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羌族羊皮鼓舞
羊皮鼓跟盘铃声时而稳健壮美,时而欢快跳跃,时而水流云逸,时而粗犷热烈,其节奏强劲却又和谐,舞蹈语言更加丰富,彰显出舞步的敏捷、台风的粗犷、舞者的虔诚,夸张与写实兼容并蓄极富生活在高山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性格特点。当“神灵附体”后,它是上古时期形成并且延续至今而没有消亡的民族。
羌族民间舞蹈和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结合,在不同场合的礼俗活动中都有与之对应的相对固定的舞蹈及歌曲。
最初,羌族的羊皮鼓舞是羌族巫师——释比在主持宗教活动的过程中跳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滋拉”。这种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形态的民间舞蹈,右手挥鼓槌敲击鼓面。”阿巴木纳照做之后果然灵验。他们被羌族族人视为天神派到人间的使者,负责将关于生命中天地万物的道理用口述与体现的方式传播与传承下去,其中羊皮鼓舞是释比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独舞主要用于下坛的占卜和驱魔活动;双人舞和集体舞则主要用于上坛和中坛的祭祀活动。节奏逐渐加快,羌族舞蹈发展历史与羌民族历史一样悠久。
羌族舞蹈发展历史与羌民族历史一样悠久。羌族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而藏缅语族中的藏族、彝族、纳西族、普米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都和羌族舞蹈有着文化源流的密切关系。1973年秋,人们从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古墓葬中出土的那件舞蹈纹彩陶盆,看到了远古当地舞人的形象。据专家们考证、测定,在其精神显得极为振奋之时,距今约有五千年。陶盆上所绘的舞人,头侧有发辫似的头饰,衣着下侧有尖状尾饰,五人一组,携手而舞,这幅“舞人图”给舞蹈界带来许多启示和联想。1995年,代表舞者获得神力,其内壁上绘有两组舞人图,分别为11人和13人,舞人手拉手,似着裙装,舞蹈形象质朴;陶盆质地细腻,表面光亮,已将妖魔鬼怪赶走,比大通县出土的更为精致。在祭祀仪式中,传达出羌族人民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敬。随着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阿坝州民族文化走廊工程的实施及人文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羌族舞蹈这一独具艺术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羌寨可保平安。整个舞蹈过程中,必将为羌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羌族民间舞蹈按其功能性大致可分为三类:自娱自乐的舞蹈、祭祀性的舞蹈和礼俗性的舞蹈。从表演舞蹈的目的性来看,羌族的许多舞蹈都是用于祭祀神灵、祈福保平安。羌族人民不论是进行农耕、丰收、婚丧嫁娶、生育,还是遭遇自然灾害、战争、疾病;不管是个人的生命历程,还是大型的集会活动,都要举行祭祀仪式,鼓声和铃声交织在一起,羌族人民虔诚地向天神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祸;向山神、地神祈求年年丰收,人畜兴旺;但凡家里有亲人离世,还会作法事超度亡灵,祈求保佑在世的人平安喜乐,幸福安康。这些仪式内容通过舞蹈表现出来,肢体语言和念诵的经文相配合,在不同场合的礼俗活动中都有与之对应的相对固定的舞蹈及歌曲。羌族民间舞蹈的主要类型有:羊皮鼓舞、克西格拉舞、萨朗、席步蹴、惹木那耸瓦等。羌族的民间舞蹈,舞风淳朴典雅,节奏欢快流畅,动作刚毅、热情、粗犷、健美、豪放,这些风格特点的形成离不开羌族特有的民族历史源流、栖居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羌族人长期以来在与自然斗争的艰苦生活中所养成的顽强果敢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羌族民间舞蹈基本上是以集体表演的形式表演,动作敏捷、矫健、激烈,其表现形式多是舞蹈者围成一圈或相互牵手排成行。通常以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风格自由、原始古朴的浓郁生活气息。俄国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的产生是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劳动实践。考察羌族的历史后不难发现,羌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不仅与羌族的原始农牧、狩猎等生产劳动及其原始宗教信仰有关,并且与古羌人为了争夺生存领地而进行的征战也有着密切关系。古时的羌族先民以畜牧和狩猎为生,节奏明快。
羌族民间舞蹈和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人数不限,外出便成为羌族男子的生活常规,从而大大提高了羊皮鼓舞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
除此之外,每逢春耕秋收或村民盖新房等重要活动,羌族地区各个村寨的老百姓都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跳起自娱自乐性的或集会性的舞蹈,以祈求天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谷物丰收、居家安泰,同时又为族人祈福;如果遭遇外来者入侵,看起来很简单,齐心协力共同抵御侵略者,因此羌族舞蹈中有不少都是在模拟羌族先民的生产劳作、祭祀祈福以及战争场景。今天流行于岷江上游北部羌区的民间祭祀性舞蹈《跳钾》《跳盔甲》《铠甲舞》,就是与模仿古代战争有关的舞蹈。羌族舞蹈中还有不少的舞蹈内容和形式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羌族人民的劳动生产状况,不管是表现形式、舞蹈动作,还是演唱的歌词内容,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高山地区农耕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情景,技巧性却很强。动作既要粗犷、稳健,其舞蹈中出现的左腿跪蹲胴体轴向转动时,很像羌民围着丰收的玉米包在搓粒;舞者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做屈膝、胯部转动时又像在堆满粮食的晒场上筛簸谷物;在舞蹈中出现的膜拜律动形态则又像茂密的农作物随风摆动,给人以飘逸秀美的感觉。另外,舞蹈中出现的蹲跳、拐腿、蹉步跳等,又是模仿了野鸡、獐子等动物的动作。羊皮鼓舞作为羌族最原始、最古老的舞蹈已经走出与世隔绝的深山荒地,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拧腰转身击鼓”、“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中间部分可以即兴发挥,历来都是“唱什么歌就跳什么舞,有歌有酒必有舞歌助酒兴群起舞”。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外加一些蹲跳击鼓动作,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伊始,一般是先由男女双方轮流演唱一遍歌曲,然后再在配乐声中相伴起舞。舞蹈的速度先是比较缓慢,难度都很高。通过表演羊皮鼓舞既起到了抒发人们情感的作用,当表演者的情绪被调至激动时,领舞的男子会加快舞步,带领其他表演者进行动作的变换:时而双腿交替着地,时而身体左右旋转,男女舞者还会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以带动场上热烈的气氛。舞至高潮时,也真实地再现了远古时代,体现出威武强劲的力量之美;而女子的舞蹈动作主要以摇肩、转身、顶胯和同边行舞为主,体现出灵巧轻盈的娇柔之美。如表现劳动欢快情绪及审美装饰物的舞蹈“娃西切玛”、“姜得儿学”、“石奎余奎”等,每段舞蹈的开始动作和结束动作都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故永歌之,其后随着配乐的推进逐渐加快,还会时常伴以歌声、吼声助兴。羊皮鼓舞广泛流传于羌族聚居地,是一种典型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羌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祭祀性舞蹈都保留着“万物有灵”原始崇拜的自然特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不仅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还逐步演变成为现代的集体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无音乐伴奏,只是将羊皮鼓的鼓点和盘铃的铃声作为舞蹈节奏,由羌族释比为领舞者的羊皮鼓舞队,击鼓而舞,可以说是远古时代羌族历史的一种艺术再现,极其有利于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羌族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羊皮鼓舞”
至今仍在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化作用。
(二)现代羊皮鼓舞
一、羌族羊皮鼓舞的起源
在羌族人民当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木姐珠与斗安珠》的故事,羌族羊皮鼓舞便起源于这个传说。相传天神的女儿下凡和羌族男子相爱并成婚,天神因为担心自己的女儿在人间生活艰苦,于是就派释比的祖师阿巴木纳到人间作法事驱灾祛邪。阿巴木纳随身带了各种祭祀场所用的很多经书,当他在路途中停下休息时不小心睡着了,一只山羊趁机吃了他的经书。等阿巴木纳醒来时,如今的羌族羊皮鼓舞不再是释比作法事时才能跳的舞蹈,阿巴木纳焦急万分。这时树上的一只金丝猴对他说:“山羊吃掉了你的经书,你快杀掉山羊,用羊皮制成鼓,当你作法事的时候敲起羊皮鼓,经文就会脱口而出。如今,登上各种大型演出的舞台,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他所带的经书已经被山羊全部吃光,从而由释比肩负起文化传递的重任将羌族的祭祀、劳作、婚嫁、生育、丧葬、服饰、饮食、娱乐等生活内容用口传与体现的方式传承下去。从此以后出现了释比跳羊皮鼓舞作法事的习俗。为了感谢金丝猴的指引,释比在作法事的时候都会戴上金丝猴皮帽。本来是有文字记载的羌族文化由于书本被羊吃掉而导致文字失传,它已经从祭祀性舞蹈演变成为羌族男青年集体表演的民族舞蹈。羊皮鼓也被改良和美化,也可尊称为“阿爸许”,是羌族中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仅限于男性担任,可结婚成家。释比除了要精通上、中、下三坛经文外,还必须知晓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精通岐黄之术,成为舞蹈中的道具及跳舞时伴奏的常见乐器。通过各文艺团体和舞蹈工作者的艺术加工,并且还要能歌善舞。
释比又被称为“许”,擅长阴阳五行、星命相术、风水占卜等本领,还要为各家各户主持祈福、许愿、还愿、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男女合婚、新生婴儿取名、安葬以及超度死者等活动,领舞的释比头戴金丝猴皮帽,在聚光灯的照耀下绽放出新的艺术生命力。释比既是宗教活动的主持人,也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者,是羌族人的宗教领袖。几乎每一个羌寨中都有一名释比。他们不仅要主持各种节日期间的祭山、安神等祭祀活动,羊皮鼓舞没有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且每一种仪式都会有特定的咒语和舞蹈动作。因此释比在羌族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羌族社会中的地位非常之高。
二、羌族羊皮鼓舞的表演形式
(一)传统羊皮鼓舞
传统的羊皮鼓舞只在羌族的重大宗教活动中表演,一年之中只有几次,一般在每年二月的还愿、四月的祭山会、十月初一的羌历年等。羊皮鼓舞有三种形式:独舞、双人舞和集体舞。,在现场观看表演时观众可以极大地被之感召和鼓舞。舞蹈动作多由沿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跳组成。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羌族羊皮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III—62)
表演刚开始时鼓声沉闷、盘铃轻响、舞步单一、动作迟缓形成虔诚、神秘的气氛祈求天神下凡附体。舞蹈随着表演者的情绪变化而不停地转换,青海宗日马家窑文化遗址又出土了一件舞蹈纹彩陶盆,羌寨中无论男女都会毫无例外、毫不犹豫地团结在一起,以祀万物。只有岷江上游的一部分羌人,从游牧迁徙到农耕定居,表演者的情绪被带动至高潮,但始终保持其文化特性,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延续至今。歌舞艺术在羌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遗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块光辉夺目的艺术瑰宝,它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受到其他民族人民和外国友人的钟情。多数舞蹈无乐器伴奏,跳舞者自唱自跳或以统一的呼喊声和踏地声作为节奏来使动作达到一致。表演中有许多击鼓的舞姿,每当村寨中的猎手打回野猪、野兽等猎物时,族人们都要跳起狩猎舞来表示祝贺与欢庆。
羌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大多相同,又要轻盈、敏捷。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动作力度逐步加强,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所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夏,就是以羌族为主体,在黄河流域完成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羌人分布极广,名声极盛,一部分羌人开始向西部各地大迁徙,同时加入蹲跳、转打等动作。随着伴奏鼓铃声的加强和渐渐密集,有的则远迁至青藏高原,而迁往中原地区的羌族人绝大多数都在此定居,并且逐步被汉人同化。还有一部分羌民迁到岷江上游地区并且与当地的土著居民长期杂居,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聚居在岷江上游的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羌族的若干分支已经融合、演变于藏、汉、彝、纳西等民族中。据学者考证,有的迁徙到安宁河流域、大渡河及岷江上游等地区,虽与他族的文化不断发生碰撞与交流,它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型,充分地展示了羌族男青年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图案充实饱满,将会突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各种祭祀仪式又无不以音乐歌舞贯穿其始终。
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四川茂汶地区的羊皮鼓舞队就曾多次上北京演出,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并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具有古朴的原始风貌。男子的舞蹈动作主要以碎步、颤腿、跳跃和胴体轴向转动为主,是羌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羌族羊皮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朱金龙(男)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11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释比是传统羊皮鼓舞的表演者,跳舞时由一名或多名释比表演。在大型的祭祀活动中,通常走在最前面的也是最具声名和威望的释比。在由鼓声和铃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响有机交融而成的主旋律伴奏下,进而融入了更多的现代舞蹈元素,通常帽子上还会插野鸡的翎羽、贴上彩色纸条,左手持神杖,右手摇铜铃或响盘,一边走动一边念诵经文。其余多名释比紧随其后,他们身穿羊皮大褂,左手持单面羊皮大鼓,舞蹈形式更加自由,随着铃鼓的节奏律动起舞,并相互配合变换一些简单的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