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以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中介而进行的交往。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思想文化交往而得以传播和共享。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也在思想文化交往中形成一种心理的契合与沟通,从而感受到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思想文化交往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直接的生产过程和经济利益关系,往往把目标放置于较为普遍的、恒久的事物之上。
3.根据交往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社会交往被划分为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和平交往与非和平交往等多种类型
直接交往就是交往主体直接同其他主体进行往来的社会活动。间接交往就是通过若干中介环节同他人或群体进行联系的社会活动。根据交往主体间的出场数量,社会交往可分为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个体交往就是个体对个体的相互联系与活动。群体交往就是指社会群体间的相互交流与活动。根据社会群体的归属特点,社会交往可分为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根据交往使用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交往也可分为和平交往与非和平交往等。
(四)阐明了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1.社会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马克思看来,正是由于社会交往才使人成为社会性的人。社会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或者说,人是交往性的存在。认识到人是交往性的存在,是对传统的“人”的认识的彻底突破。马克思在阐述唯物史观时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但他指的个人不是那种脱离集体、群体生活的单个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正是在人的交往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个人的交往活动,才构成了社会,这样交往就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据,成为人的社会性的根据。人的社会性表明人的活动不是孤立的,人不能离开社会及与其交往的群体和个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的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这一系列观点说明,每一个人既是一个具体特定的个体,又是社会的、类的本质的承担者。个人和社会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之中,而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
2.社会交往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人们社会交往的程度,决定了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发展,离开人的社会交往是不可能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则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尽管马克思在著作中并未系统地阐述交往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但从他的有关论述看,很明显,他是非常重视交往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
3.社会交往的发展使人的发展表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一方面,交往性质的变化使得人的发展由不自由变为自由。在私有制社会中,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自然的或政治的共同体成员,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由此形成的共同体是“冒充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说:“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而在冒充的、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与此相反,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交往条件的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那里,“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这时的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建立在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自由、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4.社会交往范围的变化使人的发展由片面走向全面
马克思指出,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的交往只能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这种地域的局限性也决定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要克服这样的局限,交往必须冲破地域性的限制,扩大范围。一个人的全部特性“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们超越地方的局限性还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这并不决定于施蒂纳,而是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只有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才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只有人们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并通过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共产主义革命,克服在私有制条件下世界历史对于各个人的异己性质,“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人的社会交往只有达到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的程度,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的存在也才能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人的发展才能从片面走向全面。
$第三节 社会交往理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指导意义
一、当代中国社会交往理论研究概述
(一)研究概况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交往理论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又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交往问题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交往范畴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社会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全球化形势的出现,马克思交往理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这一时期,对社会交往实践、交往实践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如叶险明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栾文莲的《交往与市场——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丰子义和杨学功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贺金瑞的《全球化与交往实践》、任平的《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姚纪纲的《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王武召的《社会交往论》等。特别是王武召的《社会交往论》对社会交往的本质、社会交往的系统、社会交往的功能、社会交往的历史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90年代后期,随着学术界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挖掘,对社会交往本身的研究不断深入,从社会交往的视角来探讨人的发展问题的论述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丁立群的《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刘奔的《交往与文化》、林剑的《论人的社会交往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郑召利和杨林林的《生产、交往与人的发展》等。这一系列成果,主要表现为从社会交往形式的历史演进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角度探讨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论。
在研究的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关系说”和“活动说”观点逐步形成。
丁立群、王玉恒等学者主张“关系说”,他们提出了以“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江丹林、刘奔等学者则主张“活动说”,他们提出了以“交往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阶级、社会集团、国家之间互相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所谓交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个人、阶级、社会集团、国家之间互相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交往是个体之间、共同体之间交换其活动从而交换其能力和力量的活动过程,是个体之间、共同体之间(或主体之间)以一定的自然物质或物质、精神产品为手段的互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个人活动转化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
(二)主要观点
以上这一系列研究初步形成了中国当代社会交往理论的主要观点:
1.社会交往首先是一种关系
社会交往是一种关系。社会交往就必然会涉及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客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如果没有它们之间的联系,交往便不能建立。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
2.社会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形式
仅仅把社会交往归结为交往关系,就不可能说明社会交往的真实含义。因为任何关系的确立必然会涉及多方面的事宜,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和系统。置身于系统中,缺乏实践活动,社会交往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说,任何社会交往关系都是社会交往活动的产物,并随着社会交往活动的发展而改变。
社会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形式,是人们之间的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所展开的社会关系的统一,也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统一。社会交往从静态上看,它使人们之间的种种交往关系状态得以形成,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源和动力所在;从动态上看,它表现为人的各种交往实践活动。因此,社会交往既是一种关系性范畴,也是一种活动性范畴,是关系性与活动性的有机统一。
3.社会交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交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观点从理论上阐明了社会交往作为与生产、生产力、社会关系等密切相关的范畴,对人的全面发展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对这一观点的认同,使我们能够重视社会交往在人的发展,特别是大学生的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巨大。为促进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重视人的交往,克服现实社会中制约人的交往的问题,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的社会交往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人的发展究竟有何影响,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做出回答。从社会交往的视角认识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成为社会交往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以上观点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基本观点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这里的自然关系指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既有关系的意义也包含活动的意义。而社会关系讲的是人与人的交往活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样也包含着关系和活动的意义。以上观点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社会交往理论和实践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大学生告别中学时代,告别养育自己的父母,告别自己热爱、熟悉的一切,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心中的“圣地”——大学校园。经过报到、体检、交费、整理行李、铺床等之后,大学生们终于有时间来审视周围的一切。他们发现,大学生活既陌生又新鲜,既清新又茫然;进而意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心态,正是自己从小到大追逐好成绩而忽略或者欠缺的东西。这种因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而产生的问题,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状况迫切需要社会交往理论的指导
1.大学生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社会交往能力不强
当前大学生社会交往状况的个案调查,说明了这一问题。
武汉大学在2000年进行了一次题为“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的用人市场调查。校方选派了1000名高年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对用人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访问式调查。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除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之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637个被调查单位。调查地域被划分为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京津沪地区。被调查单位包括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及各种性质与规模的单位(如企业中的国有、民营、三资、外资企业及大、中、小型企业)。
来自用人单位的信息表明,当代大学生有优势,有不足。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敬业精神、学术视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相对不足”,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心理素质等“绝对不足”。在“为人处世”方面,大学毕业生在“文明修养”(63.2分)、“身体素质”(63.4分)、“处理人际关系能力”(64.2分)、“合作精神”(63分),特别是“心理素质”(59.2分)和“自知之明”(54.8分)等方面不为社会所完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