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1726500000032

第32章 19世纪法国和意大利歌剧(3)

普契尼(M·Puccini,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卢卡,其父是当地教堂的一位管风琴师。普契尼10岁时成为当地教堂唱诗班的歌童,14岁任教堂管风琴手。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得第一名,19岁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普契尼早年曾进入卢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880年再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883年毕业。他的首部歌剧《群妖围舞》于1884年问世并参加了一次歌剧作曲比赛,没能获奖,虽然该剧得到歌剧台本作家博依托的好评,并于1884年在米兰成功上演,但作曲家威尔弟却对该剧由不同的看法,认为该剧未能获奖的主要原因在于“歌剧里交响音乐的因素占了优势”,并告诫“歌剧是歌剧,交响曲是交响曲。单纯为了取悦管弦乐队而在歌剧里写上几段交响音乐,这种做法我不敢苟同”。1893年他的歌剧《玛侬·莱斯科》并成功上演,才使他真正进入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之列。1896-1904年,是普契尼音乐艺术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他的三大歌剧杰作《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和《蝴蝶夫人》相继问世。1910年创作出以美国社会生活为背景的《西方女郎》。192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一部以中国元朝传奇故事为剧情的歌剧《图兰朵》。在这部歌剧中,他采用中国民歌《茉莉花》和《妈妈娘糊涂》的主题素材创作了一些场景音乐。1924年,当这部三幕歌剧写到第三幕中的“二重唱”时,他因喉癌病情加重而不得不搁笔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治疗。同年,因治疗无效普契尼在布鲁塞尔去世。该歌剧的未完成部分由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法诺(F·Alfano,1876-1954)续写完成。

普契尼一生中共作有12部歌剧,其歌剧题材广泛涉及现实生活、历史传说、异域风情等方面。有描写政治迫害和爱情纠葛的《托斯卡》,有表现日本妇女悲惨命运的《蝴蝶夫人》,有讲述美国少女真挚爱情的《西方女郎》,有讲述中国历史传奇的《图兰朵》等,其歌剧的主角多为被压迫受凌辱的中下阶层女性。普契尼的创作手法多沿用意大利歌剧的传统模式,突出声乐在歌剧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以咏叹调来刻划人物的思想感情。普契尼重视管弦乐队的作用,在他的歌剧中,乐队不仅作为声乐的伴奏,而且也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烘托舞台气氛、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他常用不协和和弦、调式变音、刺耳的配器来渲染焦虑、悬疑、紧张的舞台气氛。普契尼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叶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歌剧领军人物。

$第三节 名曲赏析

一、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

[意]罗西尼 曲

“序曲”(overture)原是指歌剧、戏剧、清唱剧等开场前演奏的一段音乐,17世纪早期的歌剧序曲为一种简短的开场音乐,它没有固定的形式,既可以是一段进行曲、舞曲或世俗歌曲改编曲,也可以是歌剧乐队的小号手随心所欲吹奏的一串音符,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静场”,其乐队并无形制规定,人数由几个人到三、四十个不等,乐队中常设乐器为古钢琴。序曲指在歌剧、清唱剧、或话剧开始前演奏的一段器乐曲,17世纪下叶,法国歌剧作曲家吕利(J-B·Lully,1632-1687)首创了一种由“慢”-“快”-“慢”三乐段构成的“法国序曲”(overture)。18世纪上叶,意大利歌剧作曲家A·斯卡拉蒂首创了一种由“快”-“慢”-“快”三乐段构成的“意大利序曲”(sinfonia)。其中,意大利序曲成为后世交响曲的前身。18世纪中叶以前,歌剧序曲与歌剧情节、思想感情没有关联,它只作为歌剧即将开幕前的“肃静”提醒。18世纪下叶,德国作曲家格鲁克,对当时的意大利正歌剧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也包括对歌剧序曲的改革。格鲁克强调,歌剧序曲应当具有提示剧情的作用,提醒观众对即将开幕歌剧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他为自己的歌剧《伊菲基尼在陶里德》所写的序曲,就提前对第一幕中的暴风雨给予形象的预示。格鲁克的歌剧序曲创作原则,为后世普遍采纳。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序曲、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等皆如此。歌剧序曲的曲式多种多样。18世纪中叶之前,歌剧序曲的曲式并无定式。18世纪下叶至19世纪,德奥作曲家常用变化奏鸣曲式创作歌剧序曲,而意大利和法国作曲家则基本不用奏鸣曲式。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序曲,往往只是把歌剧中的曲调串连在一起的集成曲,意大利歌剧序曲则大都写得比较简短。

19世纪出现了一种不依附于舞台剧的、专供音乐会演奏的标题序曲,它不是某部戏剧的开场音乐,而是一种独立的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体裁-“音乐会序曲”。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可谓是音乐会序曲最早范例。音乐会序曲的标题大都具有描绘自然景色或讲述故事传说等特征,如: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赫布里底群岛》、《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美丽的梅露西娜》,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序曲,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12》序曲等皆属于19世纪音乐会序曲的代表作品。

音乐会序曲多采用奏鸣曲式原则创作,多为单乐章作品。也有少数是联套序曲,如:19世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自然、生命和爱情》三联序曲,就是由《大自然》、《狂欢节》和《奥塞罗》三首序曲联套而成的。

音乐会序曲的标题内容涉及广泛,有描写大自然的,如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序曲;有取材于神话故事的,如门德尔松的《可爱的梅露西娜》序曲;有取材于文学名著的,如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如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有反映民风风俗的,如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序曲等。

喜歌剧是罗西尼歌剧创作的中心,两幕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创作于1816年,同年在罗马首演。该歌剧的音乐只用了13天便创作完成,并是他全部喜歌剧中最著名的一部。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剧情梗概如下:年轻的阿尔玛维瓦伯爵爱上了美丽的少女罗西娜,而罗西娜的保护人巴尔特罗医生也早已对其垂涎欲滴、心怀不轨。当他发现了罗西娜与伯爵的恋情后,便挖空心思地设计重重障碍,千方百计地阻挠两人见面,并采取措施把罗西娜严厉的看管起来。阿尔玛维瓦伯爵在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理发师费加罗,几经周折,罗西娜和伯爵终于在费加罗的帮助下举行了婚礼。

该歌剧的音乐创作以费加罗为中心,着力刻划这一小人物的机智、幽默、热情和正义感。音乐形象鲜明、充满活力,富于浓烈的意大利世俗音乐气息,洋溢着诙谐的欢快和辛辣的讽刺。该剧在罗西尼生前上演过500多场。并在其去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成为了世界歌剧舞台最受欢迎、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除此之外,从19世纪以来,该歌剧的序曲也被视为最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经常上演于各种形式的交响音乐会。

按照意大利歌剧音乐创作的传统,序曲音乐素材与歌剧中的音乐素材并不强求相同,事实上,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作品,其序曲与歌剧中的音乐大都没有音乐素材上的相互借用性,换句话说,即序曲的音乐是独立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亦然。

虽说该歌剧的序曲音乐是独立的,但是序曲精巧的结构布局、轻快的曲调、色彩绚丽的配器,与歌剧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诙谐幽默的剧情氛围十分吻合。序曲所营造出的轻松、快乐、谐谑、无拘无束的气氛,能使观众自然而然地沉沁于喜剧审美的勃勃兴致中,撩起观众对剧情发展的层层联想。《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显示出罗西尼管弦乐创作的卓越能力。

序曲的引子由管弦乐奏出两个极强的和弦,紧接其后是一段由大管弱奏出的音阶级进式模进音型,接着是长笛奏出的收束音调。全奏的ff与大管的pp,强烈的力度、音响、音型对比,加之长笛谐谑的叹息音调,形成鲜明的强与弱、静与动、明与暗的反差,营造出某种引人入胜喜剧性的气氛。

接下来的是一段温情的旋律,由柔和的富于表情的弦乐拨奏出来,并以上二度的两组模进呈现,把听众引入了一个欢乐的氛围中。

温柔舒缓的旋律之后再次出现引子中强音后的那串级进式的模进音型,并且在不同音区流动前进。此时弦乐恢复用弓拉奏。旋律流畅自如。

呈示部开始时,旋律转到了G大调,短笛和小提琴以快板形式演奏,乐曲生动活泼,彰显出谐谑、幽默,富于色彩性的音调。此时,作曲家为听众呈现出了盛大节庆时欢乐的舞蹈场面。

副部主题先由双簧管和单簧管呈示,再由圆号反复,旋律线条由舒展和跳跃两相结合,形成有趣的呼应结构。

序曲没有展开部,后面的部分将主部主题加以变化发展,整个旋律自然流畅,显示出很强的流动性。从旋律开始,连续数次使用“罗西尼渐强”。 不断地摸进的上下行音型,辅之以力度的逐渐增强,音乐情绪在激情和热烈气氛中逐步走向高涨。

最后全曲回到了E大调,在充满胜利的喜悦气氛中结束。

二、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意]罗西尼

歌剧《威廉·退尔》是罗西尼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该歌剧剧本由法国作家鲁伊和比斯二人根据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席勒的同名剧本改编,罗西尼作曲,1829年初完成,之后的修改耗时7个月之久,于同年8月3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并获得了极大成功。罗西尼完成的初稿为五幕,后在排演中自嫌冗长,几经删略修改,最终定为四幕歌剧。

该剧是一部具有法国大歌剧风格特征的正歌剧作品。剧情以14世纪瑞士为背景,讲述了威廉·退尔从平民到英雄,最终带领瑞士民众推翻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获得国家独立的历史故事。

歌剧故事梗概如下:14世纪初的瑞士中部城市阿尔特多夫(Altdorf)正值奥地利占领者统治之下,奥地利总督盖斯勒为了显示其淫威,居然在阿尔特多夫市中心广场竖立一根旗杆,上面挂着他的帽子,他命令所有经过这里的市民都必须向帽子鞠躬。一天,神箭手威廉·退尔正好路经此处,他不仅没有向帽子鞠躬,而且还昂首挺胸地走过旗杆,由此,他被当场逮捕。为了严惩威廉·退尔,总督想出一个恶毒的办法,即:在退尔儿子头顶上放置一个苹果,并令退尔在数十米外以箭射之,如果苹果被射中,退尔才可以免罪,否则,仍将入狱。退尔在儿子的鼓励下,拉弓放箭射中了苹果。之后,他和儿子拥抱庆贺死里逃生。正当两人拥抱时,另一支箭却从威廉·退尔的身上滑落下来,总督问威廉·退尔:“你为什么要怀揣两支箭?”退尔回答说:“假如我第一支箭不幸射杀了我的儿子,那么,另一支箭就是为你准备的。”总督听了勃然大怒,立即令士兵重新逮捕了威廉·退尔,厉称要对他处以重刑。在押解途中,退尔寻机一箭射杀总督后逃回故里。后组织民众拿起举行武器起义,他的起义军和瑞士人民一道,最终将奥地利统治者赶出国家,结束了异族的奴役和统治。

歌剧《威廉·退尔》于1829年上演并获成功,之后其序曲也在交响音乐会上演并广受欢迎,遂成为当时乃至今日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节目。《威廉·退尔》序曲由一气呵成的四个部分构成,描绘了瑞士壮丽的自然风光,刻画出瑞士革命志士为国家独立、为民族自由而英勇战斗的历史场景。该序曲淋漓尽致的概括和描绘出整个歌剧的剧情,因而它被公认为歌剧序曲的典范之作。事实上,《威廉·退尔》序曲似乎比其歌剧本身更为著名,序曲的上演比歌剧上演频繁得多。

《威廉·退尔》序曲的结构延续了18世纪意大利三重奏鸣曲“慢”-“快”-“慢”-“快”四乐章套曲结构的某些特征。序曲中的音乐主题并未取自该歌剧中的任何音乐,这种做法是意大利歌剧序曲创作中的惯例。该序曲音乐的戏剧性与歌剧的故事情节密切吻合,四段音乐的艺术氛围与歌剧的四幕场景相互映衬。这部歌剧充分反映出当时意大利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反抗外来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体现了罗西尼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一部分,行板,“黎明”。通过大提琴的一段独奏引子,勾勒出了清晨时分,阿尔卑斯山野沐浴在第一缕阳光下的宁静和辽阔。接着4把大提琴加入,组成一曲优美的大提琴五重奏。用简单的音乐语言描绘了瑞士黎明的自然美。

绵延在晨曦里的阿尔卑斯山宁静而悠远,终年积雪的山峰映衬在蓝天里,从山腰到山麓是茂密的森林、草地、田野、村庄,一切都恬适温暖,那就是威廉·退尔的家乡。

第二部分,快板,“暴风雨”。由小提琴快速地奏出连续下行的音调,辅之以打击乐器的轰鸣,犹如暴风骤雨倾泻而下,山野被狂风肆虐、电闪雷鸣笼罩,情势万分紧急。这段充满戏剧性冲突的音乐既是对大自然的暴风雨常青的描绘,又是对瑞士人民不堪外来统治与压迫,决心与统治者血战到底的决心。这段音乐预示着人民的反抗斗争即将爆发。

第三部分,行板,“牧歌”。英国管奏和长笛出一大段流畅而悠闲的牧歌风曲调,勾勒出暴风雨过后的阿尔卑斯山原野上,牧人愉快地放牧的情景,乐观而富于朝气的氛围,营造出人们对胜利的向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

第四部分,快板,“胜利”。当第三部分 “牧歌”的曲调走完最后一个音符,兴致勃勃的小号音乐马上紧接吹响,这是进军的号角,先由一段富有号召性的引子开始,象征着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着的大起义正式拉开序幕。

紧接着是气势恢宏的乐队全奏,音乐节奏犹如冲锋陷阵的骑兵的马蹄声,铜管乐器的旋律音响震耳欲聋,象征着瑞士人民对统治者的发出的声声怒吼,表达起义大军终将战胜外来统治者的坚定信念。

全曲最后表达出胜利后的喜悦的心情,国家民族实现独立自由,人民庆祝胜利的一片欢腾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