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新校释
1802600000037

第37章 季氏第十六

【题解】

此篇杂言辅国治国、天下治乱、侍君慎言、择友择乐、修身护身、行身做事、为学处世、求志达道、重德轻富、学《诗》学礼、远子教子等事,亦以箴戒为主,凡十四章,除末章外皆作“孔子曰”,文体亦少殊。内容与前诸篇相类,又以篇名为“季氏”,故次“卫灵公”,有权臣配无道之义。

16·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封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封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校】

无乃尔是过欤、是谁之过欤,二“欤”字旧皆作“与”,改今字。

且在封域之中,“封”旧作“邦”,从戴望校及敦煌诸本改。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贫”“寡”二字旧互误,从俞樾说据《春秋繁露·度制篇》引孔子说易正。

而谋动干戈于封内,“封”旧亦作“邦”,改从《释文》所录郑本。

不在颛臾,“在”下旧有“于”字,从《释文》删。

【释】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指季康子。“颛臾”,小国名,鲁附庸,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

无乃尔是过欤:“是”,犹“之”。

东蒙主:“东蒙”,即蒙山,在鲁东,故曰东蒙。“主”,主人,主其祭祀。

封域:所封疆域。

周任:古之良史,马融说。

陈力就列:“陈”,布、施。“陈力”,犹言尽力。“列”,班位。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危”,指身体倾斜欲倒。“持”,扶持。“颠”,跌倒。

则将焉用彼相矣:“相”,相导、扶助。

虎兕出于柙:“兕”,音似,犀牛。“柙”,音匣,槛、木笼。

龟玉毁于椟中:“龟”,指占卜用的龟甲。“椟”,音读,木匣。

固而近于费:“固”,指其城墙坚固。“费”,旧音毕,季氏私邑。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恨也。“舍”,舍弃、放弃。“辞”,托辞、借口。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贫”,指财言。“均”,平均。“寡”,指人口言。“安”,安定。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盖”,表示原由。“和”,和谐、和睦。“倾”,倾覆。

萧墙之内:“萧墙”,宫门之门屏,时季氏僭越,亦有萧墙。萧墙之内,指冉有、季路,言二人不能正确扶相季氏,将给季氏带来忧患。

【训译】

季康子将要讨伐颛臾,(当时正给季康子做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来见孔子,给他说:“季氏将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求:(这)该不是你们的过错吧?!那颛臾,从前先王让他做东蒙山的主人,而且早就在(鲁国的)封疆之内,说明他就是国家的属臣,为什么还要去讨伐?”

冉有说:“老先生他想那样,我们两个做臣子的都不想呀!”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话说:‘(能)尽力就任职,不能(尽力)的辞职。’(比如给盲人做相导,如果盲人)快跌倒了却不搀扶,已经跌倒却不扶起,那哪里还用得着他相导?何况你的话也不对!(比如)老虎犀牛从木笼里跑出来、龟甲宝玉在木匣里毁掉,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的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邑,现在不取,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啊:君子憎恨那种不说(自己)想要,而又一定为它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不怕(百姓或家人)贫穷,就怕不均;不怕(人)少,就怕不安定。因为(人人)平均,就没有贫穷;和睦,就不(显得)少;安定,就没有倾覆。正因为这样,所以远处的人不服,就修文德以招徕他们;来了以后,就(想办法)使他们安定。现在仲由和冉求(两个)相导老先生,远处的人不服而不能招徕,国家分崩离析而不能保全,却谋划在境内动武。我担心季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自己的门屏之内呀!”

【章旨】

此章教人尽职尽责。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释】

有道:指秩序正常。

礼乐征伐:指礼乐之颁布和征伐之号令。

无道:指秩序不正常。

盖十世希不失矣:“世”,一代君主。“希”,少也。“失”,指失礼乐征伐之权。

陪臣执国命:“陪臣”,卿大夫之臣。“执”,执掌。“命”,号令。

庶人不议:“庶人”,平民。“议”,议论。

【训译】

孔子说:“天下秩序正常,礼乐和征伐之令由天子发出;天下秩序不正常,礼乐和征伐之令由诸侯发出。由诸侯发出,大概过十代就少有不失其权的了;由大夫发出,过五代就少有不失其权的了;陪臣执掌国家的号令,过三代就少有不失其权的了。天下秩序正常,国政就不在大夫;天下秩序正常,庶民就不议论(国政)。”

【章旨】

此章论天下有道、无道及诸侯、大夫、陪臣执国命之不同结果,有君主集权思想。

16·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释】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禄”,指制定爵禄之权。“公室”,公家、朝廷。鲁国自宣公朝季文子(季孙行如)擅权,禄去公室,至定公整五世。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政”,国政。“逮”,及也。鲁自宣公朝季文子执政至定公初季平子,季氏凡四世。

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三桓”,桓公之后仲孙、叔孙、季孙。“微”,衰败,上省“其”字。

【训译】

孔子说:“制定爵禄(的权力)离开(鲁国)公室,已经五代了;国政到大夫手里,已经四代了。所以那三桓的子孙,将要衰败了。”

【章旨】

此章记孔子预测之言,紧承上章说。上章言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则五世希不失矣,今鲁之禄(属礼)去公室已五世,政逮于大夫已四世,故执政之三桓子孙亦将微矣。季平子卒于定公四年,故孔子此言当在定公初年。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释】

益者三友:“益者”,对己有增益帮助者。“友”,动词,交友。

损者:对己有减损伤害者。

直:正也,指正直之人。

谅:信也,指诚信之人。

多闻:指有知识之人。

便辟:“便”读骈音,熟习、习惯。“辟”同“避”,退避不前。习于退避,不勇为之人也。

善柔:“柔”借为“揉”,揉和、调和。善柔,善于调和,无原则之人。

便佞:“便”借为“諞”。《说文》:“諞,便巧言也。”“諞佞”,巧言谄媚之人。

【训译】

孔子说:“(对自己)有益的交友有三种,(对自己)有害的交友也有三种:以正直的人为友、以诚信的人为友、以有知识的人为友,(就对自己)有益了;以习惯退避的人为友、以不讲原则的人为友、以巧言谄媚的人为友,(就对自己)有害了。”

【章旨】

此章诫人择友。

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释】

乐:动词,旧读要音,乐于、以之为乐。下三“乐”同。

节礼乐:“节”,节制,不过滥。

骄乐:骄纵之乐。

佚游:安逸、游荡。

宴乐:安乐。

【训译】

孔子说:“(对自己)有益的乐有三种,(对自己)有害的也有乐三乐。乐于节制礼乐、乐于说别人的好、乐于有许多贤友,(就对自己)有益了;乐于骄纵、乐于游荡、乐于安乐,(就对自己)有害了。”

【章旨】

此章诫人择喜乐。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释】

侍于君子有三愆:“侍”,陪伴。“君子”,指君主。侍于君子,指陪伴君主说话之时。 “愆”,音牵,过失。

躁:急躁。

隐:隐瞒。

瞽:目盲。

【训译】

孔子说:“陪伴君主,有三种(容易犯的)过失:还没轮到他说话就说话,叫做‘躁’;轮到他说话而不说话,叫做‘隐’;还没有看见(君主的)脸色就说话,叫做‘瞽’。”

【章旨】

此章教人察言观色,相时而言。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释】

戒:戒备、戒除。

血气未定:“完”,成也。指发育尚未完成。

色:女色、性。

血气方刚:“方”,正也。“刚”,坚硬、旺盛。

斗:打斗。

得:获得、获取。

【训译】

孔子说:“君子(一生)有三戒: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成熟,戒的是色;等到他进入壮年,血气正在旺盛时期,戒的是斗;等到老了,血气已衰,戒的是得。”

【章旨】

此章论人生三戒。之所以戒,防伤身心也。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释】

畏:敬畏、害怕。

天命:自然之命。

大人:指高位之人,王公大人。

狎:轻侮、不尊重。

侮:轻慢、不以为然。

【训译】

孔子说:“君子有三怕: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天命所以不怕(天命),不尊重王公大人,对圣人的话不以为然。”

【章旨】

此章论君子小人敬慢不同,教人敬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不可违,故可畏;王公大人在位掌生死之权,故可畏;圣人之言无虚谬,故可畏。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学而知之,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斯为下矣。”

【校】

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后旧皆有“者”字,从定州简本删。

斯为下矣,“斯”前旧有“民”字,各家未有能解通者,衍无疑,今删。

【释】

困:困窘、有困难。

【训译】

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它,(是)最上一等;通过学习而知道它,(是)次一等;遇到困难再学习它,(是)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而不学习,就是最下一等了。”

【章旨】

此章劝人学习。上、次、又次、下,指求知的优劣次第。上不可得,自当求其次;次不能为,又其次亦可;唯下则不可。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释】

思:想、考虑。

视思明:“明”,眼明、看清楚。

听思聪:“聪”,耳聪、听清楚。

色思温:“色”,作色、动容。“温”,温和。

貌思恭:“貌”,容仪、行为举止。

言思忠:“忠”,忠诚、发自内心。

事思敬:“事”,具体事物。“敬”,认真。

疑思问:“疑”,疑惑、不明。“问”,提问、请教人。

忿思难:“忿”,愤怒。“难”,灾难、后患。

见得思义:“得”,有可得。“义”,合宜。

【训译】

孔子说:“君子有九项考虑:看考虑看清楚,听考虑听清楚,脸色考虑温和,行动考虑谦恭,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虑认真,疑惑考虑提问,愤怒考虑灾难,看见可得的考虑‘义’。”

【章旨】

此章教人行身做事的大法。

十一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闻其语矣,吾见其人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校】

按:“吾闻其语矣,吾见其人矣”,闻、见二句旧倒,据《古史·柳下惠传》所引易,与下一律。

行义以达其道,定州简本“达”作“通”,义同。

【释】

探汤:“探”,以手伸入。“汤”,开水。探汤,形容躲避疾速。

隐居以求其志:“求”,探求、钻研。“志”,心志、思想。

行义以达其道:“达”,通,使贯通。“道”,学说主张。

【训译】

孔子说:“看见好的(就追),像是赶不上似的;看见不好的(就躲),像是把手伸进了开水似的: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我见到过这样的人。 隐居起来以钻研他的思想,做义事以使他的主张得到贯彻: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没见到过这样的人。”

【章旨】

此章教人从善避恶,亦叹世无隐居求志、行义达道之人。

十二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孔子曰:“《诗》云:‘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其斯之谓欤!”

【校】

饿死于首阳之下,“死”字据敦煌一唐写本增。

按:“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八字旧错在《颜渊》篇(12·10),今从《程子遗书》伊川先生说移此章而置“其斯”句上(伊川置章首),又依上例增“孔子曰”三字,又增“诗云”二字,与《学而》篇“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一例。

其斯之谓欤,“欤”旧作“与”,改今字。

【释】

齐景公有马千驷:“齐景公”,见12·11注。四马为驷。

民无德而称焉:“德”,德行、好品德。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诗·小雅·我行其野》句,“以”,因也。

【训译】

齐景公(富得)有四千匹马,死后百姓没有德行可以称颂他;伯夷和叔齐(穷得)饿死在了首阳山下,百姓到现在却还称颂他们。孔子说:“《诗经》里面说:‘确实不因为他富,只是因为(他)异。’大概就是说这个吧!”

【章旨】

此章明人生价值在德不在富,教人修德。

十三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也!’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曰:‘不学礼,无以立也!’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校】

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旧无“曰”字、“也”字,今从皇本等增“曰”字,从皇本及定州简本等增“也”字。

曰不学礼无以立也,旧亦无“曰”、“也”字,今依例增“曰”字,“也”字据正平本及定州简本增。

【释】

陈亢问于伯鱼:“陈亢”,孔子弟子子禽,见1·10注。“伯鱼”,即孔鲤,孔子之子,见11·7注。

亦有异闻:“亦”,语助词。“异闻”,异于他人所闻,特别之闻。伯鱼为孔子之子而与陈亢等众弟子皆从孔子学,故陈亢疑其有异闻,开小灶。

独立:单独站立。

趋而过庭:“趋”,小步快走。“庭”,院子。

远:不亲昵。

【训译】

陈亢问(先生的儿子)伯鱼说:“您有没有(从先生那里)听到与我们不同的?”

伯鱼回答说:“没有!(不过有一天先生)一个人站着,我快步从院子里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不学《诗》,没办法说话呀!’我退下来就学《诗》。又有一天(先生)一个人站着,我快步从院子里走过,他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不学礼,没办法立身呀!’我退下来就学礼。(就)听到这两件。”

陈亢回来高兴地说:“问一个得了三个:听到了(学)《诗》、听到了(学)礼,还听到了君子不亲昵自己的儿子!”

【章旨】

此章劝人学《诗》、学礼。

十四

16·14孔子曰:“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校】

按:“孔子曰”三字旧无,今从翟灝说及《集解》引孔说增。孔曰:“当此之时,诸侯嫡妾不正,称号不审,故孔子正言其礼也。”是孔见本有三字,否则与全书不类。

【释】

邦君之妻:“邦君”,即国君,诸侯。“妻”,正妻。

寡小君:“寡”,与“寡人”之“寡”皆少义,言数之少。诸侯于国,一代唯一人,人少,故曰寡人。小君亦然。旧以为谦言寡德,非,国君岂有自言寡德之理?

【训译】

孔子说:“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叫夫人,夫人自称叫小童;国人称她叫君夫人;在外国称她叫寡小君,外国人称她也叫君夫人。”

【章旨】

此章言国君之妻的称谓。《白虎通·嫁娶篇》云:“称之曰夫人何?明当扶进人,谓非妾也。国人尊之,故称君夫人也。自称小童者,谦也,言己智能寡少如童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