中,无意间听到别人谈话时,如果其中有专业术语或外国语,你就会特别注意到说话的人。这种情形在心理学上叫“凝离效果”。比如,在一大串的数字中有一个图形标志,那么这个标志就会很自然地变得特别明显。换句话说,在一大堆同样的东西中,只要有少数不同的东西存在,那么这些少数的东西就会成为大家注目的对象。
因此,与人交谈时,加一点平常不用的专业术语或外国语,就会使人注意到这句话,进而注意到说这句话的人。另外一种例子就是当男性想追求女性时,会引用一些莎士比亚等大诗人的精彩语言,让别人感到他很有教养而乐于与他交往。把令人感觉到文化气息的话,自然而然地加在谈话之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形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得太频繁,就会使“凝离效果”减弱,而给人一种故意卖弄的不良印象。
因此,专业术语应视对象使用,否则会让对方有被捉弄的感觉,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意思充分表达出来,让对方了解。沟通是要更清楚地让对方了解你的意见,虽然专业术语能正确地表达一个完整的含意,但前提是你沟通的对象也能明确地知道专业术语的含意,否则你传达给对方的讯息是不完整、无法让人充分了解的信息。除了沟通效果大打折扣外,别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无法与你沟通,因为你是活在特殊专业领域的人。
争论是最愚蠢的行为
小王和小李是一对关系不错的朋友,小王性情非常固执,无论自己是怎样的错误,他绝不肯认错。有一天,他们两人正在闲谈,无意中谈到一种叫砒的毒药,小王偏说没毒,有时吃了还可以滋补身体。小李觉得不对,则肯定砒就是一种毒药。小王见小李反对自己,想着法为自己的观点辩解。他说医治梅毒的药“九一四”中就含有砒素,但是注射到人的血管中去,人并不会中毒而死。还说一到冬天,乞丐露宿街头,无法抵御寒冷,还吃砒来御寒。小李觉得小王说的话只是偶然的现象,不足为据,更不能以此判定砒就没毒,因此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小王见小李就是不承认他是对的,为证明自己没错,对小李说:“你不相信,那我们可以当场试验,我来吃给你看,看看到底我吃了砒之后会不会死。”小李听后深恐小王真的中毒而死,所以竭力说砒有大毒,劝小王无论如何不要冒险。然而,小王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如何肯承认砒有毒而不吃呢?结果,小李越是劝他不要吃,他越是要吃给乙看,最后吃了,也死了。
小王死后,小李深自悔恨,心想当时如果自己不和小王争辩,小王就不会死。小王的死,完全是他杀的,于是整日闷闷不乐,从此一病不起。
看了上面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笑小王和小李傻,但事实上,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整天都在上演,只是轻重不一,程度不同而已。
有的人为了一个字的对错争论,有的人为了一件事的虚实争论,有的人为了一个观点争论……生活中这样无谓的争论处处可见,可谓“波澜壮阔,层出不穷”。有时,你不想与人争论,别人还会想着法与你争论,争论好像一下成了“人之常情”,但这并不奇怪,如果细究起来,实在是人的本性使然。因此,我们必须把在社交中如何避免与人争论当成人际交往的第一要务,加以防范和杜绝,在与人交往中始终保持一颗澄静的平常心,从而正确认识争论,把握争论,运用争论。
能短说别长说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如果一个人说起话来长篇大论,这就说明他也不甚明了自己说些什么。
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滔滔不绝,用语言的触角抓住了每一位听众,自然令人钦佩;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几句话,犹如一粒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同样值得称道。换个角度说,如果简短更有力,或同样有力,又何必长篇大论呢?
说话简短有力,不拐弯抹角,旁生枝节,必须抓住精髓,巧作对比,才能一语中的。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一句话演讲: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邹韬奋先生这只有一句话的演讲,在当时被人们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即便是现在人们仍感叹邹韬奋先生演讲的简练有力。
我国有句俗语说得好,“蛤蟆从晚叫到天亮,不会引人注意;公鸡只啼一声,人们就起身干活”。的确,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说话最多的人,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长话短说,最重要的就是说出你要谈论的主题,其余的客套话尽量少说或不说,这样你的听众才不会感到心烦意乱。
当然,长话短说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假如对方跟你并不是很熟悉,而你则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是必让人感觉唐突,其效果可想而知。
一般说来,针对那些跟自己关系比较熟识的人,或者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商业谈判、会场、做报告演讲等。如果能够做到抓住要点,一针见血,没有那么多冗长的废话,就会很快地吸引听众,使他们迅速地进入主题,而一味长篇大论,则会始终不得要领。
日本一家大汽车公司的经理,想订购大批用于车厢内坐垫的绒布。有三家商店,送来了货样,想承揽这笔大生意。经理看过这三家商店的样品,便约定一个日期,请这三家商店派人去商谈。
因为这是一笔大生意,所以这三家商店,当然各自选取口才好的职员前去。甲、乙两店派去的人,都是长于言谈的人,丙店所派的人口才也很伶俐,然而这一天他竟不幸得了喉病。
他要是因病请假,那么眼看一笔巨大的生意因自己而失去,未免有些对不起店主;如果前去应命,那么,他患着喉病,又不能开口说话。犹豫半天,他还是去了。到了后,他看到甲、乙两店所派的职员,口若悬河似的说着话,把他们自己的商品,形容得天上少有地下绝无。他没有办法,只好用纸写道:“我今天有着喉病,我不能说话,就不说了,反正货您已看过了,我说多了也无用处。”可没想到那家汽车公司的经理竟说:“那不要紧,我来试代你说吧。”
真想不到,这位经理竟帮他把自己店的货物分析得一清二楚。于是,丙店最后自然而然地接下了这笔巨大的生意。
上面这个例子,虽然有些偶然,但也并不是全无道理,我们常讲“言为心声”,“真心”自然不需要过多“表白”。
不要不懂装懂
如果凡事都一无所知,心里便容易产生惟恐落于人后的压迫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心态。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一些一知半解的人处处装腔作势不懂装懂,以此来保全自己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