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2105600000022

第22章 经络与精气血津液(2)

营气的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以营养全身。故《灵枢·邪客》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由于营气行于脉中,随血液运营全身,与血液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医书中“营血”指的就是“气血”

之意。

(4)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由肾中先天之精所化,又经中焦水谷精气充养,再经肺的宣发敷布全身,故有卫气“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宣发于上焦”的说法。

卫气的功能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二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三是司汗孔开合。故《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来源。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主内守而属阴,卫主卫外而属阳,二者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以抗御外邪。

若营卫不和,则腠理开合失调,抗御外邪的能力减弱。

人体之气,还常把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力相应地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等,如肾气、肝气、膀胱经气等。这些气均为元气所派生,是构成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

(二)血

血也称血液,是人体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输送营养和滋养周身的作用。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若溢于脉外,即为出血,也称离经之血。

1.血的生成

血液主要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的基本物质,还要通过心、肺、营气的作用,才可化生为血。

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与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精能化生血液。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若肝血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若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

2.血的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血行于脉中,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皮肉、毫毛,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营养和滋润着脏腑组织器官,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若血不足以滋润、濡养,则可出现两目昏花、面色无华、肌肤干枯、关节不利等病变。筋不得濡养,则肌无力,甚者会出现抽搐等全身性、退行性病变。

此外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

肝藏血,血舍魂。”说明血与人的精神活动密切相关。若血虚、血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失常的病变。轻则失眠多梦,烦躁;重则精神恍惚、惊悸不安,或谵语、惊狂、昏迷不语等。

3.血的运行

血在脉道中循行不息是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肝、肺、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肺朝百脉,周身的血都要汇集于肺,通过肺的宣降敷布全身;肝藏血,可储藏和调节血量;脾主统血,使血行于脉道之中不外溢渗。

(三)津液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液与津同属水液,来源于饮食,由脾胃运化而生成。津是指体液中清稀的部分,它流动性强,滋润于皮肤、肌肉、孔窍、血脉。液是指质地黏稠的部分,它流动性小,灌注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细胞,起濡养作用。由于津液可以互相转化,津液常可并称。

1.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生成、敷布与排泄主要依赖于肺、脾、肾、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脏腑。《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生成及运行规律的简明概括。

上述经文描述津液的代谢过程:饮入于胃,经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津液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敷布体表,输精于皮毛,同时下输于膀胱,再经肾的蒸腾气化,使清升浊降,清者布散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完成水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小肠泌别清浊、大肠吸收有用之津、三焦通利水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有“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三焦为决渎之官”之说法。从脏象的原理看,脾、肺、肾三脏的协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这种协调功能失常,可影响人体水液代谢形成伤津脱液的病理变化,会出现水湿停聚、内生痰饮等症。

2.津液的功能

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布散肌表的津液,可滋润肌肤、皮毛;流注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眼、鼻、口等孔窍的作用;渗入血脉的津液,可滋润和充养血脉;注入脏腑的津液,濡润滋养脏腑;渗入骨髓的津液,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脑髓。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主煦之;血属阴,主濡之。事实上,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故有“气为血之帅”之说;血载气运行,无血气不行,故有“血为气之母”之说。

血气之间的这种关系,具体分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几个方面。

(1)气能生血。血的生成是气化功能的结果。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胃、心、肺等脏的气化作用化赤为血。气足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强,气虚则生化不足导致血虚。

(2)气能行血。血属阴,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的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条达。若气机逆乱,则血行无序,或血随气升,面红目赤,甚至吐血、衄血;或血随气陷,出现下血、崩漏等症。

(3)气能摄血。气对血具有固摄作用,可使血行于脉中而不外溢。若气虚固摄无力,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症。

以上三个方面是“气为血之帅”的具体表现。

(4)血为气之母。人体的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在,气需血的培补,血少气必虚,多见于血虚气也虚或亡血气脱之证。如失血过多导致的身体虚弱或死亡,就是气随血脱的结果。

2.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具有气化、温煦、推动与固摄的作用,从而有与血液相同的四种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气能载津。津液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故脾胃之气健旺,则津液化生有源;脾胃气衰,则人体津液不足。若人体气的升降出入失常,会造成水湿停聚,若水湿停聚又影响气机的升降,二者互为因果。若气的固摄无力,也会导致津液的外泄,表现多汗、多尿、遗尿等症。气也依附于津液,即“津能载气”,当大量津液外泄(出汗)时,也可出现“气随津脱”大汗亡阳的病症。

3.血与津的关系

血与津液都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津液又是血的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

和“汗血同源”之说。血与津的变化互相影响,津液亡脱,必然影响血的生化补充而阴血亏虚;大量失血,也会津液不足而口渴、尿少等。

三、经络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在中医学里,经络、血脉、神经好像说的都一回事,都是气血输送、联络通道,经络与血脉、神经没有明确的界限,血脉基本上归于心主血的系统功能。在西医解剖学中,人体血脉(血管)神经有实体结构,而经络却没有。现代有人研究中医学的经络是由集中分布的金属离子组成的,只在活体中存在,人死亡后就不存在了。我们把这些实体结构问题及其意义放到最后一章中讨论,本节只想说明经络是人体精、气、血、津、液输送的通道,这与西医学描述的血脉、神经系统的功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人体精、气、血、津、液是由先天精气转化,后天饮食培补,经心、肺系统的宣发敷布供应人体四肢百骸的。经络就是脏腑间、脏腑与器官间沟通的渠道,精、气、血、津、液通过这些渠道相互补充、协调联系,使人体构成统一整体。

在《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体“传化物而不藏”的一类器官,明确了“以通为顺,以通为补”的原则。当人体气血不足或阳气虚衰时,这些精、血、津、液就会发生瘀滞、凝滞脉络成为对身体有毒的物质,使人体发生病变。如果瘀滞脉络的物质与细胞组织长期接触,刺激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就会产生病灶,或肿或瘤,发展的结果就很难预测了。

人体的慢性病往往都是由于气血不足,脏腑器官功能下降导致的,就像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池,电力不足了,这时就是中医所讲的阳虚或阴虚了。人体在阴虚或阳虚的状态时,就会发生不适的病症,这时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查人体结构和血液是不会发现问题的,只有等到血管、经络等发生淤阻(血栓)、产生病灶,才会被仪器发现,这时现代医学又往往着重于疏通淤阻、消灭病灶等战争式疗法,进一步加重人体“能量”不足。如果在人体出现阴虚或阳虚症状时就加以调整,防止气血能量不足,就会保证人体的所有管道畅通无阻,这就是前面讲的中医学的疾病观前置,有利于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意义所在。

本章小结

人体的精、气、血、津、液都是由先天禀受父母之精气和后天水谷精微所化生,由先天激发,后天培补,根据人体的需要互相转化,为人的生命机体提供能量和润滑、冷却物质,进而化生繁衍生殖的精和卵。

正常情况下,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互相调节,相互转化,维持着脏腑的功能稳定和自身的相对动态平衡;当其中的某一形态物质(精、气、血、津、液)严重耗伤缺乏,或后天脾胃化生无源,以至人体自我平衡机制失常时,会导致某一脏腑功能下降,精、气、血、津、液转化失调,严重时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就可能发生实体病变,或溃、或瘤、或瘀滞产生现代科学仪器能看到的“病灶”。

如张景岳说:“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人若津液不充,则筋枯髓减,皮槁毛脆,脏腑虚弱,即易为病邪所害。人们要想不得病或少得病,必须重视保护体内的津液。

本章重点叙述了人体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与脏腑、器官的重要关系。它们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在体内贮藏、消耗、相互转化,为脏腑器官提供能量,保障阴阳动态平衡,是养生“节能降耗”应该重点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十五别络、浮络、三百六十五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系统。其中十二经脉在人体交接运动规律——子午流注规律,以及在人体分布、运行的基本规律,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和养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

经络是联络人体器官与脏腑、调整体内气血分布的通道,也是人体接受外部信息,实现天人合一沟通的渠道,成为中医针灸、按摩治病、养生自我调理的理论依据。鉴于中医针灸、按摩补泄升降、阴阳五行运用自成体系,不是笔者所述养生的重点,故本书对此略过。

以诗对本章小结:

奇经八脉十二经,子午流注运五行。

表里疏通阴阳理,滞留堵塞百病生。

养生贵在五液充,气血充盈脉络通。

阴阳盛衰需调制,治本之策惜津精。

以上几章交代了天、地、人阴阳五行运行的原理。人体如何遵循阴阳五行规律,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给出了重要原则:“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根”即阴阳运动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要想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顺应春生、夏长以养阳;顺应秋收、冬藏以养阴。这样人就能与自然界万物一样,生长壮老已,度其天年乃去。否则,就伐其本、坏其真。“本”指身体脏腑实体器官(属阴),“真”指身体的元阴元阳,也叫真阴真阳,落到实处就是肾精肾气。

下一章笔者将详细解析《黄帝内经》中四季养生的原则,是落实阴阳五行规律的概述部分,从理解《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则、原理入手,回答为什么“春要养生、夏要养长、秋要养收、冬要养藏”的问题,指导人们从一年的层次把握养生要领,使读者能从总的原则出发把握一年的生活规律,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