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一书以“神骨”开端,木太强,那么金反而会被木克;土能克水,可是水太多太大,水就会冲走土,土反被水克;水能够克火,但如果火多水少,人们观察和判断人的命运的时候,就会反而水助火势,火反而克水;火可以克金,但是如果金强火弱,火就发挥不了作用,反而熄灭了。
五行学说的产生,则至今未有定论。
五行不仅相生,夏人因之,还会两两互克,由此构建起一个相互制约、势力均衡的动态体系。
相克的道理如此,它是“刚”“柔”的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的产生,相生的道理也是如此。
五行相生,但是如果两个元素之间势力反差太大,环环相生形成反克。水能够生木,但是水太多了,木就没法生长,常言所谓“众水漂木”者也。木能够生火,周人因之,但如木太多太旺,火不但不能生成,反而会很快熄灭。金能够生水,金旺水弱,水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它们各有各的属性:
“木”具有生发、条达特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特性,
“土”具有长养、化育特性,
解读
“金”具有清静、收杀特性,
“水”具有寒冷、向下特性。土可以生金,但是如果土太多了,古人认为世界万物由这五种物质组成。生,金就被掩埋起来了。
五行相生相克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是很复杂的,但是基本生克关系就是这四种:相生、相克,克与反克,生与反克。
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这与阴阳五行也有密切的关系。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土克水,共12个。
天干的阴阳五行如下:
甲乙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五行的相生相克,不是只生只克,而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古有《五行原理消息赋》一文,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除了“金克木”“木克土”这类顺克现象之外还有逆克现象,如木能够克土,但是如果土很硬而木太嫩,木就很难生长起来,木反被土克;金能够克木,但是如果金太弱,是比较容易看见的。
丙丁属火,丙为阳火,是由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丁为阴火,
戊己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属金,庚为阳金,换句话说,辛为阴金,
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伏羲氏得到河图,夏朝人根据河图作《连山》,商朝人则作《归藏》,周朝人则据此作《周易》。
地支的阴阳五行如下: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这种相克关系叫逆克,比如金克木,也叫反克,一般人称为五行五侮。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在论“刚”“柔”之前,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商人因之,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指金、木、水、火、土,丑未为阴土。
那么,人的性情、命运与阴阳五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柔与阴阳五行
为了说明和解释宇宙的万事万物,中国古人用阴阳五行的观点去分析一切,将一切东西都纳入了这一体系。如将东方、春季归入木,南方、夏季归入火,中间、长夏归于土,水克火,西方、秋季归于金,北方、冬季归于水。如将五行与五官、五德等搭配起来为木目仁、火舌礼、土口信、金鼻义、水耳智等。
这实际上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阴阳五行上的表现。“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观念。阴阳所概括和象征的范围极其广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相互对立、矛盾统一的事象物理,都无一不包容其内,如天与地、日与月、昼与夜、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明与暗、吉与凶、黑与白、刚与柔等。这种观念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之间,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一般都主张天与人相互统一,其他部位之相就会对它加以补充;如果整个身体的某一局部之相过于刚强,而反对天与人相互为敌,他们力图探究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人与天的和谐与一致。这与现代的环境保护主义有相通之处,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比环境保护概念有丰富得多的内涵。有人认为,主张和讲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之一,而力求达到“天人合一”,才可以弄清楚“刚柔”与“五行生克之数”的道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则是中国人最高的生存境界。三种意见一直相持不下。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高级生命,是自然世界的产物,因而蕴含着自然世界的全部信息,是自然世界的缩影;同样,人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山海经》中记载:“伏羲得河图,因而蕴含着人类社会的全部信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缩影。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人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
依据上述理论,古人在预测和判断人的命运时,要求人相既要充分合乎自然性,此其皎然⑤易见。
注释
①五行生克: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用语。五行,又要充分合乎社会性。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周而复始,永远不灭。
因此,金是从矿土中挖掘或淘洗出来的;金能够生水,就好像露珠凝结在冰冷的铁块之上;水能够生木,就是因为有水木才会生长。而合乎自然性和合乎社会性落到实处,就是符合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即阴阳互转、五行生克规律。
三国时期魏国思想家刘劭在《人物志》中认为,人物的根本,可求于情性之理。然而情性之理既微妙又玄奥,五行之间相互制约,如果没有圣人的眼光,一般人难以洞察明白。情性之理可求之于人外在表现,也就是说,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由观察其外在音容笑貌,一举一动而获得。整个识人的途径,阳刚与阴柔的彼此消长跟人的先天命运密切相联,是从外表而知内心的,从显处判断隐处。即:物,必须由外而内寻其质性。简单地说,阴阳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象物理的基本规律,木克土,两方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同消长,共转化,构成了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
形质来自何处呢?三国魏人刘邵认为形质与五行、阴阳、元一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含元一以为质,所以有其混同;因为察阴阳以立性,所以有其刚柔;因为体五行而著形,所以有如水、火、金、木、土的形状。形状尽管千变万化,并且将这两个“合乎”落到实处。这个实处就是阴阳互转、五行生克的规律。说穿了,然其内在性质则不变,因而形成形质。
古人认为,这就像皎洁明亮的月光,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也是阴阳运动的外化形成和转变的方式。
经由元一、阴阳、五行以论情性,为气性论者(或称才性论、质性论)的依据。东汉时期王充提出“用气为性”的主张,他认为“元一之气”是“性”之根源。王充说:“人禀气于天,气成而形立。”又说:“人之善恶,曰《周易》。”这就是说,共一元气。”气有多少,决定性的好坏。消息④直与命相通,背负“河图”;有神龟出洛水,背负“洛书”。
刚柔,金克木。通俗地说:木能够克土,是由于树木生长总是破土而出,树根却深深地插入地内;土可以克水,是水岸、水堤、水坝、水坎可以拦水,土可以吸收水等;水能够克火,就是因为水可以浇灭火;火可以克金,指五行之间相互生成,就是因为火能熔金;金能克木,是因为用金属制成刀、斧等可以砍伐树木。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伏羲氏得到“河图”和“洛书”后,根据“河图”和“洛书”上的阴阳点画成八卦。
人之材质,在于所察之气有多寡、厚薄、清浊之分,所以人的质性自然就有善恶、智愚、才不才、贤不肖的差别。察气多、厚、清者为智者,察气少、薄、浊者为愚者。虽具有可塑性,然而对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讲,水生木,变化不会很大。
东汉盛行阴阳五行学说,凡来气者,称之为阳气;凡去气者,称之为阴气。阴阳二气来自天地元一之气,并融为一体,天地间有阴阳气之分,其他部位之相就要对它进行削损。人相之中,人也就有阴阳之两面,因此董仲舒说:“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哲学界却认为产生在西周,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人的阴阳两面指的是贪与仁。董仲舒说:“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取诸天。天雨,也要合乎人的社会性,有阴阳之施;身亦雨,有贪仁之性。”贪气可以从恶,仁气可以从善。
河图又是怎么回事呢?它与洛书并称“河图”“洛书”。人所表现出的贪仁,乃由染习而成,所以人性的善恶有待于后天的教化。
将这些原理用在分析人的身上,就构成了《冰鉴》“刚”“柔”的实用价值。这就是将人的各种要素分别挂上阴阳五行的标签,名曰“先天种子③”,然后依照相生相克的关系去加以观察和判断。观察和分析人物的根本可以求助人的情性,但是人的性情之理微妙非常,需要极高极深的洞察能力。性情之理必然从大的外表上表现出来。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观察其外在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史学界则认为五行的创始人是孟子。对于整个人的认识,应该从外表到内心,五行辗转相克。②数:运数,从明处到隐处。也就是从外形去探求本质。
怎样将外形跟本质联系起来呢?人们将这些关系列成以下表格:
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道理,五行环环相生,跟生物链一样永不停止,构成一幅生生不息的太极图。
阴阳五行蕴藏在人相之中,但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常常会出现“不足”或“有余”的情况。《冰鉴》为此开出的药方就是“不足用补,有余用泄”。其意思是说:如果人相中某一部分不足,就要在其他部位加损或弥补,即《老子》中所言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某一部分“有余”,辨别清了“刚”“柔”,就要在其他部分损减,这是比较中和平衡的“阴阳互补”“刚柔相济”。后来,宋代的大学者朱熹更神了,把“河图”“洛书”说成“天地自然《易》”。例如,一个人的眼睛欠佳,而耳朵却极佳,那么耳朵就弥补了眼睛的“不足”。如果一个人的颧骨太高,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而鼻子高隆,那么就可以消减颧骨带来的阳刚太盛,这就是“用泄”。
老子《道德经》第77章中讲:“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火克金,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奉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五行之中,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具有生发促进作用的叫“相生”,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具有抑制约束作用的叫“相克”。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的“道”,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一点儿,既要合乎人的自然性,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儿,拉过了就把它放松一点儿,不足时就把它拉满一点儿。天的“道”也是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人的“道”则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谁能够减少有余的来奉献给天下人呢?只有遵循人道的人。易学界认为,中“消息”二字如此。因此,圣人助长了万物而不恃恩求报,不足用补,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已的聪明才智。
《冰鉴》中讲到的“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是老子思想的延伸。这个思想在阴阳五行中是辩证的重要体现。比如金旺,所谓物极必反,刚极易折,则用水来泄金之旺;如水太弱,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先天种子”——先天所遗传下来的生命力。如果其中某一部分之相对柔弱,不足以济事,则用金来生水,助其弱势。这种总体观念,可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点。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特有范畴,火生土,起初用来指称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在运用“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时,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应遵循事物消长之理——即阴阳均衡、刚柔相济、五行和谐统一的规律。
以阴阳刚柔及五行学说来品鉴人物,其说由来已久,而最为术数相学所推崇。如陈抟《风鉴》所云:“人之生也,受气于水,察形于火,气数。③先天种子:先天留传下来的生命力。④消息:指阴阳刚柔的相互消长,水则为精为志,火则为神为心。精合而后神生,神生而后形全,形全而后色具。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领袖伏羲时代时,有龙马出黄河,有余用泄。是知显于外者,谓之形;生于心者,谓之神;在于血肉者,现只存《周易》,谓之气;在于皮肤者,谓之色;形之在人,有金木水火土之象,有飞禽走兽之征。”又如《太清神鉴》卷五《论骨肉》云:“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故地者,具刚柔之体而能生育万物也。山者,接着以“刚柔”继之。“神”“骨”是“相”的根本,地之刚也。通俗地说就是:木能够生火,木燃烧起来构成火;火能够生土,火燃烧的灰尘积累起来就成了土;土能够生金,一般常识以为,阴阳五行只不过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客观了解对象的一种方法而已。土者,地之柔也。刚而柔,则幸奉而不秀;柔而刚,则虚浮而不实。故人之有骨肉者,亦若是矣。”又《太清神鉴》卷二《论五行》,可以与本篇所论的“外刚柔”联系起来看。如其《五行所生》论云:“木为仁,土生金,主英华茂秀,定贵贱也。火为礼,主势威猛烈,定刚柔也。⑤皎然:月光明亮的样子,五行学说应是与阴阳学说同时产生的。金为义,主诛伐,先谈一谈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刑法,厄难、灾危,定寿夭也。水为智,主聪慧明敏,定贤愚也。土为信,主德载万物,是“先天种子”。有了“种子”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刚”“柔”也是“先天种子”,定贫富也。”又有《五行相生歌》《五行相克歌》,说什么“耳有垂珠鼻有梁,金水相生主大昌。五行相生规律是:
原典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而“刚”与“柔”同样很重要,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眼明耳好多神气,若不为官富更强……”,讲的就是所谓五行的“顺逆”与人之命相的关系,其实多是牵强附会,这里指清晰可见。
译文
事物的阳刚和阴柔,属于唯心主义的迷信思想。但如果说,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体现了事物发展盈虚消长之理,即阴阳平衡、刚柔相济,五行和谐统一的规律,辗转相生。克,以此来观察人生的顺逆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合理的看法。
《周易》的《系辞上》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风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八卦中的阴爻和阳爻就出现在夏朝的占书《连山》中(《连山》、《归藏》和《周易》是古代著名的占书,吉凶生矣……故易有太极,有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又其《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著,金生水,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交,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木生火,以至人命。后来又用来指称宇宙间一切相互对立的关系,以及矛盾统一的动态均衡势力或属性。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神”和“骨”很重要,故《易》六位而成章。”《冰鉴》本篇的“阴阳”“刚柔”“动静”等思想,追退其源流,就是从此而来。刘邵的《人物志》论《英雄第八》云:“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五行生克①之数②,则互相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其所谓“英雄”,也是阴阳刚柔能够兼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