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755700000012

第12章 孩子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解读其背后的心理(3)

妈妈一听,觉得不对劲,严厉地说:“最迟后天必须拿回来。”

两天后,妈妈依然没看到电子词典的踪影,而蓉蓉的理由是:“我要回来了,但是放在教室里了。”

妈妈不相信,说:“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教室看看。”

第二天早晨,看妈妈真的要跟自己去学校,蓉蓉哭了,才说词典丢了,并承认这些天一直在说谎。

在妈妈眼里,蓉蓉一直都比较乖巧听话,而这次蓉蓉居然能连续欺骗妈妈,这让妈妈失望至极。其实,妈妈只是看到蓉蓉说谎的表象,却没有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丢了心爱的东西时,心里会很难过,但又不能一吐为快,还要想着如何瞒过妈妈,可想而知心理压力有多大。可能在一段时间里,蓉蓉的神经都会高度紧张,生怕妈妈问到此事。而蓉蓉之所以选择拖延和撒谎,是因为她凭经验判断,如果告诉妈妈真相,绝对免不了一次“暴风骤雨”,所以,能平静几天算几天吧。

我们也许只觉得孩子不该说谎,却没有体会到孩子在说谎中所受的心理煎熬。如果孩子能选择坦诚相告,又何必用谎言来折磨自己?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就没有必要拿说谎来为难自己。”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会挨骂,而寻求的一个避难所。”

所以,如果孩子开始说谎了,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我们逼孩子学会了撒谎?

▲ 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如果我们像蓉蓉的妈妈一样,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大加批评指责,甚至惩罚的话,我们的孩子也有可能背上思想包袱,并逐渐学会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所以,我们要想保留孩子诚实的本质,就要以平常心面对犯错的孩子,对他多一些理解、宽容和引导,少一些批评、斥责和埋怨。这样,孩子就不会因害怕受罚,或想躲避指责,而刻意隐瞒真相了。

▲ 别做喜欢说谎的妈妈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说:“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的确,如果我们是谎话连篇的妈妈,孩子迟早都会模仿我们,学会说谎。

周燕的妈妈社交圈很广,有时,妈妈明明在家,却在电话里对朋友说:“我在外面吃饭呢!”

一次,家里的电话一响,周燕立刻对妈妈说:“如果是高凌,就说我不在。”情急之下,妈妈帮周燕撒了谎。挂掉电话后,妈妈问:“为什么说谎?你明明在家啊!”

“哎呀!妈妈,我不想接他电话,你不是也总这样吗?”周燕说道。

我们很多成年人从来不把类似的谎言视之为不诚实的表现,仅仅认为是社交需要,无关人品,无伤大雅。但孩子却会学得有模有样,如果有一天孩子拿这种所谓的“社交需要”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因素,作为母亲一定不要养成说谎的习惯,否则,孩子就不会认为说谎是错误的,并会大而化之地去进行“说谎实践”。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是害了孩子。

▲及时鼓励孩子的诚实

孩子在犯错之后,只要他能把事实真相讲给我们听,我们就要肯定他的诚实和勇敢,可以说:“嗯,你是诚实的孩子,能够勇敢承认错误,很好!”这样一说,孩子就会明白,妈妈首先在乎的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而是在乎自己是否诚实。同时,孩子也会懂得,只要坦诚相告就会得到妈妈的原谅。孩子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就不会轻易撒谎了。

33. 攀比:虚荣心在作怪,妈妈要先反省自己

新学期开学不久,培培就闹着要买一个新书包,妈妈问其原因,培培的理由是,同学有一个很漂亮的新书包,她也想要一个。

王敏的妈妈年轻美丽。一天,王敏一定要让妈妈穿某件衣服去接她,因为王敏跟其他同学比谁的妈妈最漂亮,她觉得妈妈穿上这件衣服才会“技压群雄”。

6年级的高然参加过同学的生日聚会后,很感慨地对妈妈说:“下次,我生日时,也要请同学们去唱歌,然后还要请他们去吃自助餐,一定要办得红红火火。”

很多13岁之前的孩子都有过和同学攀比的经历,也可以说,攀比已经成为校园里的普遍现象。孩子所攀比的范围从吃、穿、用、玩等方面逐渐扩大到家庭条件、父母收入、消费程度等等。然而,孩子在互相攀比的时候,其心理发育已经走上了不健康的轨道。

因为,攀比一定会有胜负和高低之分。孩子如果是“胜出者”,往往会情绪高涨,自大狂妄,瞧不起别人,这种暂时的满足感其实是心理扭曲的表现;如果孩子在比较中出于劣势,要么会因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要么会因嫉妒而产生恨意,说不定还会采取一些恶劣手段伤害对方。

所以,孩子一旦陷入攀比的“漩涡”,对他的成长没有一点儿好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小小年纪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攀比意识呢?

其实,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攀比也如此。攀比背后的心理因素就是虚荣心,而孩子的虚荣心不是突然滋生起来的。幼年时期的孩子都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保持优势,并博得他人的认可与赞美。这原本正常的心理往往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滋生为强大的虚荣心,最终导致攀比现象的产生。

那么,孩子到底受了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呢?

▲ 妈妈自身的因素

欣然的妈妈虚荣心很强。每天下班回家之后,都会对丈夫说:“某某又换了一个新手机,不过怎么看都不如我的手机好!”“小王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大衣,哪天,你也给我买一件,我穿上肯定比她好看”“今天这个生日酒会的排场还不错,等我过生日,要比这个办得更好。”

我们是否从欣然的妈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我们是一个喜欢攀比、爱慕虚荣的人,孩子不可能不受影响。因为,13岁之前的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观察学习”,他价值观念的主要来源和生活行为的重要榜样就是父母,而妈妈对他的影响更加明显。

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自我做起,不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富足,也不因他人的富有而起嫉妒心理,更不要在财富、权力、地位、收入、相貌等方面与他人互相比较,同时不过分地进行高消费或讲排场,更不以其他孩子为标准,来寻找自己孩子的差异。只要我们的虚荣心不再作怪,孩子就不会因受妈妈的影响而学会攀比。

▲ 物质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物质极度丰富,漂亮而高档的商品随处可见,这些商品往往都非常赏心悦目,孩子看到之后也很难抵御诱惑,攀比心和占有欲的驱使会让孩子产生“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心理。

那么,在孩子尚且没有分辨能力和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少让孩子接触能引发虚荣心的环境,比如商场、高档饭店、高级酒店等等地方,这样,孩子接触不到这些所谓“想要的物品”,自然也就不会拥有,更不存在拿着物品去炫耀和比较了。

▲人文环境因素

尽管妈妈不爱攀比,也不常带孩子去高级商场和酒店之类的地方,但是,孩子的同学、朋友、伙伴却制造了攀比的环境,那孩子也很难不受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从思想上引导孩子,让他明确知道互相攀比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也可以给他讲一些他人因虚荣心过强而损毁人生的故事,让孩子引以为戒。

另外,我们也可以常常给孩子灌输类似“整洁、合体、大方的衣服就很美”,“爱劳动、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孩子最受同伴欢迎”等观念。这样,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德行的发展上,而对于外界的攀比环境就不会太敏感,也不会太受影响。

34. 早恋:巧妙化解,避免出现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13岁左右的孩子逐渐告别了幼年时代,走入了青少年时期。这个阶段,孩子与异性的交往也逐渐由疏远交往转变为正常交往。此时,由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变化,对异性也开始产生好感,“早恋”也就成了容易发生的事情。

但是,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学识、长智慧的最佳阶段,插进来“恋情”不但不会促进孩子的学业进步,如果处理不好,还会使孩子陷入感情的漩涡而无法自拔,甚至会导致怀孕、堕胎等事情的发生。正是出于这些原因,我们一旦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就会采取“及时干预”政策,试图把孩子拉出感情的泥沼。然而,我们干预得越多越及时,效果还不一定越好。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女主人公很相爱,但由于双方家族有宿世之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反对和阻碍。但是,外界的压迫并没有使两人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心理学家在对爱情进行科学研究中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或长辈干涉儿女的感情时,会使两个孩子之间的爱情更深。也就是说,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更强烈,恋爱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牢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因为,孩子无论多大年龄都有独立自主意识,不希望自己是被妈妈控制的傀儡,如果我们替他做出选择,并强烈要求他必须接受这种选择时,孩子就会感到独立自主的权利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抗拒心理。这种抗拒心理会导致孩子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于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产生了。

所以,如果孩子早恋了,我们一定要用智慧巧妙地进行化解,以免出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使孩子陷得更深。

▲ 别乱扣“早恋”的帽子

孙凯和袁媛是同桌,也是邻居,两人关系不错,经常一起探讨关于学习的问题,有时还会一起去书店买书。然而,孙凯的妈妈看着两个孩子交往密切,就疑神疑鬼地认为他们早恋了,还动不动就问孙凯:“你是不是早恋了?”

遭到孙凯否认之后,妈妈就开始强调早恋的危害性,深怕孙凯恋上袁媛。在妈妈的长期强调下,终于有一天,孙凯觉得自己喜欢上袁媛了,并偷偷地拉起了袁媛的手。

其实,孙凯和袁媛之前原本是纯洁的友情,可是由于妈妈的大惊小怪、捕风捉影的表现,反倒弄假成真了。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与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都看成是谈恋爱,孩子有异性朋友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我们的猜疑而打破孩子之间纯洁的友情。

▲ 理智对待孩子的早恋行为

一天,上初一的吴鹏对妈妈说:“我喜欢一个女生,她也喜欢我。”

妈妈听了,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说:“如果你将来想在咱们县里发展,你就继续跟她交往,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就应该将来到市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到北京甚至到世界其他地方发展,你就应该到那些地方去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那我和她能不能一起去大城市发展?”

“那要看你们自己了,谁现在就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谁以后就有去大城市发展的可能。”妈妈说。

“哦,那还是要努力学习啊!”吴鹏自言自语道。

妈妈用幽默而智慧的方式给吴鹏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并使吴鹏明白了,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所以,即使孩子早恋了,我们也不要把这件事情视之为洪水猛兽。因为,孩子之间的所谓“恋情”往往是纯真而脆弱的,其中有太多的盲目性,只要我们进行理智的疏导和适当的淡化,这种“早恋”都会自生自灭。

如果我们特别的关注和强调,就等于把两个懵懂的孩子推进了恋爱的酸甜苦辣中。此时,“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会不可避免地在孩子身上发生。

▲ 告诉孩子:与异性交往要有度

无论孩子是否“谈恋爱”,我们都要让他懂得与异性交往的分寸,要提醒孩子,同学之间谈论的话题要健康、有意义,不与异性同学开庸俗的玩笑,而且说话时不可扭捏作态,要落落大方。

而且,我们要引导孩子不养成随便和异性同学打闹的习惯,更不能用“动手动脚”的方式开玩笑。让孩子懂得“距离产生美”的含义,而不是以过度的亲密表示关系的友好。当孩子懂得了自重自爱,就不会在青春的路上走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