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1717600000037

第37章 趣说固定语——因为凝练,所以流传(10)

众所周知,“一毛不拔”是一个贬义成语,用之做广告,岂不是老板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但是,当消费者一看到是牙刷的广告时,则不禁要拍案叫绝了:衡量一把牙刷质量的好坏,主要是看刷毛耐用的程度,而“一毛不拔”则说明质量上乘。在这里,“一毛不拔”的贬义荡然无存,相反,却赋之以无与伦比的褒义。标新立异的广告,“一毛不拔”的牙刷,有谁不喜爱呢?

一窍不通的由来

成语“一窍不通”在歇后语中也说成“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试想,用擀面杖吹火,岂有通风之理,自是一窍不通。

此语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他荒淫无道,整天只顾跟宠妃妲己喝酒玩乐,不理政事,也不管百姓生活凄苦,他还滥杀无辜,很多忠臣和无辜百姓都惨遭杀害。

纣王的叔父比干是一个忠臣,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说纣王不要沉迷于酒色,不要乱杀忠臣。妲己和纣王听了都很不高兴。妲己献计说:“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个忠臣的话,你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的胸膛剖开,把他的心肝拿出来献给您呢?”

纣王听了妲己的话,竟不分是非好坏,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纣王的做法引起了朝中的恐慌,大臣们要么逃往他方,要么噤口不言。商朝很快就灭亡了。

“高山响鼓”与“一窍不通”

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幼年苦读,少年时即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因是汉族儒生,此后屡试不第,只好在乡绅人家设馆教学。有一位土财主望子成龙,请蒲松龄教自己的儿子,去后不到三个月蒲松龄便来告辞说:“令郎已学有所成,老夫要另谋去处。”财主一听十分高兴,便问:“吾儿文章如何?”蒲松龄说:“高山响鼓,闻声百里。”财主又问:“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也都通熟了?”蒲松龄答道:“七窍已通六窍。”财主听了很是欢喜,设酒席为他饯行。蒲松龄走后,财主便连忙把这喜讯告诉给在县衙当师爷的胞弟,并嘱其快些为侄儿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做个秀才,家门也好增光添彩。师爷听了土财主的讲述,摇头苦笑说:“大哥,你让那教书匠戏弄了。”土财主非常惊讶,问:“此话怎讲?”师爷说:“‘高山响鼓,闻声百里’,那是‘扑通,扑通(不通,不通)’,‘七窍已通六窍’岂不是一窍不通吗?”土财主一听,气得直骂儿子:“蠢猪!蠢猪!”

何谓“一丘之貉”

“一丘之貉”意即同一个山丘的貉。形容都是同类,多用于贬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成语出自《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汉宣帝时,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杨恽,他的父亲杨敞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母亲是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名气就已经很大了。杨恽经常直率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过失,敢于揭发贪官枉法的行为。被他揭发的人无不对他恨之入骨。而他为人耿直,不畏惧朝中的权贵,甚至还得罪了太仆戴长乐。但因他自小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根本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王单于被人杀死了,感慨万分,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到:“一个无能的君主,不采纳大臣提供的治国良策,自然是要灭亡的。像秦二世胡亥,一心听奸臣的话,杀害忠良,终于亡了国,如果当时能听忠贤之言,说不定国家还能保持到现在呢!唉!总之,从古至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生长的貉子一样,毫无差别呀!”

谁知这封信落到了与他积有私怨的太仆戴长乐的手里,戴长乐把信送到皇帝那里,指控他妄自尊大,目无皇上,不知悔过。

宣帝听到杨恽把自己和历代君王比做“一丘之貉”,非常震怒,再加上戴长乐又说了许多杨恽对宣帝不满的坏话,因此下令革去杨恽的官职。

后来,人们便从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一丘之貉”,用以形容反面的人或事物,含有一种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

孙中山怒斥军阀

1917年8月,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9月成立了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随即出师北伐。不久南北军阀勾结酝酿议和,孙中山极力反对而无效,被迫辞职。孙中山痛斥南北军阀为“一丘之貉”。1912年,他辞去大元帅的职务,离开广州,护法运动失败。

朝三暮四的传说

“朝三暮四”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见异思迁、反复无常。如说某男人变心极快,早晨恋这个,晚上爱那个,就说他“朝三暮四”。不过,此词的本来意思却是指用欺骗的手段蒙骗他人。它出自《庄子·齐物论》。

传说,古时候,宋国有个老头儿很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

日子一长,他对猴子的性情了如指掌,猴子也渐渐懂得了主人的心意。老头儿愈发喜欢了,宁可让家里人饿着肚子,也要先让那些猴子吃饱。

不久,家里的粮食快要吃光了。他想减少猴子的饭量,又怕猴子们不肯答应,于是他先对猴子们说:“从现在开始,我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升,晚上四升,够了吗?”猴子们都乱蹦乱跳,表示不满。老头儿又说:“给你们早上四升,晚上三升,总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都摇头摆尾地趴在地上,十分满意。

戏说“朝三暮四”的由来

“朝三暮四”这个词还有人戏称是“朝山暮寺”的讹传,说它本语出这样一首古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朝在此山中,暮回寺里去。”当然,这只是人们对古诗的一种趣解罢了。

纸上谈兵,徒有虚名

人们常用“纸上谈兵”来比喻只会空谈理论,搬弄教条,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社会上重言谈轻行动者不乏其人,“谈”则唾沫四溅,“做”则纸上画饼而已,更有甚者畏首畏尾,虽消耗人力物力,却无成效。此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率兵进攻赵国属地长平。

守军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有利的作战条件,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以逸待劳,伺机而动。秦军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赵军却坚守不出。秦军也无可奈何。王龁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谋士范雎向秦昭襄王献计说:“要打败赵国,必须使用反间计,先让赵国把廉颇调回去。”于是,秦国派人在赵国四处散布流言说:“秦国就是怕让年富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老了不中用,现在连出营作战都不敢,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夸夸其谈,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放在眼里。

赵王听信了流言,准备拜赵括为大将,调回廉颇,让赵括顶替他驻守长平。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并非大将之才,不可重用。”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成儿戏一样,谈起兵法来,就目中无人。将来大王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但赵王不听劝告,坚持让赵括代替廉颇与秦国作战。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他把廉颇制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完全改变了廉颇对付秦国的作战策略,照搬兵书上的条文,认为应该争取主动,立即向秦军大举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