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2089000000016

第16章 经济改革篇(1)

1.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史称彼得大帝,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他被认为是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沙皇。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他还是俄国正规陆海军的创建者。他生于莫斯科,父亲是沙皇亚历克西斯,不过在他四岁时,父亲就已经过世。他于1682年即位,但是直到1689年他才掌握实权。这是因为1682年他与其异母兄伊万五世并立为沙皇。由于彼得年幼无知,伊万愚笨迟钝,从1682年到1689年由伊万的姐姐索菲亚临时摄政。1696年伊凡五世病死后,彼得独掌政权。

彼得一世即位时,俄国是当时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俄国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由于战乱频繁,许多农民忍饥挨饿,居无定所,四处逃亡。国内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瘫痪的状况。地主贵族为了保证劳动力,采用摇役制这种最原始而又野蛮的剥削方法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此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广大农民在封建农奴制的残酷剥削下,过着惨不忍睹的日子。17世纪初,俄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是它的发展受到了封建农奴制的严重压抑。除此之外,俄国教育十分落后,受过教育的人寥寥无几。全国上下,人们因循守旧,思想落后。俄国封建农奴制盛行,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落后,急需一场改革来改变落后的局面。

俄国与同时期的西欧相比十分落后。为了学习西欧的经验,1697至1698年间,彼得特意到西欧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旅行期间,他特意使用的是假名,这样他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他尽其所能,充分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他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当过船长,在英国造船厂当过工人,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的足迹遍及欧洲的许多地方,比如学校、工厂、博物馆等等。通过西欧之行彼得一世受益匪浅,这为他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689年彼得一世掌权后,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状况,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方面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引进西欧先进的军事技术,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鼓励发展工业,允许工场使用农奴劳动;推行学校教育,重视科学技术,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

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俄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它使得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成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超强的欧洲大国。

马克思对彼得一世改革高度赞扬,认为其“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首先,彼得一世改革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的行政管理效能。俄国创立了近代议政制度,颁布了“官秩表”,采取了“皇位继承法”。这些措施对俄国整饬政治,强化皇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次,通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军事实力大大增加。这使得俄国在与欧洲军事强国瑞典的北方战争中更胜一筹,将其战胜,让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再次,彼得一世改革对于俄国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彼得一世改革期间,全国各地开办了各种专业院校。如乌拉尔和卡累利亚等地设立了矿业学校;莫斯科、彼得堡等城市相继开办了军事学校和其他各类学校。

总之,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打破了闭关自守的落后状态,向近代化国家的迈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彼得一世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农奴制并没有根除等。

2.库克船长的发现

在世界版图,大洋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到达澳洲之前,大洋洲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在太平洋的中南部还有一个面积约8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因此说库克船长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728年10月库克船长生于英国约克城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库克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对海上航行和生活十分熟悉。18岁时他成为当地著名的沃克船公司的一员,并且有机会远航到波罗的海。由于库克勤奋好学,几年下来他已经是北海运煤船上的一名好水手了。

英法战争发生后,库克应征到皇家海军服役,他很快就被提拔为船上的大副,30岁时他已经破格成为船长了。1755年英法战争结束后,库克作为船长,担当起了纽芬兰、拉布拉多和新斯科舍沿岸调查工作的重任。随后的时间里,库克船长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一心学习数学和天文学知识,为其后来许多科学发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66年的一天,库克船长利用观察到的日蚀对纽芬兰的经度进行了测定。他还发现新鲜的酸橙汁可以用来治疗败血病,这在极地探险与考察的关键时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库克船长的一生中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1768年,库克船长乘坐“努力号”开始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远航。他对沿岸的南太平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塔希提岛以南水域的航线进行了精确的观测。1769年10月,库克到达了新西兰北岛和博弗蒂湾,随后他又测绘了新西兰南北两岛的海图。但是在以后的航行过程中,库克由于遇到了恶劣的天气,不得不改变原来经东印度样群岛返航的计划。库克一行路过了澳洲大陆东部的植物湾,穿越了昆士兰的大堡礁,渡过了托雷斯海峡,最后在约克角外的领地岛登陆。库克把新发现的大陆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以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英国对其拥有占领权。随后,库克向西穿越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之间的海峡,途经印度尼西亚,取道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后回国。

1775年库克率领“坚定号”船开始了第二次远航探测。他曾经3次到达南极海面,并且越过了南纬70°线,成为了历史上自西向东高纬度航行的第一人。同时他还得以成功绘制了汤加和和复活岛的海图,陆续发现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多个岛屿。为了表示对库克的纪念,后人将新西兰南北两岛之间的海峡和太平洋中的一处群岛命名为库克海峡和库克群岛。

库克的第三次航行始于1776年,这次远航旨在对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之间是否存在西北或者东北航道进行考察,同时还要寻找绕过北美洲到大西洋的航道。在这次航行过程中,库克先后发现了以后被命名为“圣诞岛”的岛屿和夏威夷群岛。同时他还将航行中所见的各种民族的风俗习惯意义详尽记录在日记中,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不幸的是库克在这次航行中与夏威夷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被当地土著人击毙身亡,时年库克仅仅51岁。

库克在短暂的一生中,凭借甘于冒险的精神屡次进行探险,成为了闻名于世的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学家。他使得人类文明社会开始逐步了解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等地,为当地的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敲开了历史的大门。不过正是由于库克船长的发现,这些以前鲜为人知的地方随后成为了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地,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各国势力最强的封建主是罗马天主教会。罗马教皇严格地控制着教会的行政权和司法权,另外教皇是成千上万信徒们的精神代表。要发展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障碍主要是教会的政治权力以及它对人们的精神统治。宗教改革运动起于16世纪的德意志,随后波及到西欧诸国,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去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升入天堂。这种无耻的勒索,激怒了德意志人民。马丁·路德写成《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会的无耻行径。论纲虽然没有公开反对教皇,但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神权。论纲迅速传遍整个德意志。路德得到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态度变得更加坚定。他拒绝了教皇撤回论纲的要求,并当众烧毁了教皇开除他教籍的敕令。1520年,他连续写了三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他的宗教纲领和政治纲领。他主张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实际上是德意志独立的宣言。他宣扬每个信徒都有读圣经的权利,可以直接同上帝交流,而神职人员是多余的。他主张简化繁琐的宗教仪式。无疑,这样做将使教皇、教会和教律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有反封建的作用,并且蕴含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德意志人民在宗教改革激进派闵采尔的率领下,于1524~1525年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农民战争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

宗教改革后,欧洲许多诸侯国相继成为了同天主教诸侯抗衡的路德派新教国家。1555年,双方缔结和约,和约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其中德意志北部、中部的不少诸侯都放弃了天主教,改信路德教。随后路德教还先后传入了入北欧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

继德意志宗教改革后,西欧其他国家深受影响,相继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规模最大的非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莫属。1536年加尔文发表的文章对路德的“信仰得救”理论高度认同,同时他还提出了“先定论”,其认为世界上所有个人的成就均由上帝的旨意所决定,上帝在创世之初就对人进行了分类,一类人为“选民”,另一类人为“弃民”。除此之外,加尔文还计划创建一个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加尔文派作为新教中的激进派,在欧洲影响深远。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法国开始盛传加尔文教。经过一段时间,法国形成了天主教集团和胡格诺派两大集团,前者以北方大封建贵族吉斯公爵为首,后者以南方波旁家族为首。双方彼此势不两立,所进行的宗教战争长达30多年之久。最后以1594年胡格诺派的领袖加冕为王为标志,战争才宣告结束。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了宣告天主教为法国国教的勒令,从此胡格诺教徒享受宗教信仰自由。

从15世纪开始,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下,英国专制主义王权大大加强。这时的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拥有大量土地,英国每年要向罗马贡献大量的财富。强大的王权无法容忍教会的特权。国王亨利八世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了宗教改革。1529~1536年,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宗教首脑,掌握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亨利八世还在1536~1539年间,封闭了六百多所修道院,没收其全部财产。改革后的英国民族教会称英国国教会,成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对君主专制制度非常不满,纷纷要求进行清教运动,改革教会的组织、教义和教仪,将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彻底清除,将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彻底清除。在清教徒的旗帜下,1640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在西欧反封建的斗争过程中,宗教改革作为其形式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创建了民族教会,他们与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进行着坚决的斗争,最后当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人类历史便开始了崭新的一页,揭开了新的篇章。

4.惨无人寰的奴隶贸易

非洲是人类早期的居住地之一,那里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化。然而自从15世纪起,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贪得无厌,将从黑非洲掳走的大批黑人不远万里贩运到美洲等地,从中赚取高额的利润。这就是世界历史上臭名远扬的非洲奴隶贸易。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前后持续多达4个世纪,它给西欧资本家创造惊人利润的同时,却给无数的非洲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这直接导致非洲丧失了最宝贵的劳动力,深刻影响了非洲的发展,这也成为了非洲有史以来最为黑暗的时期。

非洲大陆表面上与欧洲大陆连接在一起,实际上却与欧洲大陆的交流很少。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非洲特殊的地理环境。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和沙漠东部的苏德沼泽地阻碍了非洲和其他大陆的联系。当欧洲在中世纪快速发展的同时,非洲仍然处于落后的原始部落时期。

葡萄牙是历史上第一个从事奴隶贸易的国家。1441年葡萄牙人贡萨尔维斯率船将10黑人从非洲西海岸运回欧洲,这是关于从非洲掠夺黑人做奴隶的最早记录。随着葡萄牙人在北非建立第一个殖民地,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也纷纷效仿,侵入非洲建立自己的殖民地。16世纪中期,英国奴隶贩子霍金斯将300名奴隶运送到美洲,从此英国便开始了奴隶贸易的交易。随后荷兰、英国、西班牙,甚至丹麦、瑞典等国都走上了从事奴隶贸易的道路。在上述国家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垄断了这一阶段的贸易,并且它们都是由国家支持个人出面经营。

公元1492年到1502年十年间,西班牙人哥伦布成为了史上发现美洲大陆第一人,与此同时第一个美洲殖民地也在海地成立了。西班牙王室和贵族原本期待美洲大陆的发现给他们带来理想中的黄金和香料,但是事实未能如他们所愿,不过他们发现美洲殖民地照样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西班牙在征服新大陆时发现,美洲由于大量印第安人被杀而急需廉价的劳动力来开发殖民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

公元1510年,大约250名非洲黑人被贩运到西印度群岛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从此以后,贩卖黑奴贸易的规模不断变大。16世纪初,奴隶贸易被西班牙所垄断,它要求其他国家只有持有由西班牙颁发的一种名为阿西恩多的特许证,才被允许将非洲奴隶贩卖到西属美洲殖民地。与此同时非洲西海岸特别是几内亚湾沿岸一带的贸易被葡萄牙所垄断。西班牙和葡萄牙从奴隶贸易中赚取巨额财富引起了英法等欧洲其他国家的注意,他们试图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非洲贸易的历史。后来他们联合用武力争取到了同西非几内亚湾各国进行贸易的机会。到17世纪中叶,荷兰几乎垄断了海上的奴隶贸易。

从17世纪中叶起,奴隶贸易进入了高潮时期。当时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迅速,急需大量的奴隶以及廉价的劳动力,这为西欧资本家从事奴隶贸易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时的奴隶贸易已经成为世界上利润最多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