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噶尔地处丝绸之路北道要冲,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都在这里荟集和交流。音乐、舞蹈、雕塑、手工制作尤其出名。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路经这里时,这里还是西域36国之一的“疏勒”国。隋唐时代“疏勒”被突厥语“喀什噶尔”替代,意为:“琉璃瓦屋汽车缓缓进入市区,那些伊斯兰风格、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不时在白杨树丛中闪现。尤其一座圆穹式建筑,格外醒目。它就是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名扬中亚西亚的伊斯兰圣地。它高大的长方形寺门两侧,左右对称地屹立着两座10多米高的塔楼。圆形塔楼与寺门,用短墙相接。大门上方是白色拱顶。拱顶和两座塔楼顶,都顶着一弯铁制新月装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很虔诚的维吾尔族人,噙着热泪在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拜大堂里,向着那个幻想中的真主跪拜。我知道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公元10世纪,传入由突厥人和回鹘人建立的哈喇汗王朝。其政治中心,就在喀什噶尔。
在我的身边,一位头缠白布的维吾尔族老人幽长的念诵,让我感到信仰的力量。据说在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艾提尕尔清真寺以及寺外的艾提尕尔广场,都会挤满虔诚的信徒。于是我走在熙熙攮搪的广场上,对着具有400多年历史的艾提尕尔清真寺,遐想联翩。
艾提尕尔清真寺旁有一条小街,那里沿街两旁都是商店作坊。那些古朴陶器、地經、花帽,都极富浓郁的伊斯兰情调。忽有《摇篮曲》,从一家摆满婴儿摇床的手工作坊里传出来。走近一看,是两个民间艺人正分别用“热瓦甫”和“艾杰克”弹奏这支歌。也许我是做了母亲的女人,情不自禁地哼起睡吧宝贝我的好宝贝,让妈妈为你唱一支摇篮曲,噢孩子妈妈美丽的小鸟,你翅膀长硬后总是要飞走,外面天还黑呀妈妈多么不放心,你会停留在哪里,你会栖息在哪棵树。”歌声随着乐曲飙荡到喀什河,飘荡到河畔那大片大片“相顾无语,惟有泪千行”的胡杨林。我们缓缓地走着,回到宾馆正是华灯初上时分。我伫立在窗前,遥望远处晶莹透亮闪烁着宝石般蓝光的博格达雪峰,心里的感动一辈子难以忘怀。
15.在哈尔滨马迭尔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异国特色建筑最多的地方。走在这条街上,恍若有一种置身欧洲的感觉。然而我冒着零下几十度的冰雪天气,主要到这条街上寻访马迭尔食品店。据说马迭尔食品店刚刚出炉的面包,又香又软很好吃。
那天我找到马迭尔食品店,已经是黄昏时分了。没想到买面包,还要在临街的窗口排长队。排在我队列前面的女人告诉我:“马迭尔原是一个法国籍犹太人开的店。这个犹太人有个漂亮又有才华的儿子,在法国学习音乐。儿子回哈度假时,被日本人绑了票。匪徒送来了儿子的耳朵,但倔强的犹太人,虽然肝胆欲裂,就是坚贞不屈。结果儿子遇害。”原来马迭尔食品店显赫的名声,与这个古老的故事有关。
我排在队列中缓缓而进,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不仅鼻子冻得通红,还全身打颤。可是街上那些来来往往,穿着漂亮的哈尔滨女人却衣衫单薄,仿佛行走在江南春天里似的。她们中不乏中俄混血儿,长得高高的,很漂亮。
这会儿,我终于排到买面包了。马迭尔面包,大得一只足足可以做我的一顿晚餐。我本想买十只带回杭州去,但嫌它太大就买了六只。六只就是满满的一袋。买完面包,我才走进马迭尔食品店去。原来它与其他任何食品店没有什么两样,烤羊肉串、茶鸡蛋什么的一应俱全。面包的奶香,在店堂里反倒一点也闻不出来了。
马迭尔食品店的一角,有个咖啡吧。我坐下来要了一杯咖啡,然后大口吃马迭尔面包,果然味道不错。坐在我邻座的那个女人,看我吃得狼吞虎咽与我笑着打招呼说:“很好吃吧?”我说:“是啊,味道不错。”于是,我们从面包开始聊了起来。原来她就是“混血儿”。她有五十多岁了,但看上去依然年轻漂亮。她说像她这样的“混血儿”,大多数在20世纪70年代就迁居异国他乡了,剩下来的是那些真正热爱中国的人。她说她哪里也不想去,就喜欢住在哈尔滨。她说她常常来买马迭尔面包,她已经吃了大半辈子的马迭尔面包了。我说你不会吃厌吗?”她说不会。”离开马迭尔食品店的时候,她看我的袋子里只有五个马迭尔面包,便说带回杭州太少了,再买一些。我说要排队,麻烦。她说我认识他们,不用排队。她说着就起身帮我去买了十只马迭尔面包来。她的热情爽朗,让我这个杭州人很是喜欢。现在我从哈尔滨回来已经一年多了,但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想起她来,想起哈尔滨的马迭尔食品店。
16.到西藏去
我写过一个《到西藏去》的短篇小说,但对西藏还有很多话说。西藏不仅能让我们与高原亲近、与神灵对话,还能使我们的心灵飞越莽莽昆仑、神奇雪域,飞越雅鲁藏布江,喜玛拉雅山,最后栖息在珠穆朗玛峰巅。我们看西藏时,仿佛就像看一部精致的线装古书。即使逐字逐句咀嚼,翻来覆去研读,也还是很不容易读出它的精髓。它的精髓更多在于佛教,而佛教在哲学思想方面便是晚期的大乘哲学。大乘哲学也就是大乘佛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喇嘛教。喇嘛教如今还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西藏文的大藏经里。
西藏喇嘛教,是印度佛教的后裔。它最初接触印度时,文化还处于幼稚状态。所以一开始,西藏人站在庞大的印度哲学和文学典籍面前,难免有眼花绮乱的感觉。但后来喇嘛教再从西藏高原传入蒙古草原时,西藏人便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快感。这时候轮到他们看蒙古人眼花缭乱了。可蒙古人似乎有一种天生接纳喇嘛教的秉赋。那些头脑聪明的人,不久一个个做了喇嘛。
我们到西藏或者到蒙古去少不了看喇嘛庙,但大多数人不明白喇嘛庙之确切含义。其实喇嘛庙为两种,一种是“学问庙”或“学问寺”,另一种为“活佛庙”或“崇祠庙”。活佛庙通常有活佛居住。若没有活佛居住,庙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我们到西藏看布达拉宫,就是看一种纯粹的活佛庙。但“学问庙”或“学问寺”就不一定要有活佛居住,这是一种规矩和惯例。
然而我们到西藏去除了看庙,更多的还是将凡胎肉体搓洗一遍,锐去世俗污秽,让灵魂更加洁净。有人说西藏是最容易让人感悟淡泊名利的地方,也有人说高原真正让你懂得什么是生,什么是死。自然这是因高原的缘故,也是因佛教的缘故。当你进入高原,便强烈地感觉到佛教的氛围和升腾在空气中的神圣信仰。在长长的朝圣路上,在大昭寺前凹下去的石板上,在布达拉宫台阶上,到处都能看到虔诚的身影。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双眼都闪烁着炽热的光,那光越过群山穿过云层直达冥冥天国。
人活在世上有追求、有信仰便是没有白活。信仰这东西它支撑人的精神,却又超过人的生命本身永不会终止。你看那随风飘扬的五色经幡,总有人把它插到人迹罕至的山顶上。当然朝圣者的人群中,并不是个个都懂佛,研究佛,或者成为佛。但毫无疑问他们都信佛。信佛的人可以盘腿静坐红尘之上,观疲于奔命的芸芸众生如过眼云烟。也可以印心、受五戒诵经念佛,完成必须的学佛功课。当然若有很高的素养,便可研究喇嘛教僧侣诵经的声韵,编写喇嘛唱经乐谱。甚至如同那些学问寺的喇嘛一样,学习相学部、密教学部或者时轮学部和药学部。
说起来学问寺里这四个部,每一个部又都还有一个名称。如相学部即为显教、密教学部即为密教、时轮学部和药学部,分别为天文学和医学。在市民百姓中信佛的人,一般都喜欢相学。他们买一些相书来读,有的自娱自乐,有的索性摆起地摊给人看相算命赚钱,而真正的相学岂非易事?
学问寺喇嘛若修相学部,就必须研究因明、现观、中观、倶舍、戒律五大部门的学问。“因明”就是印度的逻辑学或论理学。“现观”和“中观”就是弥勒菩萨所著的《现观庄严论》和龙猛菩萨所著的《中观论》。这两部书是西藏佛教和蒙古佛教,教理和教仪方面的根本依据。
现在,我想到西藏去除了追随佛的足迹,最大的收获便是懂得了如何爱自己、爱别人;也懂得了什么是坦诚。坦诚的灵魂在曝晒的阳光下,便会看到生命之火焰在冉冉升起。
17.登泰山与“石敢当”
2005年5月,因曲阜远东大学副校长岳宗教授之邀,我与女儿在岳宗副校长的陪同下,从曲阜来到泰安、泰山、五岳之尊。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七八岁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一句成语叫做重于泰山。”那天我们乘缆车到达泰山天外村,再往前拾阶而上便是泰山天街。我行走在天街,仿佛有一种走在天上仙境的感觉。据说在天街看日出,是最佳位置。然而天街不是最高处,我们又继续拾阶而上。
泰山主峰1524公尺,雄伟挺秀、巍峨博大。汉武帝刘彻登泰山后大加赞赏,尊为“五岳之首”。此后,不少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泰山的地位在南岳衡山、两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之中,因此而特殊而名扬天下。其实在汉武帝刘彻前,秦始皇就登过泰山。史册上记载说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泰山顶上有一块巨石,威严地刻着五岳独尊”。有此“四个大字”,本来在众山之中不算最高的泰山,便排位第一了。这便是帝王们“炒”的杰作。帝王们觉得泰山立于齐鲁平原之上,与地相在,与天相近,在这里祭天收授天意,实为理想之山。于是巍巍乎高矣哉!不过从“五岳独尊“处下来时,站在中天门我还是觉得泰山是伟大的。她雄居天东,不管你是帝王还是百姓,不论你雄心万丈有多少藐视,还是匍匐在地何等敬畏,她不狂不躁,更难自皁。狂躁者见了她,知道自己的无知与平庸。敬畏者拜过她,看到了世间的尊严与伟岸。她的平和与伟大,确实提醒和告诫我们:要好好做人做事。
在离天街不远处,看见路边有一茶摊。茶摊边一口喷泉,正好用来沏泰山女儿茶。茶摊老板除了卖茶,还卖“泰山石敢当”。大大小小的“泰山石敢当”摆满了一地。于是我们边喝茶,边欣赏石头。只是让我纳闷的,一块石头何以叫“敢当”?问茶摊老板,他摇摇头一问三不知。
回到杭州,为了解开“泰山石敢当”之谜,便找出史书翻阅。《诗经·鲁颂》中记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而西汉史游《急就章》中记有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意思是有位勇士姓石名敢当,所向无敌,不仅能捉妖驱邪,还能治病救人。百姓纷纷求之,求不到的就在石块上刻上“泰山石敢当”的字样,砌于房宅或立于街口,以驱妖逐邪。
久而久之,泰山石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石敢当的化身。于是这一民间信仰,便风行于泰山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等城市了。
我遗憾没有买一块泰山石敢当回来。如果早知道这个典故,那么我如今就可以送一块泰山石敢当给我身患重病的姑姑。并且给她讲这个故事,让她以泰山石坚硬不摧、敢当大难的品格面对疾病,勇敢地接受手术。
18.我眼中的周庄
去周庄的那天正好是清明节。我与朋友来到周庄,踩在周庄的石板路上,仿佛人就在水中央了。周庄的白天是旅游者纵情的世界,谁不访迷楼、探绣阁,登临桥上楼,欣赏船从家中过的景象!周庄河汊上,泊着可以租用的乌篷船。船」地贴着水镇人家的窗根儿摇,穿过一个桥洞,又穿过一个桥洞,咿咿呀呀地赶着湖鸭,然后打一个横让你进入某户人家的院子和厅堂。我猛抬头,那院子是座不小的私家宅第。“沈厅”二字赫然入目。于是我与朋友进入宅第,狭小的市井门洞竟然衍伸出一串长长的景深。
这里大小百余间房屋,分布在百米长的中轴线两侧。整个厅堂呈现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厅堂内,清代状元张謇手书的“松茂堂”居中而立。砖雕门楼,刁角高翘,有匾额刻着“积厚流光”,额框则是“红梅迎春”的精细浮雕以及“西厢记”人物、走兽和亭台楼阁等图案。这里前后楼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状成“走马楼”。这里无论从前到后,从下到上,从接送宾客、办理婚丧、议论大事到生活起居,均各有其所。据说“沈厅”为江南巨富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乾隆七年1742年建成,“沈厅”如今尚设有酒家,在古色古香的酒店里,“沈氏家宴”菜单用庄特色街上列有万三蹄、水晶虾、三味圆和莼丝鲈脍等佳肴。
其实沈本仁的祖先沈万三,是个富得连皇帝朱元璋也红了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