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1776700000025

第25章 高效学习第三步——准确记忆(1)

记忆和遗忘一样有规律

掌握记忆的时间规律

记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说你努力就可以做得很好的,所以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要学会掌握规律,而记忆最明显的规律就是时间上的可控性。

一般来说,看书50分钟,就应该让自己休息10分钟,可以起身做个伸展运动,到处走动走动,喝点水,让自己深呼吸,或者轻轻闭上眼睛,完全放松10分钟。如果此时你记忆得非常投入,就不必拘泥于“现在一定要起身休息”的原则,因为有时候在非常投入的阶段被打断,注意力和集中力很难恢复原有的水平,结果休息反而使你的记忆效率打了折扣。

记忆时间、睡眠时间、休闲时间的安排应该灵活,不必迷信固定的生理时钟。有些人会说:“我愈到晚上精神愈好,记忆效率愈佳!”也有些人对这种情形不以为然,认为晚上不睡觉是有碍健康的,应该强迫自己调回“正常”的生理时钟,但强迫自己调整有可能会招来更严重的反效果——白天精神涣散,夜晚早早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结果使睡眠质量更加低下。其实,一日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因人而异,大体来讲,主要有百灵鸟型、猫头鹰型、亦此亦彼型及混合型四种。

1. 百灵鸟型

有些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感悟到,一到白天就像百灵鸟那样欢快——脑细胞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据说,艾青的最佳写作时间是上午8~9点钟。有的人最佳记忆时间是在上午8至10点钟,午睡后的2至3点钟的记忆效率也很高。

2. 猫头鹰型

有些习惯于夜战的人感悟到,一到夜间就像猫头鹰那样活跃——脑细胞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中国有些名人待夜幕一降临便身心俱安,养成了夜间写作的习惯,像鲁迅、巴金、何其芳等。法国作家福楼拜有挑灯写作、彻夜不眠的习惯,以致通宵亮着的灯光竟然成了塞纳河上的航标。

3. 亦此亦彼型

有些人则感悟到,起床后或临睡前的一段记忆时间效率最高,思维也最敏捷。中国的姚雪垠、陈景润等习惯于早晨3点钟开始工作。美国小说家司格特说过,觉醒和起床之间的半小时才是非常有助于他发挥创造性的任何工作的黄金时刻。达·芬奇喜欢在睡觉前或睡醒后,独自于黑暗中躺在床上,将自己已研究过的物体的轮廓以及其他经过深思熟虑而理解了的事物,运用想象回忆一遍,以加深印象。

4. 混合型

有些人既有百灵鸟的最佳记忆时间段,又有猫头鹰型的最佳记忆时间段,即一日内有两个最佳时间段。美国有人对100名医院护士进行了每日中不同时间段的记忆功能测验,结果发现:一些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是上午的8至10点钟和晚间的8至10点钟。他们的感悟是,经过一夜睡眠,大脑疲劳的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对事物的反应、联想都很敏捷,思维能力转强;夜间安静,注意力易于集中,思维迅捷。

总之,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找出可以让自己达到最高记忆效率的时间,这样记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有一种方法可以测定你的最佳记忆时间:

将一天的学习时间按小时分为若干时区。选择四五组(每组20个,音节长短、难度相当)未学过的外语单词,分别在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有代表性的时区进行背诵,并分别记录背诵的时间或次数。24小时后再分别复查自己各时区的记忆成绩。复查时用重学法记下重学所用的时间或次数;用回忆法记下回忆的成绩,计算回忆量(与原来记忆总量的百分比)。这样,将前次所用时间或次数与后次的记忆成绩作比较,各时区中两者的比值为优的,那就是你的最佳记忆时区。

找到你的记忆规律之后,你就可以按照这个规律来安排学习,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候学习最需要记忆的科目,而其他时间可以用来做练习。这样比盲目地学习要更有效率。

不想遗忘,就重复记忆

很多中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已经记住了的外语单词,语文课文,数理化的定理、公式等,隔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很多。怎么办呢?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要及时复习。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

复习是指通过大脑的机械反应使人能够回想起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的、没有产生任何联想的内容。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曲线告诉我们:记忆无意义的内容时,一开始的20分钟内,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9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3%;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时间是主要的破坏者。”我们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最简单的挽救方法就是重习,或叫做重复。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记圆周率小数点以后100位的准确数值,有人问过他,记忆如此之好的秘诀是什么,茅先生只回答了七个字“重复、重复再重复”。可见,天才并不是天赋异禀,正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佛家有云:“一阐提亦可成佛。”只要勤学苦练,也是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的。

虽然重复能有效增进记忆,但这并不代表盲目地重复,重复也应当讲究方法。记忆之后停顿一下,然后再重复第二遍。在重复第三遍之前再停顿一下,这是因为:凡在脑子中停留时间超过20秒钟的东西才能从瞬间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从而得到巩固并保持较长的时间。当然,这时的信息仍需要通过复习来加强。

那么,每次间隔多久复习一次是最科学的呢?

一般来讲,间隔时间应在不使信息遗忘的范围内尽可能长些。例如,在你学习某一材料后一周内的复习应为5次。这5次不要平均地排在5天中。信息遗忘率最大的时候是:早期信息在记忆中保持的时间越长,被遗忘的危险就越小,所以在复习时的初期间隔要小一点,然后逐渐延长。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集合法和间隔法记忆的效果。

如要记住一篇文章的要点,你又应怎样记呢?

你可以先用“集合法”即把它读几遍直至能背下来,记住你所耗费的时间。在完成了用“集合法”记忆之后,我们看看用“间隔法”的情况。这回换成另一段文章的要点:看一遍之后目光从题上移开约10秒钟,再看第二遍,并试着回想它。如果你不能准确地回忆起来,就再将目光移开几秒钟,然后再读第三遍。这样继续着,直至可以无误地回忆起这几个词,然后写出所用时间。

两种记忆方法相比较,你就会发现,第一种的记忆方式虽然比第二种方法快些,但其记忆效果可能并不如第二种方法。许多实验也都显示出间隔记忆要比集合记忆有更多的优点。心理学家根据阅读的次数,研究了记忆一篇课文的速度:如果连续将一篇课文看6遍和每隔5分钟看一遍课文,连看6遍,两者相比较,后者记住的内容要多得多。心理学家为了找到能产生最好效果的间隔时间,做过许多的实验,已证明理想的阅读间隔时间是10分钟至16小时不等,根据记忆的内容而定。10分钟以内,超过一遍的记忆效果并不太好,超过16小时,一部分内容已被忘却。

间隔学习中的停顿时间应能让科学的东西刚好记下。这样,在回忆印象的帮助下你可以在成功记忆的台阶上再向前迈进一步。当你需要通过浏览的方式进行记忆时,如要记一些姓名、数字、单词等,采用间隔记忆的效果就不错。假设你要记住18个单词,你就应看一下这些单词。在之后的几分钟里自己也要每隔半分钟左右就默念一次这些单词。这样,你会发现记这些单词并不太困难。第二天再看一遍,这时你对这些单词可以说就完全记住了。

在复习时你可以采用限时复习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