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生于乌拉尔地区弗特金斯克城的一个贵族家庭,其父是当地一个冶金厂的厂主兼工程师,家庭富裕。柴科夫斯基自幼喜爱音乐,10岁开始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同年,他又进入彼得堡法律学校,进行长达9年的学习,1859年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1861年,他入A ·鲁宾斯坦(A··G· Rubinstein,1829-1894,俄)开设的“音乐讲习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次年,当这个讲习班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时,他便正式转入这所俄罗斯首座高等专业音乐学府,从事专业音乐学习。1864年创作出了管弦乐《“暴风雨”序曲》。1865年他创作出以席勒《欢乐颂》为题材的清唱剧,该清唱剧在毕业典礼音乐会上演出。同年他还创作了《#c小调钢琴奏鸣曲》。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66年,当A ·鲁宾斯坦的弟弟N·鲁宾斯坦(N· Rubinstein,1835-1881,俄)在莫斯科建立莫斯科音乐学院时,柴科夫斯基应邀进入该院任教长达11年。1872-1876年间,他还兼任《俄罗斯报》音乐评论员。1876年,他参加了第一届拜罗伊特音乐节。1877年,柴科夫斯基与女学生米留可娃结婚,但仅9个星期后就分居了。这段短暂的婚姻让柴科夫斯基精神濒临崩溃,甚至企图自杀。后在医生的劝告下,柴科夫斯基开始旅行以修养生息,并寻找新的创作灵感。
1877年,柴科夫斯基得到一位俄罗斯富孀梅克夫人每年6000卢布的音乐创作资助。同年,柴科夫斯基辞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职务,专心致志地创作音乐作品,他的教师生涯也由此结束。这项资助金连续支付了13年,解决了柴科夫斯基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全部经费,使他得以专心致志于音乐创作。这13年也是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最旺盛的创作时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睡美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第四交响曲》、《e小调第五交响曲》,管弦乐《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等都是在这段时期完成的。13年中两人有大量的书信往来,只是从未见过面,这些书信成为后世研究柴科夫斯基生活和创作的宝贵资料。1885年,柴科夫斯基在克林购置乡间别墅。1887年他作为指挥家第一次在莫斯科登台演出, 1888年先后赴德国、法国、英国等地巡回演出。1890年底,梅克夫人突然中断赞助金,其音讯也随之完全消失。此时的柴科夫斯基已经蜚声国际乐坛,个人已有丰厚稳定收入,经济上再也无需依靠他人资助了。在之后的3年中,柴科夫斯基继续不断地创作作品。1893年,他完成了著名的《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同年,他因染上霍乱在彼得堡去世。
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下叶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其音乐创作既大量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又充分借鉴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艺术成就,将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与超民族的浪漫主义音乐技法融为一体。他的作品旋律优美细腻,常带有明显的俄罗斯音调特征,和声精致而富于变化,配器色彩绚丽斑斓,音乐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艺术具有悲剧性和英雄性两大特征。沙皇暴政,社会黑暗,民不聊生,民主自由受到强烈的压制,酝酿出他的悲剧性艺术特征;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怀造就出他的英雄性艺术特征。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所涉及的音乐体裁十分广泛,包括歌剧、舞剧、交响曲、协奏曲、交响序曲、交响随想曲、重奏曲、钢琴独奏曲、合唱曲、独唱曲等。除上述以外的其他著名作品还有: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钢琴套曲《四季》;大提琴曲《罗可可主题变奏曲》;《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等。其创作体裁如此多样,这在19世纪下叶的作曲家中极为罕见。
柴科夫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其许多作品已成为10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音乐艺术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曲目。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音乐崛起的象征,他的音乐成就使俄罗斯音乐艺术首次步入世界音乐大国之列。
7.小约翰·施特劳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J·Strauss Ⅱ,1825-1899),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出生于享誉世界的音乐世家施特劳斯家族。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Ⅰ,1804-1849)被称为“圆舞曲之父”,而与父亲同名的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则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生于维也纳,在6岁时就显示出了音乐才华。饱尝音乐职业艰辛的父亲并不希望子承父业,于是就送小施特劳斯去银行工作。小施特劳斯对银行工作毫无兴趣,后在母亲帮助下,他私下随父亲乐队的队长学习小提琴,跟教会乐长德雷希斯勒学习作曲。1844年,19岁的小施特劳斯建立了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不久,小施特劳斯的乐队受到维也纳市民的欢迎,他的个人声望逐渐超越了父亲。1849年,老约翰·施特劳斯去世,小施特劳斯接管了父亲的乐队并将其与自己的乐队合并为“维也纳舞蹈乐队”,之后率领该乐队在奥地利、波兰和德国巡回演出。1855-1865年应邀在彼得堡指挥彼得罗鲍洛夫斯基公园的夏季音乐会达10年,1863-1872年任奥地利皇室宫廷舞会指挥。1867年访问巴黎,同年访问伦敦,1872年访问美国。1871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出其首部轻歌剧《靛蓝与四十大盗》,从此开始了他的轻歌剧创作。他最著名的两部轻歌剧为从事轻歌剧的创作,最初上演于维也纳剧院,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874年的《蝙蝠》和1885年的《吉普赛男爵》。1873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小约翰·施特劳斯演奏了风靡全球的《蓝色多瑙河》。1899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因患肺炎在维也纳去世。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创作分为两个方面:
1.轻歌剧。轻歌剧又称小歌剧,产生于19世纪,属于法国喜歌剧一类(参见第七章 第一节之“二、喜歌剧”)。他一生共作有16部轻歌剧。此外还作有1部歌剧和1部芭蕾舞剧。
小约翰·施特劳斯与勃拉姆斯
2.管弦乐。他的管弦乐以生活性舞蹈音乐为主,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等。这一类作品通常被视为“通俗音乐”,大都在舞厅、聚会和游乐场所中演奏。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生活性舞蹈音乐创作,真实地反映出19世纪下叶维也纳的现实生活情趣和大众音乐审美倾向。他的管弦乐采用浪漫派音乐技法,大大提升了这些通俗舞曲的艺术性,使之成为交响音乐舞台上的常演曲目。他曾多次率领他的管弦乐队在欧洲许多国家巡回演出,把维也纳风格的通俗管弦乐曲全面推向欧洲艺术音乐殿堂。这些作品受到勃拉姆斯、瓦格纳等著名作曲家的高度赞扬。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生活性舞蹈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再一次表明,通俗音乐演化成为艺术音乐是音乐史的发展方向之一。类似例子在音乐史上屡见不鲜。巴罗克时期的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恰空、塔兰泰拉等舞曲,早年皆为乡村或城市的生活性舞蹈音乐;亨德尔《水上音乐》的曲调素材也是采用当时流行的多种舞蹈音乐;古典交响曲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源自17-18世纪的同名宫廷交谊舞曲。在通俗音乐或民间音乐向艺术音乐转化的过程中,优秀作曲家所起到的催化剂作用至关重要。
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出数百首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在内的多种生活性舞蹈音乐作品,圆舞曲代表作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南国玫瑰》、《春之声》和《皇帝》等;波尔卡舞曲代表作有《闲聊波尔卡》、《拨弦波尔卡》、《雷电波尔卡》等;进行曲代表作有《奥地利进行曲》、《革命进行曲》、《旋转木马进行曲》等。在他所有的创作中,圆舞曲最为著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三、晚期浪漫乐派
晚期浪漫乐派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叶,代表人物有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沃尔夫(H. Wolf,1860-1903)等作曲家。晚期浪漫乐派的音乐创作重点集中在交响音乐和歌剧领域,作品形式和管弦乐配器手法显得更加新颖复杂,功能和声原则遭到了瓦格纳半音和声的强烈冲击,调性的结构力逐步下降,作曲家喜欢用艰深技法、晦涩的构思来宣泄内心深处极度压抑迷茫的情感。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与20世纪新音乐几乎同步进行,因此其很多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与20世纪新音乐审美取向的相似特征。
1.马勒
马勒(G·Mahler,1860-1911),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晚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1860年诞生在波西米亚喀里希特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父亲是位酒厂老板,由于家里孩子接二连三地出生,经济压力巨大,父亲变得暴躁易怒,母亲和马勒则成为了家庭暴力的牺牲者。虽然父亲粗暴专横,但仍然重视子女的基础教育。马勒从小学习钢琴,到15岁时已经具有了相当不错的钢琴演奏能力。1875年,马勒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跟随艾普斯坦学习钢琴。在音乐学院学习的三年中,马勒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毕业后,他在维也纳居住,以教人演奏钢琴和作曲为生,不久他便感到,仅仅依靠钢琴教学和作曲的收入已无法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求,于是他开始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1880-1887年,马勒先后在一些剧院担任指挥。1888年,他担任了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后又转任汉堡歌剧院。在德国工作期间,他先后结识了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等人。1897年,马勒前往维也纳担任宫廷剧院总监。此后10年间,马勒全身心地投入指挥工作,大大提高了剧院的演出水准,也稳固了他在维也纳音乐界的地位。1898-1901年间他人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首席指挥。1907年任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指挥,1909年兼任纽约爱乐协会指挥。1911年,马勒在纽约指挥完最后一场演出后回到了维也纳度假,不久因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马勒生前被视为那个时代欧洲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很少有人把他视为作曲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的指挥生涯的间隙中逐一完成的。他在世时,其作品很少获得公演机会,他去世后,许多作品才被后人从其书橱中发现。
马勒的创作以声乐曲和交响曲为主。其声乐曲代表作有:声乐套曲《旅人之歌》、《亡儿之歌》,歌曲集《少年魔角》等,1909年他完成了其著名的交响性声乐套曲《大地之歌》。《大地之歌》的歌词来自德国诗人贝特格((H. Bethge,1876-1946)编译的诗集《中国笛子》中的7首唐诗的德文译本。全曲共分6个乐章:1)“悲愁的饮酒歌”,2)“秋日孤独者”,3)咏少年,4)咏美女,5)“春日醉翁”,6)“告别”。他一生中共作有10部交响曲,代表作有:《c小调第二“复活”交响曲》、《bE大调第八“千人”交响曲》等。马勒的创作风格早年主要受到布鲁克纳的影响,成熟期的作品主要受到舒伯特、舒曼、瓦格纳等人的影响。他喜欢将声乐与管弦乐合二为一地创作作品,以交响音乐来丰富声乐的戏剧性表现力,以声乐来描摹和展示交响曲的意境和思想内涵。他的声乐套曲和声乐曲集通常以管弦乐队为伴奏(或协奏),他的交响曲几乎都加进了独唱与合唱。他的作曲多采用动机发展手法,突破功能和声的结构原则,大量使用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音乐明显出现调性解体征兆,配器新颖,音色奇特,音响宏大。马勒的作品是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的代表。
2.理查·施特劳斯
理查·施特劳斯(R·Strauss,1864-1949),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父亲是一名慕尼黑宫廷乐队中的圆号手。理查·施特劳斯4岁开始学钢琴,6岁学作曲,8岁学小提琴。1875年,从迈尔(F·W·Meyer)学习作曲理论。1880年,完成了最早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两部作品均于1881年在慕尼黑演出。1882年,就读于慕尼黑大学,学习哲学和艺术史课程,同年,他的管乐《小夜曲》在德累斯顿演出,引起德国指挥家比洛的注意。1884年,第二部交响曲在纽约公演。1885年,他中断学业,赴迈宁根管弦乐团跟随比洛学习指挥,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1886年,离开迈宁根,访问意大利。1887年,在慕尼黑公演了他的交响幻想曲《意大利》。1889年,在魏玛宫廷首演的交响诗《唐.璜》演出成功。1894年,他的第一部歌剧《贡特拉姆》在魏玛演出,却未获成功。同年,他与女高音歌唱家宝琳·安娜结婚,婚后为妻子写作了许多歌曲,并为妻子的演出弹钢琴伴奏。1895-1899年间,理查·施特劳斯写作了一系列的交响诗,如《梯尔的恶作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吉坷德》、《英雄的生涯》、《死与净化》。1901年和1902年,他的第二部歌剧《火荒》先后在德累斯顿和维也纳两地成功上演。1903年访问英国,1904年访问美国期间指挥演出了他的《家庭交响曲》。1905年,歌剧《莎乐美》在德累斯顿首演。1909年,与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尔(H.von Hofmannsthal,1874-1929)合作的首部作品《埃勒克特拉》问世。《莎乐美》和《埃勒克特拉》均取材于圣经和传说故事,它们的音乐手法十分激进,音响尖锐刺耳。1911年,与霍夫曼斯塔尔合作的另一部歌剧《玫瑰骑士》在德累斯顿上演,获得普遍赞扬。1914年,牛津大学授予他音乐博士学位。1915年,交响诗《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在柏林首演。1933年,他被德国**政府任命为“帝国音乐局局长”,后于1935年辞去该职。1936年访问伦敦,他接受了皇家爱乐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主要居住在维也纳。1946年后他主要居住在瑞士。1947年他曾一度被视为**嫌疑分子受到调查,1948年被宣告无罪并得到返回德国的许可。1949年在德国加米施-帕藤基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