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755700000020

第20章 教育孩子,学点赏识与批评的心理学(1)

赏识与批评,是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不过,赏识也要用得好,才能使孩子从中受到鼓励;而批评更要做得恰到好处,才能让孩子从中领悟道理。所以说,教育孩子,我们也要学习一些赏识和批评的心理学,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人性化。

55. 赏识教育的“真实谎言”--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考察美国某学校,随意从每一个班里抽出了3名学生。最后,他将18个人名写在了一张纸上交给了校长,并很认真地对校长说:“经过科学测定,这18名学生全都是智商型人才。”校长听后,将这张表格保存了下来。

之后过了半年,罗森塔尔又一次来到这所学校,结果发现他之前记录在表格中的18名学生与之前相比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他们也显得活泼开朗,和老师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而等他们长大成人,这些人又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这18位学生之所以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就是因为罗森塔尔和学校的校长老师们都对他们产生了期望,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就是“智商型人才”。而这些孩子受到了这种期望的鼓舞,他们内心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所以他们才会取得后来的那些成绩。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可事实上,这18位学生真的如罗森塔尔所说是“智商型人才”吗?其实,他们不过是罗森塔尔随便挑选的学生罢了,只不过他们身上背上了罗森塔尔和老师们的“赏识”而已。由此可见,在赏识教育中,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这些“真实的谎言”,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也会用成绩回应我们的期待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小时候的故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卡耐基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卡耐基9岁时,父亲为他带来了一位继母。在继母刚进家门那天,父亲就指着卡耐基对自己的第二任妻子说:“以后你可要对他多加提防,他是全镇公认最坏的孩子。也许某一天,你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但继母却微笑着走到了卡耐基的面前,摸了摸他的头,然后笑着说:“怎么可以这样说呢?你看,这样的孩子明明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怎么会是最坏的孩子呢?”

卡耐基原本是不想接受继母的,因为他觉得“继母”这个词会带给他霉运。可继母第一次见他时说的那句话,却深深打动了他。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就算是他的母亲也没有这样称赞过他。

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使他开始和继母成为朋友;也正是这样的一句话,让他内心产生了一种动力,这促使他在日后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力量,这也是期望效应的力量。其实无论是罗森塔尔,还是卡耐基的母亲,他们不过是用一个小小的、善意的谎言表达了一种期望,可就是这个期望却给孩子们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在这样的期望之下,那18个孩子才会努力学习,卡耐基也才会认真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 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赏识

虽然我们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可以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但是这样的赏识也要以孩子的能力为出发点。否则,如果我们的期望值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所及,那么孩子不但从中得不到鼓励,还会因为期望值过高而产生一种羞愧、失望的情绪,这就适得其反了。

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分清他的优势与劣势,并要充分考虑孩子是不是能在我们的这种赏识激励之下有所进步。之后,我们再给孩子以恰当的期望赏识,以保证孩子在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能够达到我们的期望。

▲ 不要总将赏识的话挂在嘴边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的赏识只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点一下就好。否则,如果我们经常将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并经常以“激励”为名来说给孩子听的话,那么孩子要么是因为“赏识疲劳”而对这样的话再没有任何反应,要么就会因为我们对他的期望太迫切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的赏识也要分场合去说,比如孩子失败时,这样的赏识就是鼓励,也是他再次前进的推进剂;当孩子懈怠时,我们的赏识就是兴奋剂,是激发他继续前进的动力……总之,我们的赏识不能滥用,要用得恰到好处。

56. 赏识的是孩子的勤奋与努力,而不是他的聪明

聪明,指一个人智力强、天资高。由此可见,“聪明”只是天赋,只是一个人天生如此罢了。确切些说,聪明并没有什么好夸耀的,就好像大部分人生下来就能看见东西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罢了。

我们之所以这样平淡地描述“聪明”,不过就是要提醒自己,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不要总将“聪明”二字挂在嘴边,这对孩子的再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暮阳从小就表现得很机灵,妈妈教他些知识,他一学就会。于是,妈妈一直都夸赞暮阳说:“我家宝贝真聪明!”暮阳对妈妈的这种夸奖感到很受用。后来,暮阳上了小学,“聪明”的天资也在最开始时帮他取得了好成绩,妈妈总是开心地说:“宝贝你太聪明了!我为你骄傲!”

结果,妈妈的这种“聪明夸奖”让暮阳产生了一种错觉,他认为自己不用费劲就能学会知识,因为自己很聪明。于是,暮阳不再努力学习,开始吃起了“聪明的老本儿”。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也越来越多,暮阳的聪明渐渐地显现不出来了。妈妈眼瞅着他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往下掉非常着急,她不明白原本那么聪明的儿子怎么忽然就变笨了呢?

暮阳“变笨”的原因,就在于妈妈之前的那些夸奖。孩子总有一种错误的心理,如果有人经常夸他聪明,他就会误以为自己所得到的成绩全赖聪明所“赐”,所以他就会像暮阳那样再不愿意去努力。

这也就是说,赏识教育也要掌握一个技巧,夸奖孩子应该夸他真正做出来的,而不是夸他的天资。只有赏识他的勤奋与努力,他才会受到激励而“更上一层楼”。

▲ 故意忽略孩子的聪明

这种故意忽略可能在很多妈妈看来很不容易,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呢?一位妈妈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

一次,女儿放学回家抱了个小奖状回来,她成为了班里的“数学小明星”。女儿骄傲地说:“妈妈,我一路拿着奖状回来,邻居的叔叔阿姨看见我的奖状都夸我聪明呢!”我故意表情冷淡地回答:“哦。”女儿的兴奋劲儿一下子弱了许多:“妈妈,您不为我高兴吗?”我说:“我只为你的努力和勤奋而高兴。”

当时女儿似乎并不太明白聪明、勤奋、努力之间的关系。后来每次她自夸聪明或者别人说她聪明时,我的表情都很平静。心细的女儿慢慢发现,她只有真正勤奋努力,我才会高兴,于是她也不再单纯追求聪明的夸奖了,再做任何事她都以勤奋努力为奋斗基础了。

参考这位妈妈的做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忽略孩子的聪明,并不是要否定孩子的成绩,我们只是忽略对他天资的赞扬罢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孩子的聪明,毕竟这原本就是他具有的优势,我们要引导他将其好好发挥出来。

▲ 帮孩子将成绩归结到努力之上

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我们应该对他的勤奋努力予以肯定。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帮孩子将他的成绩与他的努力相挂钩。也就是说,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分析他的成绩都是如何得来的,比如,做对了一道数学题,是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并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来的;而写对了生字、单词,则是他平时认真预习复习,不厌其烦地努力记忆得来的;跑得快是他练得勤,跳绳跳得又快又多自然也与他的锻炼分不开,等等。

我们帮孩子将成绩归结到努力上,是要让他自己看到自己的勤奋努力所带来的结果,让他能从心底明白什么才是他好成绩的真实来源。

另外,虽然我们可以避免用“聪明”来夸奖孩子,可当他走出家门之后,邻居、路人,甚至就连他的同伴们都有可能再次用聪明来夸奖他。所以,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就能认识到聪明和努力的区别,让他自己去回避因为被夸奖聪明而带来的浮躁心理。因此,帮孩子认清他的成绩都是如何得来的,也会帮他认清自己,他也就不会受到他人这种不恰当称赞的影响了。

57. 用鼓励来成就孩子的自信心--手套效应

鼓励是赏识教育常用的一种手段,关于鼓励,心理学中有一个“手套效应”。而关于这个心理学现象,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美国一所小学中,很多孩子都参加了垒球队的训练,一个叫麦克的小男孩也去了。可是练习击球时,麦克总是显得很笨拙,他的球总也不能击中目标。和他一起训练的孩子们纷纷嘲笑他,有的孩子还开始议论说:“麦克不是打垒球的材料。”麦克感到有些沮丧,甚至失去了自信心,于是他找到教练说自己想要离开球队。

可教练却拿出一副新手套说:“哦,不,麦克。我认为你之前打不好垒球,问题就出在你的手套上。现在,我送你一副新手套,相信你戴上这副手套后,一定可以打好垒球,你将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队员。”

麦克半信半疑地接过了手套,戴上新手套的他训练时更加刻苦了。在教练的鼓励下,麦克最终真的成为了学校垒球队里最优秀的队员。

看完故事后我们就能明白,其实所谓的“手套效应”并不是那个手套有什么魔力,有魔力的是教练鼓励的话语。麦克在教练的鼓励下产生了自信心,因此才会更加刻苦地去训练,在自信心的激励下他才最终完成了转变。

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手套效应”,通过鼓励,帮助丧失信心的孩子重拾自信,同时也给了他一个继续努力的理由。

▲ 我们先要能准备好“手套”

孩子遇到了一些挫折,内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面对他的失败,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是埋怨他能力差?还是满怀希望,相信他会成功?很显然,后一种心情才能帮我们准备好“手套”。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因为我们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够努力向前的最大精神依靠。不过,这种希望也要“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说我们的希望该是合理的,并没有异想天开;有据,则是要求我们要认清孩子的能力,大概能了解他可以发展到怎样的程度。这样,我们送出的“手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 用合适的“手套”鼓励孩子

有的妈妈可能会有疑问,表达鼓励的“手套”还分什么合适不合适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设想一下,麦克是因为垒球训练吃力才沮丧的,可如果教练没有给他新的垒球手套反而给了他一副足球守门员的手套,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还会是那样的吗?显然这个结果就是未知的了。

这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孩子因为某些事情丧失信心之后,要通过沟通、观察来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失去了信心。众所周知,“对症下药”才是最好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同样的道理,只有用适合孩子的鼓励方式去激励孩子,他才会从中受益。

▲ 选对送出“手套”的时机

我们很多妈妈可能会认为,一直都对孩子施以鼓励就好了,在我们的鼓励下,还愁他会没有自信心吗?我们的确承认鼓励的作用,但是“何时鼓励”与“怎样鼓励”才是决定鼓励是不是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否则,原本孩子就自信满满、动力十足,我们此时却送了副“手套”过去,虽然鼓励有作用,可太多的鼓励却有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手套”的作用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还有可能产生了副作用。

我们可以在孩子遇事退缩的时候送出“手套”,此时的鼓励是告诉他:他有足够的能力,应该勇敢地去尝试一下,他要有不畏艰难的勇气;我们也可以在孩子失败时送出“手套”,这时的鼓励就是在提醒他,不要为一两次的失败而彻底放弃,换一个新的“发动机”,他就能跑得更远;我们还可以在孩子懒惰时送出“手套”,这就是提醒他不能松懈,要想成功,他必须不断地前进,现在的鼓励是在为他注入足够的“动力机油”,使他能振奋起精神来……

58. 表扬太多,孩子也会心烦--边际递减效应

19世纪的经济学家们为了解决价格的基本经济意义而发明了“边际递减效应”这个概念。所谓边际递减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如一种投入要素连续等量地增加,当其达到一定产值之后,其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就会出现递减。其中,边际的意思就是增量。

也就是说,如果某种事物得到的太多,超过了原本的需求量,那么它所起到的作用有可能就会减少。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就曾经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提出过一个有关于享乐的法则,就是当同一种享乐不断地重复时,它所给人带来的享受就会逐渐递减。

说起来,这个边际递减效应不仅在经济学中有用,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当然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我们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有时不自觉地就会犯一个错误,为了鼓励孩子,我们就不停地表扬他,表面看去我们的目的很明确,但当这样的表扬越来越多时,边际递减效应随之就出现了--孩子在如此多的表扬下不但感受不到鼓励,反而越发地烦躁了。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研究的结果: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在本校选择了150名学生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那些受到过度表扬的学生往往并不愿意承担风险,也不愿意付出努力,自我激励也非常少。

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德韦克教授也曾经进行过一项类似的研究,他的研究对象是400名9岁的小学生。他准备对孩子们进行一项测试,测试的都是孩子们之前学过的知识。不过在测试前,研究人员一一对孩子们说:“在这一方面,你一定非常厉害!”结果,测试结束后,学生们所得的分数却比平时下降了20%,一些女孩子的成绩下降得更多。研究人员认为,孩子们之所以会表现失常,是因为测试之前对他们的表扬让他们倍感压力。

因此,这位教授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经常表扬孩子聪明那就会让他们的表现失常,而且这种影响在女孩身上还会更为明显。

可能之前我们一直认为表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因为这可以让孩子受到鼓励,于是我们对表扬的运用一直奉行一种“越多越好”的原则。但看完这两项研究结果之后,我们是不是也要对表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呢?

表扬也同样讲求一个度,适度的表扬才会让孩子从中获得力量;而相反的,过度的表扬却只能给孩子的内心带来负担,给他增添烦恼。

▲ 一定要说出具体的表扬内容

对孩子不能笼统地说“你真棒”、“做得很好”、“你很厉害”这一类的表扬,而是要说出具体的表扬内容。比如,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表扬他经过不断坚持后取得的成就,表扬他不怕挫折的勇敢精神,等等。具体的表扬内容将会让孩子知道他哪里做得好,知道他可以在哪个方面继续去努力。

当然,此时我们的表扬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能为了哄孩子高兴而去捏造事实。

▲ 表扬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