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读点生意经
1734400000003

第3章 生意成功的“学”字经——向华人首富李嘉诚学习的16条生意经验(3)

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癫狂之中。1972年,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指出:“目前股价已升到极不合理的地步,务请投资者持谨慎态度。”

桑达士的警告,湮没在“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喧嚣之中。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上升到177496的历史高峰,一年间,升幅53倍。

李嘉诚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他深知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他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果然物极必反。在纷乱的股票狂潮中,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股票,混入股市。东窗事发,触发股民抛售,股市一泻千里,大熊出笼。

当时远东会的证券分析员指出:假股事件只是导灭线,牛退熊出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盲目入市投机,公司盈利远远追不上股价的升幅,恒指攀升到脱离实际的高位。

恒生指数由1973年3月9日的177496点,迅速滑落到4月底收市的81639点的水平。是年下半年,又遇世界性石油危机,直接影响到香港的加工贸易业。1973年底,恒指再跌至4337点;1974年12月10日,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其后,恒指缓慢回升,1975年底,回升到350点。

除极少数脱身快者,大部分投资者均铎羽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坳地。

长实自从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诚重要的活动领域,他日后的许多震惊香港的大事,都是借助股市进行的。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都是个全新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出盲目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

毫无疑问,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运儿”。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业绩。

“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原则方略,坚持独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炒一把再说。而偏离航道,三心二意,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原则,终不是成大器之所为。

照顾小股东利益

照顾小股东的利益,就容易成功,反之,就容易失败。

——李嘉诚

从1984年起,李嘉诚进行过三次私有化。私有化是指改变原有上市公司的公众性质,使之成为私有公司。公司上市,收购公司以及供股集资,都是“进取”。将公司私有化,取消其挂牌的上市地位,即“淡出”。“淡出”也是收购,即大股东向小股东收购该公司股票,使其成为大股东的全资公司。

1985年10月,李嘉诚宣布将国际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小股东大喜过望,纷纷接受收购。

1988年10月,长江实业宣布将青洲英泥私有化。长实控有其446%股权,以20港元一股的价格进行全面收购,收购价比市价177港元溢价13%,共涉资金1123亿港元。

李嘉诚的第三次私有化,一波三折,远不如收购国际城市、青洲英泥那么风顺。

1991年2月4日,控股母公司和黄宣布将嘉宏私有化建议,以每股41港元价格将嘉宏收归私有,共涉资金118亿港元,被舆论称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私有化计划。收购价比市价溢价72%,和黄当时拥有嘉宏6528%股权,实际动用资金41亿便可完成收购。

舆论纷纷。李嘉诚解释,主要原因是嘉宏盈利能力有限及业务与长实、和黄重叠。并声称不会提高收购价格,如有人肯出5港元的价格收购,他会考虑出售。

证券界认为,市场投入40多亿资金,将会对1989年后香港股市的萧条带来刺激,有助于股市的复苏。

嘉宏资产估值在每股5至6港元的水平,和黄开价41港元,即折让一成多收购,显然是肥了大股东,而损了小股东。

李嘉诚解释嘉宏盈利前景有限,应该是事实。但在1991年4月10日嘉宏股东会议上,小股东质询:嘉宏1990年财政年度业绩在(1991年)3月8日公布时,盈利状况甚佳,1316亿港元的年盈利比上一年增幅达29%。另外,嘉宏所控的港灯市值连月上升,也会造成嘉宏资产值增高,这都有益于嘉宏的发展。

小股东纷纷质疑,并表示反对,嘉宏私有化建议在一片鼓噪声中以不足1/4的支持而胎死腹中。证券界认为:“流产的原因,是收购价偏低,收购方对嘉宏的评估与实际业绩的差异。和黄出价太低,远不及1987年上市供股价43元的水平。李嘉诚素来关注小股东的利益,而和黄的收购建议对小股东照顾不够,有失长实系的一贯作风。”

“大限”满后,1992年5月27日,和黄重提嘉宏私有化。收购价每股55港元,较停牌前收盘价高出32%,涉及资金5838亿港元。李嘉诚当日表示,私有化目的在于简化机构等。对和黄是否供股集资来筹措收购资金,李嘉诚不做表态。

在7月10日的嘉宏股东会议上,私有化建议以967%赞成票获得通过。这次私有化,和黄以每股55港元的价格收购小股东366股权,实际动用资金5084亿港元。这次的收购价,比上一次的出价41港元提高了3662%,但比资产净值每股64~65港元的水平仍有折让。

收购之所以成功,是既保全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又顾及了小股东的利益。这次私有化,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

永远不过分显示自己

如果你始终注意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利益,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李嘉诚

一如香港经济评论家所总结的,“诚实的李嘉诚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先知先觉,不墨守成规,不固步自封,经常保持着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以适应新的情况。”

一位美国作家曾经这样总结企业巨人所具有的特性:

“他们独具慧眼,能在没人察觉的情况下得到挑战的机会。有些企业家反应迅速,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现机会;有些企业家则干脆自己去主动创造机会。无论是谁,他们都能不顾一切地坚持新的想法,然后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有时甘冒生命危险去追求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他们冒着风险,可是他们常常可以找到创造性的方法来化险为夷。”

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李嘉诚,正是这些国际著名企业家群体中的佼佼者。从创业开始,他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并且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他从不懈怠,无论取得多么巨大的成就,他也永不满足,他总是那么脚踏实地地去实现他的理想。

由于李嘉诚语言温和,不轻易发脾气,一生之中总在自觉不自觉地稳定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非常善于集中精力去处理他应该处理的事情,而力图不让周围的烦恼和挫折影响自己的思绪,所以李嘉诚周围的人都对他怀有深切的好感。

李嘉诚非常善于识才,也非常善于用人。他起用人才的标准,总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专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的应得利益。这使得他身边的人才往往都成为智慧、诚实、勤劳,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人。

李嘉诚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用自己谦虚做人的态度和高尚的品德,熏陶和影响他的儿子和一切出任他身边重要职位的有才之人。李嘉诚常说:如果你始终注意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利益,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李嘉诚精湛的用人策略和宽厚待人的作风,也使他的事业如虎添翼。在今日的李氏王国,李嘉诚拥有一个配合得十分默契,对每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有能力迅速做出决定,并为长实、和黄系列业务做出巨大贡献的“内阁”。正如马世民所描述的那样:“例如我觉得电讯非常有潜力,李先生认为适合,便立即着手进行。”李先生喜欢能源,大家同意,便开始寻找投资机会。在长实、和黄这样一个大集团,能这样迅速做出决定的灵活性十分重要。

平衡自控心经

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李嘉诚

我们究竟应该向李嘉诚学什么呢?

李嘉诚一直在转变和提升他的商业模式。作为生意人,我们不能去学他做什么业务,做怎样的资产组合。因为这些东西跟他的背景、目标、个人喜好、公司的基础、外在环境都有太多相关。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是,他的逻辑是怎么形成的?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做这个决定?他是怎么来做这个决定的?他的感受是什么?他在那个时间的思考点是什么?

从李嘉诚身上,我们至少可以发现:

第一,在不断巩固已有业务的技术、管理能力的同时,李嘉诚不拒绝寻找新的机会。

第二,在开展新业务时不做愿望式的假设,李嘉诚提前评估好自己是否输得起。

第三,李嘉诚内心有一种高明的平衡机制,让自己既保持良好的进攻性,坚持寻找挑战,又拥有足够的自控,不会变成一个赌徒。

李嘉诚明显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不会公司没做好就去忙慈善,但当他想做慈善的时候,又是很大的手笔。除了务实,他没有只局限在香港的地产业务上,也证明了他的视野超越了同辈许多企业家。

一次接受记者访谈时,李嘉诚做了一个手势,右手掌先呈15度角平缓的滑过,到一个点上,则一下变成50度,做攀升状。其涵义为:28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此生可以跟贫穷说再见,接下来只是乐于工作而工作,这一做就是50年。

“若一个人不知足,即使拥有很多财产也不会感到安心。”李嘉诚接着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不可独霸行业

一个人不可以独霸一个行业的。

——李嘉诚

以诚为本,才能做大生意。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由于李嘉诚在塑胶业的实力及声誉,他被推选为香港潮联塑胶制造业商会主席。在此任上,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为香港商界传作佳话。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年初的每磅塑胶原料是6角5仙(分)港币,秋后竟暴涨到每磅4~5港元。不少厂家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李嘉诚其时的经营重心已转移到地产上。因此,这场塑胶原料危机,对他影响不大。况且,长江公司本身有充足的原料库存。但李嘉诚毫不犹豫地挂帅救业。在他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

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

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24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20万磅,以原价转让给需量大的厂家。

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李嘉诚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李嘉诚救人危难的义举,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他的信誉和声望义薄云天。信誉和声望无疑又会回馈他更多的生意和财富。

“当业中同行需要你施以援手,而你有能力时,你可以少一个竞争对手。但切不可忘记,即使你真扼杀了对方,总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崛起。一个人不可以独霸一个行业的。一个人是赚不完所有的钱的。”

我们应该从李嘉诚的话中汲取精义。救人于危难倒悬:不但赢得了人缘、信誉及声望,你的形象实际上为你日后创大业赚大钱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