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755700000019

第19章 掌握沟通心理学,亲子沟通无障碍(3)

马林8岁了,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有很多好奇的问题,他经常会向妈妈发问。一天,妈妈送马林上学,在学校门口,马林一下子被一辆新型小汽车吸引住了,他从来没见过这辆车,于是问妈妈:“妈妈,你知道这是什么牌子的汽车吗?”

妈妈着急上班,希望可以快点离开,于是匆匆看了一眼,就告诉马林:“妈妈不知道,妈妈上班要迟到了,你快点进学校吧!”

马林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没有认真回答我的问题。”

马林的一句话点醒了妈妈,因为她当时只是匆忙看了一眼车的牌子就说自己不知道,分明就是在敷衍马林,从她的表情、动作中,马林看出了妈妈的着急,也看出了妈妈没有心思回答问题。

于是,妈妈真诚地对马林说:“儿子,对不起,妈妈刚才没有认真回答你的问题。”

说完,妈妈走到汽车的旁边,仔细看了看汽车的牌子,说:“妈妈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车的牌子记下来,晚上回去查一查,好不好?”

马林微笑地说:“好的,妈妈,那你赶快去上班吧!”说完,马林高兴地跑进了学校……

从马林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决定沟通效果的是身体语言。虽然马林的年龄较小,但是他的观察力却是敏锐的,他可以从妈妈的表情、动作中判断出妈妈的态度。因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身体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善于运用让孩子感觉更温暖的沟通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那么,哪些沟通方式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温暖呢?

▲ 经常给孩子灿烂的微笑

“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曾经说:“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当我们给孩子一个灿烂的微笑时,他能从中感到一种来自妈妈的认可与鼓励,能从中体验一份浓浓的爱意。如果我们经常对着孩子微笑,他会更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做妈妈想让亲子沟通更加顺畅,就应该多给孩子灿烂的微笑。

▲ 拍拍孩子的肩膀

拍拍孩子的肩膀是一种无言的沟通,妈妈通过这个动作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温暖的爱,可以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因为,这个动作能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使他对我们产生一种理解和信任。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拍肩膀动作比其他的沟通方式更有效果。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当孩子伤心难过时,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拍拍孩子的肩膀,给他以鼓励、安慰与激励,让他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温暖。

▲ 用眼神与孩子交流

眼神可以让我们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从我们传递给孩子的眼神中,他可以读懂我们要表达的信息。比如,当孩子想要做某一件事情时,他会先看看妈妈的眼神,如果妈妈的眼神是柔和的,就表示允许他去做;如果妈妈的眼神是严肃的,就表示反对他去做。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眼神的威力,我们的每一个眼神都会震慑到孩子的内心,可以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促进亲子沟通。因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保持亲切、信任和鼓励的眼神。

▲ 带给孩子温暖的拥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饿感”,在父母与孩子的接触中,拥抱最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妈妈的拥抱是平息孩子不良情绪的一贴良药,会让他感到被爱的温暖与幸福。拥抱孩子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带给他温暖,让他获得精神满足,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53. 尝试用幽默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幽默效应

幽默是神奇的,它能让人感到轻松,同时又能给人意味深长的想象空间。可以说人人都喜欢恰当有趣的幽默。“幽默效应”是一种现象,就是人与人的沟通中,用幽默的表达方式使尴尬被化解,或者使一方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另一方的观点。

很多妈妈认为,教育是那样严肃的一件事情,怎么能用幽默来表达呢?而且妈妈作为长辈,理应有地位、权威,使用幽默的教育方式,不是会让妈妈毫无威信吗?其实不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中的幽默具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

乔南在书房里做作业,妈妈则坐在书架旁看书。原本,母子俩互不干扰,可妈妈翻书间隙不经意地一抬眼,刚好看见乔南正在偷偷地摆弄书桌上的多功能文具盒。妈妈这边轻轻咳嗽了一声,乔南手一抖,赶紧回头,这才发现原本看书的妈妈正盯着他看。

乔南紧张极了,他默默地低下头,等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哪知道,妈妈忽然轻轻笑了一声:“南南啊,你是不是觉得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呢?”乔南一愣,随即也笑了,他调皮地说:“妈妈,看来还是您明察秋毫啊!”妈妈接着说:“眼看着‘革命’就要胜利了,你难道不想赶快脱离这个‘危险’地带吗?”乔南赶紧将自己该用的文具都拿了出来,随后把多功能文具盒推到了一旁,认认真真地写起作业来……

乔南的妈妈用轻松幽默的口气与话语提醒乔南要认真做作业,这样的沟通让孩子不紧张,又能领会到妈妈的用意。试想,如果妈妈发现乔南搞小动作时就厉声训斥说:“你怎么这么不认真?学习的时候光想着玩,你怎么能学好?”这样的话语可能只是一时让孩子认真起来,但过后他也许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幽默的沟通才是能拉近妈妈与孩子距离的最好沟通方式--首先,妈妈的幽默将会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会大大降低孩子对我们的教育的抵触情绪;其次,幽默会让妈妈高高在上的形象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孩子会感觉到亲切,这将有利于亲子间的沟通;最后,幽默能让孩子在笑声中领悟道理,他可能会对这样的教育记忆更为深刻。

鉴于幽默有如此多的好处,我们何不尝试一下呢?

▲ 妈妈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幽默感是可以培养的,无论是孩子的还是我们自己的,而我们首先应该要培养自己具有幽默感。平时我们可以多看一些幽默类的书籍,多关注一下具有幽默感的人的表达方式。当然,这种幽默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是低俗的无聊的幽默,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智慧的幽默,要能使孩子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 要会巧妙运用幽默

当我们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幽默感之后,我们就要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这就要求我们要会巧妙地运用幽默,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第一,我们运用幽默的方法要巧妙,不能生硬地去幽默。有的妈妈可能只顾着要达到幽默的效果,却根本没考虑幽默的运用环境,这样一来幽默的效果不但显现不出来,还有可能会出现反效果。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原本已经很沮丧了,可妈妈此时却“幽默”地说:“啊呀,我们家的博士怎么在这小阴沟里翻船了呢?”妈妈的本意可能是想要让孩子笑一笑,缓解一下沮丧的情绪,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敏感的孩子就会认为妈妈是在讽刺他,他可能因此还会产生心理负担,这就是幽默的反效果。因此,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当时讨论的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环境,适当地将幽默的语句加入进去,让幽默在其中起到一个点睛的效果。而且,如果当时并不适合使用幽默,我们就不要非要去幽默了。

第二,我们运用幽默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即便是对孩子,如果我们“玩笑开大了”,他也一样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他可能会对我们的话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我们该适度地用幽默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让孩子能领会到我们的教育意图。

第三,学会采用多种幽默的方式。幽默不一定只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动作、表情等等都可以向孩子传递幽默的信号。我们不一定非要用很夸张的表情动作,瞪大眼睛,或者做几个可爱的小动作这些都是表达幽默的方式。

▲ 不要忘了在幽默中加入理性教育

我们不能只将幽默当成是一种简单的逗人一笑的表达方式,我们该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抓住他的问题所在,在教育中嵌入幽默,或者是将幽默融入到教育之中。简单些说,就是将幽默当成是教育的一种方法,无论是说的话,做出来的动作、表情,都该让孩子从笑声中有所感悟,要让他能有所收获。

54. 最终以快乐的基调结束与孩子的谈话--近因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人的性格,只不过上半部分描述的是这个人内向的一面,而下半部分描述的则是他外向的一面。然后,洛钦斯开始进行分组实验。他要求第一组先读文章的上半部分,然后要他们描述这个人的性格,接着他再让他们读文章的下半部分,最后问他们对这个人的总体印象。而对第二组,他则要求他们先读文章的下半部分,描述此人的性格之后,再读文章的上半部分,最后同样是问他们对这个人的总体印象。

实验结束后,洛钦斯将结果收集上来,发现第一组的人认为文章里描述的人是外向性格,而第二组的人则认为那人是内向性格。在这两组实验中,洛钦斯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如果人们对某一事物已经形成了某种印象,那么新出现的具有对立意义的刺激就会将这种印象反转过来,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对立的印象。社会心理学将这样的现象称之为“近因效应”。

心理学上这个“近因效应”的“近因”,就是指的“个体最近所获得的信息”,也就是上面故事中人们最后阅读的那一部分文字。而所谓“近因效应”,则指的是当一个人一次性接受了很多刺激时,在他头脑中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总体印象的形成,新近获得的信息所带来的影响,往往要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从故事中来看,就是人们对文章中人的总体印象,总是他们最后阅读的那一部分文字的描述。

在家庭教育中,这种近因效应也经常出现。比如,妈妈在鼓励孩子要好好学习时,说“你还是能进步的,虽然基础有些差”和“尽管你基础不好,但你也一定能进步”,这样的两句话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显然前一句会让孩子更加悲观,而后一句却会带给他希望。

13岁前的孩子非常敏感,我们必须要选用恰当的方式与他进行沟通,这样他才能和我们交换思想,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即便是一段谈话的最终结束语,我们也要格外注意,只有快乐的基调,才是结束谈话的最好基调。

▲ 注意语言表达顺序

从近因效应我们就能看出来,话语表达顺序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与孩子谈话时,不要“竹筒倒豆子”似的一股脑地都说出来,也不管每句话是不是中听。我们至少要思考一下话语内容的顺序,斟酌一下怎样说才能让我们的话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该尽量将一些严肃的、揭示问题的话放在前面说,而将那些表扬、期待的话语放在最后说。

▲ 要用令人愉悦的表达结束谈话

霖霖玩妈妈的电脑时,不小心把一个文件给删掉了。他战战兢兢地将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一着急冲他好一顿数落,有几句话还说得很冲,霖霖听了也有些不舒服。最后,妈妈叹了口气说:“唉!好了好了,丢了的文件也找不回来了。可能我刚才说的话重了些,不过你也要体会我的心情啊!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吧?你可是个很乖的孩子哦!”霖霖听了,连忙点头,内心充满了对妈妈的愧疚,他自己在心里暗暗地说:“下次绝对不会再弄丢妈妈的东西了!”

霖霖的妈妈就使用“近因效应”,以一种令人愉悦的表达结束了谈话,这样的结束语不但让霖霖记住了这个教训,还能使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时常督促自己,妈妈的教育目的也同时达到了。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采取霖霖的妈妈这样的做法,批评、管教孩子时,最后的结束语落于一种轻松的表达之上,落于孩子喜欢听的话语之上,这就能缓解孩子之前因为受到批评而产生的沮丧情绪,同时也会让他产生希望,他就会积极地行动起来,以纠正错误、弥补缺点。否则,如果我们使用一种严厉的话语态度做结尾,比如“下不为例,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样的话语就会让孩子的头脑中总是萦绕着我们的批评,他的内心也会变得痛苦无比,我们的教育效果也会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