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父母总是在为孩子担忧。比如,担心孩子做不好事情,所以总是替孩子去做;孩子回家晚了,他们会担心孩子是不是交了坏朋友。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关心”其实也是一种不信任他的表现,无形中为孩子的生活增加了很多压力。于是,为了躲避这种压力,他很难耐心地将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总是回避父母的追问。
因此,若是想要和孩子顺利沟通,父母必须要信任孩子,理解孩子。
首先,相信孩子的能力。父母要想想自己小时候,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遇到的困难也都是自己克服的。同样,孩子不比父母差,他也具有这种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机会,让他自己解决问题。
其次,理解孩子的错误。孩子都会犯错的,父母需要教导孩子去改正错误,但是对孩子所犯错误却没必要过多苛责。理解孩子,宽容他的错误,引导他去改正,这就已经足够了。
方法8:积极主动地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家庭中,很多时候都是“父母说,孩子听”。父母或是给孩子讲道理,或是训斥孩子的某种不当行为,或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父母真正留给孩子倾诉的时间却很少。孩子想和父母说些事情时,父母往往会很忙,没空倾听孩子。
于是,某一天,当孩子偶然和父母发生冲突时,父母才会恍然发觉:那个听话、乖顺的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自己身边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他的日常行为习惯,熟悉他的言谈举止,但是当真正触及内心,却发现,原来孩子已经变得如此陌生。
由于工作忙,妈妈只能照料7岁儿子的生活,却没时间关心他的精神情感,即使偶有关心也是要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和同学相处,简单说两句,就忙自己的事情了。
时间长了,妈妈发现儿子对自己越来越冷淡,也越来越沉默寡言。她请教了儿童心理咨询专家,专家建议她多倾听孩子,听听孩子说说心里话。妈妈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她开始不断地向孩子提问:“你觉得,妈妈穿这件衣服好看吗?你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今天学校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每次只要孩子开始说,她就十分专注地听下去,不时地点头,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慢慢地,孩子逐渐变得乐于和她交谈,疏离感终于消失了。
父母都是关心孩子的,只是他们经常会忽视孩子那些急需关心的方面。比如,孩子需要父母倾听,需要父母理解,需要父母称赞。而父母的教育却倾向于管教孩子,不让孩子出差错,让孩子有一个好成绩。可以说,父母关注的焦点很现实,而孩子却希望父母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当然,这两方面并不是无法平衡,主动倾听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那么,父母要怎样主动倾听孩子呢?
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就是,父母要对孩子充满好奇。拥有好奇心是了解事物的第一关键要素。父母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对孩子充满好奇。“你喜欢红色的衣服吗?”“你喜欢围棋吗?”“你对老师的印象怎么样?”……父母一旦对孩子感到好奇,就会很自然地对孩子提出很多问题,而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这种兴趣,也会愿意向父母倾诉。
方法9:听孩子倾诉有耐心,不打断,不提前下结论
有些父母知道需要和孩子做沟通,也知道要倾听孩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父母经常会不等孩子说完就打断孩子,凭孩子的片言只语就给孩子下结论。结果不但没有起到沟通效果,反而还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
有一次,小勇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后,他很难过地对妈妈说了这件事,可是还未说完,妈妈就抢着说道:“不许再说了,老师批评你是为你好,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吧。”
小勇很是难过,因为,他还没有告诉妈妈,真实的情况是老师误会他了。可是看到妈妈这种态度,他也不想继续说了。
这种情景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过那种不打断孩子,听他将话说完的经历?如果有,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当听孩子说话时,自己最初的推断总是和最后的事实不符。如果要是按照最初的推断对孩子进行处理,难免就是冤枉孩子了。
而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感觉就是:大人认为他们想的都是对的,根本不听你说话,说什么都是白搭。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事情也不和大人说了。
因此,如果想和孩子顺利沟通,就要给他机会,让他把话说完。
首先,倾听孩子要有耐心。父母要单独留出一段时间来倾听孩子。不然,惦记着别的事情,便总想快些结束,很难耐心将孩子的话听完。
其次,不要打断孩子。有时,孩子的话会让父母感到反感或难以接受,这时,万一父母控制不住,不但会打断孩子,还会训斥孩子。所以,父母在听孩子倾诉时,最好不要掺杂个人观点,耐心地听孩子说完就好。
第三,不要提前下结论。这个是最难以做到的。父母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和推理模式,常常听到孩子说开头,就已经在脑子里编好结尾了。父母认为自己知道孩子下面要说什么,便不想听孩子继续说下去了。于是便匆忙地下了一个结论:“你不用说了,我懂了,你不就是……”可是父母没想过的是,自己头脑中推断出来的也许和孩子想说的不一样,既然没有了解事实,结论也就是错误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听孩子说完,不要提前下结论。
方法10:善于听出孩子的“潜台词”
父母一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孩子想要什么东西不直接说,非得用暗示。比如,孩子想要一个洋娃娃,她会盯着柜台看,然后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个洋娃娃多好看啊!”当然,大部分妈妈在听到孩子这样说话时都会明白孩子是什么意思。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大,暗示也越来越隐晦,有时父母没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结果完全误解了孩子的意思。
一次,妈妈送小龙去上补习班。路上,小龙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我的笔忘在家里了。”妈妈只好在下一站下车,然后找了一家超市准备给他买笔。可是快要付账的时候,小龙又说:“妈妈,我不想买笔。”妈妈气得差点儿打他一顿,最后忍着怒气对他吼道:“你没事折腾着玩啊!”小龙却是一副很委屈的样子。后来,妈妈仔细询问,小龙才说:“我不想去上补习班。”
这是多大一个误会啊!如果当初妈妈听明白了孩子的“潜台词”,细心询问,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乌龙事件”了。可是现在,不但妈妈被折腾得很累,孩子也被骂了一顿,成了一个“双输”的结局。可见,善于听出孩子的潜台词有多么重要。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做到听出妈妈的潜台词呢?
首先,细心觉察孩子潜台词所表达的情绪。不管怎样,孩子的情绪是骗不了人的。当她盯着布娃娃看时,渴望拥有它的那种情绪往往会在眼神中流露出来。而小龙的那个例子中,如果妈妈当时留心些,也会发现孩子的那种“不情愿”的情绪。所以,根据情绪来判断孩子所说的话,往往比根据孩子的字面意思作判断靠谱得多。
其次,善于推敲孩子的“潜台词”。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话里有话,这时先不要判断,而是要“将计就计”,试探孩子。比如,在小龙的例子中,妈妈可以问:“笔没带来,那你说该怎么办?”孩子八成会说:“我们回家去拿吧!”妈妈可以继续问:“那耽误了补习班上课怎么办?”孩子接下来的回答,便会让妈妈明白他的真实意图所在了。
方法11:倾听是经常性的,而非一次性的
并非只有孩子出了问题,父母才要去倾听他,平时也要注意对孩子的倾听。只有经常倾听孩子,妈妈才能了解孩子的心思,在某些问题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将它解决掉。
妈妈非常关心小玲,每次在小玲回到家都会陪她一会儿,让她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她和哪个同学闹别扭了,老师误解她了,又或是考试没考好情绪低落……小玲发生的种种问题,妈妈都能通过聊天第一时间得知,然后及时地开导她。
因为妈妈的倾听,小玲的困惑和情绪总是能及时解决和缓解,从来不会留到第二天。因此,她的学习成绩很稳定,在学校也是一切顺利。这些,都是妈妈经常倾听她的效果。
父母常常会把倾听当成是一次性的,比如,孩子考试失败要倾听孩子,孩子犯了错误要倾听孩子,孩子受了委屈要倾听孩子。但是,倾听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且,倾听并不难做到,生活中,父母倾听孩子的机会有很多,只是需要父母多留一份心。
首先,利用好饭桌时间。吃完饭,妈妈收拾餐具,这时,爸爸就可以和孩子闲聊,或者让孩子帮忙收拾,大家一起开心没有心理负担地聊天。
其次,利用好睡前时间。很多年龄小的孩子在睡前都会缠着父母。这时,父母不妨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让他说自己的事情给父母听。
第三,利用好路上的时间。有些孩子学校离家远,父母为了安全,常会接送孩子。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说一些发生在他学校、班级的事情。这样,父母对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也会有相当的了解。
第四,利用好游玩时间。父母常会带孩子出去玩。不要以为这时让孩子自己玩就好,孩子也需要父母和他一起分享快乐。因为孩子心情放松,可能聊着聊着,孩子会将平时不会和父母说的事情说出来。
方法12:陪伴要用心,不可敷衍
大部分父母都有陪伴孩子的经验,不过这种经验更多是在孩子上小学之前。那时,因为孩子幼小,父母需要跟在他身边照顾他。等孩子上小学后,父母一般在周末陪孩子出去玩,很少能抽出其他时间来陪伴孩子。而即使是周末,父母有时也因为想别的事情,在陪伴孩子时多少有些敷衍。
安安和妈妈约好了周末去城郊的山上去玩。到了山上,安安很兴奋,一会儿看这个,一会儿看那个。山上还有一座佛寺,安安一直嚷着要去寺里看看。可是妈妈因为还有点工作要忙,一心想要早点回家,便拿出各种理由劝安安:“寺庙在山顶呢?你看,还要爬那么高,多累啊!明天爸爸还要带你去看电影呢,你今天累坏了,明天怎么办?”
妈妈说了很多理由,终于让孩子放弃了爬到山顶的念头。可是当她和孩子回到家后,看到孩子怏怏不乐的样子,她又感到十分愧疚。
其实,在不能全心全意陪孩子玩的情况下,妈妈最好不要带孩子出去玩,不然不仅起不到加深亲子关系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感到遗憾,妈妈产生愧疚。因此,只要决定陪伴孩子,就要用心对待。
首先,留出整段的空余时间。有些全职妈妈每天在家,以为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少。可是当用一张时间记录表来记录每天的行为时,她们发现,其实专心陪孩子的时间很少,自己要么是做家务,要么是自己看电视,玩电脑,让孩子在旁边自己玩。如果妈妈真的要用心陪伴孩子,每天必须要留出1-2小时的时间,什么也不做,专门陪孩子玩。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妈妈的爱。
其次,做好时间规划。有些妈妈是职业女性,工作很忙,晚上回到家后还要做家务。这时,与其让孩子不时叫一声:“妈妈,陪我玩!陪我说说话!”不如与孩子约定一个时间,每天花1个小时来进行“亲子聚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全心全意陪孩子,而过了这个时间,则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如果提前和孩子约定周末出去玩,而又遇到了临时需要加班的情况,不妨再和孩子约一个时间,然后自己安心加班,这也避免了陪伴孩子时心不在焉。
方法13:要向孩子敞开心扉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但是,当他们用种种方式去开启孩子的心门时,却忘记了,自己的心扉也是需要对孩子敞开的。
“妈妈,你怎么了?”小明看到妈妈脸色有些不对,关心地问道。
“别管我,写你的作业去。”妈妈将小明打发走了。
小明小声嘀咕着:“又是这样,还总让我把心里想的告诉她,自己却不说。”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他也希望分享父母的痛苦或是快乐。而父母却经常将孩子的关心拒之门外。因为,父母总是将自己摆在一个“大人”的位置,认为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懂,也帮不上忙。所以,很多父母不会将自己遇到的麻烦告诉孩子。
不仅是那些麻烦事,即使是父母的喜好,他们也很少告诉孩子。当问父母孩子喜欢吃什么菜的时候,他们多半都能回答得很好;但是去问孩子,父母喜欢吃什么,能回答出来的孩子就少多了。这是因为,就算父母和孩子交流,焦点也是在孩子身上,每位父母都想要多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些,却忽略了也要让孩子了解自己。
让孩子了解父母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沟通是双向的,如果孩子了解父母,沟通时就少了一层障碍。
第二,能让孩子有一种“公平”的感觉--你把你的事情告诉我,我也会将自己的事情告诉你。
第三,向孩子袒露不足之处会让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更真实,更具有亲和力。
第四,弥合代沟。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色,不能一味地让父母去适应孩子,也要让孩子了解下父母生活的那个时代,学会适应父母的思维方式。
那么,父母该怎样对孩子敞开心扉呢?
首先,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事情。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些自己小时候的糗事,在单位里发生什么好笑的事情,等等。有些孩子犯的错误,父母小时候也犯过,如果在教育孩子时,顺便说一下自己当时的改错经历,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些。
其次,告诉孩子自己的喜好。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自己年轻时的偶像,喜欢的歌曲,喜欢吃的菜肴,喜欢穿的衣服,最想去的地方……让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头脑中鲜活起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最后,适时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父母情绪不好,或是十分疲惫的时候,如果孩子来关心父母,那么父母不妨将自己的心情分享给孩子。这样不但能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而且也能让孩子变得懂事。
方法14: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北风与南风比试,它们约定,谁先将行人身上的衣服脱下,谁就赢了。北风用力地吹着,结果感受到寒冷的行人反而将衣服裹得更紧了;而南风上场后,带来阵阵温暖,行人觉得有些热了,就将身上的衣服脱掉了。
这就是著名的“北风效应”和“南风效应”。而它所说明的道理也很简单:只有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采取措施,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所以,父母若是希望自己的教育能对孩子起作用,那就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有过这样一次经历:
卡耐基的住处附近有一座公园,经常有顽皮的孩子在公园中玩火,引起火灾。卡耐基尝试着劝这些孩子不要玩火,可是却不管用。一次,他实在忍不住,对玩火的孩子吼起来:“你们再继续玩火,我就叫警察!”孩子们一开始被吓到了,可是一旦周围没人,孩子们又开始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