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1903900000017

第17章 远征陕甘破回军(1)

山中无老虎,猴子成霸王

再看左宗棠,从九月初六日接奉总督陕甘的谕令后,经过50多天的紧张筹备,使福州船政局基本步入了正轨。左宗棠终于可以放心地上任陕甘总督一职了。

按照大清的惯例,新上任的总督一般都要在上任之前先到京城接受皇家赏赐,拜见皇上、太后,当然也少不了和京城的大臣们叙旧、聊天。所以,接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就得做好去趟京城的准备。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十日(1866年12月16日),左宗棠从福州启程,计划经江西、湖北,取道河南前往京城拜见皇上。十二月间,他刚到达江西九江,忽然接到清廷在初六日的谕令:奔赴甘肃督办军务,暂时不要来京陛见。这还没完,紧接着,清廷在十六日和十九日再次命令到达湖北的左宗棠立即带兵入陕甘,平定局面。

原来,陕西巡抚刘蓉对捻军督剿不力,所以清廷才急不可待地督促左宗棠入陕甘,镇压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轰轰烈烈的时候,捻军不显山露水,充当着配角。如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捻军便站到了历史的前台,成为了一支很重要的抗清队伍。那么捻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捻军。

捻军,最初称捻党、捻子。“捻”为淮北方言,意即一股一伙。和太平军相比,捻军人数并不多。但捻军的出现却比太平军早得多,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一般数十人到数百人为一股,称为一捻,出则为捻,居则为民,互不统属,也没有统一纲领、旗帜,各部首领都称为“捻头”、“趟主”等。他们人数较少,行踪不定,对统治者来说,构不成威胁,所以,清政府也懒得搭理他们。

其实,这些人本来是淮河两岸贫苦人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盐贩、鱼贩、游民、裁撤兵勇和下层知识分子等。为了反抗封建压迫,才成立了秘密团体,以后逐渐扩大到山东、河南、苏北等地。早期主要以抗粮、抗差、吃大户、劫富济贫等为主要活动,侧重在经济方面。后来,太平天国兴起,各地逐渐掀起反清起义高潮。

咸丰三年,在太平军起义的影响下,河南、安徽等地捻党群起响应,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这股不起眼的小蟊贼才开始被清政府重视起来。

趁着大好形势,各路捻军首领一百多人在安徽蒙城县雉河集聚集。为了给腐败的清政府以重击,会议决定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下设军师、司马、先锋等职。这个联盟以推翻清朝廷为目的,于是,捻军在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大张旗鼓地闹开了,无形中支持配合了太平军的军事行动。可惜,在1863年春,张乐行却被俘牺牲了。因为受到乡土观念、安土重迁等习性的影响,捻军还没有形成一支浩浩荡荡、足以让清政府胆战心惊的大军。

所以,最初的捻军都是以太平军帮手的身份出现,但当太平天国被抹杀后,捻军便独自出现在了清军面前。形势的变化,促使捻军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成为了清政府新的强劲对手。

没有了太平天国这把保护伞,捻军必须直面清军,真刀真枪地干了。以前小打小闹还可以,如今真要和大队清军对阵,捻军一下子没有了底气。

有一些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捻军的救命稻草出现了。

太平天国败亡后,太平军将领赖文光、范汝增等率领残部来到捻军的地盘。赖文光,便是在恰当时候出现的恰当人,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人。

赖文光,男,生于1827年,死于1868年,广西人,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最初担任文职工作,1856年改做武将,之后一直跟随英王陈玉成转战大江南北,被封为遵王。

俗话说,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文武全才的赖文光在这时候崛起应该也是一种必然。

当捻军看见赖文光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自愿接受赖文光的领导。赖文光也不客气,用太平天国的兵制组织捻军,还用太平军的兵法训练他们。

最终,根据实际情况,捻军形成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以走见长、行动飘忽的作战风格,确立了“以走疲敌、伺机歼敌”的基本战略战术。

在古代的战争中,骑兵向来是一种特别难对付的兵种,蒙古大军之所以能够迅速灭掉宋朝,就是因为蒙古骑兵又快又狠。现在,捻军骑在马背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便宜就占,没油水就跑,让清军望尘莫及。所以,捻军军事斗争形势逐渐地好转了起来。

此刻,清政府意识到捻军已经成为威胁清廷稳定的心腹大患,绝对不能让捻军也像太平天国那样建立一个和大清对立的天国。于是,慈禧太后决定对付捻军,选定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尔的第26代孙僧格林沁率军前往剿捻。不承想这位刚愎跋扈、敢战好杀的亲王竟然阵亡在疆场,终年55岁,一代蒙古将星就这样陨落了。

面对声势浩大的捻军,清政府不敢小觑这股势力,先后派大将曾国藩和李鸿章剿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宗棠也被赋予了剿捻的重任。

陕甘回民起义成了气候

同治五年(1866年),新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兵两支,一支由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率领,在中原继续抗清,为东捻军;一支由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率领,进兵陕甘,联络回民起义军,为西捻军。

同年十月,西捻军从许州西上,越过秦岭,直扑华阴。陕西巡抚刘蓉急忙率湘军迎战,结果,被西捻军击败于华州城东,伤亡七八百人。所以才有了上文提到的清王朝急下三道诏谕,令左宗棠直接赶赴陕西应对这一严峻局势的事情。于是肩负镇压回民起义和西北捻军双重使命的左宗棠赶忙率领军队赶往陕西。

晚晴时期,中华大地上烽烟四起,先放下东西捻军不谈,再了解一下回民起义。

陕西是回民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全省回族人口约百万。在历史上,回汉等族劳动人民杂居,虽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但都处在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因而在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中保持着较好的关系。

清朝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实行反动的民族政策,极力破坏回汉人民的团结。他们一方面笼络回汉地主阶级和其他民族的上层分子,另一方面极力挑拨各民族间的关系,以便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因为统治者有意制造和扩大矛盾,诱使汉人中的地主豪绅欺压回人,所以在回民中逐渐形成一种仇视汉人的心理。随着回人心中的积怨不断增加,开始仇杀汉人,清朝统治者便借口保护汉人,动兵杀戮回人,以致演变成回汉械斗事件。

陕甘回民起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它是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的各地少数民族起义中的一支,始于同治元年(1862年),维持了十年多之久,规模巨大,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战乱对西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损失人口达2000万之多。

同治五年(1866年),当捻军梁王张宗禹等部进入陕西时,原来已经退到甘肃的陕西回民起义军又纷纷东下,与捻军协同战斗,“捻回合势”曾造成西北反清革命形势的高潮。甘肃回民起义军迅猛发展,在甘肃形成了以金积堡、河州、西宁、肃州为中心的四个反清基地,起义领袖为马化龙、马占鳌、马桂源、马文禄。

面对轰轰烈烈的回民起义,清政府从甘肃、直隶调来大量军队,特派胜保作钦差大臣,负责全省军务。但胜保却屡次打败仗,丢尽了大清的颜面。1862年11月,朝廷又派多隆阿代替胜保。不承想多隆阿却在攻取周至时战死,只好由穆图善接替了他。自同治三年至五年(1864-1866年),战争互有胜负,但起义军没有退出陕西。甘肃方面虽然已经陆续有清军的援军开去,但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同治五年(1866年)三月,兰州清军内部又发生火并。而这时,陕甘饥民也揭竿而起。这样一来,甘肃回民起义军就变得更强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想到了湘军,妄图重演曾国藩率领湘军打败太平天国的神话。于是先就近提升四川布政使刘蓉为陕西巡抚,命他带川军和湘军入陕。但天不遂人愿,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1867年1月23日),六万西捻军与陕西巡抚刘蓉的湘军在西安东灞桥十里坡激战,并取得大胜。西捻军还乘机对西安形成围攻之势。接着,清廷又命杨岳斌为陕甘总督,率所部湘军西征。但到了甘肃, 杨岳斌也难以招架。

前方形势危急,左宗棠却使不上力。因为此时东捻军正在湖北作战,把他阻隔在汉口,无法北上救急。

清廷急了,命两江总督曾国藩派兵增援。曾国藩不敢大意,急忙派大将刘松山率十七营骑兵、步兵从南京西上,协助刘蓉主持危局。最终,这支队伍在这年旧历年关到达西安。同治六年正月(1867年2月),西捻军与刘松山部在西安郊外展开激战,西捻军失败后渡过渭水向北撤退。西捻军本来想和西北回民军联合抗清,却没能如愿。这两支军队虽然有共同的目标——抗清,但却没有共同的信仰,出现这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东捻军为实现其联合西捻军建立川陕根据地的战略目标,在江汉纵横驰骋,使“剿捻”主将李鸿章的淮军也接连失利。

可以说,陕甘总督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接任者未必就能把这个差事办好。都说刀剑无眼,面对越来越强大的起义军,左宗棠有什么良策呢?他能够稳定局面,让西北的经济发展步入正轨吗?

在同治六年正月初十日(1867年2月14日),左宗棠在湖北黄州(今黄冈市)向清廷上奏陈述了他的用兵方略:“方今所患者,捻匪、回逆耳。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捻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然后客军无后顾之忧,饷道免中梗之患。”又说,“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之贼,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之贼,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之贼,然后饷道常通,师行无梗,得以一意进剿,可免牵掣之虞。”

这个方略的核心是“先捻后回”、“先秦后陇”,关键是不让捻军和回军联合。左宗棠的建议切中了要害,因为回军和捻军联合后将更加难以对付。

此时的朝廷已经到了疾病乱投医的地步,只要能平定西北就行,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根本就没有心思注意什么作战方略。所以对于左宗棠制定的西北作战方针,也没有什么异议,并在同治六年正月十八日特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力督办陕甘军务。

官是有了,但还得有得力的军队。只有手里握有枪杆子,才能稳定西北的局面。我们再看看左宗棠手里的军队如何。

从福建启程时,左宗棠只带了3000多楚军。如今看到气势正旺的西捻军和起义的回民后,他感到自己手里的这点儿兵力不足以和西捻军及起义的回民对抗,于是,他奏请由刘典帮办陕甘军务并委托他再从湖南募兵3000人。后来,得知捻军已经大部分进入了“鄂疆”,便决定再招募6000人,建立一支12000人的军队。另外,针对捻军以骑兵为主、行动飘忽的特点,左宗棠主张训练马队,制造炮车。同时,奏请调派陆路提督高连升随同征剿,并购买了两千杆上好洋枪。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左宗棠建议在湖北省城设立陕甘后路粮台,在陕西省城设立甘肃总粮台。还奏请除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协助筹集饷银外,另由左军在上海设立的“采办转运局”委员胡光塘与洋商借银120万两,以备急需之用。

万事俱备,只等号角响起,左宗棠就可以率领大军出发了。前面提到,左宗棠的大军被阻隔在汉口,无法北上救急。所以,为了保存实力,一直等到东捻军从枣阳北入河南,左宗棠才得以实行入陕的计划。

老左的儿女情长

左宗棠不仅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也有儿女情长,多年在外的征战,让他无法顾及家里的妻儿老小。为了让左宗棠的形象更加饱满,我们暂时放下入陕的事情不谈,看看他的家事。

我们知道,左宗棠是在咸丰十年八月离开长沙的,后来,转战赣、皖、浙、闽各省。由于连年征战,如果带家眷同行既危险又不方便,所以周夫人和子女们都留在了长沙司马桥宅中。同治二三年间,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本打算把家眷接到杭州,后来因为浙江境内还有零星战事,出于安全的考虑,左宗棠放弃了这个打算。

就这样,一直到同治五年夏天,太平军战事基本结束后,左宗棠才把周夫人和全家老小接到福州团聚。6年的分别之苦让左宗棠和周夫人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为了国事,左宗棠无暇顾及家事,让他内心充满了自责。因为作为丈夫和父亲,他是不合格的,他欠缺了对全家太多的爱抚。好在,现在终于全家团聚了,看着夫人、儿子、媳妇、孙子其乐融融,左宗棠内心有说不出的欢喜。

本以为这次可以尽情享受这种天伦之乐,没想到几个月后便接到了朝廷调任陕甘总督的谕令。如果调任直隶总督,也许还可以带上家眷同行。可现在要去的地方是大西北,而且要接受更加艰巨的作战任务。所以周夫人在福州只住了半年,就不得不再次过夫妻异地分居的生活了。

说心里话,左宗棠也不想离开周夫人,但因为战事紧急,朝廷多次催促他动身前去西北。无奈,左宗棠只好开始进行公务交接,处理福建没有完成的事情,尤其是建设福州船政局的相关事宜。一个多月后,他才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

当老百姓听到左宗棠要调离福州的消息后,纷纷前来送行,一度阻塞了道路。做官做到这个份儿上,该知足了。但左宗棠觉得自己在福建的时间太短了,许多事情还没有完成就要调离,愧对百姓的爱戴。

这就是清廉的官员,即使他做得太好,在百姓面前还是觉得不称职。那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是否该清醒清醒呢?身为父母官,一定要为百姓谋福利,否则在你落马的那一天,会被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留下千古骂名。

福建的官员和百姓想多留左宗棠一段时间,无奈君命难违,只好忍痛为左宗棠送行。在临行前,福建湖南会馆请左宗棠留下墨宝,以作纪念。左宗棠略一思索,提笔写道:

瓯浙越梅循,海国仍持使者节;

陇秦指疏勒,榕垣还作故乡看。

可见,左宗棠对当时的形势看得非常透彻,他预感到这次不仅要去陕甘,还要远行到新疆。他把福州看做自己的故乡,没想到在20年后,他果然又回到了这里,并在这里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这当然是后话了。

现在左宗棠离开福州的第一站便是汉口,大营驻扎在后湖。军情紧急,在精心筹划对策之余,左宗棠来到长江边蛇山脚下的长沙郡馆,无奈郡馆的旧址已经找不到了。想想道光十二年、十四年和十七年三次去京师会试,就在这个郡馆住宿。那时是穷困潦倒的书生,如今是率军西征的大将。人生的变化莫测让人唏嘘不已,激动的左宗棠提笔留下了一副对联:

千载此楼,芳草晴川,曾见仙人骑鹤去;

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思落梅中。

这副文词优美的对联被广为传诵。长沙虽然离武汉不远,但左宗棠却无法回家乡探望一番,只能把乡思寄托在诗中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