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江文史典藏
1725500000021

第21章 孙家“打油匠”:族群精神与传统

四川东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当地老百姓普遍栽植桐树。一棵好的桐子树,在好年成能收桐果100斤,按当今市价0.40-0.60元/斤计算,有五六十元的收入。故有“家种千株桐,一生不受穷”之乡谚。清代咸丰以后的100余年间,包括开江在内的川东桐油业大为兴盛。白岩河畔、巍峨冠子山南坡大面积种植桐子树,使孙家老屋所在的河岸线,成了大批量桐果收摘运输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也就必然成了桐油加工业兴起的最佳选择地。于是,在不出一公里的范围内,最早诞生了孙政纲、孙正元兄弟创建的油榨坊。之后,继承父业的孙诗有以及孙诗义、谭顺达、杨兴安、刘世进、马永代、邓泽发、周光礼等多座榨油作坊相继出现,繁盛一时,被远近的人们称羡为“桐子河边九橦榨”,显示了当地9个榨油作坊接连密集生产的空前盛况。因此,该局部流域新起了一个特具时代内涵的小地名“桐子河”。从开江近代地方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桐子河边九橦榨”这一说法,集中反映了农耕时代商品经济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个体的、作坊式的商品生产,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化的最初形态。这是开江地方经济演变发展研究的一个极为生动难得的个案资料,颇为珍贵。

白岩河畔孙氏一族的前辈人,引领了这一初具现代商品市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自身的实践探索创造了现代商业最初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形态。我们为之而自豪,也获得一个家族与地域史研究的极好切入点。

榨油作坊是白岩河孙家的一份祖业,于清咸丰年间,由孙氏入蜀四世孙政刚、孙政元兄弟二人创办。民国年间30年代初期和后期,又有五世孙诗全、孙诗义创办第二座油榨坊,独立建在孙家岩下的河湾旁。先辈积百年榨油工艺经验,所产桐油,久负盛名,多运至万县,远销江浙、两湖和海外。一百多年过去了,回忆和调查研究白岩河孙家世代“打油匠”的辛勤经营与劳作,清晰显现了如下的优良传统与精神价值。

一、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生长因素

中国农民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孙氏一族的年轻一代人总是不满足纯粹的农耕生活,一旦有商业性经营的机会,便会果断地采取行动,不怕风险,一往无前地投身其中。从清代咸丰年间开始,川东桐油业逐渐兴盛。这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机会,早已跃跃欲试的孙政纲、孙政元弟兄二人顺应时势,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办起了榨油作坊,开始了孙氏家族从未做过的家庭手工业作坊经营。诞生在孙家坝河湾上的孙氏第一座油榨坊,很快在白岩河形成农商优势,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特色性发展。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沧桑,榨油作坊老业长盛不衰,无论社会怎样动荡、改变,它都是白岩河孙氏的一个重要生长性因素。成为孙氏一族经济生活的重要依靠,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活跃白岩河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至今为后人所用,发挥着很大效益。

二、管理灵活多样、技术精益求精,视质量为最大效益

白岩河孙家油榨坊一年一般有百十个榨的生产规模。桐油每一榨要用桐籽500斤;菜油出油率较高,一榨则用菜子400斤。产油率一般为每榨一担(每担50公斤),但孙家榨坊出油率每榨高达60-65公斤,年产油的数量为6吨到7吨。每到年节前最为繁忙,桐油、菜油、香油的加工销售量增加,每日最多可出两榨油。平时则月出二十余榨。榨坊的生产经营方式,除了自家收购桐籽榨油出售,还有加工和客榨两种。加工的方式是,加工一升桐籽(合1 75公斤),产油量为老秤的6两,给客户3两油。这种零星加工方式在旧时代很多,因为农民都穷,换回桐油用作家庭照明。孙家老屋左近的农民,不少都会榨油。所谓“客榨”,是指生产加工淡季,客户租用榨坊工具(有的也同时雇请榨坊工人),自出原料。榨坊主要收取租费,规矩为每一榨收取2斤油。雇请工人则1榨4人,另给4升米。此加工和客榨两种方式,残留着依赖交换维持生活需要的传统农民特征,反映了农村经济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但此种管理经营方法模式,体现了管理灵活多样、技术精益求精、视质量为最大效益的经营思想和精神。

三、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敬业精神

桐子河湾旁的孙家油榨坊,是几间低矮的穿逗木小瓦屋,四面开敞,按榨油工艺的各个环节要求而井然有序地设置了水池、炒锅、蒸灶甑子、石碾、木榨等。

榨油工艺过程一般是,榨桐油,先将桐籽铺在炕灶上烘烤至干;榨菜油,则先将菜子放入专制的铁锅煎炒至又干又脆又黑,然后填入碾槽,用牛拉石碾碾为粉末,上蒸后沸膏四溢,其清香远近皆闻。桐籽粉末被团以稻秸,箝入铁圈,最后将一圈一圈的桐箝上榨,锲入木椎,由两人使用半悬在空中的撞杆,猛击木椎,如此反复挤压,金黄发亮的桐油纷纷滴落,有如雨帘似的。如此手工作坊,工艺流程和操作环节多,劳动强度大,人手需要多,技术性要求高,其分工合作的组织架构精密、程序严谨,“打油匠”团队中个人能力发挥和集体配合默契的因素显得错综复杂而微妙。此中靠的是敬业,手脚勤快,机灵,见眼生成,随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一言以蔽之,就是培养形成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敬业精神。此一精神,乃是“打油匠”成功之本。

四、“狼群”和“蚂蚁”的族群团队精神

“打油匠”的最强力运作是推撞杆。当油箝间加进木椎和楔子,“打油匠”们配合协调,推动撞杆,猛烈撞击木椎,一个热烈而神奇的劳动高潮场面产生了,一个“狼道”的搏杀过程展开了,赤裸身子的发达肌腱爆发出力量的刚猛热烈,其撕肝裂胆的号子声和撞杆的猛烈撞击声,展示了中华农耕文明史的壮丽篇章,成为永恒。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这就是“打油匠”身上的一种精神,一种“狼群”分兵合击和“蚂蚁”埋首劳作、不问苦累的团队精神,其内涵的丰富多彩,不可胜数。笔者小时候回孙家老屋,远远听见那撕肝裂胆的号子声和撞杆的猛烈撞击声,听着那些声音在寂静的山崖上久久回应的残响,我朦朦胧胧感到一种苍凉。至今想来,那该是人世间多么伟大的苍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