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212600000055

第55章 下篇

下篇第五章“赛维模式”=精准定位+完美计划+致命速度

“自古以来,速度一直就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力量表现。当今世界,速度就是竞争力,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能源市场,速度更是最重要的产业特征。LDK要成为全球业界领袖,必须创造独一无二的速度。”

第一节定位精准,企业战略的不二选择

2005年 7 月,江西赛维 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1095万美元,彭小峰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06年4月投产,7月产能达到100兆瓦,8月入选“RED HERRING亚洲百强企业”,当年完成销售收入9.5亿元。

2006年7月,赛维开始了上市前的第一轮融资,NBP亚洲投资等基金对赛维进行首轮1500万美元的投资;9月,NBP亚洲投资又作为主要投资人,联合十几家私募基金进行了第二轮投资,金额为4800万美元;12月,NBP再次作为主要投资商,联合鼎晖注资2250万美元。到此,赛维上市前的三轮融资已经成功完成。

2007 年 6 月 1 日,赛维 LDK 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摩根斯坦利和瑞银担任 IPO 主承销商。赛维 LDK 共发行 1738.4 万股 ADS,每股售价 27 美元,为指导价区间上限,IPO 总融资 4.69368 亿美元。赛维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在美国单一发行规模最大的一次 IPO。

2007年8月,赛维完成销售收入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多亿元。在9月27日,赛维股价达到76.75美元。2007年8月,赛维向外界宣布将在未来两年斥资 120 亿元上马 1.5 万吨多晶硅项目,项目建成后,其多晶硅年产能将达到 1600 兆瓦。

2008年8月,赛维的太阳能多晶硅片实际产能达到1000兆瓦,成为全球率先进入太阳能光伏行业“G瓦俱乐部”的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2008年9月,赛维在美国成功增发480万股存托凭证,募集资金2亿美元。

赛维自2005年成立,短短两年多时间内,所交出的这份漂亮成绩,可以说是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赛维这一系列漂亮的成绩体现出来的发展速度也被专业人士称为“LDK奇迹”。目前,赛维是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里最赚钱、最赢利的公司之一,其产能为世界总量的1/4,而其制造成本为世界最低。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成就了这样的奇迹呢?可以说,赛维的成功是必然中有着偶然,而在偶然中同样蕴涵着必然的因素。说赛维的成功是必然中的偶然,是说它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的这种必然的潮流中,很好地抓住了机遇,从而成就了它的腾飞和奇迹。从具体的情况来看,成就赛维的彭小峰、他的团队、新余市政府……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偶然的结合,不可复制的。正是一系列特定的时空和人物、时机与条件的偶然组合,在世界能源潮流的必然大趋势下成就了赛维。说它在偶然中同样蕴涵着必然的因素,是指在所有这些特定的偶然的人物背景下面,因为他们本身具备了一些特定的成功素质,再加上有合适的机遇,这就成就了赛维的奇迹。这种成功的关键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一种必然。

赛维的成功,首先要归因于它的定位准确。这个定位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是行业定位准确,是指赛维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上决定选择做硅片作为切入点;第二个是指企业定位,指赛维一开始便以一个高起点来开展生产,给自己的企业定位很高,要做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

在行业的准确定位上,汪德和这样说道:“赛维的成功,首先缘于彭小峰准确的战略选择。当时这个产业中国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太阳能电子厂商,比如无锡尚德;也有了一些太阳能组装厂,比如加拿大太阳能公司。但是在产业链的上游,硅片这个环节,进入的企业并不多。这应该是我们非常庆幸的一件事。在战略选择上,LDK选择了非常正确的第一步棋,有前瞻性。”

当时的赛维考察了光伏产业存在的几种主要模式后了解到,有的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从硅片、硅料、组件等,做成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哪一个链条都不强;而在这方面,无锡尚德则体现了它的专注,只做电池,做得风生水起,发展神速。最后,赛维得出的结论是专注于硅片生产。

在产品的选择上,赛维比较了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的不同。在太阳能利用上,单晶硅和多晶硅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单晶硅片在中国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国外因为能耗高、效率低,已经被淘汰。同样一批硅炼一炉,多晶硅片以前最多可以炼270公斤,但单晶硅片最多只能炼60公斤左右,却需要付出同样的时间成本和能耗。而且,从工业化发展来看,重心已由单晶向多晶方向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对太阳能电池来讲,方形基片更合算,通过浇铸法和直接凝固法所获得的多晶硅可直接获得方形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赛维选择了多晶硅片作为生产产品。

在对企业的定位上面,彭小峰一开始便坚持了高起点,他要致力于打造有影响的世界级企业,要做全球最大的硅片供应商。这个定位于做世界型企业的目标,引发了彭小峰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世界型企业的人才、技术,以及装备这一最佳的资源配置的组合的想法。就当时而言,一般企业硅片的产能为30兆瓦左右,但彭小峰给自己企业的定位是一期工程就要做到75兆瓦,这在世界硅片行业都是从来没有过的。为了达到75兆瓦的规模,赛维给设备制造商也提出了不小的难题。

由于设备的产能高于美国厂商的预算,厂商派出一位资深专家来到赛维后,水的流量都难以算清楚,后来,专家得出的结论是每小时110立方米,而赛维的技术人员计算的流量值超过了每小时200立方米。经过实践证明,赛维第一次进入硅行业的工程师胜出。赛维将第一步产量做到了100兆瓦,比自己预料的还要大。基于这样的定位,赛维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步伐,确保领先的优势。2006年,赛维多晶硅片的产能达到200兆瓦,当时国内同行的规模大多停留在几十兆瓦。2008年,赛维的目标是1000兆瓦,在8月份提前实现了,随即把目标改为1100兆瓦。而2009年,赛维的目标则是1600兆瓦。“5年后别人做到赛维现在的规模没有人觉得奇怪,但那时已经没有了意义。什么是好的战略?好的战略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赛维总裁佟兴雪这样说道。

彭小峰准确地选择了光伏产业,证明了他的成功。他不无得意地说道:“在过去十年,我不断在问许多半导体、IT 等行业华裔的留学生和行业精英,能否在这些行业中,在中国打造一个像Intel、微软、IBM这样的世界级企业?答案是不可能。但是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大家不仅说可能,而且可以说已经看见了这个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彭小峰为何要在第一次创业做劳保产品,并且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之际,进入新能源领域创业,这个原因又大致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谈:首先,从彭小峰个人的性格来看,他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他的骨子里有一种拼搏要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他性格上的内在原动力。其次,他在做劳保产品六七年之后,已经做到了亚洲最大,并且也到达了一定的极限,不管对他还是对劳保这个产业而言,基本上已经到顶了。此时的他才30来岁,风华正茂,他需要另外的事业来拼搏,来成就自己。最后一个便是自从他2000年进入北京大学光华学院读EMBA后,他在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他自己说道:“上了光华以后,回过头来看,包括战略也好,市场方向的把握也好,才发现原来自己做的东西很多是可笑的,是乱来。劳保产品做了七八年,成长虽然很快,但空间有限,虽然有些闲置的资金,但炒房、炒股都不是我的追求,我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有闲钱,有野心,有想法,在这三驾马车的驱动下,2002 年,彭小峰从光华管理学院毕业之后,就开始留意寻找新的商业机会。这也是他后来发现太阳能产业商机的前提。

当彭小峰站在成功的殿堂之后,有人问他是什么让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他回答:“我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拥有一个合适的团队,做了一件合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