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1717600000035

第35章 趣说固定语——因为凝练,所以流传(8)

“天下太平”的意思是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太平”意即国泰民安、祥和安宁。唐太宗贞观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现在,要是某位年轻人喜欢惹是生非,经常做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家里人祷告时也会用到这个词:“小祖宗,你就消停消停吧,也让我们过点太平安宁的日子。”此语出自《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这里说的是,天地自然万物、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保持和谐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崇尚和谐,认为和谐状态是人和万物生存发展的最好条件。《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气孕育了万物生命。生命的最好状态就是要处和,处和则生命长久。古人和今人都常说“和气生财”。“和”是中庸儒雅的体现,与战争无关,故歇后语中用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来比喻天下太平。

“万税”与“太贫”

民国初年,著名文人刘师亮与《厚黑学》作者李宗吾,可算是“四川双杰”。刘师亮当过塾师、讼师,经过商,是一个怀才不遇又疾恶如仇的怪才。

民国时期,捐税繁重,老百姓一贫如洗,官方却又常喊“民国万岁”,宣言“天下太平”。

刘师亮一副四字短联,堪称千古绝对: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刘师亮这副对联,就地取材于两句官方口号,运用谐音手法,将“岁”字改成“税”字,将“平”字改成“贫”字,顿时化褒为贬。

天衣无缝的神话传说

“天衣无缝”常用来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毫无破绽,找不出什么毛病。它出自于五代十国时牛峤的《灵怪录·郭翰》里面记载的一个神话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年轻人,他能诗会画,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他把凉床搬到院落中乘凉,但见长天如碧,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郭翰仰望夜空,不禁心旷神怡。突然,一位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子从天而降,微笑地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惊喜异常,连忙起来,向她揖拜,并问道:“敢问姑娘是何方神圣?”

仙女回答说:“我是天宫仙界的织女呀。”

郭翰说:“你从天上来,能跟我讲讲天上的事情吗?”

仙女说:“天上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花开不谢。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

郭翰又问:“天上这么好,那你为什么还要跑到人间来呢?”

仙女微微一笑,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们人间有位叫庄子的不是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待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吗?在天上待久了,难免有些寂寞,所以我偶尔会到人间玩玩。”

郭翰听着呆了。这时,他发现织女的衣服是用人间从未见过的材料做成的,比绸缎还美,比薄纱还轻,如云,又似烟,更奇怪的是一点缝纫的痕迹都没有,郭翰不禁再问道:“你的衣服怎么连一点缝合的痕迹也没有呢?”

仙女说:“我穿的是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缝成的啊。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个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这才如梦初醒,明白了不可用人间凡人之眼,去衡量美丽而神奇的天衣。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神话得来了“天衣无缝”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天成,没有破绽。有时,也可用于指将事物掩盖得细密周详,不露马脚。

李时珍对联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小时候聪明过人,被人称为“神童”。他不但熟读医书,而且还很会吟诗作对。

一次,私塾先生出了一个上联:

远山隔林静

李时珍随即吟出下联:

明霞对客飞

当地有一个郝知府听闻李时珍的才学后,便想见识一下。一次路上遇见李时珍,他忙拦住李时珍,开口便道:

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

上联联意通畅,且结合事实,还嵌入两种草药名。李时珍停下来,马上应道:

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这也符合行医之人的事实,结尾也说了两种药名。这时,郝知府指着李时珍手中的处方笺,又出了上联:

纸白字黑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

李时珍沉思了一会儿,想起了写字用的毛笔,略加思忖,便应对道:

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

郝知府一听对得很工整,心中暗暗佩服。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同室操戈”原是说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此语出自《左传·昭公元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徐吾犯的妹妹长得特别漂亮,人见人爱,以至于公孙楚和公孙墨堂兄弟俩在见到了她后,都想娶她为妻。

由于两个人都是贵族,徐吾犯感到非常为难:若答应将妹妹嫁给公孙楚,那么弟弟公孙墨一定会记恨,但若答应将妹妹嫁给公孙墨,又会得罪哥哥公孙楚。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徐吾犯只好去请教子产。子产听了徐吾犯的陈述后说:“还是让你的妹妹自己去选择吧。”徐吾犯听了子产的话,就让妹妹自己选择。妹妹最终选择了公孙楚,并与之结为夫妇。

公孙墨一气之下,全副武装地闯入了公孙楚的家中,声称要杀死自己的堂哥,抢夺他的老婆。公孙楚听了他的话也不甘示弱,拿起武器与之打斗起来,结果公孙墨在搏斗中被击伤。

后人即以“同室操戈”来比喻内部相斗。

同室操戈古今故事

“同室操戈”的例子在古代屡见不鲜,特别是皇室为争夺皇位而兄弟反目,甚至血流成河的情况在三国时也有见证。曹植《七步诗》中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因曹植才智高于其兄曹丕,曹操曾一度想立他为嗣。后曹丕登基后,仍然妒忌曹植之才,想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

图穷匕见,水落石出

“图穷匕见”的意思是指将图展到尽头,匕首就会露出来,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就会显露出来。其中,“见”通“现”。它是出自《战国策·燕策三》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战国末期,燕国的太子丹曾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嬴政很瞧不起他,也不放他回国。后来,终于让他回国,却又在途中设计害他,但是没有得逞。后来秦国先是吞并了韩、赵两国,接着又挥师直指燕国。燕国危在旦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

荆轲是齐国人,他智勇双全,尤其擅长剑术,游历至燕国后,燕人叫他荆卿,亦称荆叔。太子丹听说荆轲有勇有谋,觉得他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便尊他为上卿,想让他去刺杀秦王,荆轲爽快地答应了。

荆轲带去了两样秦王想得到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的将领樊于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个地方献给秦国。荆轲将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临行时,太子丹等人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来到秦国,秦王下令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来使。荆轲按照秦王的要求打开匣子,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急忙用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抄起匕首便刺。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用东西投掷荆轲,秦王迅速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结果未中。荆轲最终被拥上来的秦兵乱刀砍死。

此后,“图穷匕见”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便显露出来了。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城。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从字义上看是说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后用以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个极有才华的功臣,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文种,他们忠心耿耿辅佐越王。越王勾践发兵攻打吴国惨败,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越王勾践才得以积蓄力量,后来一举灭了吴国。

范蠡深知越王勾践为人凶残,侍奉君主打败吴国大任完成后,他便去国离都,舍弃荣华富贵而隐居起来。范蠡惦念好友文种的安危,托人带信给他说:“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你怎么还不跑掉逃避灾祸呢?”文种起初不听范蠡规劝,后来知道越王勾践确实会将功臣杀害,于是装病不去上朝,但为时已晚,最终还是被赐死了。

“兔死狗烹”一词即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中简化而来,既可用于统治者残杀功臣良将,又可用于普通朋友之间过河拆桥之恶行。

范蠡小介

范蠡,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二十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后辗转至齐,父子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致产数十万。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三年后,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数万,人称“陶朱公”。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书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玩火自焚”是说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此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

春秋时代,卫国公子州吁杀了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君主。因为民心不顺,国家动荡不安,州吁便想发动一场对外战争,以便在外交上讨好诸侯,同时对内又可缓和矛盾。他召见上大夫石厚商议,问应该进攻哪个国家。

石厚说:“郑国以前曾攻打过我国,先君庄公认错,请求郑国赦免,这是卫国的耻辱。主公如果要用兵,当然要打郑国。”

州吁说:“有道理。可是光凭我们一国的实力恐怕不够,还要联合几国才好。陈国和蔡国是两个小国,和我们关系很好,不愁他们不出兵。宋国是大国,恐怕不会答应和我们一起出兵。”石厚说:“以前宋宣公传位给弟弟穆公,穆公死时,想报哥哥的恩,不把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而传位于哥哥的儿子舆夷。公子冯既怨恨父亲又嫉恨舆夷,逃到郑国,郑国收容了他。郑国想起兵攻宋,为公子冯夺取王位。现在我们正好打着为宋君除掉公子冯的幌子联络宋国。”

州吁于是派人说服了宋殇公,又说服了陈国和蔡国。这四国的兵马一起进攻郑国,将郑国东门围得水泄不通。

鲁国的隐公听到四国攻郑的消息后,问大夫众仲:“依你看,卫国州吁发动的这场战争能达到目的吗?”众仲说:“我只听过以德服民,才能使民众团结和睦,没有听说过用战乱来使民众团结和睦的。战争好比是火,不赶紧停下来,玩火的人自己终将被火烧死。”

州吁发动战争,联合四国围攻郑国东门,只坚持了五天就都撤兵回国了。州吁也没有因此解决国内矛盾,相反,国内更加动荡不安,矛盾激化。不到一年,卫国人民就在陈国的帮助下推翻了州吁的统治,并处死了他。

“玩火自焚”由此而来。

引火烧身

“引火烧身”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语出明代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为虎作伥有多坏

成语“为虎作伥”中的“伥”指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为虎作伥”意即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罪人的帮凶。此语出自《太平广记》。

故事是这样的:在某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住着一个不讨人喜欢的樵夫。这个樵夫天生胆小怕事,而且很自私,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有一天午后,樵夫一个人到山林里去砍柴。砍着砍着,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时,忽然刮过一阵风,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接着是一声地动山摇的咆哮,一只老虎从前面不远的灌木丛后蹿到他面前。樵夫本来就胆小,这会儿差点吓晕过去。他一看大事不好,手忙脚乱地丢下斧子,跪地求饶。老虎正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不管三七二十一,“嗖”地一下猛扑过去,把樵夫咬死了。吃完后,老虎觉得还没吃饱,就用爪子死死地抓住樵夫的鬼魂不放,非让他帮忙再找人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不可,不然就不让他的鬼魂得到自由。

没想到,樵夫自私,他的鬼魂更自私,竟然答应了老虎的要求。于是,樵夫的鬼魂就给老虎当向导,帮助老虎找人吃。樵夫的鬼魂一旦看见了人,就立刻报告老虎,老虎便猛扑上去,一下子把人按倒在地。那鬼魂找到了替身,为了使自己早点脱离老虎,就进一步讨好它,在发现人后,急忙跑上前去,把那个人的衣服脱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加方便。这个鬼魂如此卑鄙,人们都气愤地叫它“伥鬼”。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传说,把帮助坏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称为“为虎作伥”。

人名入对联

抗日战争初期,广东中山县斗门镇乡绅邝汝让和赵君节担任维持会正副会长,他们为虎作伥,残害同胞,有辱国体。有擅联者,巧嵌二人名字,凑成一联,表达民众对汉奸的愤慨。联曰:

汝肯能让乎?会长任维持,富贵在你

君真无节矣!降臣共走使,笑骂由人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这个词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它是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我们也常用到它,如:“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公司未雨绸缪,已在精简机构,开源节流,争取占据有利的地位。”这里“未雨”好理解,意即没下雨,“绸缪”不可写作“筹谋”,虽然从词义上说得通,但属篡改成语。什么是“绸缪”呢?原来,“绸”指丝麻织品,“缪”是绞在一起,“绸缪”引申为修补加固。

此语原指鸱鸮在下雨之前已修补窝巢。它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汝下民,或敢侮予?”这里描写的是一只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筑巢,大意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筑坚固了,别人才不敢来侵害。

后来,人们便从这几句诗中引申出成语“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周公谏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