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1803800000019

第19章 仙女们(2)

1909年巴甫洛娃首次在巴黎的“俄罗斯演出季”中亮相便轰动了巴黎,轰动了世界。1910年她组织了自己的小型芭蕾舞团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旅行演出中,她到过中国、埃及、南非、乌拉圭、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四十四个国家,行程五十万英里,演出数千场,观众不计其数,即使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这也是难以想象的。

她一年要穿坏两千双足尖鞋,可见她的刻苦努力。

人们回忆说:“在印度,她使早已在历史中衰老的民族舞焕发了青春;在日本,她第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欧洲古典芭蕾的兴趣;在墨西哥,她帮助民间舞和各种形式的古典舞融合在一起。”用福金的话来说:“巴甫洛娃对艺术的重要作用,并不在于她给人带来的一时欢乐,而在于她在本世纪二十五年内,使人们改变了对芭蕾的看法,证明了芭蕾不仅能够,而且应该成为语言最高意义的形式。”巴甫洛娃给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她的舞蹈既具有19世纪大舞星们的各种巴甫洛娃长处,又有胜于他们的独特风格。不少事例说明,现代许多著名舞蹈家当初也正是在看了她的演出之后,才爱上了芭蕾并选择了这一艰苦而又崇高的事业。

1909年,巴甫洛娃在《仙女们》中担任主角,展现了她无与伦比的抒情风格。她的身材苗条,双腿修长,手和脚都极美。她的脸不是特别漂亮,前额高、头发黑,但一到台上,棕色的大眼睛就像会说话一样。在表演《仙女们》的时候,在观众的眼中,她就是一位仙女。从此,“仙女”几乎成了巴甫洛娃的代名词。

1931年1月23日,巴甫洛娃在旅行演出中不幸在荷兰海牙去世。1月25日,伦敦的卡玛戈协会正在举行演出,乐队指挥进场后突然转过身来,面对着观众宣布,现在将演奏《天鹅湖》以纪念巴甫洛娃。全场观众肃立,大幕拉开,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束追光沿着巴甫洛娃表演《天鹅湖》的脚迹移动,人们仿佛看见台上仍有一只美丽的天鹅或是一位仙女在不停地舞着舞着……

剧情介绍

《仙女们》是一出没有情节的芭蕾舞剧,它不像小说,而像一首诗。因为它的灵感就来自“钢琴诗人”肖邦的作品。肖邦的作品大多有一种带有忧郁色彩诗化的风格,那在琴键上流淌的音符,常常把我们带入梦幻般的仙境,青年诗人肖邦月夜漫步在烟雾氤氲的丛林小径,一抹淡淡的月光洒在灌木之上,诗人发现了一群身着白纱的仙女,惊喜的诗人上前与仙女们交谈、舞蹈。

《仙女们》就是把这种诗化的意境用舞蹈表现出来。在密林深处的水池旁,钢琴诗人在漫步沉思,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一群飘忽不定的精灵。

作品共分为八段:序曲、夜曲、圆舞曲、玛祖卡舞曲、玛祖卡舞曲、序曲、圆舞曲、圆舞曲。

1.序曲。

序曲采用的是肖邦的A大调前奏曲(作品28-7)。在恬静沉思的旋律中,一幅静态造型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夜晚,森林中阒无人迹,惨白的月光下,是寺院废墟的断壁残垣,一条林间小径穿过树丛通向远方。远处,是一座座坟茔。这里仿佛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幽冥仙境,一切都像隔着一层薄薄的轻纱。

诗人和围绕他的三个白衣仙女成雕塑状。诗人双手分别扶在左右两位仙女的腰上,两位仙女的手一个搭在诗人的肩上,头依偎在他的胸前。另一个仙女则手撑着头横躺在诗人的脚下。

2.夜曲。

在bA大调《夜曲》(作品32-2)的缓板中,诗人和两个仙女如同从回忆中缓缓苏醒,那种轻盈、飘忽、难以捕捉的美,像精灵一样在空气中飘舞。

诗人分别和两位仙女跳起了双人舞,其他仙女组成各种优美的造型,与他们一起形成不同的美好画面。这一段舞蹈让我们再度重温了浪漫芭蕾时的旧梦。

3.圆舞曲。

这是B仙女的一段独舞。在欢快轻盈的G大调《圆舞曲》(作品70-1)中,B仙女跳起流畅活泼的变奏。她飘忽的大跳,轻盈得仿佛要飞起来。三角铁清脆而活泼地奏响,配合舞姿上的击打、小跳,让仙女那种无忧无虑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4.玛祖卡舞曲。

这是A仙女的一段独舞。在C大调《玛祖卡舞曲》(作品33-2)舒缓抒情的旋律中,A仙女在台上绕着其他仙女连续跳跃,直到退场。

5.玛祖卡舞曲。

这是青年诗人的独舞。在D大调《玛祖卡舞曲》(作品67-3)欢快跳跃、轻盈流畅的快板旋律中,诗人舞姿飘逸、风度潇洒。

6.序曲。

这是第一曲的再现。B仙女的独舞,动作细腻精美,步法优雅,她不时把手贴在耳朵上,好像在倾听春天到来的脚步声。

7.圆舞曲。

这首《#c小调圆舞曲》(作品64-2)是诗人和A仙女的双人舞。

在大提琴那低沉、喑哑、紧张的旋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辉煌背后的苦涩和抑郁,看到他攀至巅峰之后的惆怅和跌至低谷时的痛苦。大幅度多次的托举,轻盈的飞舞,让我们看到诗人远离尘世、进入梦想国度的理想画面。舞曲中间有一小段欢快的快板,竖琴像流水一样潺潺滑过,三角铁像精灵一样飘忽不定,形象地描绘了仙女在空中飘游的情景。

8.圆舞曲。

这是肖邦最华丽、最欢快的《bE大调圆舞曲》(作品18-1),将我们的情绪再度带入现实的欢乐中来。这是一段华丽的群舞,众仙女排着整齐的队列跳起群舞,诗人和独舞的仙女们再度加入这华丽的行列中。其间的慢板穿插了诗人和仙女的独舞,仍然唯美、抒情和细腻。群舞中的二十四位舞者在白纱缭绕中帮我们完成了这个梦幻之旅。诗人和众仙女们在渐次高涨的乐声中,凝固成开幕时优美的雕塑。依然是清冷的月光,照着这荒凉郊野的断壁残垣,照着这通往远处的林间小径。

音乐舞蹈欣赏

肖邦的音乐以优美抒情、略带忧郁著称,《仙女们》选取了八首小品,改编为八首管弦乐曲,串联成一个整体。即使不作为芭蕾舞剧的伴奏,也是一组非常优美的乐曲,因此常常会用在音乐会中演奏。

第一曲《序曲》,是肖邦《前奏曲二十四首》中的第七首(Op.28-7)。小行板,A大调(在《仙女们》中改为bA大调),3/4拍。这首乐曲优美抒情,充满幻想:

第二曲《夜曲》(Op.32-2),慢板,bA大调,12/8拍。夜曲是爱尔兰作曲家费尔德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肖邦一共写了十九首《夜曲》,其中编号为三十二号的两首《夜曲》接近费尔德夜曲的风格。第二首bA大调,旋律优美,沉静如水:

第三曲《圆舞曲》(Op.70-1),活泼的快板,G大调,3/4拍。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在另一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这首《圆舞曲》就属于后者:

第四曲《玛祖卡舞曲》(Op.33-2),活泼的快板,D大调,3/4拍。

玛祖卡是一种波兰乡土舞曲,发源于三种三拍子的波兰乡村舞曲: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的玛祖卡;缓慢平稳,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亚维亚克;以及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第二小节末拍上的轻盈飞快的奥别列克。

肖邦共创作了五十一首玛祖卡舞曲。可能因为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民歌特性,较之其他体裁肖邦更为喜好玛祖卡。肖邦一般不采用广为人知的流行旋律,而更多的是从波兰民间舞蹈(奥别列克、玛祖尔、库亚维亚克)的节奏与旋律中寻求灵感。

《仙女们》所采用的这首明朗的《玛祖卡圆舞曲》后来由法国著名女高音加尔夏改编成独唱曲。第四首结构为三段体,库勒普斯基解说道:“不管是悲伤或痛苦,有勉强舞蹈的气氛或是正被某一思考所集中精神的孩子的纯真表现。”

第五曲也是《玛祖卡舞曲》(Op.67-3),小快板,C大调,3/4拍。这首《玛祖卡舞曲》热烈欢快:

第六曲是第一曲的重复。

第七曲是《圆舞曲》(Op.64-2),慢板,#c小调,3/4拍。这是最能体现肖邦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年至1847年,节奏近似玛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

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这个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

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

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中段转为b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

第八曲(Op.18),活泼的快板,bE大调,3/4拍。本曲又名《华丽圆舞曲》,作于1831年,是肖邦在世时最早出版的圆舞曲。《华丽圆舞曲》之名,给予一般音乐爱好者很亲切的印象。正如曲名所示,这首曲子是肖邦的所有圆舞曲中,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实际用于舞会的圆舞曲。所以舒曼才会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以及“把舞者卷入波心,越来越深”等这类话语。

乐曲的构成极为简洁,由于是实际舞会用的圆舞曲,全曲在明朗的低声部圆舞曲节奏上,奏出华美的主旋律。

版本推荐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CD,DG公司,片号:429 163-2

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得非常优美,勾画出令人愉悦的精致结构。木管独奏部分显得文雅,弦乐部高音明亮、鲜明。整个演绎优雅而华丽。录音丰满,富有空气感,是卡拉扬的佳作。此片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