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撰写出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终结报告,由调查机构审定后提交给卫生行政部门。撰写调查终结报告时,调查员应首先对调查所获得的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讨论取得统一意见后,按照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终结报告框架,对事故的发生、经过、调查时用的方法、调查结果、调查结论和有关建议逐项进行描述。调查终结报告应客观真实、科学准确、逻辑合理、简洁明了。一般来讲,调查终结报告篇幅不宜过长,只需述清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点明调查目的和所适用的方法,摆明调查获得的结果,明确事故调查结论,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建议足矣。具体的调查、分析、讨论、研究、计算过程一般不要在正文中进行描述,以避免调查报告臃肿、累赘、冗长,造成重点不突出,影响调查报告的效果。调查终结报告是调查人员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另一方面的体现,没有一个好的调查终结报告,再出色的调查工作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甚至对调查结果正确的反映造成偏差,使接收调查终结报告人对整个调查工作不理解、不满意,因此调查终结报告撰写是调查员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一个优秀的调查员,不但应拥有高超娴熟的调查技术和本领,还应善于汇总、提炼表述,能写出一个寓意清楚、观点明确、逻辑合理、简洁明了的高质量事故调查终结报告。
一、调査终结报告框架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属于公文的范畴,它的写作应符合公文写作要求。从字面上来讲其应属于一般公文中“调查报告”文种。但从它的性质和意义上来讲,其又不同于一般公文中的“调查报告”,而应属于常用公文中的“工作报告”。一般公文中的“调查报告”是某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单位及有关人员为了指导面上工作,对某一事故、某一问题或某一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而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其无确指的收文单位。具有向上汇报、对下指导、平级交流三种功能。其格式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及时间三部分组成。
常用公文中的“工作报告”是下级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书面报告,其有明确的收文单位,具有向上汇报工作进展、工作结果,便于上级掌握有关工作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的功能,其格式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及成文时间四部分组成。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终结报告从其文面的格式来看与一般公文中的“调查报告”文面格式要求不同,而与常用公文中的“工作报告”文面格式要求基本一致,从其正文的内容来看,与常用公文的“工作报告”内容有一定差别,而与一般公文中的“调查报告”内容基本相同(“工作报告”的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工作意见等,“调查报告”的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前言、客观存在情况、分析结果、提出有关建议等),从上述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终结报告的两个特点来看,其文面的格式应符合常用公文的“工作报告”要求,它的正文内容应与一般公文中的“调查报告”相符,因此它的框架(包括文面格式、内容构成)一般应由下列内容组成。
二、调査终结报告撰写前准备
1.查阅资料。
报告撰写前应查阅有关卫生法规、标准、技术资料和有关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事实上此项工作有些部分在调查工作中就应已充分运用了),为分析、论证、结论准备好扎实的法规及技术性依据和充分的佐证材料。
2.筛选和核实材料。
由于材料在收集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实际情况,如提供材料人的心理、精神因素,收集材料人的技术水平、责任意识,现场实际情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原因,会导致材料存在诸如虚假、扩大或缩小、复杂臃肿、无效材料、技术偏差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严格进行筛选和核实。筛选和核实时需要“去伪存真”、“去虚存实”、“去粗取精”、“去繁取简”,材料之间要相互印证,形成链条,绝对数据要准确无误,前后、相互之间不能产生矛盾,有关分析和计算要符合科学规范。
3.分析材料。
运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中的法规、标准和卫生及其他学科的科学知识对筛选和核实后的材料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归纳,得出报告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观点、结论性意见。有些观点、结论要通过讨论的方式,充分酝酿斟酌得出,特别是对复杂和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4.关于写作提纲。
有些人认为在撰写食物中毒调查终结报告前也要像撰写学术论文,先拟出写作提纲。笔者认为一般不需要。因为报告的框架(基本结构)也就是其写作提纲,而且是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写作提纲,当然根据案例的复杂性质可略作调整和删减。
三、调査终结报告撰写
以发生在某村的一起食物中毒事故为样本主本,以发生在某学院的一起暴发性食源性疾病为样本辅本,阐述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终结报告如何撰写。
发生在某村的一起食物中毒事故梗概:
2009年11月9日早8时,某疾控中心接辖区某卫生院电话,井下镇马家庄村马万财在家为其孙儿举办满月酒宴后出现多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疾控中心向卫生局汇报后并派调查人员赶赴事发地,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人员到现场后对所有参加酒宴的人员进行了登记,并进行了个案调查。对酒宴食品的制作厨师和采购人员、组织者、接诊医生进行了访谈,对加工现场进行了勘查,收集了监管部门的检查记录。现场采集到了两份剩余食品的混合样,其中混合样1为:炸河虾、牛头肉、酱牛肉、扒鸡;混合样2为:扣肉、猪肉丸子、锅包肉、鱼香肉丝,未发现其他剩余食品。采集了4名发病者便样4份。采集了4名发病者和2名同桌就餐未发病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发病后10天)静脉血样品共12份。
经调查事故基本经过为:2009年11月7日中午,马家庄村村民马万财在自家为其孙子举办满月酒宴。11月5日即在镇集市摊贩上购买了熟肉制品,购回后生熟不分堆积存放在室内,且室温(最高温度达21°C)保存至11月7日午餐直接食(使)用;厨师为本村村民未有健康合格证,聚餐所用食品加工工具生熟不分,且有明显污垢,所用餐具未经过消毒处理;参加酒宴的有本村村民、亲戚和帮忙人员共45名,酒宴于12:00开始持续了约2小时。7日晚22:30出现首例患者,至9日陆续有16名聚餐人员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患者中有14人在村卫生室就诊,2人到井下镇卫生院就诊,经治疗后痊愈或症状转轻,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同时了解到:乡和县井下镇马家庄村共有453户2325人,该村离乡和县城5公里,经济情况较好,饮用水为2008年国家改水项目提供的深水井,现全天供水,日常水质监测正常。
检品检测结果:
剩余食品混合样1:检出布利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未检出。
剩余食品混合样2:布利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均未检出。
病人便样:其中3份检出布利丹沙门氏菌。
血液样品:其中3名发病者的血清凝集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1名发病者和2名未发病者(病例对照)的血清凝集效价无明显差异。
发生在某学院的一起暴发性食源性疾病事故梗概:
2003年5月29日,某市卫生防疫站接到卫生局的指令,对该市某学院多名教职工突然暴发以咽部不适、扁桃体肿大、头疼、发热症状为主的原因不明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人员到现场后对该学院的负责人、学院食堂有关人员、向学院提供盒饭的某酒店有关人员、实施救治的医疗机构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对发病的86名教职工、同样暴露条件下未发病的134名教职工、同学院的部分教职工和某酒店同期发病的6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个案调查。对某酒店制作盒饭的加工现场进行了勘查,收集了医疗机构的诊治记录、某学院和某酒店与事故有关的食谱记录、出勤记录,采集了学院患者漱,液45份、咽拭子17份、急性期和对应者恢复期双份血清24份、粪便标本29份,学院未发病对照组30名教职工咽拭子30份、粪便标本30份,同时还采集了某酒店同期发病者6人的咽拭子,双份血清和肛拭子,未采集到剩余食品样品和环境原始态样品。
经调查事故基本经过为:某学院在某市分为北南两个校区,两校区相聚约2公里,2003年5月26日学院为防控“非典”实行全校封闭管理(学生和全体教职工全部在学院住宿就餐),为了解决就餐问题,北校区与某酒店签订了供应盒饭协议,由某酒店每日向学院的教职工供应部分盒饭。5月28日14时学院一位教师因咽部不适、嗓子疼、头痛、发热到校医务室就诊。接着又有多名教职工以同样症状到校医务室就诊。截止5月30日12时共发病86人(86人全部为教职工且全集中在食用某酒店供应盒饭的人群中),体温大都在38°C左右。患者在某校医务室就诊后先后被送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解放军第260医院、市第一医院、省第一医院入院治疗。经医院对症治疗后,截止6月9日除1人因气胸留院继续治疗外,其他85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返校。在调查中同时了解到某酒店的员工中有6人在5月27日17时至5月29日18时出现了与学院患者相似症状,并在省第四医院的急诊科治疗过。但经询问,6人否认参与盒饭制作与分装,也未吃过与盒饭一样的饭菜。
样品检测结果:
1.学院患者漱,液45份,分离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23株,呈卩溶血,链激酶实验全部阳性。
2.学院患者17份咽拭子全部分离出与漱,液相同菌株。
3.学院患者24份双份血清,除1份恢复期血清滴度高于急性期滴度1倍外,其余23份均成4倍增长。对照人群12份血清与分离菌株做血清凝集效价测定,滴度均无增长。
4.酒店患者6人,6份咽拭子未检出致病菌,6份双份血清与分离菌株做血清凝集效价测定,恢复期滴度均高于急性期滴度4倍。
5.酒店6名患者肛拭子、学院29名患者粪便标本,学院对照组人群30名教职工咽拭子、粪便标本均未检出致病球菌。
6.学院患者12份咽拭子采用了PCR进行了曱1、曱2和乙型流感、柯萨奇病毒核酸检测全部阴性。
调查终结报告撰写:
1.标题。
(1)构成:如果是下级向上级机关的行文应由“三要素”组成,即“机关规范化名称+事由+文种(调查报告)”,如果是单位内部的可由“二要素”组成,即“事由+文种(调查报告)”。
(2)内容及要求:内容见标题构成三要素,事由包括事故发生地和事故性质,主要要求为:
机关规范化名称应是规范化全称,不能用简称、俗称。如“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能用“某市疾控中心”、“某市CDC”等。
事由部分应简明扼要,既不能繁杂冗长,又要说明报告主题内容(事故的发生地和性质)。一般来讲不列举相关数据,但特殊情况为了强调病例数的确定,可标注确诊病例数。
标题中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英文缩写符号、括号等。不采用副标题。
(3)范例。
例1: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乡和县井下镇马家庄村16名村民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例2: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井下镇马家庄村(11月7日)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例3: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乡和县井下镇马家庄村发生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4)容易出现的问题。
(1)采用学术论文的标题形式,如下第1、例;
(2)事故发生地不明确,如下第1、2、3例;
(3)事故发生地的描述造成歧义,如下第5例;
(4)事故描述过于繁琐冗长,如下第2、例;
(5)用词不当,如已有明确结论的不要再用“疑似”。
例1:“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例2:“关于一起由举办满月宴会引起的疑似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例3:关于对某居民举办满月酒宴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例4:关于马万财之孙满月酒宴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例5:关于乡和县马家庄村马万财家发生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主送机关。
调查终结报告应主送哪个机关,应在正文前第一行顶格写明那个机关的全名称。根据卫生部印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的规定:调查机构在完成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后,应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所以接收事故调查终结报告的应是调查机构的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故是由不同级别的调查机构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来完成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此时由哪个级别组建的联合调查组应由哪个级别的调查机构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调查终结报告。如“某学院暴发性食源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联合调查组是由省、市、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有关人员组成的,但根据政府确定事故的级别属市级管辖,所以联合调查组的组建单位是市一级,牵头的调查机构是市卫生防疫站(现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终结报告应由市调查机构完成并向市卫生局提交(并不由于调查组织的人员有省级单位的人员,而由省级调查机构来完成调查报告,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当然市卫生局接到调查报告后,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3.背景(引言)(事故的最基本结果或/和报告的缘由)。
(1)写作方式。
一种是缘由式。只说明写该报告的缘由,一般常为接到事故信息的来源,不涉及事故情况和结果。
例:某村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中“背景”部分:
2009年11月9日上午8时,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xx卫生院电话:井下镇马家庄村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遂立即向卫生局汇报后并组织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第二种是汇报结果性方式,常用结论式。直接简要说明事故结果,同时说明调查任务来源并引出报告。
例:某村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中“背景”部分:
2009年11月7日中午,乡和县井下镇马家庄村45名村民参加完同村村民马万财7日中午为孙子举办的满月酒宴后,相继有16名村民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并分别在井下镇卫生院及马家庄村卫生室就诊。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1月9日8时接到卫生局通知后派出调查组对此次事故进行了调查,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诊断,最后确定该次事故为布利丹沙门氏菌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