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选择舍得放弃
2176700000011

第11章 给心灵洗个澡(10)

一反常规的反击往往让对方感到惊奇而无言以对,再来看一个着名的例子:

苏格兰诗人彭斯,一次凑巧见到一个富翁被一位穷人从水中奋力救起。而那个富翁却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留下一枚铜钱后便扬长而去。围观的人都非常气愤,要求将那可恶的富翁重新扔到河里去。而彭斯却上前说:“放了他吧,他自己也了解他的生命的价值。”围观的人们听了都为之哄堂大笑。

不动声色中,极大的讽刺了那位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尽管这其中似乎有阿Q式的自我胜利法,却仍然无法掩盖住那睿智之光。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要是你面前一边是金子,一边是正义,你选择哪一样?”阿凡提居然出乎意外地回答:“我愿意选择金钱。”国王大为惊奇:“金钱有什么用?正义可是不大容易得到的呀!”阿凡提接着说:

“谁缺什么就想得什么,我缺的是钱,所以我要钱;你缺的是正义,所以你要正义。”

那种出奇不意的思维,让本想愚弄阿凡提的国王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其地位已经逐渐地由“主”向“客”靠扰,及至阿凡提故作姿态的作出解释时,我们就不禁“可怜”起那位被反主为客的君王了。

逆向思维就象天空绚烂的彩虹,无论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在天空,扯起的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向往。

而当今,逆向思维早已成为社会各界推崇的对象,尤其是在当今最热门的工商业界,更是倍受关注。经济学家和管理者口中的所谓利润来源、创新,实际上便是对逆向思维的一种诉求。创新要求人们把握住别人所忽略的机会,它不同于发明。通俗一点,它只是对一些现存的东西加以利用,而这些现存东西的价值通常是无法为常规思维所察觉的。所以,人们对企业家的最首要的要求,便是能创新。因为,创新便是利润,而对企业家本身而言,创新便是成功。

所以,逆向思维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竞争激烈的工商界,都有着其独特而巨大的价值。启发自己的逆向思维,无疑是一个迈向成功的极好法宝。

55.细心体验,用心生活

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把握每一个契机,审慎地判断,用心地体验,生命必得丰收。

中国的藏传佛教有“活佛转世”之说。老喇嘛临终前告诉弟子,来世将投胎为一名他所熟悉的妇女的儿子。一年后,这名妇女临盆生下一个男孩。虽然这位母亲丝毫不知道老喇嘛生前的决定,但是一直非常谨慎的教育他。她希望男孩能在良好的环境下接受熏陶,早日出人头地,成为一代宗师,到后来,似乎所有的迹象都显示:她的新生儿子就是老喇嘛的转世灵童。信教的人们准备了丰盛的供礼,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来庆祝。男孩到八岁,才离开家到寺院去修行。冥冥中似乎一切的因缘都成为助力,推动一个人的生活目标。

生活中其实没有太多的意外,因为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深藏着意义,一草一木都有来头。冥冥之中始终存在着一股神秘而微妙的力量,紧紧环扣住你的现在和未来。这条看似陌生的道路,时时有冲击,不断有背后的挑战,让你成长。扎实生活过每一分钟,是展臂迎接丰富的人生的开始。当你细细体验生活时,就能怡然自得,品尝它的酸甜。只要不因渐行渐远而迷失大方向,仍然坚持着你的信念,继续努力走下去,不论个人的目标是否清晰,都要认真活过每一分、每一秒。

用心生活的前提,必须是时常拥有追求目标的自觉性。细心体味生活,时时检视走过的路,小心掌握各种经验所传达的讯息,聆听冥冥之中的暗语,从小到大,都有人告诉我要活得好。“好”来自于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自信和体贴。生活中的各种经验,不论是自我探索或是与他人交往,都会赋予生命不同的光彩。所以过“好”生活就要时时刻刻全力以赴向大目标冲刺,把它当作生活最高指令。人说“胸中有了大目标,千斤重担不弯腰。”朝着目标奋斗前进,生活将变得多彩多姿。“大目标”可以是理想、志向的代名词,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可见,志向应立得远大。这样使奋斗有余地。在大志向下面还可以细分出若干个目标,像里程碑一样,一个个树立在未来的路上。

在生活中,确切地说,在有目的的生活中,必然也必须时常接触他人,面对自我,我们都不是在真空中生活。在竭尽所能去达成生活目标的同时,还要适时地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洗礼,除旧布新,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过着有目的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事事顺心;相反,你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每一次的挑战与挫折,都是值得记取的经验教训。如果能以开放的心情接受,会使生活的触角更加延伸,生命的视野因而拓展,朝着目标大步前进。

生命应是一气呵成。发现自己已至中途而想抽身,绝对为时已晚,前尘往事都已如覆水难收,我们为何不能开始就放弃呢?

如果你能放弃原地踏步的念头,继续追求,不断成长,用心去走过生活,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你已经不知不觉达到了原定的目标,生活之路上多了一个胜利的花环。

56.天公不作美,人自寻找之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上天不作美时,人只好去发现、去创造它。

美丽,总是让人见了欢喜,见不得梦想。美丽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因为人们的观点和愿望各有不同,美丽也因此融入了各个人眼的万物之中。

我问,你真正地细心观察过哺育我们的大自然吗?如果走向自然,你将发现,每一片天空都飘着自己的彩云、每一片田野都展现自己的绿色、每一朵小花都吐出自己的芬芳。

我说,美丽就在你的身边,有爱的地方就有美丽的画面。在那里,你会看见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劳动者辛勤工作的汗水、情侣手挽手散步的悠闲,还有节日焰火的灿烂和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谈笑聊天。

可是你还是高兴不起来,你说,湖光山色很美,自己却是只丑小鸭,白天鹅只是个美丽的梦。说的时候,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好象很成熟。也许,你觉得自己长得不漂亮,是女娲娘娘漫不经心用泥甩出来的孩子,于是一直很懊丧地呆在灰暗的角落,怕见阳光;也许你叹息自己没有伶俐口齿和智慧的双手,无法创造美丽的事物,表达美丽的情感。你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那美丽已经失落,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进取的希望了。

那么,你错了。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你并不缺少美丽的一瞬,也不缺少美丽的长久,你所缺少的,只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寻找你的美丽。应当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色彩、一种美丽。有自信心的样子,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天公不作美,你要去创造,去发现。

眼睛的悲哀常常是看到别人却看不见自己。你的美丽没有失落,而是没有确切地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你把自己拘在一个小圈子里,看圈中这个人这点儿比你强,那个人哪点儿比你优秀,可殊不知,也许你所羡慕的那个人也正羡慕你有这样的慧眼和洞察一切的心灵呢!也许你只知懊悔自己乌黑的颜色,却不知自己便是宝贵的煤炭;也许你只知抱怨自己是株无名的小草,却没有发现自己正点缀着春日的大地;也许你只看到一条歪歪扭扭的来路,却从未察觉那弯弯曲曲的大道中也有你闪光的足迹!我不举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有这样几个形象的比喻,让你自己去对号入座。

现在,你该从那小圈子中跳出来吧,给你周围再添一道美丽的风景。把眼光放高放远一点儿,外面的世界和未来的路更值得你皱着眉头去思考,去琢磨。对吗?没有笑容的你。

你笑了,笑得很美丽!

57.用你的慧眼去择善

猫头鹰活得很好,因为它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睁一只眼为的洞察周围,闭一只眼是巧妙的省略和包容。

良辰美景尽收眼底,污烟瘴气,不闻也罢。人无完人,世无完世,且睁一眼,闭一眼,择善而从,不善且包容或弃之。如此而已,道家讲世间万物由阴阳二极而成,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然是矛盾,就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有优有劣,有苦有甜,不同的判断体现不同的价值观,矛盾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们向往完美,有完美便有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才会向往完美。但是向往追求的事物未必都能实现,或许正因为遥不可及才更有诱惑力,人还是要在现实中生活的。于是只好将眼睛一睁一闭,反而更加心明眼亮。

在此取交朋友为例讲述这用眼之道:一个人要赢得友谊,就要多看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比如某人事业心强,工作成绩突出,但生活处世能力差,那么就择其长处学习,这样你会和对方和睦相处。相反,你睁开两只眼看对方,要求对方什么都好,什么都顺你的眼,那么最终是你失去友谊,吓跑了朋友。

闭一只眼看朋友,还是一种宽容的处世之道。比如你的朋友过去曾失足过;或者至今有某些缺点,你与他相处,不妨回避对方的伤疤,忘记他的过去,尊重他的今天,寄希望于他的明天,那么,你交朋友的视野就更为宽广,你的受益会更加丰富多彩,决不会因斤斤计较着某个朋友的过去而与对方不能相处。又比如说,某人曾经冒犯过你,或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如果他已经认识了,你不妨闭一只眼,让昨天的误会与冲突随着岁月而流逝,这不是无缘无故的宽恕和放纵,而是一种风度,同时,让对方被你的胸襟和大度折服。

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从挫折中经受考验,从幼稚中走向成熟,从认识弱点走向克服弱点,那么,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别人的过去洞察得一清二楚,你只要认为对方是一个真诚的人——或对你很真诚的人,即使他有某些与你格格不入的东西,你也不必大加追究,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你睁大眼看对方,总可以发现对方有许多弱点或缺点,拿尺子去量人,尺寸总会有差距。

睁一只眼,即是多看对方的长处,闭一只眼,即是少看对方的弱点。我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永远保持处世的乐趣。

如果你睁大双眼,想将世界和世人看个透,结果劳累的不只是眼睛。人总得在一堆目光下活着,有人就忙于服侍人家的眼色,且依顺眼色去做人。一个眼色,便足以传递或阻止一个喜悦,无论是兴奋一回还是惊讶一回,老是怯怯地悬着心,活得多紧张!一些残酷的景况,最好也闭上一只眼,省得加重眼睛的辛苦,也免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如此这般情形将用眼讲述一番,请用你的慧眼去择善,而后从之,遇不善,“闭”而不见省了麻烦,如果有勇气,见不善则改之,那就更好了。

58.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知错就改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强辩和死不认错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古人云:‘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正是明智的见解。

当我们是对的时候,我们要温和而巧妙的去得到人们对我们的同意,当我们是错的时候——先别惊慌地掩饰它,纸是包不住火的——我们要急速地热心地承认我们有错误。这种方法不只能产生惊人的结果,而且在某种情况下,比为自己辩护更为有意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有错就改才是好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归纳起来有这么几条:

年龄和客观条件所限造成知识的不足,能力有限,行为违背客观规律;初入社会,见识短浅、经验不足,加上莽撞与冲动,感情用事,错误易出;在经历了大风浪之后,不小心被一时的欲望和邪念而动心,在阴沟里翻船;小错不断,知错不改,终成大错;其它。

如果你不是记性太糟糕,犯了错转脸就忘的话,常出错不是缺点。“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能使意志得到锻炼,使人变聪明。因为错在某件事上而吃了亏,下一次碰到类似的事情,就不会效仿上一次的“笨”法子,即便这一次不是最聪明的办法,却比上一次的要高明,如此这般不断改进能应付自如,较他人棋高一筹。

在犯了错误的当时——且不问错的原因——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我常常看到有的人明明是他的错,却紧咬牙关,“我错了”三个字是怎么也挤不出牙缝。也许他出于虚荣心、好面子或其它什么原因;也有的“口才好”,好强辩,无理也要搅三分。如果拿以上两种办法来对待你的顶头上司的批评,对付警察的盘问,或者对待一个同样死不认错者,情况就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死不认错,蒙混过关,结果往往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

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我们更不必计较太多。有一则相声叫“纠纷”,简言之,故事是这样的:雨后,马路上积了很多泥水,这时正值上班高峰期。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一个赶着去买药,一个忙着去上班,由于人车拥挤,买药的没留神,从上班的人身边擦过去,弄脏了他的鞋和裤腿,继续向前骑;“上班的”怒了,一把抓住“买药的”要他赔钱和轧伤脚的医药费,言语过激,“买药的”听得不入耳,火气一上来,两人开始争辩,最后吵到派出所,民警没有立即调节,而是让二人到另一间小屋里等候,两人静静地坐下来,心平气和之后才清醒地回想事情的经过。“买药的”开了腔:“这事最初是我不对,你的脚还疼吗?”“上班的”面有愧色说:“不打紧,在这儿待了半天也活动开了。其实当初你要客气客气,也就用不着来这里给民警添麻烦了。”“我是想道歉来着,可是当时你又是什么态度?你的话也相当不客气呀?”“你得原谅我年轻吗!”两人走出小屋,向民警说明了事情的来笼去脉,欢喜地走出了派出所。临别时,一个问另一个:“怎么样,兄弟还生我的气吗?”“哪儿的话,不打不成交,有空上我那儿玩去!”另一个回答,纠纷就此化解。仔细想想这个故事,如果我是那个轧别人的脚弄脏他的鞋子的人,我迅速地、坦白地、热忱地承认自己的过失,谦逊一点,矛盾也就化解了。我自认为“如果你错了,就迅速地承认”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死不认错反倒是多数愚鲁之人的行为。

假如我们知道我们势必要受责备了,先发制人,自己责备自己,巧妙而委婉地陈述事实,你自我批评的诚恳和急切度将使他的愤怒和争斗性被消灭,也许他还会帮你开脱呢。这种方法的明智还表现在使你处于主动地位,在对方有机会说话以前,将他的批评转成你的自我批评。这时,你是在听自己的批评,不是比忍受别人口中的斥责容易了许多吗?而且人都有自卫的心理,自我批评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着想,故而言语之中少了诽谤,态度显得诚恳。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这不仅仅是被动的退让,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主动的积极的办法,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得到比你期望的更多。这里强调一种取主动的行事原则,打比方,公园的石板路窄,两人相向而行,两人有过节,这次冤家路窄,一个人傲慢地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另一个不慌不忙地说,“我向来给傻瓜让路。”于是从容地绕道而行。这个故事与我讲的中心议题似乎不相关,但我们可以依此类推,举一反三,体会其中的方法。