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交响曲欣赏
1775100000026

第26章 第五交响曲

(芬)西贝柳斯

创作背景

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曾说过,现代最伟大的交响乐作曲家只有西贝柳斯和肖斯塔科维奇。

1908年,西贝柳斯在英国访问期间,因喉咙疼痛而不得不中止行程回到芬兰,检查的结果是喉癌,所幸的是手术非常成功,但这仍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由于他的《第四交响曲》是非常激进的,充满了许多现代派的因素,因此,在当时并不受欢迎,著名评论家威廉·亨德森说:“西贝柳斯已背离了自己而参加了未来主义的行列。”

在此后的三部交响曲中,西贝柳斯放弃了这种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而重新回到比较传统的音乐语言中。

《第五交响曲》完成于1915年。在创作这部交响曲的时候,西贝柳斯仍然处在悲观的情绪之中,这大概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带来的影响。在1915年9月的一则日记中,他写道:“我又在峡谷中了。但是我已开始隐隐约约地看到我必将攀登的大山……上帝打开了他的大门,他的乐队演奏了《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的第一稿完成于1915年秋,同年12月,就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一场庆祝西贝柳斯五十寿辰的音乐会上演出,由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西贝柳斯对作品并不满意,又对它进行了大量的修改。第二稿在1916年完成,并立即演出。但西贝柳斯仍不满意。他在1918年春的一封信中说:“我每天都在用新的方式修改《第五交响曲》,实际上是重新创作。第一乐章是原来的素材,第三乐章是原第一乐章结尾时的素材。第四乐章用的是旧主题,但是改得强烈些。也许可以这样说,整部作品是一个生气勃勃的高潮,直到结束。胜利的高潮。”第三稿于1919年完成,1921年在伦敦首演,由女皇大厅乐队演奏,作者本人亲自指挥。

这部交响曲比西贝柳斯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更鲜明地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在第三乐章出现了在第二乐章曾出现过的、犹如赞美诗一般的动机,并以法国号的温暖呼唤取而代之,牢牢地把控了全曲的最终基调,这一基调是如此宽厚而温和,从容不迫,让人无比真切地感觉到了这部交响曲令人激奋的心跳,这也就是西贝柳斯心爱的“天鹅之声”。当乐评家洛斯听到全曲结束于六个遥远的和弦的时候,更是如此描述:“在这六个和弦中,天鹅成了太阳。”

天鹅始终是西贝柳斯疼惜的动物,它们常常引领他进入滚滚的乐思之海。在1915年4月21日的日记里,西贝柳斯就这样写道:“今天10点到11点时,我看见了16只天鹅。我最棒的经历之一。尊敬的上帝,它们多美!它们环绕着我很久,并消失于日光薄雾之中,就像时隐时现的银缎带……天鹅的叫声很像铜管的声音。”三天后,他又写道:“天鹅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并给我的生命带来了壮丽的光彩……它们的声音存在于我的交响曲中……我的交响曲必将因此而显得与众不同。”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绎西贝柳斯的《第五交响曲》的唱片封面上,专门选用了这样一幅绘画:一只天鹅在水面游弋,它身后是血红的太阳。仿佛它们一起意味着一次伟大的胜利,或者是一道希望之光。

作者风采

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又译西贝流士,芬兰著名音乐家,民族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晚期重要代表。西贝柳斯九岁起学习钢琴,十四岁学小提琴,并自学作曲,后参加业余室内乐团,他曾希望成为一位小提琴演奏家,而非作曲家。

1885年他进入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不久转入音乐学院,1889年赴柏林,随贝克尔继续学习作曲,次年至维也纳,师从戈德马克深造,1893年执教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

1897年,芬兰政府肯定了他的成就,开始为他提供津贴,使他能够专心作曲;1900年,他的《芬兰颂》首演,大大激起了芬兰人的爱国思想;190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受到来自国外的许多邀请,到各地巡回演出。1914年访问美国,接受耶鲁大学音乐博士学位。回国后过着隐居生活,但仍从事创作。1929年起停止创作。1957年9月20日逝世于耶尔文佩,享年九十二岁。

西贝柳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交响传奇曲四首、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萨加》(即《冰洲古史》)、《忧郁圆舞曲》(戏剧配乐)、弦乐四重奏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其中的七部交响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因而获得了芬兰和世界的公认,为芬兰音乐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

作品欣赏

这部交响曲究竟有几个乐章,一直存在着分歧,因为作者并未在总谱上标明。在演奏中,有两次停顿,因此,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它划分为三个乐章,但是,在前面引到西贝柳斯的信中所说,应该还是传统的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以法国号奏出歌唱性的第一主题。

这个主题描绘的是芬兰的北国风光和田园景色。木管乐器一些鸟鸣般的乐句更增加了这种感觉。第二主题是在弦乐器的颤音的不安情绪中由木管乐器奏出的。

一个小号奏出的动机不时在木管乐器中穿插。慢慢地,积蓄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没有停顿的行进中,进入第二乐章。第二乐章是快板的谐谑曲,带有很强的舞曲节奏,3/4拍。一开始是由木管乐器奏出的主题。

接下来在旋律的行进中,法国号和小号的动机加强了民间舞蹈的热情奔放。而弦乐器的演奏更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充满朝气的风俗画场面。

这两个乐章中间没有停顿,所以也常常被当作一个乐章看待,还有一个原因是它们使用了共同的音乐素材。乐章结束的时候,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进入,带有胜利的色彩。

第三乐章是一个慢板乐章,它的主题非常简单。乐章开始的时候,在木管乐器和法国号的和声背景下,中提琴和大提琴的拨弦和两支长笛的应答,奏出了这个基本主题。

这个主题用非常自由的变奏,用不同的色彩做了七次变奏。

第四乐章带有狂欢的性质。乐章一开始,是弦乐器用颤音奏出的一段如狂风劲吹的乐句。第一主题不是在这个基础上由中提琴首先奏出,然后,小提琴也加入进来。

在法国号加入以后,构成一个复调式的旋律,非常宽广威严,这个音型在第四乐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同时,另一个主题在大提琴支持下由木管乐器奏出,温暖如歌。

这个乐章是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欢乐生活的颂歌,辉煌而灿烂的色彩形成高潮。最后,在宏伟壮丽而又粗犷的和弦中结束。

版本推荐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457748-2(2CD)

这两张CD收录的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的西贝柳斯第四到第七交响曲,是1965年和1968年的录音。在当时的音乐界,英国指挥家比彻姆一向被公认为诠释西贝柳斯的权威,但后来当西贝柳斯听到卡拉扬指挥的第四和第七交响曲的录音后,他说:“只有卡拉扬懂我的音乐。”

科林·戴维斯爵士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版,Philips公司,片号:Philips464740-2

这两张CD所收录的,是西贝柳斯的《第五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科林·戴维斯爵士是一位英国指挥家。1983年到1992年他指导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83年他获得卡尔·阿玛丢斯·哈特曼奖牌。自1995年始他是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另外他也是德累斯顿国立乐团的荣誉指挥。戴维斯擅长指挥的是柏辽兹和西贝柳斯的作品。此片演录俱佳,值得收藏。

布洛姆斯泰德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版,Decca公司,片号:Decca452858-2

布洛姆斯泰德与旧金山交响乐团有非常默契的配合,他对西贝柳斯北国风味的特点把握准确,韵味十足。此片获《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