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可谓是巨人辈出:思想家马克思、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科学家爱因斯坦、富豪洛克菲勒……然而最令世人称道的却是犹太人独特的经商理念和致富技巧。洛克菲勒、索罗斯、罗斯柴尔德、摩根……这些大名鼎鼎的犹太裔商业巨子以及他们的商业成就,令世人翘首瞩目,也为犹太人博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美称。
美国的华尔街和英国的伦敦黄金交易市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犹太富豪在家打个喷嚏,世界上所有的银行都将引起感冒;五个犹太财团坐在一起,便能控制整个人类的黄金市场。”
今日的中国正走在经济建设的高速公路上,相信犹太人的成功理念对今天的中国商人是很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的。
会赚钱的商人既是“大忙人”,又是“大闲人”
人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漫长的,许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许多人整日沉溺于酒桌牌桌之间,日子被无端地浪费。这些人都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注定成不了大器。
在犹太人看来,没有空闲,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是不会赚钱的人。
犹太人认为,要赚钱,首先得有赚钱的时间。在赚钱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时间,否则就等于白白浪费了时间。人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漫长的,许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许多人整日沉溺于酒桌牌桌之间,日子被无端地浪费。若在犹太人看来,这些人都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注定成不了大器。
一个会赚钱的犹太商人,既是“大忙人”,又是“大闲人”。之所以是“大忙人”,是因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为赚钱而忙碌。按照犹太生意经,该忙的时候就要忙,否则没有效率。但是,“忙”与“闲”是相对的。学会“忙里偷闲”,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会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犹太商人又常常是“大闲人”。
犹太人视时间如金钱,他们在做生意时会客观而若无其事地谈论自己和别人的寿命。
“先生今年70岁了吧,大概还可能再活5到10年左右!”对于其他任何民族来说,初次见面就谈这种“不吉利”的话,一定会遭到对方的白眼。犹太人却很坦然,他们认为人生下来以后就注定要死,不必对死畏之如虎。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就意味着知道自己还能赚多少钱。犹太人活到老赚到老。他们对死的态度是客观和冷静的,一旦知道还能活几年,就会抓紧这几年时间来享受和赚钱。
赚钱为了享受,这是犹太人赚钱的目的,也是他们对于商业目的的最好诠释。因此犹太人在经商时劳逸有度,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金钱是没有国界的
赚钱,就不要顾虑太多,不能被原来的传统习惯和观念所束缚。金钱是没有国籍的,所以,赚钱就不应当区分国籍,为自己圈划赚钱种种限制圈子。
犹太商人对顾客总是一视同仁,不带有一丝成见。在他们看来,因为成见而坏了可以赚钱的生意,简直是太不值得了。
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虽然依地区有美国系及苏俄系之别,但是他们都自视为同胞。无论是住在华盛顿、莫斯科或伦敦等地,犹太人之间都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例如,住在美国的一位犹太人名叫哈利·威尔斯顿的钻石商人,他联合全世界的犹太钻石商组成一个庞大的集团,与其他国的人做生意。又如居住在瑞士的犹太人,最能利用中立国的特性,同时联络美国的犹太人和俄国的犹太人来从事国际性的交易。
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这是犹太人经商得出的训示,就像金钱没有肮脏和干净之分一样,犹太人对赚钱的对象也是不加区分的。只要能赚钱,达成生意协议,能从对方手中得到钱,就可以做。在犹太人的脑海里,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犹太人,还是共产主义社会里的犹太人,为了各自共同的目的,他们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对付外人。在进行贸易往来时,无论你是美国人还是俄国人,无论你是西欧人还是非洲人,只要你和他的这笔交易能给他带来利润,他就可以和你交易。
犹太人观念中,除了犹太人外,不管是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或意大利人等,一律被称之为外国人。为了赚钱,不管你是哪一国的外国人,主张何种主义,信仰何种宗教,都是他们交易的对象。
要赚钱,就不要顾虑太多,不能被原来的传统习惯和观念所束缚。要敢于打破旧传统,接受新观念,同样,要想赚钱,也是要打破成见的。试想一想,如果因为对方的思想意识不同,自己在原来成见的作用下,主动放弃了一次赚大钱的机会,岂不是太可惜,太不值得了!
金钱是没有国籍的,所以,赚钱就不应当区分国籍,为自己圈划种种限制。犹太人聪明地认识到这点,他们认识得早,所以他们很团结,结合在一起共同赚外国人的钱,这就是他们成功的所在!
犹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如果他们没有这种意识,却因为国籍、思想意识形态的制约,而拒绝相互间的联系,他们的力量薄弱,在世界各地又受歧视,那么,他们何以对付这复杂的世界呢?他们还能在商业上取得如此高的荣誉吗?他们能成为当今的金融之王吗?当然不能!
别怕没人买得起
有钱人都买得起奢侈品,这一部分人虽占全国人口的少数,却占有全国金钱的多数,赚这部分人的钱,效益必定很高。
一个日本的犹太商人受80/20法则的指引,在钻石生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钻石是一种高级奢侈品,它主要是高收入阶层的专用消费品,一般收入的人是购买不起的。而从一般国家统计数字来看,拥有巨大财富,居于高收入阶层的人数比一般人数要少得多。因此,人们都存在这么一个观念:消费者少,利润肯定不高。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居于高收入阶层的少数人却持有多数的金钱。
日本犹太商人就看中了这一点,他把钻石生意的眼光投向占人口比例“20”的有钱人身上。犹太商人抓住时机开始寻找钻石市场。他来到东京的某百货公司,要求借该公司的一席之地推销他的钻石,但是该公司根本不理他那套:“这简直是乱来,现在正值年末,即使是财主,他们也不会来的,我们不冒这种不必要的风险。”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但他并不气馁,坚持以80/20这条万无一失的法则来说服百货公司,最后取得该公司一角:郊区分店。分店远离闹市,顾客很少,生意条件不利,但犹太商人对此并不是过分忧虑。钻石毕竟是高级的奢侈品,是少数有钱人的消费品,生意的着眼点首先得抓住财主,不能让他们漏网,以赚取占钱“80”的人的钱。当时百货公司曾满不在意地说:“钻石生意一天最多能卖2000万元,算不错了。”犹太商人立即反驳:“不,我可以卖到2亿元给你们看。”这在商人看来,无疑是狂人的说法了。但犹太商人胸有成竹地说出这句话来,无疑是源于80/20法则的信心。
事实上,80/20法则的魔力很快就显示出来了。首先,在地点不好的分店,取得了一天6000万的好利润,大大突破一般人认为的500万的效益估量。当时正值年关贱价大拍卖,吸引了大量顾客,犹太商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和纽约的珠宝店联络,运寄来各式大小钻石,几乎都抢购一空。
接着,犹太商人又在东京郊区及四周,分别设立推销点推销钻石,生意极佳。任何商店都没有下过每天6000万元的记录。相反百货公司由于开始没有抓住占钱“80”的有钱人的机会,当全国各地销路大开时,才低头提供摊位,结果效益反而不如其他本来相对萧条的商点。
这样到了第二年春天,犹太钻石商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日元,就连四周地区的买卖,也超过了2亿日元,犹太商人实现了曾许下的狂言。
钻石生意成功了,奥秘在哪里?
别怕没人买得起。
百货公司对此有过怀疑,他们认为钻石商品就好比美国卡迪拉克牌或林肯牌豪华小轿车,国人能够购买的很少,因此销路一定不好。而犹太商人却不这么想,他把钻石看成稍微高级的国产小轿车,是有钱人都买得起的奢侈品,这一部分人虽占全国人口的少数,却占有全国金钱的多数,赚这部分人的钱,效益必定很高。
没空子可钻时才能达成交易
每一次商业交易,就是一次智能的较量。犹太商人从不给坏商人机会,他们往往要事先了解对方的实力与信誉,同时还要了解自己的实力与风险。
犹太人除自己之外,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在遇到金钱问题时,表现出过分的小心。因而,无论商人有多坏,犹太商人在与之交易中,总会认真研究所在国的法律、市场、公司前景,甚至个人喜好等,在确证对方没有空子可钻时,才可能达成交易。
在碰上真正的坏商人时,犹太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他们会留给自己很多时间做实地观察。一个商人如果对对方公司的具体实力、信誉一无所知,那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犹太商人对于这一点体会很深,他们亲自实地考察,从不轻易相信别人所提供的材料。
每一次商业交易,就是一次智能的较量。犹太商人从不给坏商人机会,他们往往要事先了解对方的实力与信誉,同时还要了解自己的实力与风险。他们的胆识与冒险是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础上的;他们这样理智的决策通常会避免较大的过失。犹太商人只有在掌握了对手所有资料后,经过分析确证,通过双方实力对比,以及对所有可能存在的漏洞的把握后,交易才能完成。如果对方试图设下圈套,犹太商人会步步紧逼,消除一切隐患,不让对方有制造麻烦的机会。
犹太人的商业联系网十分宽广,他们积极发展与外商的合作关系,建立起联合公司。尽管如此,犹太商人对于外国人履行协议的能力仍持怀疑态度。对于协议中的内容,仍小心谨慎。为了使对方遵守并履约,他们将直接派人采取其他方式实施监督。
为了防止生意场上的骗局发生,犹太商人总能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如一位美国的犹太商人,拟从法国进口一批女式手套。在货物抵达美国后,须先支付一笔昂贵的进口税。为了省下这一笔钱,他采取了周密的策略,先将从法国购进的一万副手套一分为二,只将其中的上万只左手套发运美国。手套抵达后,一直没人去取,直到过了提货期,当海关将这批手套视为无主货拍卖时,发现全是左手套,没人购买,而这位商人便以最便宜的价格买下了这批货。不久以后,他们又在另一处港口进口了另外的一万只右手套。这一交易原则也说明,在交易发生时,只要做得滴水不漏,任何原则都会为你所用。
此外,如果真正碰上了互为对手的坏商人,他们就会给对方布置好陷阱。这自然离不开杰出的间谍师们的合作。犹太商人会以重金聘请那些无所不在的间谍,帮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挫败竞争对手。在犹太商界里那些伟大的商业奇才,他们自己就是最杰出的间谍。他们长期处于不败之地,没有被那些坏商人所摆布,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情报,利用最新的信息,完善自己的计划,订立健全的契约,最终促成交易的正常进行。
破译信息能帮人抢占先机
商场上机会均等,在相同的条件下,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稳操胜券。而抢占先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获取并破译有关信息。
对于一个长期缺乏保障的民族来说,有时一个信息就可能决定生死存亡。由这样的传统出发,犹太商人形成了对信息的高度重视与敏感。
商场上机会均等,在相同的条件下,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稳操胜券。而抢占先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获取并破译有关信息。
事实上,犹太人的消息灵通是世界闻名的。
在这方面,罗斯柴尔德家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实例。罗斯柴尔德家族遍布西欧各国,这种分布既使这个家族较易于获得信息,也使各种信息具有了特别重大的价值:在一地已经过时了的信息,在另一方可能仍具有巨大的价值。为此,罗斯柴尔德家族特地组织了一个专为其家族服务的信息快速传递网,在交通和通讯尚未快捷的时代,这个快件传递网发挥的作用决不容忽视。
19世纪初,拿破仑和欧洲联军正艰苦作战,战局变化不定、扑朔迷离,谁胜谁负,一时很难判断。后来,联军统帅英国惠灵顿将军在比利时发起了新的攻势,一开始打得十分糟糕,为此,欧洲证券市场上的英国股票比较疲软。
伦敦的纳坦·罗斯柴尔德为了解战局的走向,专程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法国打探战况。当战事终于发生逆转,法军已成败势之时,纳坦·罗斯柴尔德就在滑铁卢战地上。纳坦获悉确切消息后,立即动身,赶在政府急件传递员之前几个小时,回到伦敦。罗斯柴尔德家族靠信息之便而占了先手,他们动用了大笔资金,乘英国股票尚未上涨之际,大批吃进。短短几小时后,随着政府信息的公布,股价直线上升,转眼之间,罗斯柴尔德发了一笔大财。
这则轶事属于金融界的传说,犹太人把这种捕捉信息提前决策的金融技巧归之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显然是人们对他们信息方面的“精明之处”的认可。
帮助的人越多,生意做的越大
生意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幸运从来不主动光顾你,要靠自己去寻找、去争取。生意经营中,给别人帮助的同时,其实也为自己创造了最好的成功机会。
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从美国西部一个偏僻的山村来到纽约。走在繁华的都市街头,啃着干硬冰冷的面包,他发誓一定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然而,对于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丹尼尔来说,要想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拒绝了他的求职请求。
就在他心灰意冷时,有一天,他接到一家日用品公司让他前往面试的通知。他兴冲冲地前往面试,但是面对主考官有关各种商品的性能和如何使用的提问,他吞吞吐吐一句话也答不出来。说实话,摆在他眼前的许多东西他从未接触过,有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眼看唯一的机会就要消失,在转身退出主考官办公室的一刹那,丹尼尔有些不甘心地问:“请问阁下,你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主考官彼特微笑着告诉他:“这很简单,我们需要能把仓库里的商品销售出去的人。”
回到住处,回味着主考官的话,丹尼尔突然有了奇妙的感想:不管哪个地方招聘,其实都是在寻找能够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既然如此,何不主动出去,去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想,总有一种帮助是他能够提供的。
不久,在当地一家报纸上,登出了一则颇为奇特的启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谨以我本人人生信用作担保,如果你或者贵公司遇到难处,如果你需要得到帮助,而且我也正好有这样能力给予帮助,我一定竭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让丹尼尔没有料到的是,这则并不起眼的启事登出后,他接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求助电话和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