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釜、庾和秉,都是古代的量器。釜的形状,小口子,大肚皮,边上安有两个环扣。当时每釜的容量是六斗四升,大致相当于今天的20公斤左右。根据考证,庾的容量,合当时的十六斗。在古代量器中,每秉的容量,合当时的一百六十斗。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要小米,可见他们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不过,当冉有要求孔子增加小米,后来在赠送时又再次要求增加数量,而子华却在齐国骑壮马、穿裘衣时,孔子就说话了:“君子救人急难,但不锦上添花。”弦外之音,是批评冉有的这种做法,有点失了分寸。
我们不能把孔子对冉有的批评看成为是小气,舍不得那五秉粮食。
君子救人急难是对的,这是一种雪中送炭的善举,但是这种善举,应该适可而止,锦上添花是万万要不得的。
一个有钱人对爱因斯坦抱怨:“谁都不喜欢我,他们说我太自私小气。可是我的遗嘱上已经写好,要把我所有的财产捐给一家慈善机构了。”
爱因斯坦说:“也许有个牛和猪的故事,可以给你一点启示。有一头猪到牛那里,对牛抱怨:‘别人总是说你很友善,这点倒也没错,因为你给他们牛奶。可是他们从我身上带走的东西更多啊,他们得到的香肠、火腿、肉不都是我的吗?连我的猪蹄子都拿去炖了!可是,谁都不喜欢我,对人来说,我就是一只让人讨厌的猪!怎么会这样呢?”
牛想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因为我在活的时候就给他们了。”
爱因斯坦说这个寓言的用意很清楚,给予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真诚地给予,才会收获真诚的感情。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不少厂家因此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在这个关系许多企业命运的时刻,李嘉诚毫不犹豫地站到了风口浪尖。在他的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
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20万磅配额以原价转让给需求量较大的厂家。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李嘉诚因而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佛家更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嘉诚救人危难的义举,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他的信誉和声望义薄云天。信誉和声望无疑又会回馈他无尽的生意和财富。我们且不论李嘉诚是否有更高层次的思想意识,我们就以商论商,李嘉诚此举,无疑是经商的上乘之作。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第十四》)
【今译】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如何回报恩德?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回报恩德。”
【评注】
朱子曰: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于其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或人之言,可谓厚矣。然以圣人之言观之,则见其出于有意之私,而怨德之报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后二者之报各得其所。然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则又未尝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简约,而其指意曲折反复,如造化之简易易知,而微妙无穷,学者所宜详玩也。
如何对待恩德仇怨,是人人都会直面的问题。孔子表彰过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但这并不等于提倡不设底线地泯灭是非。“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第四》),如果人人都“以德报怨”,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报德呢?如果对德对怨都同样地报之以德,那无疑是对施德者的不公正。所以孔子明确要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什么是直?直就是正直、公正。明代人丘兆麟说:“心无所曲为直”。直与曲相对,曲有曲服、曲意几种,曲服使人无骨气,曲意使人虚假.都很要不得。人要有真骨、有真气,所以要以直报怨。孔子说:对一个人内心藏有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论语·公冶长第五》)。《史记·魏公子列传》曾记信陵君门客之言:“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清代学者钱泳评价说:“其言最妙,然总不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二语之正大光明。”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曾经对美国建筑学的师生们发表讲话,他说:“什么是一块砖头的名誉呢?那就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砖头;什么是一块板材的名誉呢?那就是一块地地道道的、名副其实的板材;什么是人的名誉呢?这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马丁·路德在他被判死刑的城市里面对着他的敌人说:“去做任何违背良知的事,既谈不上安全稳妥,也谈不上谨慎明智。我坚持自己的立场;上帝会帮助我,我不能作其他的选择。”
正直使人们具有坚持原则和正义的力量。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确认是错误的东西。
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位年轻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
“大夫,你取出了十一块纱布”她对外科大夫说,“我们用的是十二块。”
“我已经都取出来了,”医生断言道,“我们现在就开始缝合伤口。”
“不行。”护士抗议说,“我们用了十二块。”
“由我负责好了!”外科大夫严厉地说,“缝合。”
“你不能这样做!”护士激烈地喊道,“你要为病人负责!”
大夫微微一笑,举起手他的手让护士看了看这第十二块纱布:“你是一位合格的护士。”他说道。他在考验她是否正直——而她具备了这一点。
没有任何人能勉强你服从自己的良知。然而,不管怎样,一位正直的人是会做到这些的。
有一次,叶公跟孔子说,我家乡有个直率的人,他父亲偷羊,被他检举。孔子说,我家乡也有个直率的人,可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在其中。“父亲偷羊,子为父隐”。这件事在今天来说是违法的事情。儿子构成了作伪证罪,然而在孔子看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情感高于一切。朱熹认为说:“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
正直是一种好的品行,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做一个正直的人,才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才能无愧于“人”这个字。
四不要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第九》)
【今译】
孔子拒绝四种行为: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偏见,不自以为是。
【评注】
朱子曰: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执滞也。我,私己也。
从生活中得到一个启示:一个人的品位主要表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正如17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唐恩在《钟为谁鸣》的诗中说:“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走,欧洲就会缺其一隅。这如同一座山峡,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这首诗告诉我们,谁也不可能离群索居,都要与人相处。在与人相处中,要想受到欢迎,就要努力修身养性,不犯“意、必、固、我”的毛病。
毋意,就是不猜疑。
古人说;“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不过,“他信”的缺乏,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疑神疑鬼的人,看似怀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受过骗,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和感情挫折,结果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一个人自信心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这种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的思想,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又何尝不是在作茧自缚呢?
毋必,就是不强求。
俗话说:“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要强求。”做人就像船只在大海上航行,不知什么时候会遭遇风暴,不知哪里会涌出另一股洋流。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现实,在某些情况下顺着风向和洋流,可能绕一些道,却也达到了目的。如果一味抗拒,认为最直的路线就是最好的路线,倔强的挺着,那么在掀着浪打着漩儿的大海上,我们就会或者牺牲了自己,或者到达目的地时已经精疲力竭。
为了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也为了整个过程放松自己,我们应该承认生活的法则同自然的法则一样,不必强求,而应随遇而安。
毋固,就是不固执。
性格和情绪上的固执,是修养品德不可小觑的缺陷。固执的人看问题戴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好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协商一概不听不理。固执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固执的人缺少朋友,人们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和谦和的人,总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的主儿,谁愿和他打交道?所以固执的人大多人缘很差。
一个人有主见,有头脑,不随人俯仰,不与世沉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但是,这还要以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为前提。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头脑都应当多一点辩证观点。死守一隅,坐井观天,把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至死不悟,这是做人与处世的大忌。
毋我,就是不自以为是。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过低估计别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博学多才,经验丰富,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而且若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或教诲别人,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因为不对人指指点点,自我的“博学”、“经验”又怎么显现呢?又怎么赢得其他人的赞美和敬佩呢?
美国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说:“如果你想树立一个敌人,那很好办,你拼命地超越他,挤压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赢得些朋友,必须得做出点小小的牺牲——那就是让朋友超越你,跑在你的前面。”这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想当重要人物的感觉,一旦别人帮助他实现了或让他体验了这种感觉,他当然会对这个人感激不尽的。当别人超过我们,优于我们时,可以给他一种超越感。但是当我们凌驾于他们之上时,他们内心便感到愤愤不平,有的产生自卑,有的却嫉恨在心。
所以,不要总和别人比聪明,不要总自以为是,虚心一些,经常听听别人的意见,得到对方的肯定,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谈谈气质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第六》)
【今译】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死板。文采和质朴结合匀称,才是君子。”
【评注】
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
气质是很抽象的东西,但是,它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明显。时常我们会发现某个女孩子很有韵味,或某个男孩子很够潇洒,这韵味与潇洒之美就是来自所谓的“气质”。气质并不专指好的一面,也有平凡、低俗、粗鲁的气质。
气质虽然包括衣着与修饰方面的格调,但这格调却无疑的是来自内在,是孔子说的“文”,各种礼节仪文。因为它不是毫无主见的模拟,而是通过个人的选择与认定。这种对美的选择与认定的能力来自三个主要的途径:来自知识,它所形成的是一种“知识美”。读书是求知的主要方法,但不能只读死书,而不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论语·子路第十三》)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一个人的知识美要能表现出丰富与灵活。它不能只来自书本,而更要来自常识,来自对生活的、进行着的、大家所关心的事物的了解。一个学富五车而从来看电影不听戏,对文体动态一无所知的人,或许值得尊敬,但却难免令人厌倦。丰富而又灵活的知识美,才对气质有所帮助。
来自品德,它所形成的是一种“品德美”。善良的心地,宽大的襟怀,光明平和的处世态度,待人谦虚而有自信,积极向上而不嫉妒倾轧,欣赏别人的美而不自卑,了解自己的长处而不嚣张,勇于负责而不跋扈。这种优良的品德会形成一个人雍容大雅的气质,有这种气质的人自然举止从容,态度大方,有一种安详高雅之美。
来自艺术修养与对自然的欣赏,它所形成的是一种“艺术美”。艺术修养关乎一个人的气质比前两者更为重要。你不一定要使自己成为艺术家,但你一定要有足够水准的欣赏力,你应该知道哪一类画是美的,哪一类的古物是值得欣赏和珍藏的,哪一类的音乐是好的,为什么大自然是胜过人工造作的。由于你有了这份欣赏力,你才会知道某些举止是高雅的,某些衣服是美的,某些衣服是难看的,某些人的言谈动作是可以仿效的,某些人的言谈动作是不足取法的。有了这份鉴赏能力,你才有选择力,才有取舍的标准,你才懂得朝哪个方向去琢磨自己,才懂得什么标准是你所要达到的。这是艺术修养,也是帮助你形成高雅气质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的选择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格调,也可以决定他的生活范围和他的前程。所以培养选择力在教育过程中是很重要的。知识的多寡、品德的好坏、鉴赏力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选择力,也决定一个人的风格。以一个女孩子来说,她选择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装饰品、梳什么样的发型,都要靠她自己的品评力去决定。因此,粗俗与高雅,立刻可由她的衣饰上看得出来。所谓的外在美,事实上也并不是单纯的外在,而是由内在发挥出来,是由内在的格调所造成的。
因此可以说,气质是来自内在,表现于外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度”。风度不是造作而来的。事实上,如果你先有了好的内在,你越是真诚,就越有良好的风度。
对自己狠一点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今译】
孔子说:“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很少责怪别人,怨恨,自然就少了。”
【评注】
朱子曰: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古有明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于我们自身的小过失,理当严格要求,这是关于修身的问题,不可轻忽。但是对于别人的小过失,我们却该予以宽容,切不可多加谴责,而伤了别人的自尊,影响彼此的和气。对于他人的秘密或难言之隐,我们知道了,更当视同自己的秘密,千万不可当众表露甚至四处宣扬,所谓“君子扬善不扬恶”
就是这个道理。若是将别人的隐私表露并宣扬,则将造成彼此间的嫌隙,这是相当不值得的,而且也损及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