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1776700000048

第48章 优等生休闲法则(1)

实现天才的阅读

读书是获取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手段,许多科技人才不仅精读专业方面的书籍,而且有博览群书的兴趣。

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家贾思勰不仅认真钻研前人留下的农业科学著作,而且先后攻读了《诗经》《礼记》《孟子》《说文解字》等100多种书籍。富兰克林一生不仅刻苦研究数理化,而且通读历史、文学、哲学和社会学等书籍。达尔文一生精读了无数生物学著作,也读了无数生物学以外的书,其中包括幻想小说、各类诗歌、游记、传记、历史剧,甚至读了莎士比亚戏剧和诗歌的全部著作。

博览群书会使人视野开阔、头脑灵活、思想丰富,而那些知识面狭窄的人往往总是头脑迟钝、思路狭窄、耳目闭塞。

我们认为,专读要与博览相结合,这是开阔思路、开阔人胸襟的最好途径,也是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重要原则。

我们的优等生们都非常热爱阅读。阅读对我们的学习大有帮助,比如说,从生活中获取作文的材料,这当然是极为重要的途径,而通过阅读来积累作文材料则是另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历来文学家们所极为倡导的。当有人向欧阳修请教作文秘诀时,他便直言道:“作文无他术,惟读书多为之自工。”在他看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多读书。

对于这一点,元代学者程端礼作了很好的阐释。他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既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

这里,他用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只要肯于在读书上下工夫,作文就会变得轻松而容易。对读与写,特别是快读与快写的关系讲得最鲜明、最透彻的是杜甫那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文章犹如神助,写得又快又好,其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大量读书、透彻读书。

对于个体的人而言,知识就是力量在于知识可以决定命运,这句话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功能;另一方面,知识能够重塑人的性格,改善人的心态,从而通过学习铸就成功的人生。

用歌德的话来说就是:“人不只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对此,许多智圣先贤已有过明确而精彩的论述。

西汉文学家杨雄说:“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之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论读书》一书的作者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相反,一个不读书、不求知的人,他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这样说:“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

“但是,如果他开始走向读书、求知道路的话,那么一切都将改变。即使他只是开始读一本书。

“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一个世界上最健谈的人。

“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是歌德读书的经验。

求知、学习就是置身于一个成功的环境,就是聆听贤达的教诲,就是与成功者做朋友,就是向成功者学习成功的方法。

知识是创新的准备,是竞争力的“内功”,是成功的积累。

爱迪生说得好:“知识仅次于美德,它可以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

没有上述一切的知识的准备,你不会找到什么,也不可能碰到什么。

要想成功,就必须牢记:“知识就是力量。”

实现天才的阅读,就是要广泛地阅读群书,而又有所收获。要有一定的方法记忆,而不是走马观花,白白地浪费掉时间。

送你名人阅读法

下面介绍几类读书的方法,作为你的参考:

1. “善诵精通”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而且在诗、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曾这样描述过他读书时的情景:“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非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这段话告诉大家这样一件事,郑板桥读书是非常刻苦的。他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弟》一书中还有一段话与之相印证,在信中他是这样对他的弟弟们说的:“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人,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又是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可以看出郑板桥不推崇“过目成诵”,而是主张经常诵读,只有在不断地反复吟诵之间才可能体会出书中言语的真义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郑板桥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愈探愈出,愈研愈人,愈往而不知其所穷”的境界。

郑板桥在读书的学以致用之中总结出了“善诵精通”的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必须有一定的方法,要讲究“善”与“精”。

2. 回忆法

所谓回忆读书法是指在无书的情况下回忆、体味自己曾经读过的书。

近代作家巴金先生在这方面便有独到的见解。他曾在《读书》杂志上撰文说道:“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1小时就下床坐在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这种做法就是回忆读书法的最好的例子。

巧用回忆读书法有许多好处:

第一,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摆脱恶劣条件与不良环境的制约。

巴金先生说:“回忆读书法可充分利用时间,有不受条件和环境限制的好处。‘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上了封条,加了锁,封闭了10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这件事告诉我们:回忆读书法不受各种条件限制,让你在非常自由的知识的王国里遨游,是不是很轻便,很有效呢?

第二,可以做到温故知新,深入吸收营养。

通过回忆,对过去所读之书一点点品味,就像牛羊反刍一样,可以促进消化吸收。每对读过的好书回忆一次,对书的理解、认识,对主题的把握都会更深一层。

第三,常温习读过的书,可以使人从中吸取精神力量。

巴金先生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力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的消耗。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想要使回忆读书法成为一种奇特而有益的读书方法,你首先需要有回忆的内容,这就需要在此之前阅读大量的书籍,并对书中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巴金先生曾自述道:“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种有意识、有计划地在头脑里“储书”,是读书治学必不可缺的基础性工程。巴金的回忆读书法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的。

3. 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第一是多读。

所谓多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读的书数量多,内容广;二是指对有价值的文献书籍读的次数多,以至“滚瓜烂熟”的境地。

伟人毛泽东对读过的一些散文和诗词经常能达到脱口背诵的程度,在晚年时还能轻松地背诵500多首古诗词。他对很多小说的重要段落,也经常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许多在他周围工作的大学生都自叹不如。

毛泽东一生酷爱的史书,便是一套线装的《二十四史》,它陪伴了他几十年,无数次的翻阅,使得这套书的封面都被磨破了。

1975年,毛泽东被病魔缠身,就连写字时手都打颤,但是他还在许多书上亲手写下“1975年7再读”“1975年9再读”等字样。他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尤为喜爱,在一生中他竟将《资治通鉴》通读了17次,而且在其中做了大量的批注。

第二是多写。

毛泽东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见,做笔记、写随感等也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毛泽东动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年轻时,他在课堂上听讲时写“课堂录”,在课后自修时写“读书录”,另外他还有选抄本、摘录本等。

他在读过的许多有价值的书中的重要部分都画了各种符号,在丰泽园的图书室里,由他圈点批画过的书就有1.3万余册。

他圈点批画过的书例如:《伦理学原理》全书总共有10万多字,但是毛泽东用小楷在书的空白处写的批语就多达1.2万字。读《辩证法唯物教程》时,他用毛笔和红蓝铅笔在书眉处也写下了将近13万字的批语。

他在延安读了艾思奇的《辩证法》一书后,就专门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写出了该书的提要和自己对该书的看法。毛泽东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写读书日记,上面写着书中的一些错误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钻研的深度与治学的严谨。

第三是多想。

读书时的多想,是指读书时不仅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同时也要将自己的观念与其对照,并将自己对书中的一些看法用笔“谈”出来,就像与作者切磋一般。这种“笔谈”使读书变成了反复思考的过程。

毛泽东之所以能提出许多新颖的见解和精辟的评价,都是他熟读精思的结果。

第四是多问。

毛泽东常说:学问,讲的是又“学”又“问”。我们做学问时,不但要好学,还要好问。

毛泽东青年时代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成为中国的领导人之后,他仍然保持着这种多问的学风。他遇到不懂的问题后,不是读一些通俗的小册子,就是请教专家,或者查工具书。

他就是这样通过多问来不断获取知识的。

4. 追本溯源法

在读书时发现问题后,和多种与之相关的书籍内容相联系,经过详细的分析、比较、求证之后,求得一个合理解释的读书的方法,就是所谓的追本溯源读书法。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曾批评毛奇龄错评了苏轼的诗句。

苏轼在诗中说道:“春江水暖鸭先知”,毛奇龄评道:“一定是鸭先知,难道鹅不知道吗?”

袁枚对毛奇龄的评语觉得既好气又好笑,如果要照毛奇龄的理解,那么《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是一个错误了,难道只有雎鸠,没有斑鸠吗?

袁枚与毛奇龄的这场笔墨官司,到底谁是谁非,如果是一般人看看也就过去了,没有人会去深究,但钱钟书先生却没有就此罢休,草草了事,而要追本求源。

近代学者钱钟书先生把《西河诗话》卷五找了出来,看毛奇龄的原话:苏轼的诗模仿的是唐诗“花间觅路鸟先知”一句。寻路时,由于鸟熟悉花间的路,所以鸟比人先知。水中的动物都可以感到冷暖,苏轼却说只有鸭先知,那就不对了。

按常理,比较严谨的人研究到这可能也会停止了,但钱钟书先生却没有就此打住。他又找来了苏轼的原诗《惠崇春江晚景》,诗中说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才知道苏轼的这首诗是为一幅画而作的,由于画面上有桃花、春江、竹子、鸭子,所以苏轼在诗中写道“鸭先知”。看来是毛奇龄错了。

为了将问题彻底弄清楚,钱钟书先生又找出了张渭的原作《春园家宴》,原作里写道:“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人在花园里寻路,不如鸟对路熟悉,这是写实。苏轼在诗中说鸭先知,是写意,意在赞美春光,这是画面意境的升华,是诗人的独特感受,看来苏轼“鸭先知”之句无论从立意或是内涵来说都要比张渭之句高出一筹。

最后,钱钟书先生引用了《湘绮楼日记》中的“上上绝句”这句话来称赞苏轼,并指出毛奇龄只是会讲理学,讲诗往往别具心肠,卑鄙可笑,不懂得苏东坡的苦心。

从这一事例中我们不难得出钱钟书的读书方法——深钻细研,对各种相关作品相互参照相互比较,实事求是地对待各家之言。

钱钟书的读书方法,有助于读书人博采众长、举一反三,进行新推理和新想象等多种思维的锻炼;有助于培养读书人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读书人慎思慎取的能力。

5. “知人知文”法

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不能完全对作者毫无了解。举个例子来说,不了解鲁迅先生的人、性格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不能理解先生文中的那种“中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抑郁不平之气!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认为: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二遍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能把握了整本书的精髓。

对于第二个问题,他说:“你真真正正爱上这本书了,就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来读,读他的长篇,读他的中篇,读他的短篇,或者散文,或者诗歌,或者理论,再读别人对他的评论和为他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因为这样做往往会比只看作家的全部作品更有效。

贾平凹先生还指出:“对于这样,你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文坛如何,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倘若你在读书时能够做到知文知人,那么你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他经常对人说,读书应该持继承的态度,万万不可“跪倒”读,对任何作家作品绝无例外。

其实,任何一个大家的作品,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在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来读。这不是狂妄,这正是知其长、晓其短、学精神而弃皮毛啊。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在他人的脚下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以使你受损,你就永远在他的屁股后面了。

读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继承和创造的读书目的。

总结一下,贾平凹先生的这种读书方法,其重点就在于“知文知人,学以致用”。他将博与专、学与创相结合,不仅仅对于那些爱好文学的人有帮助,对于有其他爱好的人也一定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阅读其他大信息量的科技著作时,我们也量身订做了新的阅读方法:

1. 跳跃阅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