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做生意的人有1%和你不同
1713500000021

第21章 会做生意的人,在合作理念上有1%和你不同(1)

现代社会里经商,单枪匹马,独自打江山已经是日薄西山的做法了。当代商场讲究双赢、多赢,讲究借力打力,团队协作。

而商场上,合作能力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作为一个生意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遵循着什么样的原则来为他们建立庞大且坚固的人际关系网呢?怎样将自己的关系网扩的更大更稳,会做生意的人会注重自己的合同,言必信,诺必果;他们注重社会责任,自己的责任决不推辞;他们注重在双边交往中保持本色,坚守自己的利益,擅长讨价还价;他们善于借用他人及团结的力量来成就自我的辉煌;他们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全盘考虑问题;他们时时将谦逊记在脑中,这样才会赢的精明生意人的最后1%。

★会做生意的人,从来不在太阳底下吃独食

商人必须绕过的一个障碍是“独”障:与竞争对手争利、与合作者争利,总想自己拿大头、别人拿小头,吃独食吃来吃去注注导致无食可吃。

“人”字是一撇一捺组成,相互支撑,表明人要互相依靠。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和”是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每个人都有饭吃;“谐”是由“讠”与“皆”组成,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谐”的本质就是人人都有经济、政治待遇。

浙江人深入地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巧妙贯穿于经商实践。他们有钱大家赚,抱团打天下,从不吃独食。在外经商只要站住脚,就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姓,一姓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一县,进而形成规模大、协作好、分工细、效率高、竞争力强的网络经济,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浙商,哪怕只有三个人在一起,也能团结互助,共同赚钱。他们认为“团结就是力量”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商场,抱团打天下相对于单打独斗的优势在于凝聚力更强,可以把市场经营的风险降低到最少限度。他们以亲情、血缘、老乡等为纽带,联接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团体。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节约意识也不断增强,拼车、拼房、拼婚……一时间,“拼”的风潮正方兴未艾。在这股风潮中,商家“拼”生意却格外地引人注目。

浙江梅园路附近的小店铺看到,一些小吃店都在“拼”做生意。一条街上有10来家店,其中有3家“拼店”,他们早上卖早点,晚上卖夜宵;有的则是一家店中一半卖早餐,包括油条、豆浆米粉、馒头等,一半卖的是西式面包,奶茶等。

位于荔城大道附近的一家豆浆店的老板的经营方法则来源于“不吃独食”的原则。他的店主要经营早点,为了节省开支,他便在店门口开辟出一小块地方,租给一家奶茶店。受人工、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虽然今年的总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要高出一点,但由于柴米油盐都在涨价,故利润不升反降。他说,拼店可以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可以减少部分负担,算下来,一个月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这叫“堤内损失堤外补”。

另一家早餐店则将晚上的时间“打包”租出去。该老板本来只做早餐生意,每天到了上午10时许就开始打烊,通常这段时间是关门的,闲着也是闲着,与其闲置,不如出租。后来便把这段空闲时间以月租金1000多元租给一家小吃店,他还不无风趣地说,这叫打时间差,赚空间钱。

根据约定,承租者可以在中午11点到晚上11点的时间内使用店内包括桌子、餐具、空调、水电等。承租人郑先生表示,要是自己独自租店面,一个月租金起码得5000元,而且场地不大,位置也没有这么理想,同时还要花钱装修、添置桌椅等。为此,作为承租者,郑先生对这种“拼店”做生意的风潮赞赏有加,认为这是互利双赢的一着妙棋。

而且,部分小吃店还把店面一分为二,一半自己经营,一半租给他人。这样一份租金两人承租,不但彼此可以减少支出,而且因经营的品种不同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冯军来自中关村。中关村从来都不缺小老板,他们租一个柜台就开业,每天起早贪黑,搬箱子,吃盒饭,赚一块两块的辛苦钱。但土生土长的中关村公司很少能做大,冯军创立的华旗资讯是个例外。

13年前,清华毕业生冯军在中关村搬箱子,每天扛着机箱、键盘一个个柜台挨着送货,因为他有一句“加五块就卖!”的口头禅,他的外号就被叫成了“冯五块”。现在,冯军的公司有了1500个员工,爱国者MP3、机箱等产品做到了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当年很多买他货、笑他傻的小老板都成了他的代理商,每天为他打工赚钱。现在,冯军已经成了“中关村人”的代表与骄傲。

冯军今年37岁,1992年从清华土木系毕业后,他没有去被分配的北京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过一天,就来到了中关村。生意从租两平方米的桌子开始,最初公司除了冯军只有一个员工——搬运工。每天冯军搬完了箱子就出门谈生意,凭借着人缘好和人品好慢慢做大。冯军做机箱、键盘、U盘、MP3、数码相机……并在其中大多数领域都做到了“数一数二”。华旗公司1993年成立,创造了连续十年每年增速超过60%的行业奇迹。1996年,华旗推出爱国者品牌。

冯军做生意从来不“吃独食”,他自创的“六赢理论”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让社会、消费者、代理商、供货商、员工和公司共赢,缺乏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产业链断裂。冯军每笔生意只赚六分之一的钱,又很有人情味——当年跟冯军创业的搬运工后来决定自己出去创业,华旗还投资了50万元给他做启动资金——这让他成为在所有合作者眼中非常受欢迎的人。

他有很多特点,比如跟人合作都要求绝对控股,他的理念是市场中既有曹操,也有刘备,改革开放初期,曹操吃香,那时候谁不遵守“六赢”谁就赢,现在不一样了。“六赢”不是大公无私的,“六赢”里面有自己,有私奉献才能够长久。帮助别人成功,也让自己成功。

★会做生意的人,擦亮眼睛,选人“搭帮”

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李萱一直梦想着做一家餐饮公司。2004年,李萱和一个合伙人在北京开了一家做宴会外卖服务的公司。她的合伙人是一位拥有10余年外卖经验的“海归”,一直在海外工作的他曾同时掌管5个餐饮部门,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有这样的管理者辅助,让李萱感到很有信心。

宴会外卖是一个新兴的餐饮细分行业,属于酒店宴会部的服务项目之一,专指晚宴、鸡尾酒会、茶歇等自助餐活动以外卖的形式服务于众,一般付款方式是按照个人餐食标准计算(如自助烧烤100元/人),这个行业利润率较高(有时能达到50%),该服务适于企业、学校等公共机构。

最初他们为朝阳公园附近写字楼里的公司做了几场司庆、公司聚餐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为公司赚取了不少利润。

然而不久后,李萱的公司在客户开发方面越来越难,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少。她的合伙人尽管在国外做宴会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国内几乎没有客户资源,而且也缺乏开拓客户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决定附带做工作餐(快餐)业务,因为做工作餐的运作资金不需要很多,相对循环周期短而且灵活。她认为北京的商业圈很多,快餐市场相对稳定,其发展已日渐成熟,尽管利润不高,只要数量得以提升,利润仍是显而易见的。就这样公司以宴会外卖为主打项目,用快餐保障收支平衡以及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公司又忙碌起来。

不过,后来公司在承办几次宴会外卖活动中,李萱却感到了人手不足,有点力不从心了。而作为保障收支平衡的快餐却又不能停下,否则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两败俱伤”。同时李萱发现,快餐正在拖累公司的业务,兼做快餐正成为他们的一个错误决定。因为公司虽然一直都在忙碌着,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快餐市场其实垄断性很强,产业过于被动,而且负责人回扣太多,加上食品时令差价悬殊,量少又导致自然管理成本升高。

这个时候,由于精力有限,李萱已没有机会做更多的宴会外卖来填补做快餐造成的亏损。公司也没有资金再运转下去。

终于,在2005年的6月,李萱和合伙人忍痛割爱,将公司关掉了。李萱也因此有了负债。

现在回想起来,李萱觉得除了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公司倒闭外,对合伙人的过分依赖也是其失败的原因。她的合伙人尽管是一位拥有10余年外卖经验的“海归”者,而且也很能吃苦,但是被忽略的是中西文化和整体社会背景的差异。长期的海外生活已经让他对国内的情况感到陌生,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以至于误认为外卖市场一定会被国内市场认可,事实证明他的判断过于超前,至少目前市场规模还很有限,也不会迅速成长。因为商家经常将活动成本和活动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这样无形中减慢了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此外,合伙人没有客户的积累和开拓意识意味着开始做宴会外卖存在很大的风险。

做生意需要与人合作,除了供货商、分销商、顾客,我们还要和房东、政府等以及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合作,这些都是外部合作人,除了这些,更关键的还有内部合作人,这就是我们的员工和生意合伙人,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则是一切的起步,也是一个生意成败的根本,是所有生意合作人中最最关键的一步。

找对合伙人确实很难,老李与人合伙做4次,第一次惨败损失很多因为伙伴和自己都无能。第二次和亲戚合伙空头支票没有给老李兑现,老李也没有投资。第三次和同学合伙老李主导,赚了很多,同学也很满意现在还想找他合伙。第四次和一个朋友合伙目前刚刚结束,赢利还可以,但是钱还没有到手,问题不大。第五次就是现在,合伙由老李主导,不过生意还在筹办中。

这些年一路磕磕绊绊,几经成败老李总结了几点:

必须要合伙。说这话是诚心的,很多人都单打独斗过但是一事无成,合伙被骗也比一事无成强,为什么呢?被骗只要不是被干骗,在生意中可以学到合伙人很多优点和他们的技巧,这样虽然也许挣不到钱,但是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水平。

如果自己没有经验能力,那么最好找有经验能力的人合伙。

要相信合伙人,但是不要放手不管。我成功的时候都是自己牢固掌握情况的时候,反之如果自己不管,就是对方本来无心害你也会慢慢的见财起意。

合伙人的才能一定要考察,但是对他的人品也一定要注意。人品差的人能力越大对自己的危害也越大,但是无能的人要么跟着自己是个累赘,要么一旦起了嫉妒心背地使坏。

最好找有钱人合伙合伙不要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压上去,毕竟只要是合伙我们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掌握全部主动权。

如果完全不懂,对方也不是很成功那就不要合伙。合伙要尊重合伙人,但是关键时刻如果确定自己是对的,要敢于负责,敢于独断专行。合伙生意要选出核心领袖,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终极合伙。公司化运做,让制度监督人,让法律约束人。虽然是合伙小店也要象大公司一样引入第三方运营,所有承诺书面化、合同化。万一合伙失败就要勇于面对事实,找一万个理由不如找到一个方法。不要因噎废食,再不与人合伙。

如果自己很强可以找失败的人合伙,如果自己不是很强最好找成功者合伙。强强联合可以成就更大的成绩,也有可能导致更大的纷争,合作和好就是“为虎作伥”(选褒义理解),合作的不好就是“一山不容二虎”。

★会做生意的人,从来不让合作条款含糊不清

有一个商人和雇工订了契约,规定雇工为商人工作,每一周发一次工资,但工资不是现金,而是雇工从附近的一家商店里领取与工资等价的物品,然后由商店老板和雇工结账。

过了一周,雇工气呼呼地跑到商人跟前说:“商店老板说,不给现款就不能拿东西,所以,还是请你付给我们现款吧。”

过了一会,商店老板又跑来结账了,说:“你的雇工已经取走了这些东西,请付钱吧。”

商人一听,给弄糊涂了,经过反复调查,确认是雇工从中做了手段。但是这位商人还是付了商店老板的钱。因为唯有他同时向双方作了许诺,而商店老板和该雇工并没有雇佣关系。既然有了约定,就要遵守。虽然吃了亏,也只能怪自己的契约有漏洞,怪自己当时疏忽轻信了雇工。

正因为这位生意人在契约面前,纵使吃大亏也要绝对遵守。所以他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尤为慎重,尽力避免出现丝毫漏洞,给别人可乘之机。的确,商场如战场,所以来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合同,在签定前,我们一定要仔细斟酌上面的每一句话。

麦当劳原本是麦氏兄弟所创的,但是却是在克罗克的努力下发扬光大的。克罗克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与艰辛。1954年,身为营销员的成功生意人克罗克第一次走进了圣伯丁诺的麦当劳,他立刻被麦当劳所吸引,从此就与麦当劳结下了不解之缘。克罗克与麦氏兄弟协商后,签订了合约,开始了对麦当劳进行经营管理。

随着克罗克在速食业中的发展,麦当劳兄弟的阻碍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了。由于麦氏兄弟的目光短浅,克罗克的连锁原则得不到充分地发展。麦氏兄弟却贪婪地把克罗克仅有的1.9%服务费中的0.5%做为权利金,这就严重阻碍了麦当劳的扩展。自1961年初开始,麦当劳兄弟和克罗克就为麦当劳出让问题进行磋商。最后,麦氏兄弟开价了:“我们一定要270万美元。一定要现金,而且一分钱也不能少!”克罗克差点被气晕了,他没有想到他们竟会这样狠心。面对他们无理的要求,克罗克却却一筹莫展。

根据合约的要求:在未获得书面许可以前,任何麦当劳兄弟设定的快速服务系统,都不得转变、修改或者做任何变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为了适应这发展变化的情况,就必须不断地更改旧的、过时的东西。克罗克在从事速食业的7年时间中,在麦氏兄弟的默许下,对麦当劳的诸多制度进行了修改,但麦氏兄弟从未出示过相关的证明。

严格来讲,克罗克无时无刻都在违反合约。克罗克卖出去的连锁越多,违反合约的地方就越多,这就成了恶性循环。这对克罗克来说,简直糟透了。因为当时克罗克与麦氏兄弟俩签定合约的时候,并没有发现那里面简直让人无法接受的苛刻限制。他当时过于急躁和匆忙,以至于没能全面均衡,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很深的隐患。

不安时时萦绕着克罗克,克罗克随时都面临着严重的惩罚。麦氏兄弟虽然并没有威胁说要控诉克罗克违反合约,但是他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了麦氏兄弟,后果就会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