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力方面,用人市场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57.8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科研能力”(55.4分)、“写作能力”(55.4分)、“计算机使用能力”(64.4分),还有“外语水平”(60.8分)与“语言表达能力”(62.4分)等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意。而且,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生最不满意的10项内容中,摆在第一位的是“自知之明”(19.1%)。
用人单位看重的11项人才能力中,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就有“人际交往能力”(27.6%)、“口头表达能力”(42.3%)、“文字表达能力”(36%)等3项。
这个调查结果充分反映了人际交往能力在人才能力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文明修养”“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不足,反映了市场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满意。
内江师范学院针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状况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是,21.4%的人表示“喜欢交往”,52%的人表示“愿意提高自己的交往技巧”,19.7%的人表示“不想花太多时间在交往上”,6.9%的人表示“厌倦”。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是强烈的,而且愿意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技巧,但也有极少数学生对人际交往表现出冷漠、厌倦,这实际上是青年大学生孤僻、孤傲、闭锁心理在人际交往中的直接反映。
对“进校以来你和同学相处得怎样”的回答是:“很融洽”占20.9%,“较融洽”占57%,“一般”占21.9%,“不融洽”仅占0.2%。对“你认为你所居住的寝室气氛”的描述是:“融洽和睦”占31%,“较融洽”占56.5%,“较为紧张”占6.5%,“沉闷冷漠”占5.7%。
这表明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状况基本能够作出比较正确的评断。大多数学生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但就广泛的同学关系与本宿舍同学关系而言,前者明显好于后者,说明不少学生对集体生活还不太适应,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当你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你一般会采取的行为”是:“主动化解矛盾”者占55.8%,“他不理我,我就不理他”者占33.85%,“意气用事”者占9.6%,“记恨在心”者占16%。这表明,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但是由于青年学生尚处在情绪、情感发展的高峰期,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当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往往容易表现为冲动或一味任性,不作妥协与让步,或意气用事,或记恨在心,采取一些过激行为。这说明不少大学生在交往中还难以处理好情绪与理智的关系。
在回答“别人已经休息后,如果你认为需要的话,仍然会打开没有耳塞的收音机吗”的设问时,表示“肯定不会”者占58%,“一般不会”者占30.2%,“可能会”者占8.9%,“要打开”者占2.8%。尽管不少学生能够在交往中做到关心、理解、尊重、帮助他人,但在学生中以自我为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对己宽对他人严,自私狭隘等思想行为仍相当突出。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障碍。
由此,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且愿意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有的学生缺少相应的交往技巧,有的学生则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狭隘、孤僻、孤傲、闭锁的心理特征,缺少对他人的理解、尊重与宽容。因此,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指导下,注重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大学生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不容忽视
在大学生中,有很多优秀者;在社会交往中,也有很多优秀的道德典范和行为楷模。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是,在大学生社会交往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不容忽视。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社会中,社会已经不能随意地要求他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经历去了解社会。尽管他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可国家、社会、集体的观念在一部分大学生的脑海里已变得非常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人价值实现,这就难免有丑陋的东西表现出来。认识这些现象,可以使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以便更好地完善自我,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把握自我。
在《某些丑陋的大学生》一书中,台湾学者三墨先生对大学生的“丑陋”陈录如下:
“那么到底什么样子的行为是称得上丑陋呢?
第一种是冷漠型的,除了自己切身利益的事之外,其他大至国际形势小至校园活动一概‘不关我的事’。
第二种是缺德型的,偷、骗、赌、赖……什么小坏事都干得出来,而且绝对编得出一套理由为自己辩护。
第三种是鬼混型的,书是绝不好好念的,纯粹是逃课一路逃到毕业。
第四种是欺诈型的,使尽各种手段拿分数,有足够资格获得‘诺贝尔作弊奖’!
第五种是玩乐型的,反正有学校鼓励、家长纵容、同学热心参与,只要有钱,永远都可以玩得天昏地暗。
第六种是放荡型的,大学生当然要开放一点,超友谊何妨,同居也没关系,反正打胎又花不了多少钱……
第七种是虚无型的,沉沦在个体户的深渊之中,既得不到快乐又无法自拔,像行尸走肉一样毫无人生的目标。
第八种是自毁型的,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是想要什么却偏又得不到,只有毁灭自己来‘报答’世界。”
大陆的大学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生管理制度,比台湾的管理制度严格,有一些问题不像三墨先生所描述的那样严重,但这提纲挈领的八种现象在我们的校园中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形象急剧滑坡是显而易见的事。
“有文化,没有教养”,这是一位大学校长曾对我们大学校园里许多不文明的现象痛心的评价。他说,他走访过欧美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大学,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无论在哪个大学校园,他们的学生都给人们一种有良好的教养的感觉,而我们的学生你不能说他没有文化,但却缺乏教养。
一位大学生在考取研究生后曾投书《中国青年报》,痛心地诉说他看到的这些怪现象:“在大学里,我看到了那种与大学生形象不相称的行为,在楼道里练排球,打碎了灯罩,一笑了之,扬长而去;忘了带钥匙,崭新的门抬脚就踹;宿舍楼里的电话不知得罪了谁,话筒被砸了个稀巴烂,只剩‘半条残肢’,拖着小尾巴似的断线……”
一位教师也这样气愤地写道:“每当我从学校转一圈回到办公室,不知怎的,肚子总是气鼓鼓的。一些现象,真有点令人费解。比如说吧,教学楼雪白的墙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有的直,有的弯,有的高,有的低,好像同学们在比赛谁的韧带软,谁的腿抬得高。在学生的生活区,‘新鲜事儿’更是比比皆是。水房里,明明写着不许乱泼乱倒,可堂堂的大学生如同目不识丁的人一样,我行我素。学校三令五申不许私装电器,但楼内的保险丝常常因电炉的使用而烧断。宿舍里,水壶空空却无人打水,实在渴得受不了,便去别处求人‘行行好’。老师去到宿舍,有些学生连打个招呼、给老师让座这种起码的礼貌都不懂。更有甚者,午休时吹拉弹唱,大声喧闹;晚休时打扑克、放录音、跳舞,直闹到深夜,四邻不安,众人受害。”
我们会发现周围有些同学是那么“自私”,那么冷漠,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只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还学会想方设法去讨好老师与领导。他们交友也有原则,平时在一块吃、喝、玩、乐,怎么都行,一旦有了利益冲突,那么很可能翻脸不认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处世准则,使不少大学生把一颗质朴、善良、坦诚的心给包裹了起来,只留下了对他人的防范、戒备、警惕。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变成如一些同学所说的那样:大学同学的感情往往不如高中、初中同学间的感情那么深厚和真挚。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的生活理念和动机都完全是建立在“个人”与“自我”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个人第一”“自我第一”思想的作用下,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人际交往的准则,当然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进退的。平常的生活中,他们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得失,很少体察和体谅周围人的感受。同学间的理解与关心少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戒备与嫉妒。“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是一些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真实写照。
以上这些,尽管是大学生“丑陋”的一面,但都是一些大学生社会交往状态的真实写照。我们应当提高对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用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及当代我国社会交往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实践,帮助他们形成和谐协调的社会人际关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交往理论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交往使人类产生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启迪了智慧;交往使人们结成了一定关系,共同从事物质生产与交流,进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交往使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认识、理解、合作,进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交往使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成家立业。积极的社会交往有助于人的个性形成和社会适应;消极的社会交往会导致心理冲突、人格变异,阻碍其适应社会,影响其人格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们的一种本质需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含五个层次:第一级需要为生理需要,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食物、睡眠、性欲等等;第二级需要为安全的需要,如对个人前途、安全、保障自身的地位等的需要;第三级需要是社会交往的需要,即指个人归属于某一团体的需要,包括对参与团体活动、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对友谊、爱情的需要等等;第四级需要是自尊的需要;第五级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个人潜力的需要。
大学生是人群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有对社会交往的本质需要。如果他们对交往和友谊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感到异常孤独、寂寞、痛苦,轻则影响心境情绪和身体健康,重则失去生活的意义和勇气。社会交往具有沟通信息,交往情感,协调行为,提高人际知觉准确性的作用,对大学生个体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社会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社会化,促进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