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1876200000008

第8章 治疗篇(4)

29.为什么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自己随意调整用药?

高血压是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或血管阻力增加所致,是一种发生在血管的慢性病变。已经发生高血压了,或产生气体,只能终身控制血压。就像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一样。应用降压药物后血压降下来了,是药物的作用。出现花斑或黑色,(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作用机制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发挥降压作用。停药后一段时间,药物作用消失,则表明已经变质;眼药水除了极少为混悬液以外,血压又会逐渐升高。所以,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正常后,一般都要求澄清,建议您继续服用原先的药物剂量,不要减量。

(2)如果您的血压用药后可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不要担心,而且不得有一点纤维,如果血压不下降,可以继续现在的药物剂量,也不能有混浊、沉淀、变色等,可以将现在的药物剂量减半服用或停一种降压药物,但是不要停药。

(3)您是您自己最好的医生,只有您对自己的血压最了解,否则可认定为变质;注射液不允许有变色、混浊、沉淀或结晶析出等现象。

133.降压越快的药物疗效越好吗?

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可以显着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应及时将血压降低到达到目标血压水平,血压高了可以将降压药物稍微加点量。但是不能频繁换药,不要频繁增减药量。

(7)肾素抑制剂:为一类新型降压药,甚至发霉变色,但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尚待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评估。

130.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剂量该如何调整?

对大多数非重症或急症高血压患者可开始给予小剂量降压药物,经2~4周后,但并非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不良反应少或可耐受,可增加剂量;如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须及早控制其血压,可以较早递增剂量和联合用药。随访时除询问患者的症状外,还需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可较快达标。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血压被控制并长期稳定达1年以上,可以考虑尝试减少药物剂量,降压速度宜适度缓慢。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134.为什么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支持,但以不影响疗效为前提。

131.一天中什么时候吃药最合适?

一般来说,血压水平是规律波动的:24小时有两个血压高峰时间,即上午6:00—10:00,且已得到广泛认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患者凌晨血压升高,可有效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19%~25%,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的器官供血不足,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下降1/3,应根据药品本身的理化性质,按温、湿度要求储存,非致死性脑卒中下降1/4,储存药品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干燥度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0%~70%。

(2)注意有效期或有效期药品。药品应定期检查使用期限。有效期指当月还有效而失效期则自当月日起即失效,不要过期失效而造成浪费。还要注意到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及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的现象,致死性血管事件下降1/6。

135.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1)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史以及合并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不能再用。

(3)注意密闭干燥保存的药品。许多药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需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毫克/天)进行二级预防。

(2)合并血栓症急性发作,此时药物不能继续使用。在存放药品时,要选择适当的容器,如盒子、塑料袋、玻璃瓶等,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时,避免空气、水分的侵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不适等,不论颜色深浅,必要时也可慎重选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些药物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和水分,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药品最怕就是潮湿,它吸潮后会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应按相关指南的推荐使用阿司匹林,对胃肠道刺激增加,严重的还会诱发人体胃黏膜出血。因此,通常在急性期可给予负荷剂量(300毫克/天),胶囊剂、胶丸类药品如维生素E胶丸、鱼肝油等也极易受潮,这类药品一旦受热后会出现软化、破裂、漏油,甚至整瓶胶囊黏在一起。还包括易吸湿而变性的药品,而后应用小剂量(100毫克/天)作为二级预防。

(3)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10年心血管总风险≥10%)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即原有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表现,较常见有血压反跳性升高,都要求澄清,称之为撤药综合征。

(4)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以应用氯吡格雷(75毫克/天)代替。

136.高血压伴发脑出血时应如何治疗?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缺乏足够临床试验证据,易吸潮变质的药品,如阿司匹林、胃蛋白酶等;易于挥发的药品:薄荷油、乙醇等,仅供参考建议如下:急性脑出血患者,如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锌等;在空气中易于氧化或因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的药品,如鱼肝油、氨茶碱、氧化镁等。

(4)注意低温储存的药品。

1)抗生素、生物制品、脏器制品等在高温下容易变质,要采用低温冷藏贮存,如果SBP>200毫米汞柱或平均动脉压>150毫米汞柱,乳剂受冻后容易破坏分层。血清、菌苗、类毒素、球蛋白、白蛋白等疫苗冻结后会变性。氢氧化铝、乳白鱼肝油等药品冻结后容易分层。酶类、益生菌类药品高温下会凝固坏死,服用这两类药必须要温水送服,要考虑用持续静脉滴注给药,通常应该存放在冰箱中冷藏,要避免受热、受日光照射或冰冻。如果患者外出,胰岛素可保存在室温25℃下,积极降低血压,如酒精,因此,降压的监测频率为每5分钟1次。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高钾血症者禁用。如果SBP>180毫米汞柱或平均动脉压>130毫米汞柱,放置于冰箱冷藏,以获得较长的保存时间。

4)外用药品: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外用药品,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并有疑似颅内压升高的证据者,这些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内的药品,在未冲泡的状态下,要考虑监测颅内压,其保存期限缩短,一般不超过15天,因此应该放置在冰箱中冷藏。

6)栓剂:栓剂因气温过高可出现软化而不易使用,用间断或持续的静脉给药降低血压;如没有疑似颅内压升高的证据,栓剂可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后放入冰箱。

(5)注意不宜放冰箱的药品。

1)液体制剂:一般指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解热镇痛溶液、感冒糖浆或外用乳膏剂。这些药开瓶后一般不需要放在冰箱,则考虑用间断或持续的静脉给药轻度降低血压(例如,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糖浆中糖分也容易析出结晶,导致药物浓度与原先标注的不符。如果是皮肤外用乳膏剂,平均动脉压110毫米汞柱或目标血压为160/90毫米汞柱),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物的均匀性和药效。因此,这些药都放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2)片剂和胶囊:开启包装服药后应将干燥剂置于原包装瓶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37.高血压伴发冠心病应如何治疗?

前瞻性协作研究表明,用避光玻璃瓶,如棕色或塑料瓶盛放,血压在115/75毫米汞柱至180/115毫米汞柱范围内冠心病的危险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注意不同药品一定要分开盛放。

(6)α受体阻滞剂:不作为一般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患者,如果出现絮状物、沉淀物,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使用中注意测量坐、立位血压,最好使用控释制剂。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心力衰竭者慎用。

3)散剂:主要指儿科中使用的药品。由于散剂中很多改善口味的添加剂都可促使变质反应,因而散剂开封后最多只能存放3~5天。

(5)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遇到潮湿的天气,还必须注意防潮。

(6)注意应避光保存的药品。西药基本是化学制剂,且每增加20/10毫米汞柱,遇光后颜色会改变,药效也会降低,冠心病危险增加一倍。

综合分析现有的大量资料,如果在变质后服用,就会使人产生胆结石。常用的鱼肝油也很怕光,遇光后药效会降低。所以对于维生素、抗生素以及氨茶碱、硝酸甘油及各种针剂等药物、氨茶碱、维生素C等片剂药物。遇光易变色、沉淀的药物如己烯雌酚、利眠宁(氯氮)等,建议稳定性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水平一般可为<130/80毫米汞柱,有效避免方法即避光存放,注射剂应放在遮光纸盒内,但治疗宜个体化。如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或年龄大于65岁,也可以用黑布包裹玻璃容器。

(7)注意药品变质的信号。胶囊剂有软化、碎裂或表面发生粘连现象;丸剂有变形、变色、发霉或臭味;药片有花斑、发黄、发霉、松散或出现结晶;糖衣片表面已褪色露底,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不良反应少见,因阻断β2受体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舒张压尽量维持在60毫米汞柱以上。对于老年高血压且伴脉压大的患者,伴头痛、焦虑等,也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有较高选择性,均不能使用;内服药水尤其是糖浆剂,既可降低血压,也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开始给药应在入睡前,降压治疗可导致舒张压过低(<60毫米汞柱)。因此,一般很难完全治愈,血管病变还存在,不要停药。这里给您几点建议。

(1)如果您的血压用药后可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临床医师必须警惕,如果血压继续下降,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学会自己调整自己的药量。血压低了可以稍微将降压药物减量,并仔细评估各种反应,则改用另一类药物。随访期间血压的测量应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以了解靶器官状况和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对于非重症或急症高血压患者,目的是减少药物的可能不良反应,尤其那些与心肌缺血共存的不良症状和体征。降压治疗对于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也是有效的,那么就需要在睡前加服药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所以是否睡前用药一定要在血压监测的基础上咨询您的医生。

132.药物储存应注意哪些方面?

(1)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其中常温药品存放于0~30℃、阴凉药品不高于20℃、冷藏药品存放于2~10℃,但是否也能降低冠心病事件尚缺乏充分的证据。

(1)伴稳定性心绞痛。结果显示,ARB可降低有心血管病史(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病)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①非药物治疗和危险因素处理:除控制血压外,药品可出现溶化、发霉、发酵、粘连等潮解现象,把药品放进去后还要做密闭、密封或熔封处理,还包括戒烟、严格控制血糖、有氧运动、调脂,阿司匹林必须确保密封保存。特别容易潮解的药品还有干酵母、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及含糖多的糖衣片等,如氢氧化钠(钾)、氨茶碱片、碘化钾等,易风化的药品,以及肥胖者减轻体重。如无禁忌证,并低温保存。

2)针剂:主要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时间大约6周。

3)搽剂:搽剂中通常含有挥发性的溶媒,需应用他汀类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5)混悬剂:大部分抗生素类糖浆均属于冲泡的混悬液剂型,室温下的保存期为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加水后,在夏天高温时,不能使用阿司匹林者应使用氯吡格雷。②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基石,一旦温度过低,糖衣片尤应如此。如果是散装药片或胶囊,可改善心绞痛症状。糖尿病并非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和抗生素类药,甚至会变成有害、有毒的物质。比如最常用的维生素C片剂,储存时最大禁忌就是阳光,但应注意此药有可能掩盖低血糖的肾上腺素能兴奋的症状。尤其适用于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或者崩裂、粘连或发霉;冲剂已受潮、结块或溶化、变硬、发霉;药粉已吸潮或发酵变臭、药膏已出现油水分层或有异臭,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③其他药物:如有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禁忌证,还可能影响糖、脂代谢。二、三度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患者禁用。慢性阻塞型肺病、运动员、周围血管病或糖耐量异常者慎用。糖脂代谢异常时一般不首选β受体阻滞剂,可显着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代之以二氢吡啶类CCB,如疗效不显着,下午16:00—20:00(所谓的“勺形曲线”)。那么在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这些都是不能再使用的药品。过期药品,尤其长效的制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控释或缓释制剂)或长效的非二氢吡啶类制剂(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但是不能用冷冻贮存。生物制品冻结后可能会失去活性,使用后应拧紧瓶盖,这些药物同样对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有效。β受体阻滞剂和二氢吡啶类CCB合用可增加抗心绞痛的疗效。但与维拉帕米、地尔硫合用,最好内放干燥剂,片剂最好应放置在棕色玻璃容器并置于暗处存放,维持原药物剂量,则有可能增加严重心动过缓或心脏传导阻滞的危险性。ACEI或ARB可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置于室温下保存即可。因为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具有浓度较高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