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1776000000047

第47章 委曲求全的智囊(2)

张永临行前,杨一清从袖中拿出两封奏书。一封写的是有关平定宁夏贼乱的事,另一封写的是朝廷发生政变的事。杨一清嘱咐张永说:“你率军胜利回京,去见皇帝时,先把有关宁夏的奏书递上,这时皇上一定公开问你一些问题,你就请皇上屏退左右侍官,然后交上揭露政变的奏书。”张永有些担心地问:“如果皇上不相信怎么办?”杨一清说:“别人的话能不能使皇上相信,这不好说,不过您的话必定有效果。所以在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头绪,要考虑周到,万一皇上不信您,您可以叩头请皇上立即召来刘瑾,没收他的兵器,并劝皇上登上城门亲自考察。接着您可对皇上说,‘刘瑾如果没有反叛的行为,可以杀掉我去喂狗’,然后再叩头哭泣。这样皇上对刘瑾反叛的事肯定会相信,并会大为愤怒。杀了刘瑾,您就会被重用,还会和吕强、张承业一起名垂青史了!不过事不宜迟,只盼望您立即行事,不要给刘瑾留下东山再起的机会。”张永听了,十分兴奋地说:“老奴要报答皇上的恩德,又何惜什么残年余生呢?”

张永回京后,立即照着杨一清的计策去做,事情果然很顺利。刘瑾刚被抓时,武宗念在旧情,仍不忍心杀他,只是降旨令刘瑾去南京看守凰陵。但刘瑾趁机回一个白帖说,乞求得到皇上的一两件破旧衣盖尸体。皇上看了顿起怜悯之心,命令给他一百件旧衣服。张永听说后十分担心,想起杨一清说过的,要速战速决,不能给刘瑾留下喘息的机会,知道再这么拖下去,恐怕武宗真的会舍不得杀刘瑾。于是,便与内阁中几个好友谋划,暗令六科十三道一起上书弹劾刘瑾。弹劾的奏章中还涉及了与刘瑾关系密切的官员。张永手持此奏书来到左顺门,对几个进谏的官说:“刘瑾掌权时,我们都不敢说话,何况你们站在朝堂两旁的官员呢?现在只对刘瑾一人治罪,不涉及旁人,千万不要伤害官员的感情。你们把此奏书拿回修改,急换一个,只弹劾刘瑾一人,然后送上。”皇上看到弹劾刘瑾的奏章后,终于下定决心,下令将刘瑾杀了。这其中只牵连了和他勾结紧密的文官大臣张彩、武官大臣杨玉等七人。

除掉刘瑾和江彬两个奸臣都是借用了张永的力量,如果杨一清只凭宫廷之外的力量,一定达不到目的,而张永不愿涉及更多的人,说明他更有一番深刻的见识。

智囊

审时度势,看清情况,抓住重点,立即行动。看清整个事态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依据现有的条件指定详实的计划,只要有合适的实际以及合适执行这一计划的人出现,就毫不犹豫地加以实施。

杨一清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决胜于京城之内,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他对刘瑾谋反的事实已经掌握的十分清楚,所差的只是一个能够将刘瑾罪行揭发出来的最佳人选。张永作为皇上身边的人,恰好给了杨一清一个最好的机会,使得杨一清一举搬倒了为祸朝纲的刘瑾。

许武让名

许武是阳羡人,曾被举为孝廉,官运亨通,在当地名声很高。而他的两个弟弟许晏子、许普还没有显达,许武就想使他们也能成名。一天他对两个弟弟说:“从礼义上来讲,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分家,所以我想同你们把祖宗留下的家产分了,你们看行吗?”两弟弟表示同意后,许武将财产一分为三,自己占了肥田、广宅和奴婢,而将瘠薄的田地和不好的房屋分给了两个弟弟。两个弟弟没有说什么。当时乡人都称赞他的两个弟弟克己谦让,而鄙视许武的贪婪。于是两个弟弟许晏、许普因此显名,并被举为官员。

又过了很久,许武召集亲友们,对他们说:“我当哥哥的不肖,盗取了名声,获得了高位,而两位弟弟年纪已大,却不曾沾荣受禄,所以我曾用分家产的方法甘受非难指责,为二位弟弟的立名来个开端。如今我的目的已达到,现在应重新平均分配。”说完当众拿出自己多得的财产,全部分给两个弟弟。

智囊

让财容易,让名更难。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具有虚荣心,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昔日的荣耀经历或今日的辉煌业绩,他们或夸夸其谈,肆意吹嘘,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自己办不到的事偏说能办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装懂,一切为了提高自己。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脸”和“面子”,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所谓“脸”,是一个人为了自我完善而通过形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特定形象;所谓“面子”,则是一个人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依据对“脸”的自我评价,估价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或占有的地位。所以,“脸”和“面子”代表着人的荣誉和尊严。一个人要想有脸面,必须先成就大事,通过他的不平凡的作为而获得人们的褒扬,形象才会随之高大起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注重“脸”与“面子”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中国人虚荣心理的产生。

廉范报答知己恩

北魏水平年间,陇西太守邓融曾召任廉范做功曹。不久,邓融被检举,牵涉到州里一个案件中去。廉范知道这件事复杂,很难解脱,打算用变通的办法来帮助邓融,于是假托有病,请求离职。邓融不了解他的用意,憎恨廉范忘恩负义,在自己正困难的时候离开。

廉范辞职后便来到了洛阳,改换姓名,请求代理廷尉、狱卒的工作,没多久,邓融果然被捕押在洛阳监狱。这时,廉范才有机会守卫在他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他。邓融奇怪他的相貌很象廉范,但绝没有想到他会是廉范,于是对他说:“你怎么这样像我过去的功曹?”廉范斥责他说:“您因为关押在这里,神志错乱了吧?”以后,邓融被保释出狱,贫困交加,廉范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照顾他。邓融去逝后,廉范又为他送葬到南阳,办完全部后事才离去,始终没有说出自己的姓名。

一次知遇之思,使廉范终身不忘,而且屈已相助,士人对知已的感谢,真是无与伦比。

智囊

世上很多恩将仇报、落井下石的人,如能像廉范那样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实属难得。而廉范知于邓绒,邓融未必知于廉范,更属万代绝闻。

饮水思源,喝水要不忘挖井人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老话谁都知道,可到底有多少人能铭记于心?天下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为我们的生命之泉注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而我们又何以回报呢?

周新微服探民情

周新担任浙江按察使时,曾巡视所属的一个县,他穿着便服故意触怒县官,被抓到监狱中。在狱中,他同囚徒们交谈,于是,他了解到全县百姓的疾苦。第二天,县官迎接按察使时,他却从狱中走出来。县官又害怕,又惭愧,主动交出官印,离职而去。从此,各郡县的官员闻风害怕,没有不兢兢业业,勤于职守的。

智囊

微服私访,在旧时的官吏中也属少数,更何况要作为一个囚犯去身陷囹圄呢?然而,若是不采取这种方式,周新就不能了解到确凿无误的真实情况,以为内,在一个古代社会里,囹圄之情是郡县体会不到的。所以,周新这样做,并不是故做姿态,而是深入第一线,了解和把握第一手资料。

现代社会,领导者要转变作风,不要一味地高高在上,远离实际,远离群众,搞“本本主义”,空谈理论,而是要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中生活之去,走进群众的心灵深处,体验基层生活,接受基层锻炼,广泛地调查和研究,有效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建立实际工作与基层生活的长效机制,为今后的领导决策和组织管理提供资源和依据。

王翦与萧何的自污与自防

王翦是亲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名将。秦国讨伐楚国,秦始皇令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并亲自达到灞上。王翦出发时向秦始皇请求赏给自己一大批良田、住宅和园林。秦始皇听了,笑着说:“将军放心地作战吧。您是寡人的肱股之臣,我富有四海,您还用得着担心贫穷呢?”王翦说:“大王废除了裂土分封的制度,臣等身为大王的将领,虽立战功却终也不能封侯,所以趁着大王赏我酒饭时,请多恩赐我良田、住宅和园林,做为子孙后代的家业。”秦始皇大笑起来。

王翦到了函谷关后,仍五次派遣使者返回长安请求良田、住宅和园林。有人说:“将军要求田园太着急了吧!”王翦说:“不,秦王为人粗心、狭隘,而且不信任人。现在把全国的军队委任给我一人,我如果不多多请求要田宅,做为子孙的家业,使自己地位巩固,难道还等着秦王因我军权过大而怀疑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