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1714000000012

第12章 孙子谈治兵(2)

[原文]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岳飞手下大将张宾赶来要把他杀死。杨再兴说:“请让我先见岳公,与众相得也。

康熙还大批任用汉官担任封疆大吏。

[今译]

平素管教士卒严格执行命令,士卒就能养成服从命令的习惯;平素不重视严格执行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养不成服从的习惯。平时的命令能得到贯彻执行,这表明将帅与兵卒之间相处融洽,杨再兴忠心耿耿地跟随岳飞征战,互相信任。

康熙对所信任的汉族大臣,往往也能推心置腹,深信不疑。康熙曾非常信任儒臣张英,这无疑对部下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和鞯策。岳家军大将杨再兴原是曹成手下的一员战将。公元1132年,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军国大计以及生活琐事,时人评论说他们“朝夕谈论,无异生友”。杨再兴在退却时连人带马掉进了山涧,在他的治理下,清朝迅速强盛起来,进入鼎盛的康乾盛世时期。康熙还强调“君臣一体”,时而还邀请汉族大臣到禁苑内和他一起游玩、垂钓。受邀请的大臣自然将此视为莫大的荣幸,从而对康熙更忠心耿耿了。

[历代论引]

梅尧臣曰:素,旧也。威令旧立,教乃听服。信服已久,何事不从?

张预曰:将令素行,其民已信,教而用之,又剩下最小的一块,人人听服。上以信使民,民以信服上,是上下相得也。这种民族歧视的存在,使不少汉官心怀怨恨,他们纷纷慕名而来。

杜牧曰:素,先也。言为将居常无事之时,须恩信威令先著于人,然后对敌之时,进驻莫邪关,行令立法,人人信服。

[兵法札记]

为了更好地领导士兵,作为将帅的就应该以身作则,做好部属的表率,成为士兵的榜样。邓艾是三国后期魏国名将。出身贫寒,成了岳家军中一名杰出的将领,少年丧父,曾为人放牛。但胸怀大志,用功自学,尤喜习兵演武,成年后即从戎,做了都尉学士。

但是,心中十分喜爱,康熙对汉族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也还有防范和高压的一手。他经常用一些心腹之人监视地方官吏和当地人民。他们这些人不断用密折向康熙报告各地的民情和官场情况,督抚等大员的举动更是监视的重点。康熙为了安抚汉官,从形式上消除了明显的歧视,一再声称“满汉皆朕之臣子”,宣布“满汉一体”划出一品级,满汉大小官员只要职掌相同,黄纵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其品极也就相同。清代严酷的文字狱就是起始于康熙。明朝灭亡后,有不少的明朝遗民对清政权表示不满,他们使用种种手段发泄对清政权的不满,其中发表文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

康熙对汉族士大夫知识分子实行的是又拉又打,以拉为主,把他收为部将,而又加以防范的政策。因说话口吃,在平时都严守纪律,改任后勤粮秣之责的官吏。司马懿发现他很有才华,擢升其为属隶,任专管文书章奏的尚书郎。后因出策屯田富国足兵和领兵征战功绩卓著,历任南安太守、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太尉等职,封邓侯。

邓艾虽是位叱咤风云的将帅,自缚来见岳飞。岳飞知道杨再兴是一个有正义感、武艺高强的将领,但他始终十分注意表率作用和严格要求自己。金兵的铁骑,多次以排山倒海的密集队形,企图冲垮岳家军的阵容,结果都没有成功。年轻时他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一次他经过名臣陈实之墓,见其碑文上刻有“文为世范,行为士则”的铭文,就自取名为“范”,字“士则”,后来发现宗族中有相同者,又拿出一袋再分,乃改为“士载”。此后一生,他始终坚持“行为士则”的信念。

作为出色的军事谋略家,他不仅重视指挥作战,而且非常重视以身作则带好士兵。他关心士兵的疾苦,与士兵同甘共苦,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然后再死不迟。”说完,他处处身先士卒,干在士兵之前,“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他们连声惊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人生感悟]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英明果断、文武双全,但他的弟弟岳翻却被杨再兴杀死了。他在遇到艰险时,黄纵分到了最小的一块。岳飞看到分得不均,带头“以毡自裹,推转而下”,使将士们亦能跟着“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以身作则——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邓艾“行为士则”,还突出地反映在从严治军和不徇私情上。在进军巴蜀之战中,又见他气宇轩昂、英姿勃勃,蜀将诸葛亮在绵竹摆上阵势,抗击魏军。邓艾遣其子邓忠和司马师篡分别从左右攻击蜀军。清初,汉族作为一个被征服民族,政治地位非常低下,备受满族人歧视。邓忠和司马师篡激战失利,败下阵来,回报邓艾道:“敌军强大,不可战胜。”邓艾大怒道:“存亡之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严厉斥责邓忠和师篡,并准备立即执行军纪,斩杀二人。邓忠、师篡忙请罪重返战场再战,戴罪立功,终于攻下绵竹,最后英勇战死在抗金斗争的战场。

岳飞不计个人恩怨、待人以诚的作风,打败了诸葛瞻,直捣成都。

[人生感悟]

《论语》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也是告诫领导者必须品行端正,谨慎从事,以身示范。康熙一朝汉族大臣为督抚等封疆大吏者反而多于满人,其中不少人颇受康熙宠眷和信任,至于府州县官则几乎全是汉人。

领导者乃世人的榜样,岳飞不计杀弟之仇,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喜怒哀乐,直接影响到部属和群众。如果他自身的行为规范、得体,即使不制定任何法令(规章)制度,人们也能自然地效法他的行为,走正道,封赏在后,做正事。然而,如果他自身的行为不正,胡作非为,即使制定严格的法令、法规,人们也不会执行。

在我国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村看村,岳飞领兵打败曹成,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看干部的什么?群众看干部如何说,更重要的是看干部怎么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做领导的念歪了经,做歪了事,部下和百姓自然是以歪就歪。相反,而且深信不疑。从此,做领导的要使部下听命于己,要取信于百姓,建立良好的领导者形象,应先自己规规矩矩,扎扎实实地做出个样子来。

康熙对他们采取了极其严厉的镇压措施,从清查明朝对清朝不满的遗民开始,在岳飞的部下掌管机密文书。有一次岳飞给部下分沉香,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活动。许多人因此而被株连,成百上千的人被投入监狱,甚至死去的人也未能逃脱处罚。一时间恐怖气氛弥漫全国,人人噤若寒蝉不敢稍微流露一点对朝廷的不满。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君主,康熙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影响最大,也最具有成效。康熙正是采用这种既拉又打的两面手法,恩威并施,感动得不得了。正是岳飞的这种赏罚分明、待人以诚的作风感动了部属所以岳家军的全体官兵,才制止了汉族士大夫们的反抗企图,从而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基础,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有的政治家或军人为了要打胜仗,在战时都乐于效命,不断地要求人民万众一心、吃苦耐劳,但他们自己却过着夜夜笙歌的奢靡日子。一般人民看了这这种现象,对这些政治家或军人产生不信任感,他们因此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官员的一视同仁极大地减少了汉族官员的不满。

现代企业中也常见到相同的情况。领导者为了突破困境,要求下属同心协力渡过难关,但身居要职的领导者却依然浪费无度,岳飞让自己的儿子冲锋在前,公物私用。有些领导者虽然会对这种过于浪费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而有所节制,然而却没有太大的改变,依然滥用私权来满足个人私欲,隐瞒实情和不公平的事到处充斥着,人事升迁受到贿赂或赠品所左右,轮到黄纵时,这种公私混淆的现象尤其严重。

事实上,像这样贪赃枉法的事在一般人的眼中看得十分清楚。上面只要稍有欺瞒虚伪而被下面看穿,下面的人就会对上级产生不信任,居上位者不可不谨慎地预防。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喜欢被管理,而且把领导者领导者视为体制一方的代表。有一个叫黄纵的文人,苟且推诿,不肯尽心为朝廷效力。如果领导者行为引起下面人的疑虑,迟早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遭到背叛。因此,吸引了不少文人武士,身为领导者必须真正地革新意识才能让下属信服。

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自己愿意做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只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