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阶级推翻阻碍社会前进的政治统治,以一种政治制度代替另一种政治制度的激烈变革。政权问题是一切政治革命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政治革命的发展方向和政治革命的对内对外的方针政策。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是政治革命胜利的根本标志。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发动机,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它不仅能推翻反动的上层建筑,消灭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动历史的前进,而且能教育群众、锻炼群众,并造就一大批革命的领袖。
美色的诱惑:恺撒拜倒在石榴裙下
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0年——公元前44年),古罗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演讲家。恺撒出身贫寒,15岁丧父,但年轻时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修辞学和诡辩学,胆识过人,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克莉奥帕特拉七世(公元前69—前30),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腕,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丽奥佩特拉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和她共同执政,统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丽奥佩特拉登上王位。克丽奥佩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但丁、莎士比亚等都将这位传奇女人描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克列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列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骄奢淫靡的宫廷中长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遗嘱指定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和她的异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为继承人,共同执政。但他们两人因派系斗争和争夺权力而失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于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亚历山大里亚后,在埃及与叙利亚边界一带聚集军队,准备攻入埃及。
此时,适逢恺撒追击庞培来到埃及,对埃及的王位之争进行调停。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得此消息,乘船于夜间潜入亚历山大里亚,以毛毯裹身,由人抬到恺撒房门前。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突然出现于恺撒面前,使恺撒又谅又喜。她很快就成了他的情妇。而托勒密十三世却在对恺撒的亚历山大里亚战争中遭到失败,溺死于尼罗河。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依恃恺撒,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了埃及实际的统治者。而在名义上则按照埃及的传统,与另一异母兄弟托勒密十四世(约公元前59~前44年)结婚,共同统治埃及。为了取悦于悄撤,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百般逢迎,盛宴款持,陪伴他乘坐游船溯尼罗河而上,观赏风光。不久,恺撒因战事去小亚细亚,后转回罗马。其时,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为恺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恺撒或恺撒里昂。
公元前45年,克列奥帕特拉七此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应邀前往罗马,备受殊荣,住在第伯树对岸的恺撒私人宅邸。恺撒实践誓言,在罗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乌斯族系祖先的维纳斯的神庙,还把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黄金塑像竖立在女神之旁。
恺撒掌握了罗马的政治、军事、经济、财政及宗教大权,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共和制进一步遭到破坏。元老院作为共和国时期的权利中心之一,曾经在社会成分和组织过程中起到调和矛盾稳定政局的作用,并使罗马成为称霸欧亚非大陆特别是环地中海地区的军事强国,而此时元老院已经风光不再。
恺撒的独裁统治,引起了以秉承共和制为传统的元老院贵族的极大不满和仇视。为了维护自身岌岌可危的权力与地位,公元前44年,以布图斯和卡西约为首的元老院议员在议会刺杀了恺撒,恺撒身中23刀倒在其前政敌庞培塑像的脚下。
妙计良策:居鲁士壮大波斯王国
公元前3世纪以前,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心,这一地区的发展沿着从城邦到地区性王国到洲际大帝国的轨迹前进,波斯帝国是上古中东诸文明的集大成者,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它的出现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篇章的总结。它的创立者居鲁士以其一生不断的征战、征服和他对被征服者的宽容而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印记。
在公元前7世纪的伊朗高原上,生存着两个同文同种的部落群体,分别为米底和波斯。米底首先强大起来并建立了国家,并在公元前612年伙同新巴比伦王国一起灭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波斯也成了它的附庸。
正当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正在享受着作为一个大国国王的无上权威之时,却突然被一个恶梦所震撼:他的已嫁给波斯首领的女儿将生出一个夺取自己王位、灭亡自己国家的亚洲霸主。不久,他的女儿便生出一个男婴,就是居鲁士。阿斯提阿格斯命令手下将居鲁士处死,但在一对奴隶牧人夫妇的保护下摆脱了大难,并被这对夫妇抚养成人,直至回到波斯继承首领之位。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首领,并统一了波斯10个部落。刚刚获得统一的部落联盟通常具有极强的扩张性,而在一个杰出的首领领导下更是如此。居鲁士将他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对准了他的外祖父之国。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义反抗米底。为了说服波斯人追随自己,他命令全体波斯人带镰刀集合,让他们在一天之内将超过3公里见方的土地开垦出来。在完成这项任务之后,居鲁士发出第二道命令,让他们在次日沐浴更衣后集合。居鲁士宰杀了他父亲所有的绵羊、山羊和牛,并准备了酒和各种美食犒劳波斯全军。第二天,波斯人聚集在草地上,尽情饮宴。此时,居鲁士问他们是喜欢第一天的劳苦还是第二天的享乐。听到大家都选择了后者,居鲁士说:“各位波斯人啊,如果你们听我的话,就会享受无数像今日这般的幸福;如果你们不肯听我的话,那就要受到无数像昨天那样的苦役。”波斯人奉居鲁士为领袖,起兵攻打米底。
征服米底的战争持续了3年,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终于攻克了米底都城,历史上以这一年作为波斯帝国的建国之年,正式建立了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
在此后的几年里,居鲁士又征服了埃兰、帕提亚、亚美尼亚等小国。当时的西亚除了米底之外,还有两河流域的新巴比伦和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两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大国。波斯的崛起打破了西亚的势力均衡局面,使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感到寝食难安,他拉上了一班盟友,包括小亚细亚诸城邦和希腊的斯巴达城邦等,决定“教训”一下波斯这个他眼中的暴发户,埃及也站在他的一边。公元前547年,克洛伊索斯率大军进攻波斯的卡帕多细亚,居鲁士派军援救,在波斯一方略占优势的情况下迫使克洛伊索斯退军。
在这种情况下,居鲁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守为攻,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直逼吕底亚的心脏地带。在进攻过程中,居鲁士祭出了秘密武器——骆驼军,因为马害怕骆驼,吕底亚的骑兵很快溃败,被迫以步兵应战。波斯军队攻入吕底亚都城萨迪斯,灭掉了这个号称尚武的国家,并乘势灭掉了与吕底亚结盟的小亚希腊诸城邦。
此后一段时间,居鲁士转头向东发展,征服了中亚南部包括今阿富汗一带的地方。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将矛头指向了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是西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也是当时著名的“粮仓”,但其民比较文弱怯战,历史上遭到四邻侵略远多于向外扩展。如果说与吕底亚的战争充满了惊险血腥的话,对新巴比伦王国的战争则意外顺利,一路绿灯,很快就占领了大名鼎鼎的巴比伦城。地中海东岸地区也随之归附波斯帝国。居鲁士随后将波斯帝国的首都迁到巴比伦城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成为"宇宙四方之王"。
面对在短期内建立起来的帝国大厦,居鲁士没有过多地将自己的个人意志和欲望强加于被征服地区。与他之前的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的尼甲布尼撒相比,他的确是非常宽容的。他在被征服地区实行宽松的自治政策,除了承认波斯帝国的最高统治特权之外,各地旧有的法律和统治机器都被保留了下来,米底、吕底亚、巴比伦的贵族仍然保有原来的特权。在宗教方面,他每到一地就到当地的神庙拜祭,安抚祭祀贵族,保护他们的特权。他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允许被新巴比伦王国强行迁徙至巴比伦境内的犹太人返回家园,并支持他们重建被毁的耶路撒冷犹太教神庙,并因此被《圣经》称为“上帝的工具”。居鲁士以强大武力为后盾的地方宽容政策,成为波斯帝国立国的指导思想被他的后继者们贯彻下去,使这个看来松散不巩固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居然延续了两百多年之久。
你争我抢:罗马三巨头的政权同盟
公元前60年,随着庞培、克拉苏以及恺撒权利的增长,元老院的存在已经成为他们行使权利的严重阻碍,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庞培、克拉苏和恺撒结成联盟,完全抛开元老院,史称“三头同盟”。为了巩固与庞培的关系,恺撒把自己的女儿尤莉娅嫁给庞培。这种政治联姻巩固了他们的关系,使他们互相支持,甚至使恺撒从庞培那里得到一支军队,在庞培的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8年担任高卢总督。荡平高卢的战争,可以说是恺撒成功的起点,恺撒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的表现。刚到高卢,恺撒仅以为数不多的军队打败由赫尔维提亚人组成的36万人的军队。获胜后,恺撒率军继续北上,罗马军队所到之处战火连绵。公元前57年进攻比尔格部族联盟,恺撒杀死6万比尔格人。公元前53年,高卢卓越的军事领袖维奎格托里克组织军队与罗马军队进行决战,恺撒分析战局后决定修建围墙围困维奎格托里克的据点阿莱西亚城。在恺撒的围困下,阿莱西亚粮草用尽,其领袖维奎格托里克请求恺撒接收城内妇孺以免她们饿毙,遭到恺撒的拒绝。后来走投无路的维奎格托里克只身来到恺撒的军营表示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全城军民的性命。后来维奎格托里克被押解到罗马,因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处决,而请求原本十分赏识他的恺撒赐他自尽。至此,恺撒在高卢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恺撒征服高卢,对罗马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高卢所掠夺的财产和在征战中磨练出来的这一支精锐而且忠实的军队,为以后恺撒的军事独裁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保障。恺撒的胜利使元老院感到极度的恐慌,他们把恺撒看作第二个苏拉,同时也使庞培与恺撒的联盟产生裂痕。公元前54年,恺撒的女儿尤莉娅因难产去世,这就宣告了庞培与恺撒这种本身就十分脆弱的政治同盟彻底瓦解。元老院召开紧急会议,把军权授予庞培攻击恺撒的部队。这时恺撒的代言人安东尼抵达罗马,向议会澄清事实。并在元老院外的广场向罗马市民演讲,使恺撒受到罗马市民的支持与同情。这使元老院更加恐慌,于是一场新的内战开始了。
经过激战,恺撒率军横渡卢比孔河进入罗马并受到罗马市民的热烈欢迎,庞培和元老院贵族逃往希腊组织军队准备东山再起。公元前48年,恺撒在法萨鲁战役中击败庞培的军队,庞培逃往埃及。当时埃及处在托勒密王朝统治之下,后来国王去世,指定女儿克里奥帕特拉为埃及国王。摄政王朴典纳废黜克里奥帕特拉立王子托勒密十二世为埃及国王。朴典纳为讨好恺撒杀死庞培,并将庞培的首级和戒指送上,愤怒的恺撒随即灭亡埃及,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出于政治目的与恺撒联姻。至此恺撒掌握了罗马的政治、军事、经济、财政及宗教大权,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共和制进一步遭到破坏,这为罗马后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基础,直到后来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建立罗马奴隶制帝国。元老院作为共和国时期的权利中心之一,曾经在社会成分和组织过程中起到调和矛盾稳定政局的作用,并使罗马成为称霸欧亚非大陆特别是环地中海地区的军事强国,而此时元老院已经风光不再。“那些在共和国发展的颠峰时期构成元老院基本权力的东西,在君主制中已大部分丧失,因为它们被君主的权利所吸收。”(朱塞培·格罗索《罗马法史》中国政法大学1994年版)元老制度作为共和制的象征和堡垒,其二者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元老院权力的丧失,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终于寿终正寝了。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西塞罗说:“共和国之火熄灭了。”身为元老院议员的西塞罗与当时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说相左,他坚持共和派的共和主义主张,反对独裁专政,受到当权者的迫害,后来被安东尼杀死。但是作为罗马在这一历史转形期唯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人物,他在西方政治法律史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恺撒的独裁统治,引起了以秉承共和制为传统的元老院贵族的极大不满和仇视。为了维护自身岌岌可危的权力与地位,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布图斯和卡西约为首的元老院议员在议会刺杀了恺撒,恺撒身中23刀倒在其前政敌庞培塑像的脚下,曾经力阻恺撒赴会的嘉佩莲娜伏在她丈夫的尸体上悲痛欲绝。恺撒死后,归于和平的罗马再度陷入战乱,刺杀恺撒的元老院议员认为刺杀恺撒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然而事与愿违,人民随痛恨独裁,但对元老院的行径更为愤慨。刺杀恺撒的凶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活过三年,均死于非命。布图斯和卡西约兵败自杀,战胜共和派后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相爱并回到埃及,后来在亚历山大里亚战役中被恺撒的义子和继承人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双双自刎。恺撒的妻子嘉佩莲娜未有再婚。
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结束了罗马长达15年的内乱,重新统一了罗马,并于公元前27年被封为“奥古斯都”,建立了以共和制为外衣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为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此罗马进入了奴隶制帝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