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卡耐基想了个办法,他用很温和的语气对孩子说:“孩子们,我小时候也十分喜欢玩火,这很有意思,不是吗?可是在公园里玩火很可能会引起火灾,我知道你们很小心,但是其他的孩子却未必如此。如果引起了火灾,你们都会被警察逮捕。我希望你们玩得开心,但是为了避免发生危险,请远离那些落叶;并且,请你们在离开之前将火堆掩埋,当然,如果你们去远处的沙滩上玩火就更好了,那里不容易发生危险,能玩得更尽兴!”
后来,在公园中玩火的孩子越来越少,而且,再也没发生火灾。
父母顺着孩子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总是很容易能与他达成共识。这样无论是与孩子沟通,还是教育孩子都会事半功倍。
父母怎样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呢?
首先,学会“换位思考”。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恼火时,不妨试试这个办法,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孩子,会怎么想?会怎么做?一旦父母这样做,就会发现几乎孩子所有的恼人行为都情有可原。只有发现了孩子行为的内在缘由,才能够真正对症下药,教导孩子。
其次,放下自己的偏见。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的立场、观点、价值观都迥然不同。父母的思想带有自己时代的印痕,而孩子的思想则是最新时代精神的表现,要想理解孩子,父母还必须将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放在一旁,去理解这些恼人行为对孩子的意义和价值。只有理解了这一切,才能真正“把”到孩子的“脉”,这时,父母说出的话,孩子才会听从。
方法15:创造一个宽松的沟通环境
所谓宽松的沟通环境,其实并没有固定标准,而是因人而异,所有能让沟通对象放松下来,自如交谈的场合,都是宽松的沟通环境。
父母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状态中,沟通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安静的咖啡厅更适合倾诉,而喧哗的饭馆更适合说笑;当自己玩得起劲的时候一般听不进去别人说的话,而当自己疲惫时便不会想与人交谈。
利用好天时地利,便很容易达到“人和”的境界。父母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与孩子做沟通,便能最大限度地去除干扰沟通的因素,优化沟通效果。
小军最近的成绩有些下滑,爸爸本来想和他谈谈学习的事情,可是看见他正看动漫看得入迷,就没打扰他。等到小军看完动漫,伸了个懒腰准备去写作业时,爸爸叫住了小军:“今晚外面很凉爽,我们一起出去散步吧。”
爸爸带着小军慢悠悠地溜达着,和小军闲聊了一会儿,便和他谈起了学习的事情。不过爸爸没有很认真地谈,只是随意地聊着。从小军不喜欢的科目聊到某个老师的口头禅,父子俩一边聊,一边笑。聊完之后,小军的心情放松了许多,爸爸也了解了他成绩下降的原因。
在经过了几次这样的闲聊后,小军对某位老师的反感渐渐减少了,能放下自己的情绪认真听课了,成绩慢慢提高了上去。
当父母和孩子谈起学习时,孩子往往十分紧张,这种情况下的沟通当然效果不会太好。而小军的父亲显然很会选时间,孩子刚看完动漫,心情是愉悦放松的,而这时,又用散步闲聊这种方式来和他沟通学习,没有丝毫的紧张气氛,孩子自然能放松下来,将自己的烦恼告诉爸爸,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见,只有宽松的沟通环境才能产生最佳沟通效果。
创造宽松的沟通环境,父母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孩子的性格不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感到放松也是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喜欢在街上散步聊天,有的孩子却喜欢靠在家里的床上和父母闲聊……因此,需要父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选择合适的环境。
其次,注意谈话的语气。父母和孩子沟通时,不要太死板正式,尽量做得休闲随意,就像平时闲聊一样。只有这种形式的沟通才能让孩子做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对父母毫无防备,敞开心扉,从而使沟通达到好的效果。
方法16:善于用赞美点击孩子的缺点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总是习惯批评他,认为这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缺点。但是,批评也会招致孩子的反感,有时批评不当,不但不能让他改掉错误,反而会刺激他,促使他和父母“对着干”。
爸爸批评顽皮的小东:“你看看,又把玩具弄坏了!告诉你多少次了!你为什么不能好好玩,非要把它拆得乱七八糟?”
“拆了怎么了?不就是一个玩具吗,坏了再买不就行了!”小东开始顶嘴了。
“你这孩子,是不是找打?”爸爸的火气逐渐冒上来了。
……
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服气,开始顶嘴,最后升级为家庭战争。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就算是孩子当面不顶嘴,可是事后却难免行为照旧。
有批评就有赞美,可是父母一般不会想到能用赞美孩子的方式教他改正缺点。
事实上,缺点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孩子喜欢将东西大卸八块,从另一个方面看,便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表现;而喜欢欺负人的孩子,也有急公好义的一面;顽皮的孩子往往性格灵活,不拘一格……因此,被父母看做孩子缺点的那些特质,如果引导得当,就会成为孩子的优点。而引导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赞美孩子。
首先,对孩子的缺点保持冷静。如果父母情绪控制不好,一旦看到孩子犯错误就火冒三丈,恨不得动手打他一顿,怎么能静下心来赞美孩子呢?
其次,善于对孩子的缺点进行正面思考。比如,将喜欢拆东西的孩子想象为未来的科学家。只有父母真的相信那是孩子的一种优点,才能发自内心地称赞孩子,不然,孩子很容易从父母的语气中察觉到,父母是出于某种目的赞美他,这样就没有效果了。
再次,以赞美孩子优点的方式反衬其缺点。通过肯定孩子的优点,来暗示他尚且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前提是父母时常能关注到孩子的优点。这样才能有效提醒孩子改正。
最后,给孩子创造机会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光是父母的赞美还不够,孩子还要改变一些行为习惯,才能将自己性格中的缺点转化为优点。比如,孩子喜欢拆东西,父母可以让他尝试着修理家里的物品,或者告诉孩子:“会拆也很厉害,但如果要能把拆掉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装好那就更厉害了!”让孩子在不损坏物品的情况下了解它的内在结构。
方法17:用商量的语气跟孩子谈事
事实上,没有孩子喜欢被父母命令着去做事情。但是很少有父母会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谈事情。因为他们总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没必要征求他的意见,直接告诉他怎么做就够了。但是这样一来,不但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而且也让父母失去了了解孩子的机会。
梅梅说:“宁宁,妈妈给你报了围棋班,周六开课,你今天不要玩太晚,明天还要早起呢。”宁宁没有回答。妈妈又问:“宁宁,听到了没有?”宁宁说:“没听见。”
孩子如果对父母的决定不满,就会反抗。有时是直接抗议,比如,“我不要……”有时则是消极抗议,假装听不到父母的话。不管是哪一种抗议,都避免不了在亲子间产生矛盾。因此,父母在就一些和孩子有关的事情做决定前,最好先征求孩子的意见。
在征求孩子的意见时,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因为,如果父母的语气过度强硬,就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不是真心征求自己的意见,其实什么都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
因此,最好以一种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谈事情,让孩子感觉到,他的意见能影响最后的结果。这样,他才会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说出来,并且理智地和父母协商。
首先,谈话尽量不要太正式。否则,孩子就会紧张,到时候就不是商量了,而是孩子对父母做“思想汇报”,然后聆听“领导指示”。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商量事情,可以在饭后的闲聊时间,可以在孩子要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早餐时间和孩子说,形式越随意越好。
其次,尊重孩子的意愿。既然是商量,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父母要给孩子机会,让他充分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同时,尊重孩子的意见还意味着父母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强制达成某种结论。商量的结果很可能会与父母最初的意愿不同,但是由于这是孩子的事情,要由孩子做主,所以,父母要接受这种结果。
最后,学会给孩子提建议。父母虽然不能强制孩子服从自己,但是可以利用自己经验丰富,分析力强的优势,给孩子提出合理建议。父母可以把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分析出来,然后让孩子仔细考虑后做选择。这样,既切实做到了与孩子商量,又达到了对孩子善加引导的目的。
方法18:用非语言方式与孩子沟通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效果=7%语言+38%声调+55%表情。
可见,对孩子影响大的不是父母说出的话,而是父母隐隐透露出的情绪。父母可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自己骂了孩子一句,但是心里对孩子的行为是感到可气又可笑的,这时孩子也不会当真,反而会很淘气地做个鬼脸。而有时自己很生气,虽然忍住了,没骂孩子,但是铁青的脸色还是让孩子噤若寒蝉,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口。而在沟通中,传递出这种情绪的,正是父母的眼神、语调、神态、手势这些非语言沟通要素。
小丽考试失利了,回到家后,看到妈妈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小丽提出了一个要求:“妈妈,能抱抱我吗?”妈妈听从她的话抱住了她。过了好一会儿,小丽轻声对妈妈说道:“我感觉好多了。”
妈妈很奇怪,自己明明什么安慰的话都没说,孩子的情绪是怎么调整过来的呢?
其实,小丽之所以情绪好转,是因为在妈妈的拥抱中感受到了母爱。并不是只有苦口婆心的劝说或是温柔的安慰言辞才能让孩子感到温暖,有时,一个简单的拥抱却能传达出更多的爱。父母总是喜欢用语言和孩子交流,却忽视了非语言交流的巨大作用。
那么,父母怎样利用非语言方式与孩子沟通呢?
首先,多尝试与孩子做“身体接触”。拥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与孩子击掌……用这种直接的身体接触来和孩子沟通会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其次,让自己的表情丰富些。不仅是对孩子板着脸或是微笑,父母可以多练习几种表情来与孩子沟通。比如,像孩子一样做鬼脸 。
再次,沉默也是一种沟通。其实,更多的时候,孩子并不需要父母提供什么意见或是劝慰他,他找到父母,只是为了倾诉。这时,父母的沉默就是与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将心中的情绪或疑惑倾诉出来,沟通其实已经完成了。不仅是孩子想倾诉时父母可以保持沉默,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也可以沉默应对。有些父母或许觉得:“不责备孩子他会知道自己错了吗?”其实,面对父母的责备,孩子更多的时候是感到松了口气,反而是父母的沉默更容易让他产生内疚,进而反省自己的行为。
方法19:借助别的事情或情景与孩子交流
父母直接批评孩子的缺点他会听不进去,对孩子说理他也会觉得腻烦。但是若是在某个场景中,点评别人的行为,孩子却不会那样抵触。
小君一到了公共场所就会犯“人来疯”,很吵闹,巴不得把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过来。妈妈说了他很多次都不管用。
一次,小君和妈妈去一家自助餐馆吃饭。饭馆里放着轻音乐,很安静,小君也没好意思吵闹。这时,一对父子推门进来,那个男孩子进门就大声嚷道:“我要吃意大利面!”小君转头看着他,皱起了眉头。妈妈乘机说道:“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真是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啊!”小君点点头,想到自己平时的行为,又是一阵脸红。
其实,外界发生的事件都是一面面镜子,在其中往往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当孩子无法看到自身的缺点时,不妨让他成为一个旁观者,看着别人身上与他相同的那些缺点会让周围的人多么反感。
除了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缺点,这种借助情景与孩子交流的方式还能帮父母达到启发孩子、引导孩子的目的。比如,当孩子对动画片的某个人物的优秀之处感到赞叹时,父母就可以鼓励孩子将其发展为自己的优点。生活中这样可以“借势用力”的场景很多,父母要多留心。
首先,利用身边发生的场景启发孩子。生活中的“活案例”无处不在,父母要是注意到了,就可以和孩子讨论下,某种做法好不好。
其次,多陪孩子看一些带有寓意的电影。在看这种电影时,有时不用父母出声提点,孩子就已经被电影本身的寓意打动了。比如,看过《多基普的天空》的人,很难不为那种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而孩子比大人更加敏感,大人都被感动了,更何况是孩子呢?
最后,多和孩子讨论一些事情。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其实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甚至一个6岁的小女孩都能说出:“我将来要当贪官。”所以,对孩子的思想进行梳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和孩子讨论时,父母不但可以了解孩子的看法,还可以顺势引导他产生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方法20:表扬孩子的努力与勤奋而非聪明
孩子表现得优秀,父母会表扬他。可是父母往往用不科学的方式来表扬孩子,比如,对孩子说:“你真聪明!”这样的说法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些副作用,那就是会让孩子变得骄傲。他会认为自己的成功不是源于努力和勤奋,而是来自天资聪明。
小惠从小就很聪明,学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因此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称赞。可是,后来升入了初中,小惠的数学忽然跟不上了。
后来父母和老师沟通后才发现,原来小惠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老师留的很多作业她都不做,因为练习不足,所以考试时失误很多。知道原因后,父母劝小惠多做题。可是小惠却有自己的歪理:“我数学学不好是因为没天分,不是我不用功。”父母怎么劝她都不听。
根据心理学中的“成就归因理论”,如果孩子将自己的成就归为努力这种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那么,在遇到困难时,他不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是认为自己努力不够。这样的孩子能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去挑战困难。而将成就归因于“聪明”这些先天带来的能力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认为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极限,于是便不再努力,最后,真的就此止步了。
小惠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况,父母看来是歪理,但是父母夸奖她的方式确实让她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我成功是因为我聪明,而不是因为我努力。这也就造成了当环境出现了需要她去努力的困难时,她无法鼓起勇气去挑战自己,甚至认为不用功是理所当然的。
可见,用正确的方式称赞孩子是多么重要。
其实,称赞孩子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去称赞他的努力和勤奋,而非称赞她的聪明、美丽这些天生特质。甚至是孩子取得的成绩,都不如他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来的重要。要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信念,成就源自勤奋和努力,如果没有成功,或是不够努力,或是用错了方式,或是还需要多坚持一些时间。这样,当孩子面对超出自己现有能力极限的困难时,不会畏难退缩,反而会用勤奋和努力来挑战自己的极限。当战胜困难之时,能力也会得到质的提升。让孩子有自我突破、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这才是表扬的真正意义所在。
方法21:对孩子多肯定,少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